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哲學論文

時間:2023-01-25 10:09:52 哲學 我要投稿

哲學論文3000字

  在學術界里,對于哲學一詞并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接下來小編搜集了哲學論文3000字,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哲學論文3000字

  哲學論文3000字一

  【摘要】

  外國文學教學是實現(xiàn)當代大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哲學意識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只有理順了外國文學教學與西方哲學思維方法培養(yǎng)之間的關聯(lián)性和統(tǒng)一關系,結合恰當?shù)亟虒W方法和教學理念,哲學思維培養(yǎng)一定能成為外國文學教學內容的增長點,哲學思維培養(yǎng)也將成為外國文學教學的新視角。

  【關鍵詞】

  文學教學;哲學思維;思辨方法

  一、哲學與文學的關系

  文學與哲學作為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前者是藝術的、審美的,因而是具體的形象化的;而后者是思辨的、邏輯的、推理的,因而具有抽象的理論色彩。二者各自按照不同的方式來表現(xiàn)特殊與普遍的統(tǒng)一。在文學中,普遍是通過特殊而揭示出來的;相反,在哲學中,特殊是通過普遍而揭示出來的。我們亦承認,文學與哲學同處在社會文化大系統(tǒng)中,兩者關系是密切的。關于文學與哲學的關系,“關聯(lián)說”認為哲學是文學的思想背景,它所建立的完整的思考體系可滿足人類知識上的好奇心,同時又可使人與人之間,人與宇宙之間有所配合。因為人能知道何者為真,善,美,人就能安排自己的生活,亦就能適應人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人的內在自我。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學家在致力于反映人生,描摹人生,提出人生的理想,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表達出來的時候,顯然會受到哲學的影響。第二,哲學可作為文學批判的工具。因為文學作品是訴諸語言的表達,而用語言表達的食物都有線索及理路可供探尋,有它的內在邏輯,而不是雜亂無章的東西。因此,哲學可用外在的觀點,來分析文學作品的涵義,價值(吳錫民,1994)。

  二、外國文學中的哲學思維培養(yǎng)的范式

 。ㄒ唬┡行运季S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西方大部分學者認為批判性思維為一種綜合思維能力,甚至上升為一種較全方位的人文精神,要求一個理性的批判思維者具備諸多人格特質,如好奇性,開放性、系統(tǒng)性、分析性、探理性、批判性、自信性和成熟性。它培養(yǎng)的是一種富于創(chuàng)新意識的批判精神。在外國文學教學中,教師可聯(lián)系西方文化、文學的背景,結合探索型的文學形象的評析和歷代接受者對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性批評,有意識的讓學生意識到:培養(yǎng)批判思維能力與提高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直接相關的。批判思維可以提高一個人的質疑答問能力,更能成為一種解放力量,在不斷的批判中實現(xiàn)不斷的創(chuàng)新。

 。ǘ┱軐W辯證思維培養(yǎng)。哲學辯證思維具有全面聯(lián)系和系統(tǒng)整體的特性。對外國文學中復雜的`文學現(xiàn)象,如何摸準其發(fā)展脈絡。對前景做出準確判斷,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例如,我們只泛泛地講解表現(xiàn)主義、心理分析主義等等,而沒有對這些主義的出現(xiàn)做出分析,不能辯證地看這些主義產生的原因和結果,就會使這些知識單擺浮擱,不能上升到規(guī)律的層面上,也就不可能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因此,外國文學教學中,必須注入辯證法,用辯證法來融會貫通,對其正反兩方面進行準確的剖析。

 。ㄈ┌l(fā)散思維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是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方面。善于進行發(fā)散思維,導致忽發(fā)奇想,超前想象等等,都能激發(fā)出靈感。當然,發(fā)散思維不是憑空想象而是站在堅實的基礎上的。任何一種想象,都是在某一個系統(tǒng)中進行的。以外國文學而言,與其他的學科一樣,是整個學科系統(tǒng)中的一個。因此,在外國文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就是站在外國文學這一層面,向周圍進行思索,或者說,向周圍進行發(fā)散,由內而外,由表及里,在深思中碰撞出火花。

 。ㄋ模┱軐W理論思維意識培養(yǎng)。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把思維階段劃分為前運算思維,具體運算思維和形式運算思維。后兩個思維階段就是具體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階段。抽象邏輯思維又分為兩種形式,一為經驗思維,一為理論思維。經驗思維和理論思維是兩種不同的思維類型,前者是在觀念的基礎上通過對事物的屬性和特點的比較而形成的,主要表現(xiàn)為形象記憶和機械記憶。后者是通過對事物的各種屬性或特性的關系的分析而進行的思維,大學生在熟記時能抓住主體、標出重點、編擬題綱即為理論思維的表現(xiàn)。

