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燈光照明下燈具設計的教學論文
一、燈具設計教學強調創(chuàng)新思維開發(fā)的重要性
我國的燈具設計及照明設計教育始于20世紀80年代,與西方的燈具設計教育相比存在一些問題。如,對燈具的材料、結構、工藝、參數、電路、色溫、照度等研究不足,幾乎都集中在燈具的造型設計上,燈具設計教學與現(xiàn)代新材料、新技術的結合不夠,沒有真正考慮燈光與人、環(huán)境的關系,這種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隨著新型光源的廣泛應用與高分子透明材質的推廣,各種可發(fā)光的家具應運而生,這些都是典型的技術給創(chuàng)新思維帶來突破性影響的成功例子。因此,燈具照明設計教學應關注新材料、新光源、新技術的運用,這是完善教學體系的關鍵。新型的燈具設計教育反映了現(xiàn)代人的思維和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特點,燈具設計從形態(tài)特征、功能上都與過去明顯不同。北歐的設計組合瓦爾弗摩設計的“吹氣燈”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教學例子:當開燈的時候,燈罩會慢慢地注入空氣,并且鼓起來,充滿了活力;而關了燈,燈罩則慢慢地癟下去,與使用者一起進入夢鄉(xiāng)!按禋鉄簟钡脑O計從人、家具及環(huán)境的相互關系中尋找創(chuàng)意的線索,并且對三者之間的關系作了優(yōu)化處理,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的消費觀念,使用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獲得了滿足。這個例子說明,燈具設計教學單一從形式方面思考問題是沒有出路的,只有從當代人的思維軌跡和行為方面發(fā)現(xiàn)問題,且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結合實驗室現(xiàn)有條件,才能培養(yǎng)出具有優(yōu)秀創(chuàng)新意識的高素質人才。
二、燈光照明實驗室注重實際操作,實踐出真知
燈光照明實驗室兼顧教學和創(chuàng)作的兩個重要職責,教學必須是有傳承、有延續(xù)的。在教學上,建筑藝術學院得到了廣西著名照明企業(yè)忠誠雄偉照明電器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由學院提供場地和設備,照明公司提供燈具產品。教學過程中使用燈具照明實驗室這個平臺后,學生可以對燈具的內在結構進行準確分析,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對燈具進行分解、重組,對光源及其種類進行深入的學習和試驗,為設計創(chuàng)作打下堅實基礎。學院要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足夠多的實驗實踐機會。
第一,從燈具設計風格上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學生在五光十色的燈具市場中走馬觀花式地參觀學習,無法對燈具的風格有準確的定位認識,這對將來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走向社會崗位不利。隨著燈具實驗室的建立,學生可以系統(tǒng)地、條理清晰地看到燈具的風格分類,如日式、中式、新中式、歐式古典、美式、現(xiàn)代等。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加入一些互動環(huán)節(jié),如,事先打亂燈具的擺放位置,讓學生親自參與燈具的風格分類,并且研究其創(chuàng)意來源、文化起源等。
第二,從燈具的功能上認識燈具。在燈光照明實驗室中,照明燈具樣品按照功能分別放置,學生根據多媒體教學視頻,結合眼前這些不同功能的燈具樣品,不僅掌握了燈具的功能,還認識到不同功能種類的燈具在具體場景中的應用效果。如,一般住宅有客廳、書房、起居室、臥室、廚房、衛(wèi)生間、門廳之分,由于這些空間的功能不同,所需的光源也不同。要根據不同的房間功能選擇不同的燈具?蛷d燈具的配置應有利于創(chuàng)造穩(wěn)重大方、溫馨的環(huán)境,使客人有賓至如歸的親切感。又如,美術館、廠礦、企業(yè)辦公室、KTV等的用燈都有著不同的功能需求。
