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精選11篇)
實錄就是按照真實情況,把實際情況記錄或錄制下來。也是編年體的一種,一般以皇帝的謚號或廟號為書名,也有以王朝命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歡迎閱讀。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1
師:上課。
生:老師好。
師:同學們好,請看大屏幕,一起來讀一下,三峽風光,讀。
。ㄆ聊伙@示,生齊讀)
三峽風光,美不勝收,作者筆下的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令人不禁也想有一次三峽之旅。
師:我們今天的三峽之旅就是品讀《三峽》。
(屏幕顯示:酈道元《三峽》 執(zhí)教:余映潮)
師:看咱們今天的學習任務,四個任務。
。ㄆ聊伙@示:識字、朗讀、聽記、欣賞)
師:談到識字的問題,咱們也應有一些比一般的方法更有樂趣的識字方法。我不知道你們在預習這一課的時候,在認識《三峽》這一課字詞的時候用了什么方法沒有?哪位同學能告訴我呢?你是怎樣認識《三峽》這篇課文的生字難詞的?哪位同學來講一下?
生: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師:你怎樣認識它的,用什么方法認識它的?
生:這兩個詞寫出了三峽的特點。
師:現(xiàn)在不是分析句子,這個字你怎么認它?用什么方法沒有?好,老師今天告訴你們一種特別的方法。讓我們結合課文來“識字”。
(屏幕顯示:識字)
師:看老師的建議。試一試趣味識字的方法。
。ㄆ聊伙@示,生讀)帶“山”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帶“氵”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
師:這就是結合課文來認字,找一找吧。帶“山”旁的字,帶“氵”旁的字,對比較難的,要把它們圈下來。
(學生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師:把老師圈的和你自己圈的對一下,一起讀一讀,我讀標題,你們讀下面內容。帶“山”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讀。
。ㄆ聊伙@示,生齊讀)
巴東三峽 峽:兩山夾水的地方。
重巖疊嶂 嶂:zhàng,高聳如屏障的山峰。
巖: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
絕怪柏 :yǎn,極高的山峰。
清榮峻茂 峻:jùn,高而陡峭。
師:注意“巖”字,這里指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一般說山上的大石頭叫巖,這里指山峰。帶“山”旁的字能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三峽景物方面的魅力,繼續(xù)來:帶“氵”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讀。
(屏幕顯示,生齊讀)
沿溯阻絕 沿:順流而下;溯:sù 逆流而上。
素湍綠潭 湍:tuān,急流的水。
懸泉瀑布 瀑:從河床陡坡或懸崖傾瀉而下的水流。
飛漱其間 漱:shù,沖蕩。
林寒澗肅 澗:此指峽谷。
猿鳴三聲淚沾裳 沾:浸濕。
師:同學們讀的是“猿鳴三聲淚沾裳(shāng)”,“裳”這個字我建議大家讀cháng,這個shāng字你們如果查新華字典,是沒有這個音的。衣裳的“裳”讀輕聲,不讀yīshāng。cháng是古人穿的一種裙子,古人的裙子和我們現(xiàn)在的裙子不一樣,就用一塊布在腰下面圍一下,男女都穿這樣的裙子。所以這個字讀cháng,猿鳴三聲淚沾裳(cháng)。好,帶“氵”的字也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三峽景物方面的魅力。好,下面我們來讀課文。
。ㄆ聊伙@示:朗讀)
。ㄉ首x課文)
師:好,我聽了。朗讀有什么要求?起碼來講要讀出文章的音樂之美。《三峽》的語句是很漂亮的,我們要讀出文言課文的味道。怎么讀出文言文的味道呢?怎么使我們朗讀具有音樂之美?老師教給你們三種方法:第一,要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第二,讀出四字詞語的節(jié)拍,你看,你們剛才四字詞語的節(jié)拍沒有讀出來;第三,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節(jié)奏、拖音、節(jié)拍、頓音都是音樂術語,把這個問題處理好我們朗讀就有音樂之美了。
。ㄆ聊伙@示)
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
讀好四字詞語的節(jié)拍
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
師:先看第一個提示: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這個拖音能讀出來,文言文的味道就出來了。聽一下。
(屏幕顯示)
自/三峽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時/朝發(fā)白帝
雖/乘奔御風
則/素湍綠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漁者歌曰
。ㄉ鶕(jù)教師范讀內容的停頓做筆記)
師:好,一起來試一下,注意領起詞的短暫拖音,讀起來。
(生齊讀課文)
師:這一次就有味道了,繼續(xù)來,既要讀好領起詞的短暫拖音,又要讀好四字詞語的節(jié)拍,節(jié)拍主要就是二二節(jié)拍。你們聽。
。ㄆ聊伙@示)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師:四個字兩兩一個節(jié)奏,你們再來朗讀一遍。注意剛才領起詞的拖音的長度還不夠,如果稍微夸張一點,你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了。這一遍朗讀既要讀好拖音,又要讀好四個詞語的節(jié)拍。讀起來。
。ㄉR讀課文)
師:這一遍味道也讀出來了,繼續(xù)來。讀好特別之處的頓音,你們看: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清榮峻茂” 四個字要讀開,頓一頓,為什么呢?因為寫的是四種事物,水清,樹榮,山峻,草茂。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最后一句: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情感要讀出來,“淚―沾―裳”三個字之間要頓一下。好,我們把三、四段兩段一起讀一下。
學生齊讀課文三、四段。
師:有點意味了,再把第四段來一遍。
。ㄉR讀第四段) 師:這個“淚沾裳”意味還沒出來,再試。
生讀: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師:味道讀出來了。好。我們的朗讀訓練就進行到這里,請注意朗讀這篇課文的三種技巧。
師:下面就動筆聽記。
。ㄆ聊伙@示:聽記)
