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毫米的認識課堂教學實錄
毫米的認識是小學教學的基礎,需要教師們認真教學。下面是小編想跟大家分享的毫米的認識課堂教學實錄,歡迎大家瀏覽。
一、 創(chuàng)設情景,設疑導入
師:同學們以前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能告訴老師嗎 ?
生(齊答):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米、分米、厘米。
師: 請同學們觀察老師手中的兩本書,猜猜哪本厚?(出示4毫米和5毫米厚的書,讓學生猜,老師不加以斷定。)
。ㄉ娂姴聹y,并互相交流)
師:哪位同學能想個好辦法又快又有根據(jù)地正確判斷出哪本厚那本?
生1:可以平放在桌上比一比。
生2:通過兩本書平放作比較就可以看出哪本薄哪本厚了。
師:如果要知道這兩本書分別有多厚?應該用什么方法去解決呢?
生:可以用尺子量就知道了。
師:用尺量就要用到長度單位,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米、分米、厘米這樣的長度單位。那么,請同學們用手分別比劃一下1米、1分米、1厘米的長度。
。▽W生紛紛進行比劃,并拿出直尺進行對照。)
師:這本書厚有1米嗎?有1分米嗎?有1厘米嗎?
生:都沒有。
師:那為了量出這本書的厚度同學們頭腦里是否會有一個新的愿望?這個愿望是什么?
生:要有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
師:其實你們的愿望前輩們已經(jīng)幫我們實現(xiàn)了,這個愿望就藏在你們的尺子里。
。ㄔu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這里教師將一個簡單的問題“比較兩本書的厚薄”讓學生觀察討論,學生意見不一,于是需要尋找正確的判斷方法,量一量時又發(fā)現(xiàn)不夠1米、1分米、1厘米,由此激起學生探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的強烈愿望。)
二、 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新知
環(huán)節(jié)一: 觀察、討論、認識1毫米的長度。
師:請同學們觀察尺子,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
生1:我看到了我的尺子能夠量30厘米物體的長度。
生2:我看到了尺子上1厘米中間還有許多個小格。
師:你觀察得真仔細, 直尺上1厘米中間還有許多小格,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板書:1毫米)你能用一個字來說出1毫米的特點嗎?
生1:1毫米很短。
生2:1毫米很小。
生3:1毫米很細。
師: 請你用手勢來比劃一下,1毫米有多長?(學生比劃)
師:請你任意選擇尺子上的相鄰兩個數(shù)字即1厘米中間數(shù)數(shù)有幾毫米,為了方便,數(shù)的時候可以用鉛筆尖指著數(shù)。 (學生交流數(shù)格子的毫米數(shù))
師:同學們剛才在數(shù)格交流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或得出了一個什么規(guī)律?
生1:我發(fā)現(xiàn)1到2格之間有10個小格,就是10毫米。
生2:我發(fā)現(xiàn)5到6格之間也有10個小格,它也是10毫米。
生3:我發(fā)現(xiàn)每兩個數(shù)字之間都是1厘米。每個1厘米內(nèi)都有10個1毫米。
師:你們真了不起,通過自己的觀察、探究終于發(fā)現(xiàn)了1厘米等于10毫米。(板書:1厘米=10毫米,要求學生來回齊讀一遍。)
環(huán)節(jié)二: 學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
師:同學們通過觀察探究已經(jīng)認識了“毫米”這個長度單位,你們想不想學會用毫米作單位來測量物體?
生:想。
師:請同學們練習課本做一做的第一題:量一量一分硬幣的厚度,看夠不夠1毫米?實際是多少?
。ㄉ鷾y量,然后匯報)
師:再做第2題:量一量數(shù)學課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
。ㄉ鷾y量,然后匯報)
師:現(xiàn)在做第3題:環(huán)形針的長是( )毫米 ?
生:一共是28毫米。
師:你是怎么看出尺上是28毫米的?
生1: 2厘米是20毫米,再數(shù)過去有8毫米,合起來是28毫米。
生2: 2厘米是20毫米,過去有一條比毫米刻度線長一點的是5毫米,再數(shù)過去有3毫米,合起來一共是28毫米。
生3:我是這樣看的: 3厘米是30毫米,環(huán)形針離30毫米差2毫米,30毫米減去2毫米是28毫米。
師:這幾種方法都是正確的,那么,右邊的鐵釘是( )毫米呢?誰能最快說出來?
生:是38毫米,因為它離40毫米較近,退2格就是38毫米。
師:你們真聰明,離哪邊較近就數(shù)哪邊,這種方法是十分可取的。下面請同學們看投影儀投影的尺子,老師指那一格,請你們很快說出是多少毫米?(教師指投影儀尺子刻度,學生搶答)
。ㄔu析:練習中讓學生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鼓勵了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方法的簡潔性,同時也照顧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成果。)
三、 利用資源,課外延伸
師:下面,老師再發(fā)給每人一顆書釘,請同學們量一量書釘?shù)膶捠嵌嗌俸撩祝?(書釘本來不夠1毫米,學生測量時,有的說是1毫米,有的說不夠1毫米)
師:也對呀!因為尺子上的刻度不一定精確,另外我們眼睛看的時候也有偏差。那對于不是整毫米數(shù)的物體如果我們想得到更精確的結果,你們是否又會產(chǎn)生一個新的愿望呢?
生:我們想有一個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
師:其實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確實還有,請同學們課后去查閱工具書,也可以向別人請教或上網(wǎng)尋找。
四、 聯(lián)系生活,趣味練習
師:老師的手中還有一篇小明寫的日記,同學們讀了以后,看有什么感想?(投影出示小明的日記 )
2005年元月5日(星期三) 天氣:小雨
今天早晨,我從2分米長的床上爬起來,來到了衛(wèi)生間,拿起1厘米長的牙刷刷完牙后,就急急忙忙地洗臉,吃早飯。學校離我家不遠,大約有90毫米,上學路上我看見有一棵高2厘米的樹被風刮斷了,連忙找來了一根長1厘米的繩子把小樹綁好。我跑步趕到學校,看到老師已經(jīng)在教室里講課了,我趕緊從書包里翻出1毫米長的鋼筆和4米厚的筆記本,認真地做起筆記。
。ń處熞贿呑x,一邊用手比劃數(shù)字,學生聽了都在笑。)
師:剛才老師讀小明日記的時候,你們都在笑他,到底笑什么?
生1:我笑小明寫日記很馬虎。
生2:我笑小明的日記用錯了很多單位。
師:你們都在笑他,那難道小明沒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嗎?
生1:有,小明上學的路上看見小樹斷了把它綁好值得我們學習。
生2:小明進教室后就認真地做筆記值得我們學習。
生3:小明 能夠把做過的事情寫成日記值得我們學習。
師:好,那就請你們用學到的知識將小明在日記中用錯的單位改正過來,課后完成交給老師。
【毫米的認識課堂教學實錄】相關文章:
《毫米 分米的認識》課堂實錄07-02
《毫米、分米的認識》課堂實錄07-02
蘇教版《分米和毫米》的課堂教學實錄07-04
《圓柱的認識》課堂教學實錄07-04
有關對毫米分米的認識的課堂實錄與教學反思07-02
《認識圓柱圓錐》課堂教學實錄03-22
《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2-20
分米毫米的認識教學設計02-13
《毫米的認識》評課稿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