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散文教學設計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材料雖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必須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展開。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高中散文教學設計,歡迎參考!
教學目標:
1、掌握散文的基礎知識,學習讀懂一篇散文的常用方法。
2、了解文學類文本中散文在高考中常考題型及設題角度。
3、通過典例探究,掌握相關題型的答題方法和技巧,通過相應練習提升閱讀與解題能力。
重點和難點:
掌握知識體系,掌握答題方法和技巧。
課時安排:十二課時。
第 一 課 時
教學目標:了解散文的基礎知識,學會整體把握散文主旨。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散文的文體特征
隨著高考語文試卷文學性的強化,散文這種文體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許多感情真摯、文學色彩濃郁、富有時代氣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題者的首選材料,F(xiàn)代文閱讀文學作品類考的大多是散文。 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活潑、形象具體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觀,深入挖掘其中的真諦、哲理,真摯表達對社會、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散”表現(xiàn)在:1、取材自由:寫人,記事,繪景,狀物;2、表現(xiàn)手法靈活多樣:象征、襯托、對比等。3.表達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為主,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爐。所謂“神不散”,就是文章主題集中鮮明。
散文的基本類型有:
、儆洈⑿陨⑽摹浫藬⑹隆毠(jié)描寫—反映世態(tài) ——《春》
②抒情性散文—詠物狀景—借物抒情—言志抒情 ——《蘭州六月荔枝丹》
、圩h論性散文—議論見長—典型言行—雜感隨想 《人是思想的葦草》
現(xiàn)代文閱讀文學作品類考查散文,題型變化不大,難度逐步降低。但從學生的解題情況看,得分率普遍較低,結果并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兩個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學生并不完全明確,以致訓練無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學生未能熟練掌握,以致解題跟著感覺走。
二、點擊考點:
(一)考綱要求:
高考語文要求考查識記、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表達應用和探究六種能力,這六種能力表現(xiàn)為六個層級。高考散文閱讀重點考查評價鑒賞能力,即評價文章思想內容和鑒賞作品的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的能力。
(二)考查題型:主觀問答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理解類:理解重要詞語、句子的含義。
技巧類:各種修辭手法及其作用、各種表現(xiàn)手法及其作用(多與理解類結合)。
結構類:句子作用,段落作用,文章思路,材料安排。
概括類:形象特點、信息篩選、作者的情感變化。
主旨類:文章中心思想,文章主旨、主題、觀點態(tài)度及探究。
。ǘ┟}原則:主旨輻射原則。
主旨輻射的命題原則就是建立在主旨輻射寫作思維基礎上的,用文章主旨映照文章內容、結構和藝術手法,又以結構、手法和語言的運用對于表現(xiàn)主旨的作用作為思維主導的一種命題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導下,一切現(xiàn)代文閱讀的命題,不論是有關內容的,還是有關結構的,或者是有關表現(xiàn)手法的,都是著眼于彰顯文章主旨的依據(jù)和手段的角度提出問題,或者是從著眼于表現(xiàn)文章主旨思想的作用和好處的
角度而設計問題。這已經成為高考現(xiàn)代文命題的一種方向和原則。主旨輻射的命題原則,其實質就是突出主旨在文章中的核心地位。
三、探究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1、細讀全文,整體把握。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材料雖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必須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展開。因此,閱讀散文,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宏觀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從而讀懂作者的感悟,領會文章的主旨。
根據(jù)主旨輻射原則,命題時所有從部分的角度設置的小題,肯定和整體的中心密切相關或者間接相聯(lián)系。那么,閱讀時,就應該首先把握整體,抓住主題這個樞紐,然后高屋建瓴地解決枝節(jié)(材料、結構、技巧、探究)等問題。這就要求對文學作品從整體上閱讀,讀懂了文章的主題,其它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2、抓住要點,局部突破。
3、現(xiàn)代文的基本解題思路:
1.通讀全文,圈點勾畫。 2.審讀題干,明確要求。
3.圈定范圍,篩取信息。 4.綜合分析,整合重組。
5.根據(jù)賦分,分點答題。 6.打好草稿,簡潔通順。
四、如何快速讀懂一篇散文?
1.從重點句段上找突破
①抓標題(因為有的標題能提供閱讀的線索,有的標題隱含了信息(寫作對象、 重要內容), 有的標題可以體現(xiàn)文章的主題。)
②抓“文眼”
③抓對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
、茏ノ闹斜憩F(xiàn)作者情感的議論、抒情性的句、段
文章中最能顯示作者寫作意圖的詞語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是窺看主題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脈絡的筋節(jié)、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聯(lián)系的關鍵。清代學者劉熙載說:“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則后者必顧之,在篇末則前者必注之,在篇中則前注之,后顧之。顧注,抑所謂文眼者也!币簿褪钦f,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點,能點出文眼,就是讀懂文章的一個標志。
在篇首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這個文眼,引起全文對荷塘月色的描繪,末尾寫道:“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边@是對開頭“不寧靜”的照應。
文眼在篇中的,如張潔的《撿麥穗》中“一個丟失的夢”,承上啟下,由姑娘們的嫁個好男人夢想的丟失過渡到我和灶糖老漢如夢般的往事的回憶,表達出對沒有任何希求和企望的愛的追求的主題。
在篇末的,如余光中的《沙田山居》篇末的詩與前文山海相連的景物描寫相呼應,揭示出思鄉(xiāng)的主題。因此,找文眼既應注意文章開頭和結尾,更應注意那些能統(tǒng)領全文的“警策”之語。
2.從寫作材料(題材)上看作者用什么來表達感情,以此來把握文章的主旨。
、俳杈笆闱椤ㄟ^對所寫景物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 。朱自清《荷塘月色》
、谠⑶橛谖铮ㄍ形镅灾荆ㄟ^對所寫之 “物”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 。茅盾《白楊禮贊》 ③借事抒情——通過對所寫之 “事”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老舍《我的母親》
3.從捕捉“線索”入手來理清思路。
散文線索就是文章結構的紅線。抓住線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通常所講的“線索”有這樣幾種:
、僖灾行氖录䴙榫索;②以感情為線索;③以具體人事物為線索;④以時空變化為線索
找線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標題(有的標題直接揭示線索,有的標題包含線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復出現(xiàn)的詞語、句子;
三要特別注意文中的議論抒情,因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組織材料的重要線索。
4.從寫作背景及作家的思想發(fā)展上來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
5.小結:
在解讀一篇散文時,一般要綜合運用以上幾種方法。這樣,對文章主旨的把握會更準確、更全面、更深刻。
主旨的表述方法:本文通過描寫什么,表現(xiàn)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揭示了什么主題。
散文的特點是“形散神聚”,局部服從整體,主旨弄清楚了,局部就明白了。思路理清了,才知道每一段、每一句話在整體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間的關系。
五、課堂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
完成“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學案)第二、四部分:分析高考題型、探究解題方法。
【高中散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散文教學設計02-16
高中教學設計02-19
高中體育教學設計06-11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09-27
高中音樂教學設計03-03
高中曲藝音樂教學設計05-16
高中化學教學設計05-28
高中歷史教學設計07-28
高中地理教學設計02-04
高中教材《離騷》教學設計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