師:聽什么,記什么?課文中所沒有的注釋的意思,邊聽邊記。第一個字,“自三峽七百里中”的“自”:在,從,在三峽七百里中!白苑峭の缫狗帧,這個“自”是“如果”的意思,如果不是亭午夜分的時候!爸劣谙乃辶辍,陵:丘陵,小山頭,小山包!盎蛲趺毙保颍号蓟、有時。“雖乘奔御風”,雖:即使、縱然。御:駕著、駕馭!半m乘奔御風,不以疾也”!耙浴币话惴g為“認為”,不認為有這么快,不認為它快。我認為在這里最直接的意思是“如”,不如它快。不以疾也,不如它快!傲级嗳の丁保芏嗟娜の,確實有趣味!傲趾疂久C”,肅:寂靜!翱展葌黜憽保懀褐富芈。
。ㄆ聊伙@示)(教師根據(jù)屏幕講解,學生做筆記)
自:在,從 自非:如果不是
陵:丘陵 或:偶或
雖:縱然,即使 御:駕著
以:覺得,認為 良:甚,很;的確
肅:寂靜 響:指“回聲”
師:下面根據(jù)老師給大家介紹的課文中沒有注釋的字再加上課文注釋先把第一段翻譯一下,各自做各自的,開始說起來。
。▽W生自讀、翻譯第一段)
師:說完了看屏幕,看你說的和老師寫的大致意思是不是一樣,讀一下:
(屏幕顯示,生齊讀)
在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沒有一點中斷的地方,層層疊疊的高峰,把天空和太陽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師:現(xiàn)在埋頭讀、譯第二段,要說出聲音來。
(生自學翻譯第二段)
師:好,再看屏幕,讀起來。
。ㄆ聊伙@示,生齊讀)
在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斷。偶或皇上的命令要急速傳達,有時清早坐船從白帝城出發(fā),傍晚就達到江陵。中間相距一千多里,即使騎著飛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師:繼續(xù)讀。
生:(屏幕顯示)在春、冬兩個季節(jié),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實在是趣味無窮。
師:第四段又要埋頭讀起來。
。ㄉ詫W翻譯第四段)
師:好,看屏幕,讀起來。
生:(屏幕顯示)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清涼山澗寂靜。常有高處的'猿猴在拉長聲音鳴叫,連續(xù)不斷,凄涼怪異?諘绲纳焦葌鱽碓程涞幕芈,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漁歌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師:好啊,下面的任務就是解決第三段品讀的問題。
。ㄆ聊伙@示:欣賞)
師:怎么欣賞?老師指導:用精段品讀的方法品味課文的美點。美點是什么呢?就是表達美好的那一個地方?丛掝}:我們一起來發(fā)現(xiàn)第三段文字的表達之美,就是品味它的表達之美在哪里。我們要每個字每一句地去分析。比如說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動態(tài)?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靜態(tài)?有的字是不是表現(xiàn)了仰視?有的字是不是表現(xiàn)了俯視?有的是不是寫白色?有的是不是寫綠色?還有動靜之美、色彩之美、高下之美、線條之美,很多很多的美,我們都可以去發(fā)現(xiàn)。好,開始在課文旁寫上你的批語,欣賞這一段的一點之美,哪個地方你覺得它美把它記下來。
(生讀課文,做旁批)
師:好,請把你的見解講給你的同桌聽一下。
(師生交流)
師:好,讓我們一起欣賞你對課文的欣賞,哪位同學先來發(fā)言?
生1:第三段主要寫春天和冬天的景色,兩處互為對比,寫出春天是綠色的,冬天是白色的,寫出了三峽的秀麗。
師:秀美,秀麗。 但是,不是說春天是綠色的,冬天是白色的。這是總說春冬之時景物的特點。
生2:第三段是景物描寫,生動描寫三峽風光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特點。
師:你這是從總的方面來說的。我們說的是“美點”,哪一點寫得好呢?
生3:第三段寫“素湍綠潭”,寫白色的急流,綠色的潭水,寫出了顏色之美。
師:色彩之美出來了,白色的急流,綠色的深潭。除了顏色外,還有形態(tài)之美吧,湍是急流,潭是平靜的水,四個字寫得多美。
生4:“懸泉瀑布,飛溯其間”,寫出三峽的瀑布動態(tài)之美。
師:“懸泉瀑布”,高處的瀑布飛流下來了,還有一個字再品味一下,“飛”字用得美不美?
生4:美。
師:怎么美呢?
生4:寫出它的快。
師:寫出了速度,還有力度。“懸泉瀑布,飛溯其間”,每一個字都值得品味。
生5:“回清倒影”,回旋的清波倒映出影子,寫出了它的靜態(tài)之美。
師:綠色的深潭倒映著景物的影子,是不是?這樣很恰切。
生6: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寫出了樹的怪異景象,還寫瀑布很高,飛流直下。
師:“懸泉瀑布”,寫出了山的“高”,“飛漱其間”寫出瀑布瀉落的動態(tài)之美,還有一個“怪柏”的“怪”還可以欣賞。
生7:“怪柏”的“怪”寫出形態(tài)比較奇異。
師:姿態(tài)之美,千姿百態(tài)而且形狀怪異。我體會這個“怪”字,為什么說“絕多生怪柏”呢?為什么用“怪”字?我分析,“絕”是很高很高的山,很高很高的山上風速是很大的,在常年大風的吹襲之下,柏的形狀一定很怪。因為不是很正常地生長,所以作者用了“怪”字。 生8:“清榮峻茂”四個字從四個方面寫了三峽春冬之時的雄奇風光。
師:語言非常地精煉。
生9:回清倒影和懸泉瀑布,一個是回旋的清波,另一個是飛流直下的瀑布,這兩個對比寫出了線條的美。
師:都是寫水的,但有高下之分,有形態(tài)之分,有色彩之分,且作者寫這兩處景物,觀察視角不同,一個往低處看,一個往高處看,八個字寫出了這么豐富的角度。
師:好,老師給大家小結一下,這一段文字我們怎么欣賞?
首先看到的是層次美,美在層次的清晰。先點時令,“春冬之時”是總寫時令。然后寫江水, 然后寫山巖,最后總說一句“清榮峻茂,良多趣味”,這其實是對前面景物的總說?偲皎D―分寫――總說,層次清晰,情景交融。
美在景物的攝取。就像攝影師一樣攝影景物的一角,有山,有水,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皯胰俨迹w漱其間”之中還有聲音;“回清倒影”中“回清”這里面也有聲音,這是暗寫聲音。
美在視角的變化。從俯視的角度寫的是素湍綠潭,從仰視的角度寫了懸泉瀑布。
美在線條的組合。這個線條需要我們去想象,回旋的清波,是圓的弧線;高山矗立,很峻峭,是直線。怪柏是奇異的曲線,飛瀑跌落是很漂亮的長長的弧線。
美在景物的映襯。本來寫潭水就夠了,再寫倒影,景物的層次就增加了;寫山,寫山頂就夠了,山頂上還有怪柏;寫山就夠了,但山上還有瀑布。瀑布和山映襯,絕和怪柏映襯,倒影和綠潭映襯,這所有的景物都互相映襯。
美在語言的秀麗。“素湍綠潭、回清倒影”就很秀麗。
美在語言的生動!盎厍宓褂啊薄帮w漱”,還有“怪柏”,都很生動。
美在語言的精練。特別“清”“榮”“峻”“茂”四個字給我們概括出了不同景物的美點。
短短的一篇文章,就這么多美點讓我們欣賞,讓我們品析。
師:現(xiàn)在我們還要完成一個任務,請大家看屏幕。
。ㄆ聊伙@示)
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連綿的群山,……一個又一個畫面,展示著三峽的奇美景象。
師:“連綿的群山”后面,老師在這兒打了省略號,請你們將省略號變成五個字,連綿的群山,什么的什么,什么的什么,其實就是讓你們把課文中寫的三峽的景點用五個字表現(xiàn)出來。你們可以說“高聳的峭壁”,可以說“回旋的清波”,注意每個人說一處而且不和人家重復。
。▽W生思考)
師:好,現(xiàn)在請坐在中間的一組同學來說,每個同學說五個字出來,準備好了沒有?