 。ㄎ澹┣笸螽愃季S的培養(yǎng)。求同思維是指在兩個或多于兩個的不同的事物之間尋求共同點。在外國文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對事物共性和個性的把握。我們所要求學生的是能看出異中之同和同中之異。如對18世紀英、法、德三國文學進行比較就會發(fā)現(xiàn)其共同點和不同點。學生通過觀察、感受、分析判斷的過程中提升了哲學思維能力。

  三、外國文學中哲學思維培養(yǎng)的措施

  (一)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增強學生的哲學思維能力。我們應該意識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人才素質的定義越來越取決于思維品質的高低,為了適應這樣的要求,作為主干課的外國文學在當前人才培養(yǎng)的格局中應該找到更加適合自身的位置。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培養(yǎng),首先離不開的是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這就對教師本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不僅傳知識更要傳思維方法。一方面,要能隨時把所教知識的最新成果以及學術界正在爭辯的論題溶進教學內容中去;另一方面,要身體力行地站在批判與創(chuàng)新的最前沿去啟發(fā)學生和開拓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具有懷疑、挑戰(zhàn)與開拓性,首先教師自己就要具有懷疑、挑戰(zhàn)與開拓氣質。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努力結合自己的科研,采取一些與課本、權威不同的角度、方法,或針對疑點、難點提出一些個人見解。外國文學課程本身充滿審美愉悅,通過教師帶有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的導讀,會更加充滿生氣。

 。ǘ┙⒚裰鞯膶捤煞諊瑯淞W生自信心,是培養(yǎng)哲學思維能力的前提。氛圍看似一種無形的元素,其實它蘊含在師生互動與活動之間,體現(xiàn)在課堂的物質存在與精神存在中,使完全可以被師生與觀察者感知的客觀存在,是一種可以影響課堂教學活動效能的關鍵因素。積極的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是學生進行思維活動的前提與保障。具體來說,可通過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組建有利的座次來增進教學效果。在理論上,薩特的“介入文學觀”主要批判了“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藝術觀。理論思維培養(yǎng)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就是“西方中心主義”的影響,對于外國文學作品的運用適當?shù)奈鞣轿乃嚴碚撨M行解讀是可行的,但久而久之容易忽視了東方文論乃至中國文論的存在。在外國文學的課堂上,重視學習中國文學、文化,東方文化積淀的養(yǎng)成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此外,布置學生寫讀書筆記或讀書摘要也不失為一種培養(yǎng)理論思維的好辦法。

 。ㄈ┱辖虒W內容,建構哲學教學內容體系。知識傳授的有效性和知識體系本身的建構也是密切相關的,傳統(tǒng)的外國文學,教學內容比較純粹,以史為線索,階段性的介紹各個時期的文學思潮、著作、作家,這一模式較為固定,缺乏新鮮感。我們是否可以在外國文學的教學中適當并入比較文學的有關內容,尤其是滲入比較文學的思維方式。其次,除了按思潮進行教學外,是否可以按文學類型的劃分,進行戲劇、小說、詩歌專題的教學,并舉行戲劇表演,小說改編、詩歌朗誦等多種活動,開辟第二課堂,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思維。

 。ㄋ模┦崂碚n程教法、考法。除了傳統(tǒng)的講授法,談活法、討論法,準直觀教學法外,還應當重視單元教學法、發(fā)現(xiàn)教學法等。列如對戲劇的學習,可以形成專題,并聯(lián)系中國傳統(tǒng)戲曲展開探討。以此類推,還可以構建國別文學專題,如一定時間跨度的美國文學專題、英國文學專題。同時,完善文學哲學思維考核模塊方式。建立多層面的考核體系,包括記憶層面、理解層面、創(chuàng)新層面。其中創(chuàng)新層面主要考核學生運用已掌握的知識觀察、分析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改革,使學生在重視基礎知識的同時,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比較、融合,更加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錫民.西方文學與哲學[J].廣西師院學報,1994,02:26-32.

  [2]汪馥郁.《辯證思維方法》.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67

  [3]龍瀛.試議中文專業(yè)外國文學教學的思維培養(yǎng)[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8:117-119.

  [4]于春麗.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哲學辯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2.

  [5]陳靜.外國文學教學中的批判思維培養(yǎng)與創(chuàng)新教育實踐[J].江西社會科學,2003,11:189-190.


