- 相關推薦
淄博美食小吃
淄博的美食大都是小吃,但這些小吃卻不亞于那些大酒店里名菜,周村鹵汁羊肉、博山酥鍋、周村燒餅、博山豆腐箱、博山烤肉、博山豆腐箱、臨淄餅角等等,在淄博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是,但是想要品到地道的美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博山豆腐箱
豆腐箱是博山傳統(tǒng)名吃。相傳清乾隆帝南巡時,曾“臨幸”博山,招待用膳時,上有豆腐箱這道菜,乾隆食后贊不絕口。
制作豆腐箱是,先將到切成六分方丁,寸二長方塊,用花生油炸至金黃色撈出,再在豆腐塊的一面切開一塊皮(一側不切斷,起箱蓋作用),挖出內(nèi)里豆腐,再填上調(diào)好的餡料,蓋好“箱蓋”。餡料有多種多樣,有三鮮餡(海米、蝦仁、豬肉)、蟹黃餡、雞肉餡等。一般多用豬肉餡、什錦餡或素餡。豬肉餡制作方法是把海米、木耳用溫水泡好,把豬肉、海米、木耳、蔥、姜、肉分別切成末,勺內(nèi)放香油,燒開后投蔥、姜、肉煸炒至八成熟,加醬油、海米、木耳、鹽炒勻入盤內(nèi),加砂仁面或胡椒面拌勻,填入豆腐箱內(nèi),蓋好蓋放入盤內(nèi),成塔形,上籠蒸約5分鐘取出。另勺放香油,開后加蔥、姜、蒜末一煸,烹醋,投木耳、青菜、水筍和醬油、汁湯,湯開后調(diào)出粉,湯濃后澆在豆腐箱上即成。
博山酥鍋
博山酥鍋是一種傳統(tǒng)的時令、節(jié)令菜肴,盛行于冬季和春節(jié)期間,傳說是清朝初年顏神鎮(zhèn)一位叫蘇小妹的婦女創(chuàng)始,故菜名“蘇鍋”。又因此采用醋料較多,以肉魚骨刺酥爛為主要特征,“蘇”“酥”諧音,遂改名為“酥鍋菜”。由于酥鍋菜用料廣泛,食用方面,香酥可口,再加易學好做,以至廣為流傳,現(xiàn)已傳至周村、淄川、張店、 臨淄、濟南等地。
酥鍋的原料主要有白菜、藕、海帶、凍豆腐、雞、鴨、肉、魚、排骨、豬蹄等,須依次分層擺放,調(diào)料有醋(使原料酥爛)、糖(中和諸料之味)、黃酒(除腥臊)以及香油、醬油、鹽、蔥、姜、花椒等。制作時先用急火燒開,然后用文火燒至肉魚骨刺酥爛為止。離火涼透后,隨吃隨取。
此菜是在淄博豆腐箱的基礎上的一個創(chuàng)新菜,相傳淄博豆腐箱始于漢淮南王劉安時期,歷史悠久,內(nèi)裝餡心,色澤鮮艷,味道清香可口。原料:豆腐750克、雞肉300克、蝦仁50克、干欠50、鮑魚5個、菜心10克、鹽5克、香醋20克、味精3克、姜末5克、濕淀粉10克、麻油50克、花生油1000克、青豆5克、香菇5克、火腿末5克。做法:1、豆腐切成長5厘米,寬、厚各25厘米的塊(16塊)放盤內(nèi)。2、鍋內(nèi)加油燒熱放入豆腐塊炸至外皮呈金黃色時撈出,貼長邊從上留0.2厘米的片,留下一面相連,用小刀挖去中間的豆腐,逐塊挖完。中間填上調(diào)好的餡,入籠蒸透取出,整齊擺放盤內(nèi),用青豆、香菇末、火腿末制成汁后澆到上面即可。
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歷史悠久,以薄、香、酥、脆著稱。大約在明朝中葉,周村賈商會集,各種小吃應時而生,一種上貼烘烤胡餅的“胡餅爐”傳入周村,飲食店戶的師傅采納焦餅薄香脆的特點,用上貼烘烤胡餅的方法,創(chuàng)造出膾炙人口的大酥燒餅。它形圓而薄,正面貼滿芝麻仁,背面布滿酥孔,被人喻之為白楊樹干葉,若失手落地,則會皆成碎餅。燒餅有咸、甜兩味,可久藏而不變質。生產(chǎn)廠家為淄博市周村區(qū)食品廠。購買指南及價格:市內(nèi)各大商場均有銷售,周村食品廠生產(chǎn)的“周村”牌商標為正宗產(chǎn)品,價格每包2元左右。
【淄博美食小吃】相關文章:
在淄博沃爾瑪工作待遇怎樣?07-10
去淄博吃燒烤文案08-15
淄博清明節(jié)哪里好玩07-26
為什么淄博沒有必勝客?07-10
南陽特色美食美食攻略08-01
滄州美食02-18
冬至的美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