生1:飛流的瀑布。
師:飛流的瀑布!帮w瀉的瀑布”好一點。
生2:白色的急流。
師:嗯。
生3:怪異的柏樹。
生4:回旋的清波。
生5:秀麗的山峰。
生6:清澈的流水。
生7:碧綠的深潭。
生8:倒懸的瀑布。
生9:良多的趣味。
師笑:“良多的趣味”它不是寫景,它是總說。
師:還有怪柏沒說,還有其它的說法嗎?
師:我把大家的說法加上老師的說法形成一篇短文,我們一起欣賞,讀起來。
(屏幕顯示,生齊讀)
作者寫景,采用的是大筆點染的手法。連綿的群山,雄偉的屏障,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麗的倒影,蒼翠的怪柏,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一個又一個畫面,展示著三峽的奇美景象。
師:大家是不是有了一次美好的三峽之旅?好吧,下課。
生:老師再見。
師:再見,謝謝大家!
。▽嶄浾恚簩O婁中學楊秀雯 王翠霞)
評點:
余老師這次的《三峽》教學盡脫前人窠臼,全是自家新意,別開生面,別有洞天。
聽余老師上課,就好比游覽三峽一樣,眼前全是未見之景,耳畔盡是未聞之聲,美景不斷,驚喜不斷,絕無重復、熟悉的感覺,心中全是新鮮、新奇,只讓人驚喜、贊嘆不已。而他就是這次游程的導游!奥贰庇衫蠋熤敢熬啊比谧约河斡[、欣賞、品味。
識字環(huán)節(jié)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應有之意,大部分老師在各種公開課中都是讓學生讀一讀,或寫一寫,走馬觀花,匆匆而過,有這一環(huán)節(jié)即可,不敢逗留,其主要原因在于識字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太難出新意,而余老師的識字處理卻奇兵突起,讓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他充分抓住了本文帶“山”字旁和“水”字旁的生字多的特點,讓學生試一試趣味識字的方法,在文中找一找,圈一圈帶“山”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帶“氵”旁的字和它們的意思,因為所謂“峽”就是“兩山夾水的地方”。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讓學生頓感新鮮好奇,好玩而又疑竇叢生,“這是要干什么?”待一靜下心去看文字,發(fā)現(xiàn)果然帶“山”字旁和“水”字旁的竟有這么多字,于是整個識字環(huán)節(jié)趣味倍增。
朗讀教學效果顯著,教室中的每一個人(包括聽課者)都深深領略到了此文教學中的朗讀教學的過程之美。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由衷地敬佩余老師朗讀指導之精妙,這種精妙表現(xiàn)在訓練角度的出奇制勝,同樣也是讓人大開眼界。他抓住了古文朗讀的關鍵所在:節(jié)奏、拖音、節(jié)拍和頓音,并針對本文特點分三步進行朗讀指導:領起詞的短暫拖音,四字詞語的節(jié)拍,特別地方的頓音。如此循序漸進,使得學生的朗讀漸入佳境。同時,余老師的朗讀示范之美也對本環(huán)節(jié)的成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文章結尾,余老師讀“淚―沾―裳―”三個字時一字一頓,一字一感慨,可謂一唱三嘆,意境深遠。
《三峽》的語言并非明白如話,因此讓學生理解文意應該是這篇文章的教學目標之一,進一步講,離開了疏通文意,必將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有霧里看花之感,導致整個課堂教學的失敗。那么如何在較短的時間里既指導學生疏通了文意,又讓學生的翻譯古文的能力有了切實的提高呢?這頗需思量。 對于這個問題,余老師使用了簡潔樸實的三個步驟就使得難題迎刃而解。
首先,對于超出初中學生理解能力而書中又沒有給注釋的詞語,余老師直接給了學生準確地解釋,如“自非”“雖”等詞語,即學生進行了“聽記”。
其次,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結合注釋獨立地翻譯文章,學生理解、翻譯文言的能力得到了訓練。
最后,由屏幕展示準確的譯文,使得學生能夠明辨正誤,糾正自己翻譯得不太準確的地方,真正疏通文意。
“聽記”的細節(jié)設計別出心裁,使得學生疏通文意快捷有效。既提高了翻譯古文的能力,又為下一個“欣賞”環(huán)節(jié)的順利進行掃清了障礙。
《三峽》乃美文,故“欣賞”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那么,文章共四段,欣賞哪一段呢?顯然不能四面出擊。于是余老師為學生圈定了精彩的第三段。然而欣賞文章的角度五花八門,對于缺乏自主欣賞能力的學生而言又應從哪個角度入手呢?我們請看余老師在“欣賞”環(huán)節(jié)的過渡語:
“老師指導:用精段品讀的方法品味課文的美點。美點是什么呢?就是美好的那一地方?丛掝}:我們一起來發(fā)現(xiàn)第三段文字的表達之美,就是品味它的表達之美在哪里。我們要每個字每一句地去分析。比如說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動態(tài)?有的字是不是寫出了一種靜態(tài)?有的字是不是表現(xiàn)了仰視?有的字是不是表現(xiàn)了俯視?有的是不是寫白色?有的是不是寫綠色?還有動靜之美、色彩之美、高下之美、線條之美,很多很多的美,我們都可以去發(fā)現(xiàn)。好,開始在課文旁寫上你的批語,欣賞這一段的一點之美,哪個地方你覺得它美把它記下來!