  哲學論文3000字二

  摘要:

  當前,諸多高校內部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和方法普遍都過于老化,取得的管理效果不但難以滿足學生們綜合發(fā)展的要求,且從諸多方面都限制了學生們個人能力的提高。為了進一步促進高校中學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需要通過融入傳統(tǒng)老子哲學中的精髓部分,并結合多年的高校管理經驗,深入探索老子哲學思想在高校管理中的運用,對提高當前高校學生管理水平有積極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

  高校學生管理;老子哲學;運用

  隨著社會教育的日益普及,無論是當前高校的招生數(shù)量,還是高校本身的數(shù)量、質量都在不斷提升,其實這也在無形之中給目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諸多的困難和挑戰(zhàn)。一般來說,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主要會涉及到學生的思想心理、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就業(yè)等諸多方面。如果高校對學生管理的過程中,出現(xiàn)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行政方法,就很有可能會造成高校學生自殺、校園暴力等諸多問題。因此,改善舊有的高校管理制度刻不容緩,我們通過將傳統(tǒng)的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部分融入到高校的具體管理過程中,以此希望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管理的工作水平,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老子哲學思想中的核心觀點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凡是之,皆可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尚在貴柔,以人為本,即是非常之治。這便是傳統(tǒng)老子哲學思想中的最為核心部分。

 。ㄒ唬o為而治與順其自然

  什么是道?什么是無為而治?這其實都是道家哲學中非常重要的管理思想。道,是世間萬物原本就存在的東西,它是客觀的不會因為你的認知而發(fā)生任何改變,這是高校管理者必須明白的重要一點,即一切管理的問題和實際解決的方法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并不能忽視它的存在,而應該積極將它找出來。無為而治,講究的是管理順其自然,無為之道即遵從客觀的規(guī)律對學生進行管理,并循序漸進,在潛移默化中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同時,無為也并不需要有專人作為管理者對凡事都事必躬親,反而他們需要的是利用自身的管理者角色,促進其他被管理的人實現(xiàn)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發(fā)展的目的。順其自然,即尊崇道法自然,道是“天下之母”,萬物之根!暗揽缮,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盡管多數(shù)時候道法是看不見的,但它客觀存在,順其自然,無論是管理還是對待學生的個人問題方面,高校管理者們一定要明確世間萬物都有其自己的道,如果一味強加自己的道在學生的身上,那就破壞了學生們的個人發(fā)展之道。所以,萬事萬物都要順其自然,讓它們自然發(fā)展而不加以干涉。

 。ǘ┥性谫F柔和以人為本

  柔,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不要小看自然道法中的柔,它有時候可以戰(zhàn)勝一切問題,成就非凡之道。尚在貴柔,重視道法中的柔性一面。正所謂禍福相依,事物的兩面都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學生在接受學校的管理時,這兩種態(tài)度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在轉化的過程中,如何將不好的一面轉化為好的一面,即將剛性叛逆的一面變?yōu)槿嵝缘囊幻,這還需要高校管理者從多方面改善自己的管理方法。此外還應做到以人為本,真正考慮到高校學生們的內心需求,使管理的方法能夠被他們接受。在老子的哲學思想中,以人為本,包括人的尊重和人的本性,老子曾提過,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梢赃@么說,人其實也是天地萬物道之中的一員,“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尊道而貴德。”用道來培養(yǎng)人,以德來涵養(yǎng)人。以人為本,尊重每個人的本性,用道德激勵的方法促進他們對自身不良行為的改善。所以,高校管理者一定要在學生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尊重和重視學生,這樣我們才能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力。

  二、現(xiàn)階段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芾砟繕、內容單一,管理制度缺乏合理的規(guī)范

  當前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都過于注重一些實際事務的管理,且管理工作多數(shù)時候只停留在“管好學生”、“管住學生”的目標層次上,并沒有實際將管理重點向學生的其他綜合能力方面進行轉移,只重視分數(shù),忽略了德、智、體、美方面的全面發(fā)展;在管理的內容上,多數(shù)高校都過多地注重思想道德教育、學風作風建設,缺乏與實際的聯(lián)系性,各種管理工作內容停留在傳統(tǒng)的說教層面,這其實都會在不同程度上加重學生們的抵觸和厭煩情緒,甚至到后期會出現(xiàn)學生越來越難管的問題;在管理制度上,還必須通過相應的規(guī)范制度進行約束。但近幾年來,一些高校的學生管理部門居然出現(xiàn)了一些不良的行為,比如在沒有任何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的情況下對大學生們的宿舍內部進行攝像頭的安裝,并扣留拖欠學費學生的畢業(yè)證、扣發(fā)受處分學生的學位證等。這些行為其實都嚴重損害了大學生們的利益和自身權益,這是學校在學生管理方面上的一個非常大的疏忽和漏洞。

