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文《貓》的教學反思
《貓》是鄭振鐸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的早期作品。文章寫了“我”三次養(yǎng)貓的故事。從全文看,重點在第三只貓。故事的主體是“我”,主旨在于冤案的教訓。作者告訴人們,僅僅根據(jù)一點可疑的跡象,就得出主觀臆斷是錯誤的的,依靠自己的強勢話語權和暴力進行隨意的懲罰只會傷害無辜。讓學生讀懂領悟有一定的難度,教師泛泛的講述`分析對學生來說,只不過是浮于淺表的被動接受。仍無法體會`領悟文章的經(jīng)典之處,獨到之處。在教學文本時,我實施了探究研讀的方法。
這篇文章,描寫很生動,無論貓的各種形態(tài)還是一家人的喜怒哀樂,都躍然紙上。我放手讓學生反復朗讀,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提出值得探討研究的問題。先讓學生畫出抒情議論的句子,引導學生體會`探究。重點放在第二只貓的失蹤與第三只貓的死亡所引起的思想感情。如:提問可以設計為:1。文中寫“我”家養(yǎng)的三只貓,這三只貓的來歷、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結(jié)局及亡失時我的感受有什么不同?2。文中寫兩只可愛的貓的篇幅不如一個丑貓的篇幅長,到底發(fā)生什么可怕事情?
3。在寫第三只貓的結(jié)局時,用了哪些詞語直接描寫“我”的思想感情,對于這件事你想對“我”說點什么?
4。為什么“我”明白自己的錯誤后會感到如此痛心?
5。作者這樣自責的結(jié)果就是“自此,我家永不養(yǎng)貓。”,你知道他這樣做的原因嗎?
因此,這樣探究就是探究課文的抒情議論,探索作者究竟想說什么,諷喻的是什么社會現(xiàn)象,在哲理層面上是什么意思。明白了這些,才算理解了著篇課文。
【課文《貓》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貓》教學設計05-29
課文《暖流》教學反思06-09
課文《貓》教學設計11篇05-29
貓教學反思07-03
老舍貓的課文07-08
課文《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范文07-03
課文《太陽》的教學反思(精選13篇)11-23
《貓》教學反思(4篇)07-03
語文的課文教材分析及教學反思07-03
課文《翠鳥》的教學反思(通用19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