我想,這個自然而然隨機生成的點撥對這個“欣賞”環(huán)節(jié)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講一節(jié)課好比寫一篇文章,課的結尾如何才能精彩起來呢?余老師的又一奇招是在課文教學收束時把《三峽》變成了一首散文詩。
我想這樣做的好處有三:
首先,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是一次優(yōu)雅的訓練。
其次,本環(huán)節(jié)針對全文,彌補了“欣賞”環(huán)節(jié)沒有著眼全篇之“不足”,有了本環(huán)節(jié)可謂點面結合。
第三,讓學生帶著對三峽的無限憧憬和美的想象走出課堂。
總之,在老師精心設計的豐富的活動之中,學生們的活動是充分的、豐富多彩的。學生進行了趣味盎然的識字,卓有成效的朗讀,簡單易行的翻譯,精美獨到的賞析。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聽課是陶醉的,朗讀是充分的,思考是深入的,表達是優(yōu)美的,受益是無窮的。
可以說,本課例是余氏板塊式教學的典范之作,是美文美教的經典,值得我們多角度去賞析、探討、學習。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2
一、談話啟發(fā),導入新課
再過幾天就是國慶節(jié)了。七天的長假,相信很多同學早已迫不及待地做好了走出家門到外面旅游的準備。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游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今天我們就先來一次精神上的旅游,跟隨北魏著名的地理學家酈道元一起游一游1500年前的.三峽,欣賞一下長江三峽的優(yōu)美風光。(出示畫面)(板書)請同學們把課本翻到第191頁。
二、板書課題,簡介作家作品
首先,讓我們共同走近文章的作者和出處。哪位同學自告奮勇為大家介紹一下作者和作品?可以參考課下注釋,其他同學注意用筆圈畫出要點。(生讀)
老師再補充一點,(出示畫面)齊讀。
酈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學家,“自幼好學,歷覽群書”。著有《水經注》
《水經注》不僅是一部具有重大的科學價值的地理著作,而且也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山水游記和民俗風情錄。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好,接下來,讓我們共同走進三峽。(出示畫面)
在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眼中,三峽是中國最值得游覽的地方。那么,三峽美在什么地方呢?下面讓我們來聽聽文章的朗誦,注意聽準字音,圈點勾畫。(播放課文朗讀)
如此美文,我想大家更愿意自己讀一讀。下面我們來請一位同學為大家朗讀一遍,其他同學認真聽,評點一下讀得優(yōu)點和不足。(舉手、推薦或點名朗讀)
師生點評訂正。
(出示畫面)請同學們參照課下注釋,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把不懂的地方勾畫出來。
小組交流,質疑釋疑,疏通文意。(巡視指導:要求將有爭議地方記下來交班內討論)
組織班內交流:你有什么困惑或收獲?(生生問答,教師明確,板書重要的文言詞語)
(出示畫面)現(xiàn)在大家對文章大意已經有所了解,來,我們一起把課文再讀一遍。這一遍讀要注意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生齊讀課文)
同學們讀得字音準,句讀清,不錯。我相信隨著大家對課文理解程度的加深,逐步感悟到三峽之美時,朗讀得會更好。
那么,在作者筆下,三峽的美麗神奇的景象主要體現(xiàn)在哪兩方面呢?
(學生回答。預設:山和水)(板書)
四、品讀課文,賞析美景
不錯,峽者,兩山夾水之地也。山水最能表現(xiàn)峽的特點。作者正是抓住山和水來為我們介紹三峽的。(出示畫面)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3
師:上課!
同學們,大自然是一個能工巧匠,它真稱得上是鬼斧神工,造就了無數(shù)熠熠生輝的名山大川,裝扮著中華大地。你們能說出幾處景點嗎?
生:有梁金山公園,立園。
生:有泰山,北京故宮,萬里長城。
生:有黃河,長江……
。▽W生踴躍發(fā)言)
師:嘩,看來大家知道的真不少!的確,處處美景讓人流連忘返,也引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文人墨客為之傾倒,為之歌唱,為我們寫下了一篇篇膾炙人口的游記散文。今天,
我們就隨著北魏時期的酈道元一起走進三峽。
。ò鍟n題及作者:三峽酈道元)
師:(出示《三峽》的風光圖片)剛才課間大家已經欣賞過這幾幅圖片,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生:三峽。
師:對。它就是位于我國最長河流──長江之上的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它是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的總稱。這些圖片中有什么?
生:有山、水、樹。
生:還有猿猴。
師:大家觀察得很仔細。這些美麗風光在酈道元的筆下又怎樣呢?讓我們一起通過課文的學習來感受一下吧!
(出示學習目標,明確重點、難點)
師:現(xiàn)在老師為大家范讀一遍,請同學們看屏幕,注意好停頓節(jié)奏。(范讀,整體感知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注釋自由細讀課文,同桌互相監(jiān)讀,把握好節(jié)奏,不讀錯字、漏字。
。▽W生朗讀氣氛熱烈,贊揚!)
師:好,現(xiàn)在請四位同學分別朗讀文章的四個段落,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W生朗讀,串譯,點評。)
師:同學們都讀得很好,也基本理解了課文內容。我們還須注意一些字詞的意思。(出示投影,給學生看一分鐘)
師:同學們,《三峽》全文僅一百五十余字,它是如何描繪三峽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具體分析課文內容。
課文第一段寫了三峽的什么景物?
生:寫山。
生:寫巖,嶂。
生:寫曦月。
師:主要寫了什么?
生:(齊答)山。
師:對,那三峽的山有何特點呢?是怎么體現(xiàn)出來的?
生:寫了山的高大,從“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可知。
師:三峽的山還有什么特點?
生:我認為還寫了山的連綿,文中寫到“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師:很好。我們注意“略”字,它用得好嗎?
生:好,“略”字準確地突出了山的高低起伏,連綿不斷。
師:(出示三峽的山景)歸納兩位同學的意見,第一段寫出山多山高的特點,這是三峽的地貌特征。
山多山高
。ò鍟旱孛蔡卣鲀砂哆B山)
重巖疊嶂
作者寫巖、嶂,寫曦月,都是為了突出山的這一特點。正是由于他能抓住特點描寫景物,注重字詞的.錘煉,所以才能傳神地刻畫出三峽的地貌特征。
師:那么,作者接下來又寫了三峽的什么?
生:三峽的水
師:是什么季節(jié)的?
生:(齊答)夏季。
。ò鍟合模
師:三峽夏季的水有什么特點?怎么體現(xiàn)出來的?