 。ǘ┕芾碚咦陨硭讲桓撸芾淼姆绞饺狈钚、過于硬性

  當前我國高校學生管理者的水平普遍不高,雖然數(shù)量上基本可以滿足要求,但相關管理人員的素質還有待提升。尤為甚者,高校管理團隊的構建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很多高校都將主要的人員力量放在了教學和科研上,但在整體的管理方面投入不大。從管理的方式上看,不少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還缺乏科學、合理、激勵性的規(guī)范和系統(tǒng)的激勵考核機制。在很多時候,管理工作過于強調統(tǒng)一性、規(guī)范化,這些管理方式就會太過硬性,不但會扼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機會,還會促使學生在接受管理時,主觀因素過強,反對管理。人天生都是喜歡被激勵的,且物質激烈的效果遠遠小于精神道德激勵,如果學生長期處于一種硬性制度的管理下,學生的個性和潛能的發(fā)展空間就會變得很小,所以硬性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難以培養(yǎng)出人格健全并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的復合型人才的。

  三、高校管理中運用老子哲學思想的若干建議

  (一)豐富管理內容,制定正確的目標

  觀念都是行動的先導,高校管理中在融入老子哲學的過程中,可以從順其自然的方面完善管理目標和內容,畢竟道法自然講究的是順應天理,所以高校管理者一定要遵守客觀事實和相關規(guī)律進行學生管理工作。至于在管理目標的具體確定方面,高校管理者應從整體出發(fā),樹立起長遠的戰(zhàn)略觀,跳出狹小的管理圈內,高屋建瓶地從戰(zhàn)略上預測、謀劃和統(tǒng)籌高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從而制定出正確的目標。內容的明確完善,要立足于完整的系統(tǒng)觀,只有摒棄單一的、片面孤立的、封閉的舊觀念,才能樹立起綜合全面的、聯(lián)系開放的`新觀念,管理工作的具體管理范圍要充分考慮到學生,這樣管理工作才會具有針對性。

  (二)合理的制度進行約束管理

  制度規(guī)范的合理性必須與學校的實際情況相互匹配,在落實教學第一性原則的同時,也要緊緊圍繞著管理工作的目標和核心內容制定好相關的制度規(guī)范,保證每個管理崗位的權利與職責得到有效落實,從而進一步實現(xiàn)管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可控制性。高校內部的管理問題,大都集中在權利范圍內的“內部軌道”上。這些軌道就像渠道一樣,教職員工的才干、能力就像水,水通過渠道流向終點,去灌溉高校發(fā)展的最終目的,產出高質量的人才產品。因此,合理的規(guī)范進行約束,明確好權利和管理的實際工作,這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光靠制度還不行,還需要情感性的、思想性的一些管理手段才行,這樣才能進一步加強學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ㄈ┕芾碚卟粩嗵嵘芾硭

  1.管理者要具備知足、無求、不爭的精神修養(yǎng),并明確無為而治的管理思想,無為是順應道法自然,按照世間萬物的客觀發(fā)展規(guī)律去進行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也要學會知足,不爭名、位、權等外在虛浮的東西,并學會集思廣益,用眾人之力,政通人和。如果缺乏這種精神修養(yǎng),那么管理工作也必定會多禍多咎;

  2.管理者還必須保證自己在管理時,擁有足夠的胸襟,畢竟實際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所謂禍福相依,管理的結果誰都無法準確預料;最后,應具有寬廣的胸襟,開明豁達。與此同時,善用他人長處,包容他人短處。當然,提升高校管理者工作水平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意見方法就是要改變他們不務實的工作態(tài)度,因為“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敝挥心_踏實地做好每一份管理工作,才能取得理想的管理效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現(xiàn)階段的高校管理教學工作的實際開展,我們除了將一些核心的老子哲學思想要素融入進去,還應該結合實際存在的各種問題,采用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來保障高校學生管理目標的實現(xiàn)。當然,這并不是容易的,反而它在實際的管理運用探索道路上困難重重,所以作為高校的學生管理者,不妨大膽地汲取老子管理思想的積極因素與合理成分,完善與彌補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增強高校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曹群英.老子“貴柔”思想對高校管理的現(xiàn)代啟示[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3,34(1).

  [2]李瑋.老子哲學與高校管理現(xiàn)代化[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2,18(4).

  [3]陳曉翔.高校管理中的“無為而治”[J].管理學家,2013(17).

  [4]施紅斌.無為而治道法自然———老子哲學思想對學生管理工作的啟示[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5).

  [5]葉樹斌.老子哲學思想在高校學生管理中的應用[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4(4).

【哲學論文】相關文章:

經典的哲學論文06-24

教育哲學論文06-28

哲學的作用論文06-24

與哲學有關的論文06-24

科學哲學論文06-24

哲學與生活論文06-24

生活與哲學論文06-24

哲學論文范例06-28

生活與哲學的論文06-27

學習哲學論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