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
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神秘的黑白格子畫
一、教材分析和設計意圖:
黑白畫是只有黑白兩色的畫,黑的很黑,白的很亮。這種強烈的色彩對比,正如白天與黑夜、光明與黑暗。黑白畫運用點、線、面的多種組合產生不同的效果,使整個畫面充滿節(jié)奏感和神秘感。幼兒比較喜歡各種鮮艷的色彩,在涂大塊黑色時就自然會顯得機械和枯燥,失去對活動的興趣。所以,本活動采用了4人合作作畫和畫面分割重組的方式,讓幼兒在學習合作作畫的同時,感受黑白格子的不同組合同樣具有神奇的藝術效果,體驗了合作和成功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1、學習運用黑和白兩種顏色完成一幅黑白畫,領略黑白色彩的鮮明對比和神秘感。
2、學習和同伴分工、合作耐心完成作品,體驗成就感。
三、教學準備:
1、黑白格子畫、不同組合的黑白畫若干。
2、幼兒每人一支黑色水彩筆。每組彩紙、漿糊、剪刀各一份。
四、活動過程:
(一)黑白格子畫
1、(出示掛圖)今天老師帶來一幅很神秘的畫,在畫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2、(出示三張黑白顏色不同的拉桿箱圖片)圖上有什么?你喜歡哪個拉桿箱,為什么?
3、小結:黑色和白色組合成黑白格子,看上去有不同的效果,給人帶來神秘感。
4、如果你是魔法師,你會把什么東西變成黑白格子的呢?(教師把幼兒說的物品畫下來)
(二)不一樣的黑白畫
1、這些圖片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的格子大,有的個子小;中間分開了等)
2、這些黑白格子是由不同的小朋友畫的,每個小朋友畫一部分的黑白格子,最后重新組成了一幅效果不同的作品。黑白格子畫的畫面充滿節(jié)奏感和神秘感,不同的組合方式會有不同的效果。(出示第二張范畫)
(三)神奇的'黑與白
1、教師示范并演示制作程序:
(1)在紙上畫出一樣物體,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玩具、水果等,盡可能畫得大,畫滿整張紙。
(2)沿著背面的實線用剪刀將畫面分割。
(3)重新組合在黑板上,取其中一部分示范,按照順序,用間隔的方法有規(guī)律地在格子里涂黑色,直到全部涂完。
2、出示分工圖,交代作畫要求:
(1)第一個小朋友畫主體,畫得大,充滿整個畫面;
(2)第二個小朋友沿著后面的直線用剪刀分割畫面,分成四份;
(3)每人拿到一份,在主體部分完成黑白格子的涂色,黑白間隔要有規(guī)律;
(4)第三個小朋友組合畫面,在彩色紙的中間重新拼成原來的物品;
(5)第四個小朋友人把作品一份一份地張貼在彩色紙上;
(6)最后,大家一起整理用具,把作品張貼到黑板上來。
3、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四)黑白格子畫的聚會
1、展示幼兒的作品,組織幼兒互相欣賞。
2、引導幼兒評價自己組和其他幼兒組的作品。
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有趣的民間剪紙
一、活動目標:
1.了解剪紙是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讓幼兒初步了解民間剪紙,學習去欣賞剪紙。激發(fā)對剪紙藝術的興趣。
2.了解剪紙的所要用到的工具。
3.初步學習剪紙。學習用剪刀剪洞的方法制作窗花,在主動探索中掌握幾種簡單常見的折剪法。
4.體驗剪出作品的成功與快樂。
二、活動準備:
剪紙作品的幻燈材料、實物作品、剪刀、色紙、教師用刀、白紙若干。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介紹民間剪紙的內容。
——欣賞不同的剪紙作品有動物、植物、單色的、套色的等等。
——介紹傳統剪紙中蘊涵的寓意。讓幼兒初步了解。
2.欣賞剪紙:動物的、植物的(教師剪紙作品)。
3.介紹剪紙所用到的工具:
剪刀——是剪紙的主要工具。
刻刀——是刻紙的主要工具。
紙張——是剪紙的基本材料,紙張選擇得好,能為剪刻帶來很多方便。單色剪紙一般選用普通大紅紙,或經染色后的宣紙。
剪紙的基本步驟:
1.起稿 2.剪、刻 3.揭離 4.粘貼。
(二)師生共同操作,并了解窗花也是剪紙的一種。
1.和幼兒一起剪窗花:
——將色紙對折,再對折,再對角折。并在對折線上剪不同的.圖形,展開后開后,看看圖形是怎樣的。
——讓幼兒自己嘗試運用不同的折法剪洞,感受圖形的奇妙。