生:水流湍急。我是從“夏水襄陵,沿溯阻絕”一句看出來的。
。ò鍟核魍募保
師:既然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怎么還會有“朝發(fā)白帝,
暮到江陵”的情況呢?
這不矛盾嗎?
生:不矛盾。文中寫到“或有王命急宣”。封建社會,帝王的命令高于一切,誰也不敢違抗,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冒險行船。
師:這句話也流露了作者對百姓的同情,它與唐代詩人李白所寫的詩中描寫的情景一樣,你們記得那詩句嗎?
生:(安靜思考片刻)“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師:很好。三峽的夏水如此壯觀,
那春冬季節(jié)又有何特色呢?(板書:春冬)讓我們來看看作者描繪了春冬哪些景色?請大家速讀第三段,找出相關的詞語。
生:描繪了素湍、綠潭、懸樂、瀑布
生:還有高山、怪柏
師:(出示春冬美景圖片)看來三峽春冬的景色真是美不勝收,作者僅用只言片語就勾畫出來了。
師: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可以用文中哪句話概括三峽春冬景色的特點呢?
生:(齊答)清榮峻茂。
。ò鍟呵鍢s峻茂)
師:第2、3段寫了夏、春、冬三季的三峽,文中是否還寫到三峽之秋?
生:(齊答)有,在第4段。
師:你們從哪些詞知道的?
生:“霜”字點出這時是秋天。
師:對。三峽的秋天又別有一番怎樣的景致呢?
生:寒冷、寂靜。
生:還有凄涼。
師:大家講得很好。在文章結尾,作者又引用了漁歌,有何作用?
生:(討論后作答)它進一步渲染了三峽秋的凄涼。
師:歸納起來,這段寫出了三峽的秋天的凄清肅殺,即林寒澗肅。
(板書:秋凄清肅殺)
師:好,同學們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共同賞析了三峽,你們覺得三峽美不美?
生:(齊答)美!
師:你們喜歡嗎?想去三峽嗎?
生:(紛紛回答)喜歡!想去!
師:其實,不只是你們這樣,許許多多的人都是如此。我們從文章內容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對三峽的熱愛,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ㄍ队俺鍪揪毩,學生思考回答。)
生:《三峽》一文先總寫了三峽地貌,再抓住景物的特征,寫了三峽四季的秀美風光,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壯美河山的無限熱愛的思都感情。
師:我們學完這篇文章,應學會抓住特征描寫景物,注重字詞的錘煉。
師:三峽秀麗的景色確實讓人心馳神往,F(xiàn)在的三峽是怎樣的呢?誰可以來談一談?
生:那里正進行三峽水利工程建設。
師:對,那里正建設著一個舉世矚目的工程──三峽水利工程。它將充分開發(fā)利用長江的水資源造福人類。
。ǔ鍪就队埃
在《水調歌頭·游泳》中寫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边@是對三峽的高度贊美。三峽過去是我們的驕傲,今天它仍是我們中國人的自豪。作為中學生的我們,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我們更應學好科學文化知識,為社會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們相信,三峽的明天會更美好,祖國明天會更美好。
最后,大家?guī)е星楦呗暲首x課文,再次領略三峽的秀美風光,品味作者精美的語言,試著把這篇優(yōu)美的古代散文背下來。
。ㄔ谡b讀聲中,下課鈴響。)
師:同學們,三峽的風光的確美如畫,我們的家鄉(xiāng)開平也讓人留戀,請你們展開你想像的翅膀,用你手中的筆為家鄉(xiāng)描繪一幅燦爛的畫卷,盡情地抒寫你對家鄉(xiāng)的祝福和贊美。
師:下課!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4
上課!
師:在波瀾壯闊、一瀉千里的長江上,有一處無比壯美的景觀,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我們的母親河上,它就是聞名世界的長江——
生:三峽。
師:好,先請同學們欣賞三峽的壯美風光。請大家看屏幕。(CAI顯示三峽風光)
師:人們都說,三峽美,三峽奇。那它美在哪里,有奇在何處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跟隨北魏的酈道元,一起去領略三峽的魅力!(板書課題、作者)
師:下面老師先了解一下同學們已掌握的情況。先請大家齊讀一遍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不錯。聲音洪亮,字音、停頓掌握得也不錯。請大家看屏幕,來做兩個題。哪位同學來說說下面幾句話的含義?(CAI顯示練習)
師:對他們的答案,同學們有不同看法嗎?
師:看來大家對語句含義理解得不錯。這是學習文言文很重要的一步。好下面我們來看看文章的內容。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生:先寫三峽的山,然后寫三峽夏、春冬和秋季的景色。
師:既然寫四季的景色,那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寫?
生:夏天的水氣勢宏大,洶涌澎湃,最能體現(xiàn)三峽的特色,所以先寫。春冬的水相似,所以一起寫。秋天的水很凄涼,所以最后寫。
師:的確,酈道元寫文章正是為了突出三峽的特點。那這篇文章到底突出了三峽的什么特征呢?請同學們分別來說一說。
生:三峽的山非常高。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還有“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不到正午看不見太陽,不到午夜看不到月亮,說明山非常高。
生:三峽的山多,而且連綿。從“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可以看出來。
生:三峽夏天的水湍急,流速快。從“有時朝發(fā)白帝,暮至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可以看出來。
生:三峽的秋天十分凄涼。從“猿鳴三聲淚沾裳”可以看出來。
生:三峽的春冬水是清澈的,樹是茂盛的,山是險峻的。
師:酈道元抓住特征,僅僅用155個字,就為我們展現(xiàn)三峽無窮無盡的美景。這篇《三峽》被稱為我國山水游記的先導,被譽為千古美文!今天我們就要反復朗讀,來品味它的美,最后要有感情地背誦它。(板書:美讀)
師:要想品味文字之美,就必須學會運用想象,領略文中美景。做到“目中有景”。(板書:目中有景)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文中描繪的景色,準備用“三峽的 美”說一句簡單的話。
。ㄉx,老師巡視)
師:三峽美景無限,老師先來說兩句。三峽的水美。三峽的秋色美。哪位同學來說說?
生:三峽的山美。
生:三峽的春冬美。
生:三峽的瀑布美。
生:三峽的樹美,花美,高山美,歌聲美。
師:現(xiàn)在我們的腦海里有一點模糊的影象了,怎么讓這影象更清楚一些呢?我們接著剛才的那句話再說一段話,來具體描述一下三峽的景色。
師:老師先來做個示范。(CAI顯示文字)
師:三峽的春冬美。你看,雪白的急流,回蕩著粼粼的清波;碧綠的深潭,晃動著秀美的倒影。還有那絕壁上的怪柏,蒼勁嶙峋;還有那 “懸泉瀑布”,水聲陣陣,細沫飄灑,讓人心馳神往。
師:請同學們自己準備一下,先在組里說說。
。ㄉ涣,師巡視)
師:哪位同學來說說?
