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名人拜師的故事
我們所了解的名人們背后,都付出了怎么樣的努力呢?他們是怎么變成這么厲害的呢?相信部分人都還不了解。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名人拜師的故事,歡迎閱讀!
年羹堯拜師的故事
年羹堯是清朝的一員大將。他少年時代驕橫傲慢,不肯讀書,動不動就打老師。家里先后給他請過三個老師,都被他打跑了,這一來,再也沒有人敢到他家教書了。年羹堯的父親很是憂慮,無可奈何,只得張榜招聘老師,可一晃幾個月過去了,仍不見一人前來應聘。這一天羹堯父親正在堂上發(fā)愁,忽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來訪,表示愿意應聘。羹堯父親說:“感謝先生的好意,只是我這不肖的兒子惡習難改呀!”老先生滿不在乎地回答:“我早就聽說了。沒關(guān)系,就讓我試試看吧!”
羹堯父親見老先生態(tài)度堅決,大喜過望,當即留他在府上住下,并囑咐羹堯好好聽老師的.話,不得再恣意妄為。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新老師剛來了兩三天,年羹堯便逃開學了。老先生裝作不知,也不去管他。就這樣過了三個月。一天,老先生關(guān)起門來拉胡琴。忽然,羹堯推門進來說:“先生,我愿學這個!笨墒莿倢W了一會兒,他又不肯學了。一天,老先生又吹起胡笳來,羹堯和上次一樣,熱了一陣子,很快又涼了。
這樣又過了很多天,老先生忽然一反常態(tài),在院子里練起拳棒來。這下子可逗起了年羹堯的興趣,看來看去舍不得離開。老先生說:“聽說你力氣大,善搏斗,找?guī)讉人比一下怎么樣?”年羹堯當然滿口答應,隨即叫來十六個身強力壯的仆人跟他比試。只見他棍子一揮,如風似火,十六個人全跌倒了。老先生微微一笑說:“你敢和我比試嗎?”羹堯猶豫了一會兒,真的與老師交上了手。誰知還不到一個回合,老師就不見了。羹堯好生奇怪,猛回頭,發(fā)現(xiàn)老師正站在他身后呢!他自慚形穢,“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一再要求老先生教他拳棒。老先生拿出一卷書交給羹堯說:“你先認真讀讀這卷書吧!”羹堯迷惑不解地問:“我學的是搏斗,讀書有什么用?”老先生回答:“學搏斗,不過是打敗一兩個人,讀此書,則能打敗千千萬萬的人!”
年羹堯沉思片刻,覺得有理。從此以后,逐漸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
張良拜師的故事
張良(?—前186年),是西漢高祖劉邦的軍師,他的祖先是韓國人。在秦滅韓后,張良立志為韓國報仇。有一次,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張良在下邳閑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然后回過頭來沖著張良說:孩子!下橋去給我把鞋子拾上來!張良聽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個老人,就強忍著怒氣,到橋下把鞋拾了上來。那老人竟又命令說:把鞋子給我穿上!張良一想,既然已經(jīng)給他拾來了鞋子,不如就給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給他穿鞋。那老人把腳伸著,讓張良給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張良一直用驚奇的目光注視著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來,對張良說:你這個孩子是能培養(yǎng)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這里來同我會面!張良跪下來說:是。第五天天剛亮,張良到了下邳橋上。不料那老人已經(jīng)等在那里了,見了張良就生氣地說:和老人約會,怎么遲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來相會!說完就離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雞一叫,張良就趕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見了張良又生氣地說: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過了五天再早點來!說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張良沒到半夜就趕到橋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來了,他高興地說:這樣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書來,指著說道:認真研讀這本書,就能做帝王的老師了!過十年,天下形勢有變,你就會發(fā)跡了。以后13年,你就會在濟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兒有塊黃石就是我了。老人說完就走了。
早上天亮時,張良拿出那本書來一看,原來是《太公兵法》(輔佐周武王伐紂的姜太公的兵書)!張良十分珍愛它,經(jīng)常熟讀,反復地學習、研究。
10年過去了,陳勝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集了100多人響應。沛公劉邦率領了幾千人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張良就歸附于他,成為他的部屬。從此張良根據(jù)《太公兵法》經(jīng)常向沛公獻計獻策,沛公認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計謀,后來成了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劉邦稱帝后,封他為留侯。
張良始終不忘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隨從劉邦經(jīng)過濟北時,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見有塊黃石,并把它取回,稱之為黃石公,作為珍寶供奉起來,按時祭祀。張良死后,家屬把這塊黃石和他葬在一起。
孔子拜師的故事
項橐(tuó),是中國古代的神童。年僅7歲就當了孔子的老師。《孔子項橐相問書》敘述的就是孔子拜項橐為師的有趣故事?鬃又苡瘟袊,四處講學,宣揚儒家思想。一天,他正在坐車趕路,發(fā)現(xiàn)有三個小孩正在玩,其中一個小孩用沙土堆成了一座城。這個小孩就是項橐。車被城擋住了,走不了了?墒沁@個小孩仍然在玩著,興致勃勃,就象沒有看見一樣?鬃酉萝,微笑著說你怎么不知道車來了要讓路呢項橐這才抬起頭來拿起大人的`口氣說:從古至今,只聽說車要繞城而過,那有城要避開車的道理?孔子聽了非常詫異,小孩如此能言善辯,而且象成年人一樣鎮(zhèn)定自若?鬃訉@個孩子產(chǎn)生了興趣,決定要考考他,就問道:你知道什么山上沒有石頭?什么水中沒有魚?什么門關(guān)不上?什么牛沒法生牛犢?什么馬不能生馬駒?什么刀上沒有環(huán)?什么火沒有煙?什么樣的男人沒有妻子?什么樣的女人沒有丈夫?什么時候白天短?什么時候白天長?什么樹不長杈?什么樣的城沒有使者?什么人沒有孩子?。。。。。?鬃右豢跉馓崃40多個問題。項橐認真聽完,不慌不忙地回答:土山,井水,空門,泥牛,木馬,砍刀,螢火,仙人,仙女,冬天,夏天,枯樹,空城,小孩。。。這些問題涉及天文地理,自然現(xiàn)象,家庭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內(nèi)容廣泛,項橐都能對答如流,滴水不漏。孔子佩服,連說六個善哉!