2.大家都來露一手,請小朋友來露一手自己剪紙的本領。
3.貼貼我剪的窗花:將剪好的色紙后面貼上白紙,讓大家一起來欣賞,感受窗花剪紙的美妙感覺。
(三)小結:小朋友對剪紙都有自己的看法、說法,希望大家以后多看看、學學別人的窗花剪紙,這樣你的剪紙作品會更漂亮。
四、延伸活動:
進一步學習對稱剪紙的方法,激發(fā)對中國傳統剪紙活動的興趣 。
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創(chuàng)意瓶子
一、設計思路
孩子進入大班后,更多方面是培養(yǎng)他們成為社會人,讓他們了解社會,關心社會,尤其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huán)保中廢物的利用,讓孩子在了解環(huán)保的過程中,也體會著一種關心社會的責任,并把這種責任心的培養(yǎng)作為大班教育目標。結合這兩方面,我選擇了這個題材,通過與孩子們一起收集生活中一些無用的瓶子,并加以設計裝飾來美化環(huán)境,這就是我選材的意圖。
在設計活動時,我注重了以下幾方面:
首先,根據我園課題的要求,我著重引導幼兒對廢舊材料的再次利用、創(chuàng)意,隱含著對幼兒創(chuàng)造潛能的開發(fā)。
其次,在技能的傳授上老師也開拓思路,把孩子們原有的一些平面裝飾技能重新組合運用到立體裝飾上。對孩子來說,在技能上也是一次飛躍。除了這些還不夠,開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潛能以及技能的提高,都需要幼兒內在情感的'投入。而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因素,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于是在活動前我?guī)ьI幼兒參觀幼兒園的創(chuàng)意活動區(qū)域,讓孩子身臨其境,大大激發(fā)活動興趣。
在選擇材料及材料投放時,注意因材施教。了解每個孩子,激發(fā)他們內在的情感,鼓勵并肯定孩子們的作品是成功的、富有創(chuàng)意的。
二、活動目標
1、通過想象和創(chuàng)意,對瓶子進行裝飾,設計出有個性、富有創(chuàng)意的花瓶。
2、知道生活中無用的瓶子經過裝飾可以美化環(huán)境。
3、通過對廢棄瓶子的巧妙利用,鼓勵兒童用創(chuàng)造的眼光去發(fā)現美,并大膽地進行“變廢為寶”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
三、重點難點
從平面裝飾到立體裝飾的轉變。
四、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玻璃瓶。
2、裝飾用的材料(毛線、麻繩、干花、餐巾紙、顏料、紐扣、綢帶、即時貼等)。
五、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人活動。
1、出示瓶子,向幼兒介紹生活中各種形狀的瓶子及各種裝飾材料。
(這些是我們收集的啤酒瓶,它還可以做什么用呢?)
2、觀看圖片激發(fā)幼兒對瓶子進行創(chuàng)意裝飾的愿望。
(我們的想象力是無限的,今天,我們的任務就是用啤酒瓶進行創(chuàng)意,一起來制作美麗的瓶子。)
(二)自主選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許幼兒按自己的構思需求選擇裝飾材料。
(你想把你的啤酒瓶做成什么樣子呢?你需要用到那些材料呢?教師介紹材料)
2、幼兒制作過程中,針對個別幼兒實際,在想象和技能上給予適當點撥、指導。
(孩子們,在手工活動中,我們要注意什么事情?安全、衛(wèi)生)
(三)相互介紹,欣賞作品。
1、介紹作品的名稱,鼓勵幼兒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表述。
2、啟發(fā)幼兒聯想生活中還有那些廢舊物品可以通過裝飾重新利用。
【大班美術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條紋建筑》大班美術教案含反思06-30
大班美術教案《條紋建筑》含反思07-01
大班美術活動設計郵票教案及反思08-04
大班美術教學反思07-03
大班美術活動圖形想象畫教案與反思06-24
大班美術教案《繪畫我眼中的動畫》反思12-19
大班美術教案07-03
大班美術活動教學反思07-03
大班美術教案《廢舊物品制作螃蟹》含反思06-30
藝術大班美術教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