生:三峽的山美。你看:它們高聳入云,連綿不絕,隱天蔽日。
生:三峽的夏天美。你看:湍急的水流,阻絕了上行下行的船只,從白帝城到江陵,1200余里,一天就到達了。
生:三峽的春冬美。你看:水流湍急如白練,潭水碧綠如翡翠。怪柏、小草欣欣向榮,懸泉瀑布飛流直下。
生:三峽的秋天美。你看:高處有哀囀的猿鳴,江上有凄婉的吟唱,讓人動情。
師:三峽美景讓人賞心悅目。請同學們帶著對美景的想象,出聲朗讀課文。
師:寫景是為了抒情,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感情呢?
生: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師:那在寫山、水、四季的時候,文中表達的感情一樣嗎?
生:寫山突出了高峻。給人一種恐怖的感覺。
師:讓人油然而生敬畏之情。
生:寫春冬之景,表現(xiàn)了寧靜的感覺。
師:作者認為春冬的景色如何?
生:“良多趣味”。
師:是很欣賞的。那三峽夏天的水給人什么感受?
生:多。洶涌澎湃。
師:在這樣的江水中航行有什么感覺?
生:爽。
師:記得《三國演義》的主題歌嗎?第一句是什么?
生:“滾滾長江東逝水”。
師:在長江的滾滾洪濤中,如果駕一葉扁舟,有什么感覺?
生:無以自主。隨流飄蕩。
生:恐懼。
師:夏天的三峽水大流急,這時船只是不能通行的。為什么還會有“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的說法?
生:那是因為有皇帝的.命令必須傳達。
師:一句“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不但寫出了水流之急,也暗示了過去公文傳遞的艱辛、危險與無奈。唐代詩人李白也曾寫過一首詩,表現(xiàn)三峽的水,題目是——
生:《早發(fā)白帝城》。
師: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師: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與課文一樣嗎?
生:不一樣。這首詩所表達的心情是愉快的。
生:李白的心情與傳遞公文的人不一樣。
師:李白是在游覽祖國山川,心情輕松愉快,所以即使聽到猿猴的啼叫也覺得是在為自己的行程伴奏。這和課文中引用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所表達的感情一樣嗎?
生:不一樣。課文中是一種凄涼的感情。
師:為什么會不一樣呢?
生:因為人們的心情不同吧。
師:是啊。心境不同,時令不同,人的感受就不同。秋天,萬木凋零,林寒澗肅,已讓人感到陣陣寒氣,再加上凄苦的猿鳴,怎能不讓艱辛勞作的漁人落淚呢?
師:下面請同學們帶著對課文的理解,把課文讀給旁邊的同學聽。
。ㄉプx)
師:同學們讀得都很投入。不過,要想感動別人必須先感動自己。讀的時候,一定要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投入自己的真實情感,用心體會山的高峻,水的湍急,春冬的靜謐,秋的凄涼,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情”。(板書:心中有情)
師:這樣美美地讀,大家一定會有更新的體驗。請大家反復朗讀課文,爭取背過。
。ㄉx課文)
師:文言文不同于現(xiàn)代文,讀的時候要舒緩一些。老師先來給同學們示范著背一下。
。–AI顯示三峽的圖片,播放優(yōu)美的音樂。師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師:下面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理解齊背課文。
(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5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后,回答。
生:課文是按照時間順序寫的,寫了三峽在中秋節(jié)這一天早晨、中午、下午和夜晚的景色。
師:很好,你很會讀書,不僅讀得快,而且邊讀邊想,抓住了文章的結構,大家如果都像他這樣讀書的話,你們也很棒的!
師:既然是按時間順序寫的,我們就按時間順序來學學吧!請大家細細地讀一讀寫早晨的段落,想想這一段作者寫了三峽的哪種事物,它有什么特點?你能感覺到什么?
生自由讀,然后匯報。
生:讀了這段話,我知道作者主要寫了橘樹和柚樹。
。▽τ趯W生的發(fā)言,只要正確,就肯定。然后再請學生匯報,不需要教師重復多遍這個問題。)
生:我知道三峽早晨的橘樹和柚樹很美。你看太陽還沒出來,露水閃耀白色的光,給橘樹和柚樹撒下一層潔白的霜,好漂亮。
生:其實露水是變化的,開始像一層潔白的霜,后來太陽出來了,露水就消逝了。
師:你讀懂了橘樹和柚樹上的露水在發(fā)生變化,真能干!
生:我從“橘樹柚樹閃爍著陽光,綠葉金實”感受到橘樹和柚樹真的很美。
師:你們讀了這段,有哪些想法?
生:我感覺三峽秋天的早晨空氣很“清新”。
師:就像用篩子濾過似的,是吧?
生:我從“明凈”一詞感覺到三峽的早晨很明朗干凈。
師:為什么呢?
生:因為有露水。
師:哦,橘樹和柚樹的葉子是綠色的,果實是黃色的,現(xiàn)在被露水一洗,就……
生:綠色的被洗得更綠,黃色的洗干凈了,在陽光的照耀下,變成金色的了。
師:所以課文中有詞在描寫這種景色,是哪個?
生:明凈
生:綠葉金實
生:明麗
師:在這種環(huán)境下,你想干什么?
生:我想唱歌。
生:我想伸出手去接住一滴露水。
生:我想抱著橘樹柚樹搖一搖,讓露水灑在我的身上。
生:我想吹一曲竹笛。
師:對呀,老師覺得三峽的早晨就像一曲笛子獨奏,輕快明朗。你們聽……
播放笛子獨奏《三峽情》
師:你們知道該怎么讀這段嗎?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一讀好嗎?
學生自讀
指名讀,評讀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早晨這一段,你們說說,我們剛才做了些什么?
