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古代中名人故事
在古代的時候也是有著許多的名人故事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古代中的名人故事,歡迎大家的閱讀。
古代中名人故事一
宋朝時,岳武穆王的老師周同的力氣很大,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箭。當周同死了之后,每到初一、十五,岳武穆王一定到老師的墓前祭拜,并且痛哭一番。在痛哭后,必定會拿起老師所送的三百斤的弓發(fā)出三支箭才回去。他這份念念不忘師恩的真情,正是他日后精忠報國的忠心。
尊敬師長名留后世桓榮是漢明帝的老師,而明帝對老師一向非常尊教。有一次明帝到太常府去,在那里放了老師的桌椅,就請老師坐在東邊的方位,又將文武百官都叫來,當場行師生之禮,親自拜桓榮為老師。明帝能放下自己尊貴的身份來恭敬老師,可見他的用心與風范,值得大家學習。
尊師重道立雪程門宋朝時,有游酢、揚時兩人跟著程頤老夫子學習,他們對老師非常的恭敬。在冬季的某一天,這兩位學生陪著老師,并聽老師教誨。說了一會兒,夫子便閉目養(yǎng)神,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他們兩個不敢離開,又怕吵醒夫子,就靜靜地站在兩旁等夫子醒來。夫子醒來見他們兩位還站在旁邊,便說了:你們還沒走!他們兩個回答:我們是因為先生睡著了,沒有請命,不敢離去!于是再把書中有疑問的地方請教夫子,最后才向夫子拜辭。出門的時候他們才發(fā)現(xiàn)雪已經(jīng)積了三尺深了。這兩位學生,后來也都成為很有名的人。
舉凡弟子要能夠成材,首先要懂得向老師虛心求教,而在跟隨老師的`同時,就應該要明白恭敬侍奉師長的道理。須知父母養(yǎng)育我們,師長教導我們,是一樣的恩澤,怎么可以不尊敬呢!而且,一個能尊敬老師的人,也就能重視學業(yè);相對的,也就是尊重自己。游酢、揚時尊師重道的精神,值得大家去體會、學習。
古代中名人故事二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候,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jīng)書的老師是很容易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容易找到了。所以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侍奉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自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候,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天終于看到你的真心啦!于是大喜,將畢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當我們真心地對待他人的時候,他人也必定會以真心回報我們的。
古代中名人故事三
明朝時在四川灌縣有一位銀匠,名叫何云發(fā),他平日侍奉師傅非常恭敬誠懇。每次若在道路上遇到師傅,他一定雙手拱立,誠心敬意地向師傅問好。不久他的家漸漸地富有起來,但是結(jié)婚多年卻一直沒有子女,有一天他妻子夢到神來托夢說:你命中本來注定沒有子女,但因你的'丈夫懂得恭敬師傅,所以上天許你生個貴子。后來他們夫婦果真生了貴子,并得到這貴子的孝順供養(yǎng),一生衣食豐厚。
古代中名人故事四
明朝的著名大臣李東陽從小就有神童的`美譽。他四歲時就能寫一尺的楷體大字,還善于對對子。有一天,李東陽的老師出了一個上聯(lián):“硯向石邊見口!边@是拆字聯(lián),將“硯”字拆為“石”和“見”。李東陽應聲對道:“笙從竹下生聲。”把“笙”字拆成“竹”和“生”,對得很是工整。還有一次,父親李淳給李東陽出聯(lián):“虎豹關中,不是關中虎豹。”李東陽略加思索,對道:“麒麟閣上,皆非閣上麒麟!毙|陽因為天資聰穎,被視為神童舉薦給當時的皇帝朱祁鈺;实壅僖娝麜r,因為李東陽太矮小,只能由太監(jiān)扶著他邁過皇宮的門檻。
皇帝打趣道:“神童腿短!崩顤|陽應聲對道:“天子門高!被实鄞笙玻肿屗麑憽镑搿薄傍P”“龜”“龍”等十余個大字。當小東陽寫到“龍”(繁體字為“能”,筆畫很多)字時,手腕乏力,最后一勾便用自己的小靴子沾墨水印上;实劭戳撕芨吲d,將他抱到膝上坐著,把上林苑的珍果賞賜給他吃。
當時李東陽之父已站起身來,在臺階下等候命令;实塾殖隽艘粋上聯(lián)打趣道:“子坐父立,禮乎?”意思是說:“兒子坐著,而父親卻站著,這合乎禮法嗎?”李東陽不假思索地應答:“嫂溺叔援,權(quán)也!币馑际牵骸吧┳拥暨M河里,小叔子去拉她,這是權(quán)宜之計!被实勐犃T,連連點頭,微笑著說:“真不愧是神童!這孩子將來一定能當宰相。”
【古代中名人故事】相關文章:
古代名人勤學小故事04-26
古代名人盡孝心的故事04-21
古代名人讀書故事500字06-29
古代名人越王勾踐的歷史故事08-04
古代兒童故事07-03
古代勵志故事07-03
古代誠信故事07-04
古代名人事跡11-08
古代名人的經(jīng)典語錄01-07
古代禮儀小故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