項橐并不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人們所尊敬的孔子,就反問了幾個問題,結(jié)果孔子一個也答不上來。連嘆到:后生可畏也?鬃佑终f:我車中有棋,咱們賭一盤吧。誰知項橐一本正經(jīng)地拒絕,振振有辭地說:我不賭博,天子好賭,天下就不能太平,天公也不作美,諸侯好賭,就無心思治理國家;官吏好賭,就會耽誤處理文案;農(nóng)民好賭,就會錯過耕種莊稼的好時機,做學問的好賭,就會忘了詩書禮儀,小孩子好賭博,該挨揍。賭博原來是無聊、無用的事,學它做什么?孔子聽了這些話,由贊賞變成了敬佩,他拜項橐為師。七歲的孩子從此名聲遠揚,而孔子以圣人之身,不恥以孩童為師,其舉動也為天下人稱贊。
陳毅拜師的故事
話說當年在蘇中七捷之仗打響前,陳毅率部隊在蘇北根據(jù)地進行備戰(zhàn)。當時住在一個村里,在空閑時間陳毅到村里一私塾堂,拜見一位老先生。在閑聊時看見墻上掛一棋盤,棋盤上的老將被釘死在上頭,陳毅感到好奇就提出要討教一二。老先生就答應了,同時把老將拿了下來。
陳毅就問;“先生為何把老將釘死?”先生說;“我同別人下棋從不動老將,今天你是貴客,我就破把例!闭f完兩人就你殺我砍殺將其來,很快陳毅就勝了第一盤。二三盤兩人是打了個平局。老先生站起身說;“老朽不才不才同志見笑了。”
過了一陣子,幾次大仗打過也都獲勝,陳毅是載勝而歸。又一次來到老先生在的村,陳毅又想起了下棋那樁事,于是再次來到老先生處還要大戰(zhàn)幾合。這次老先 生沒拿下老將,很快陳毅連敗三盤。此時陳毅不解就問;“老先生,前次對弈,你動了老將,我反勝一兩和,今日你不動老將,我怎么連戰(zhàn)皆輸呢?”
老先生笑答;“你上次來身后有幾個帶短槍的人,我就知道你是個首長,而那時我聽說在我們蘇北將要打大仗,我就想,戰(zhàn)前不能挫傷指揮員的銳氣。后來我知 道你就是聞名的'陳毅將軍,我慶幸當時沒有勝你的棋。現(xiàn)如今,幾個大仗咱都勝,我贏你三盤好讓你冷靜一下頭腦。 贝丝剃愐懵犃诉B忙起身說:“在棋藝上你是 我的先生,在對待勝負問題上你也是稱得起,請你收下我這個徒弟吧!”
這就是一段佳話傳天下;元帥拜師學棋藝,先勝后敗求真諦,躬身大禮來拜師,后傳佳話是陳毅。
柳公權(quán)拜師練字的故事
柳公權(quán)是我國著名的大書法家。他的字寫得清峻挺拔,為后世學者欽敬臨習。他為什么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呢?請看下面這個故事:
有一天,柳公權(quán)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zhou)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ta)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quán)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墒牵思矣腥擞媚_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quán)起了個五更(geng),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lián),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he)彩。
小公權(quán)“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quán)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quán)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pu)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
“寫盡八缸水,硯(yan)染澇(lao)池黑;博(bo)取百家長(chang),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quán)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fā)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jian)子,衣肘(zhou)補了一層又一層。經(jīng)過苦練,柳公權(quán)終于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名人拜師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名人的小故事-名人勵志故事推薦07-02
名人故事07-03
教育的名人故事07-03
名人故事大全07-03
關(guān)于名人的故事08-04
名人立志故事07-03
名人的小故事07-03
名人尊師的故事07-04
演講名人故事03-15
名人雕塑的故事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