生:找到這段話主要描寫了什么事物。
生:了解這種事物的特點和變化。
生:還要在文中去抓住重點詞語去理解秋天的特點。
生:我們剛才也帶著自己的感受去讀課文了。
師:很好,大家學得很用心。那現(xiàn)在就帶著這些要求去讀讀后面三個時間段,你喜歡哪個你就選擇哪個去讀。
學習自學,然后匯報。在匯報的'同時,把音樂素養(yǎng)與語文感悟充分融合,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讀完這段后的真實感受。以下是一些同學的發(fā)言。
中午:
生:我從“翻滾著、呼嘯著”想到了龍。
生:我感覺中午的三峽很熱烈,就像一首雄渾的交響樂曲,豪邁,奔放。
生:我想起了鄧老師教過我們的《黃河大合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下午:
生:黃昏到了,一切靜下來了,我覺得應該讀得平靜而輕緩,就像課文中那句“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
生:剛才聽他讀這一段,我有一種感覺,我好像在聽吹簫,那么輕,那么悠揚。
生:我聽過葫蘆絲,也挺像這種味道的。
生:我家有一盤薩克斯演奏曲,里面有首《回家》非常好聽,黃昏到了,最能夠想起家人,最懷念家鄉(xiāng)。
生:我想起了八冊的時候鄧老師教我們的那首《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師:你們能舉一反三,這是學習語文的竅門,恭喜你們找到了這把鑰匙。這段確實是有點舒緩而輕柔,但是有你們所說的這么多的離愁別緒嗎?在課文中去看看!
生:老師你說得對,長江在黃昏時候像“一條明亮的小溪”,讀的時候應該稍微慢一點,但是還是要很快活的樣子。
夜:
生:“長江像是眨著眼睛,沉沉欲睡!蔽腋杏X到三峽到了夜里,是那么寧靜,我好想抱著長江,給他唱首《搖籃曲》。(眾笑)
師:是啊,長江白天太累了,夜晚也該讓他休息了。可是長江生命力又是那么活潑,它是不甘于平庸,不會把時間白白浪費的,你聽,夜里,他醒了,望著漸漸升起的月亮,明亮的眼睛眨巴著,他想干什么呢?
生:他想看他的媽媽還在不在。
生:(指著前面那位同學說)他還想聽他的媽媽給他唱搖籃曲。(眾大笑)
師:可是長江到了夜里是個很乖的孩子啊,他會像他媽媽哭鬧嗎?
生:不會。
生:他想讓他的媽媽給他講個故事。
師:對呀,我們一起來當他的媽媽,給他講個月亮的故事好嗎?
師:你看啊,秋天的三峽真的是多才多藝呵!既會吹笛子,還會吹簫,吹薩克斯,吹葫蘆絲,演奏交響曲,還能和我們唱唱《搖籃曲》,講講故事;有時候他像個小孩,活潑可愛;有時候像個姑娘,溫柔甜美;有時候像條龍,翻滾呼嘯;有時候像首小夜曲,寧靜輕柔。它能夠隨著時間不停地變換自己的身份,能夠應付各種各樣的變故,從容大方,變化自如,所以作者說三峽的秋天充滿了……
生:成熟的秋的氣息。
師:對,成熟的三峽的秋天。那總的說起來,這時候的秋天是個什么人呢?
生:成熟的人。
生:中年人。
師:因為,這一天,正是……
生:中秋。
師:用比較坦然、欣賞的語調去讀一讀第一自然段。
師:學了這課,你最想做什么?
生:我想畫三峽的秋天。
生:我想用豎笛吹一首曲子。
生:我想唱《三峽情》。
生:我想唱《長江之歌》。
師:呵,你知道得還真不少,我這兒準備了一首《長江之歌》,大家一起來聽聽。
課堂在“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豐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你從遠古走來,巨浪蕩滌著塵埃;你向未來奔去,濤聲回蕩在天外,你用純潔的清流,灌溉花的國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動新的時代,我們贊美長江,你是無窮的源泉;我們依戀長江,你有母親的情懷.”歌聲中結束。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6
一、導入。
1、利用三峽風光導入。
師板書:“三峽”,(讓生讀一遍)問:同學們,對于三峽,你知道些什么?(生答)
。◣煶鍪菊n件:三峽風光)師解說:這就是神奇的長江三峽,它長190多公里,它包括瞿塘峽、巫峽、西陵峽。三峽這雄偉壯麗、險峻的風光像一條迷人的畫廊,深深地吸引著人們。同學們,這畫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答后)師:是啊,三峽不但美麗,而且還孕育了許多的優(yōu)秀兒女,他們有的雖然離開了家鄉(xiāng),(板書:情)但他們的情卻永遠留在了三峽,留在了家鄉(xiāng)。萬州詩人湛明明、湛泉中就寫下了這首優(yōu)美的詩。(生讀一遍:《三峽情》)
2、過渡。
師:從題目上看,這首詩圍繞哪一個字在寫?(生答:情)師:那是怎樣的情呢?讓我們在下面的學習中去感受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盡量做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
三、檢查生字詞。
師:同學們,會讀了嗎?那好,我們來會會這幾個生字朋友。
師出示生字詞
1、指名讀;
2、齊讀;
3、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地記住生字;
4、抽生說“篙”和“駕”用什么方法記;(師在學生介紹后,說:這種方法好,很多字都可以用這種加一加的方法)
5、師出示“癡”在字典中的三種解釋:(1)不聰明;(2)極度迷戀某種事物;(3)呆。
師:你覺得詩中的癡是什么意思?
6、“巫”的筆順。
四、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1、師:同學們做到了字字讀準,能否句句讀通呢?老師來檢查一下,誰愿意給大家讀讀?(師抽4個人后再讀)(師要及時給學生糾正讀錯的地方,如:喊一聲號子/駕船行)
2、同學們,我們一起讀課文,看看詩人想表達他的什么感情。
五、熟讀課文,理解感悟。
1、師: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這首詩表達的是詩人什么感情嗎?(生答:思鄉(xiāng)情,師板書:思鄉(xiāng)情)
師:請同學們看看課文,哪些句子直接寫了詩人的思鄉(xiāng)情?(生答:“牽動兒女思鄉(xiāng)情”“恰似兒女思鄉(xiāng)情”)師:是什么牽動著他的思鄉(xiāng)情呢?(生答:三峽的雨和三峽的云,如果生答不出,教師就引導生讀第二和第四節(jié))
2、生讀第二和第四小節(jié)。
3、師:為什么這雨和云就能牽動他的思鄉(xiāng)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詩人分別把雨和云比作了什么?從中你感受到了雨和云的什么特點呢?(生答)
(師這兒要根據(jù)學生回答情況,靈活處理)同學們,這景美嗎?(生答:美),我相信你們讀得更美,誰來給大家讀讀出示課件(指導朗讀)
4、師:我明白了,原來讓詩人思念三峽的原因是這里的景,(生答:太美了。師板書:風景美)難怪詩人說這景是如(生答:夢)的景。
5、同學們,難道詩人就只因為如夢的美景就如此地思念三峽嗎?(生答:不是)
師:那還有什么讓詩人戀戀不忘的呢?(如果生答不出,師就這樣提示:你能找出詩人兒時生活的句子讀讀嗎?)抽讀、齊讀
6、師:從剛才的朗讀中,你知道兒時的詩人都做了些什么嗎?
