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設計
吳曉云
(廣西桂林市寶賢中學)
【教學目標】
1.歸納本單元詩詞所涉及的文學文化常識。
2.了解相關考點,歸納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3.理解詩詞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相關考點,歸納解題思路和方法。
難點:理解詩詞中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溫故
溫習五首古詩詞所涉及的知識:
詩詞:《歸園田居》《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終南別業(yè)》《漁家傲》《長相思》。
涉及知識:體裁、作者、經典名句、主題等。
二、考點歸納
1.2012年桂林市中考題(《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對這首詩的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3分)
A.本詩是韓愈寫給自己的侄孫韓湘的,詩題中“左遷”一詞是“降職、貶官”之意
B.“圣明”在這里指皇帝,與圣上、陛下、天子等詞意義相同
C.“家何在”“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無望和前途渺茫
D.“敢將衰朽惜殘年”,傳遞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憤之情
2.2013年桂林市中考題(《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為什么說詩人筆下的早春景色體現了他對錢塘湖的喜愛之情?(2分)
3.歸納古詩詞鑒賞的考點:(1)詩詞涉及的文學文化常識;(2)詩詞塑造的形象、營造的意境;(3)詩詞的主旨和情感;(4)詩詞的語言;(5)詩詞的表達技巧。
三、本單元詩歌難點突破
1.本單元的學習目標:
(1)從作品的內容來講,本單元的詩詞多借描寫景物,抒發(fā)某種感情或表達某種生活態(tài)度。閱讀時,在理解詩詞大意的基礎上,多讀多背多感悟,把握詩詞中的形象和意境,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領會詩詞中蘊含的哲理。
(2)閱讀本單元的課文,要反復朗讀,體味作者是如何通過景物描寫來抒寫胸臆的。
2.理解意象、意境的概念:
意象即詩人意中之象,是寄寓詩人的獨特理解和特定感情的事物和景物,是詩人表達思想、抒發(fā)感情的載體,是蘊涵著主體思想感情的形象。
意境是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與詩中所描繪的圖景有機融合而形成的藝術境界。簡而言之,意境就是一種情景交融的詩意空間。
3.了解詩詞中意象和意境、主旨和情感題型的提問方式:
。1)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4)請簡要賞析這首詩或這幾句詩。
4.閱讀《天凈沙·秋思》一詞的題目設置和答案,歸納答題步驟:
。1)問題:本曲描繪了哪些景色,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答案:描繪了枯藤、老樹、黃昏歸巢的烏鴉,小橋、潺潺的流水、人家,還有荒涼的古道、蕭瑟的秋風、瘦馬,以及夕陽、漂泊在天涯的游子等景物。營造了悲涼、凄清的氛圍,從而表現了一個長期漂泊異鄉(xiāng)的人的惆悵之情。
。3)答題步驟:
、倮L景: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要求:忠于原詩,抓住主要景物,聯想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語言力求優(yōu)美)。②析景: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要求:一般用四字短語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③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求:切忌空洞,要答具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5.運用所學方法,分析本單元詩詞的景、境、情。
四、知新
1.分析:以下幾個問題,在答題方法上有何共同點?
。1)試分析“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中“蒸、撼”兩字好在哪里。
。2)“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兩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3)你如何理解“帶月荷鋤歸”一句?
(4)“夜深千帳燈”一句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規(guī)律歸納:寫景類的古詩詞,不管是品味字詞,賞析名句,還是分析表達技巧,都常在品析意象、意境、情感的基礎上進行。
五、牛刀小試
閱讀《約客》,回答問題。
1.詩歌前兩句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烘托出什么樣的氛圍?
2.“處處”一詞為什么用得好?
【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芻議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的策略07-03
古詩詞教學設計06-05
憫農古詩詞鑒賞12-05
高中古詩詞閱讀鑒賞怎么做_語文古詩鑒賞詳細答題技巧04-22
《訴衷情》古詩詞閱讀鑒賞07-03
中秋節(jié)古詩詞鑒賞04-30
中秋節(jié)古詩詞鑒賞09-26
中秋月古詩詞鑒賞12-27
中秋節(jié)的古詩詞鑒賞01-04
電影鑒賞語文拓展課的教學論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