第三,從燈具的結構上了解現(xiàn)代燈具的制造及加工水平,有利于指導學生的設計不落空。教師在燈光照明實驗室中通過多媒體,結合現(xiàn)場燈具模型進行講解和展示,讓學生了解燈具制造的過程和加工工藝水平,學生才能根據現(xiàn)有技術條件進行創(chuàng)作。以太陽能光伏系統(tǒng)為例,按照以往的教學在燈飾城參觀,商家只能展示系統(tǒng)內單個的組成,如太陽能電池組、控制器、逆變器、蓄電池、太陽能支架、控制箱,但這些也往往由于商家場地的原因不能完全呈現(xiàn)出來,學生在參觀后只能抽象地掌握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而在燈光照明實驗室的教學過程中,安排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行組裝光伏系統(tǒng),架設太陽能電池組,親自參與實驗,激活了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創(chuàng)建出新穎、科學的教學模式。
第四,學習燈具的光源種類,為燈具設計和照明設計打好基礎。市面上出售的光源燈具主要分為白熾燈、熒光燈、LED燈,熒光燈分為自然光色、白色和溫白色三種,色溫分別是6500K、4500K、3500K,在燈光實驗室中,教師授課時把學生分組,指導學生使用色溫儀對光源進行測試和記錄,直觀地獲得對燈光色溫的概念。這種直接獲得知識的途徑,在燈具市場是無法想象的。
第五,建立和完善燈具數字資料庫與實體模型庫。建立燈具數字模型庫,是燈具實驗室正進行的具體工作。因為燈具實驗室場地有限,不可能把所有的燈具款式都以實物的形式展示出來,這就需要建立燈具數字資料庫。通過3D軟件,學生可以直觀地使用電腦對燈具的內部結構、發(fā)光原理進行學習。教師通過多媒體視頻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特定燈具的生產和加工過程,使學生對設計、生產、銷售、使用一系列問題形成宏觀的認識。
第六,與企業(yè)互動,參與社會項目。燈具設計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教學過程,是給企業(yè)提供設計創(chuàng)意,提高企業(yè)研發(fā)產品的能力,真正推動“產”“學”“研”“用”一體化進程的重要基石。自燈光實驗室建立以來,學生通過課堂與企業(yè)互動,已經參與了一些社會實際項目,如南寧秋田時尚餐廳的特色燈具設計、新夢之島大樓整體亮化設計工程等,許多設計項目都是在實驗室里完成的。
三、結語
通過教學內容的改革,本課程的教學改變了以往燈具設計依賴場地和材料技術,設計作品缺乏生動性和個性化表現(xiàn),缺乏實踐體悟和操作經驗的總結的教學狀況。建立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上需要突出當代燈具設計新技術和新觀念的特色,與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需要對接:第一,重視對實踐的體悟和操作經驗的總結。第二,要求對燈具設計思路進行個性化探索,強調風格語言的個性表現(xiàn)。第三,個性化探索與風格表現(xiàn)必須考慮燈具合理的內在電路與受力結構。第四,作業(yè)要呈現(xiàn)明顯的個性語言和新穎的風格表現(xiàn)。利用燈具照明實驗室這個平臺,改革和深化燈具設計課程的教學內容,使課程內容更專業(yè)化和藝術化,進一步得到充實,課程教學安排具體、系統(tǒng)化,并具有操作的可行性。通過全新的燈具設計平臺和新觀念、新視點,圍繞以往的燈具設計課程老化問題,重點向學生傳遞具有實踐意義和可操作性的個性化藝術思維方法,進行有效的系統(tǒng)訓練,使燈具設計課擺脫過去死板生硬的學習方法,激活學生的藝術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創(chuàng)建出新穎、科學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親身體會燈具風格和功能的多樣性,建立燈具設計教學創(chuàng)新模式和課程運行機制,要保證此項課程的教學工作量飽滿,進行教學效果的考評。在有限的課時內更有效、深入地對燈具的內在電路與外在結構課程內容進行教學,并確定切實可行的教學內容和進度安排,使學生對燈具造型設計和燈具的生產實踐進行比對,從而得到進步。
作者:黃嵩 單位: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
【燈光照明下燈具設計的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燈光教學設計07-04
《燈光》教學設計05-19
《燈光》教學設計06-12
照明燈具銷售口號12-30
照明燈具廣告語01-24
大樓泛光照明設計研究論文07-03
照明燈具購銷合同02-26
照明燈具購銷合同02-27
led照明燈具廣告語01-01
照明燈具銷售口號2篇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