生答:趕羊群、駕船行
師:趕羊群、駕船行,這可都是我們小孩子喜歡做的事呀,你能聯(lián)系詩句想像“趕羊群、駕船行”的美麗畫面嗎,并且用自己的話說說嗎?
生口述,師點撥“云里走”。(如果學生想象得好,就讓他們繼續(xù)想象兒時的詩人還做了些什么)
7、師:你們想象可真豐富,那從剛才的畫面中,你感受到了詩人兒時怎樣的生活?
師:是的,詩人兒時的生活多么悠閑、自在、多么快樂、令人難忘呀!誰來讀讀?(師出示以這樣圖片作背景的文字)
8、哦,我明白了,詩人思念三峽的另一個原因是他特別地留戀兒時美好的(生答:生活),師板書:生活美
9、師指著板書說:同學們,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讓詩人思念家鄉(xiāng),這兒時快樂自在的生活更讓他眷戀家鄉(xiāng)?涩F(xiàn)在,詩人卻遠在他鄉(xiāng),他想念兒時的生活嗎?你從詩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
抽生讀:“幾時再……駕船行”
師:這是兩個什么句?誰來讀讀?齊讀(指導朗讀)
師:從你們的朗讀中,我好像看到了一位老人,身在異地他鄉(xiāng),日夜望著家鄉(xiāng)的方向,想回而不能,急切的.思鄉(xiāng)之情催人淚下。難怪詩人說道,這情是如(生答:癡)的情。師板書:如癡的
師:你從“癡”體會到什么?
六、歌曲欣賞。
師:三峽雨,如絲如玉,三峽云,如錦如銀,這優(yōu)美的詩歌,曾打動著多少三峽游子之心,給它譜上曲之后,便成了一首家喻戶曉的民歌,想欣賞嗎?
七、激情朗誦。
同學們,詩歌優(yōu)美,歌聲感人,讓我們在優(yōu)美的旋律聲中,好好品誦這首詩吧!會背的最好背。
八、課堂延伸
師:讀得多投入呀!同學們,我們的學校,我們的家都從舊城遷到了新城,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生答)師:是的,就是因為三峽電站的修建,讓三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想知道今天的三峽都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嗎?(師出示相關的圖片,并介紹:這就是氣勢雄偉的三峽大壩,是它,讓高峽出平湖;這就是浩浩蕩蕩的三峽移民大軍,他們?yōu)榱巳龒{工程建設,舍小家,為國家,舉家外遷;這位雙手抱嬰兒的父親,他深情的回望著,我們感受到了他的依依不舍之情,感受到了所有的三峽移民都和詩人一樣,都有著(指著板書,師:如癡的思鄉(xiāng)情,都有著濃濃的(生讀:三峽情));是的,有了他們,才有了今天更加美麗富饒的三峽。
師:是呀,三峽的變化太大了,它讓那些三峽游子更加思念,讓那些為支持三峽工程而移居他鄉(xiāng)的三峽移民更加留念。同學們,讓我們帶著他們的無限思鄉(xiāng)之情讀:(師引要低)
三峽雨 三峽云 細如絲 柔如錦 牽動兒女思鄉(xiāng)情
三峽雨 三峽云 潔如玉 白如銀 恰似兒女思鄉(xiāng)情
九、課外作業(yè)
師:這美麗的三峽,古往今來,不知得到了多少人的贊美,請同學們課外去收集有關描寫或贊美三峽的文章吧。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7
一、整體感知課文。
1、首先,請同學們跟著老師來讀一遍課文。(老師領讀,學生跟讀;注意節(jié)奏和停頓。)
2、請同學們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大聲的朗讀課文三遍。
3、請兩位學生讀課文。(有讀錯的地方師生一起糾正)
4、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二、疏通理解課文。
第一段:
1、學生齊讀第一段。
2、第一段重點寫山!皟砂哆B山,略無闕處”突出群山連綿不斷的特點。“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蓖怀錾絼莸碾U拔,
3、學生齊讀第一段,想象群山連綿、高聳如云的三峽美景。
第二段:
1、學生齊讀第二段。
2、、第二段寫夏季三峽的情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蓖怀龃笏蜐q!盎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以船行之快突出江流湍急的特點。
3、學生齊讀課文第二段,想象江水浩蕩、日行千里的畫面,感受其奔放美。
第三段
1、學生齊讀課文第三段。
2、第三段寫三峽春冬之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是說在春冬兩個季節(jié),白色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深潭,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波光粼粼,景物重重,一派秀麗的風光!敖^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笔钦f在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在山峰之間,常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山靜、泉飛、柏怪、水奇,構成一幅挺拔超脫的畫面!扒鍢s峻茂,良多趣味!彼,樹榮,山高,草盛,趣味無窮。用極為精煉的四個字狀寫四種景物,總結全段。
3、學生齊讀第三段,想象三峽的秀美、挺拔,感受其清幽美。
第四段
1、學生齊讀第四段。
2、第四段寫三峽秋景!懊恐燎绯跛趾疂久C”是說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寒冷寂靜的景象!俺S懈咴抽L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笔钦f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連續(xù)不斷,非常凄涼怪異?諘绲腵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寫秋峽以代表性事物——猿來表現(xiàn),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霸厨Q三聲淚沾裳!”“三聲”極言鳴聲之少,“淚沾裳”極言淚水之多。從側面表達了三峽秋天在猿聲中越發(fā)顯得凄涼和悲哀,更增強了表現(xiàn)力。
3、學生齊讀第四段,感受三峽秋天的凄婉美。
三、全班學生齊讀課文。
四、比較閱讀:《早發(fā)白帝城》和《三峽》
早發(fā)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明確:《早發(fā)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的風光,前者是詩,后者是游記散文。文章第二段與這首詩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xiàn)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段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連續(xù)不斷的猿啼;文章第一段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應。
五、板書:
山:連綿不斷 隱天蔽日 (高峻美)
夏:夏水襄陵 乘奔御風 (奔放美)
水 春冬:素湍綠潭 懸泉瀑布 清榮峻茂(清幽美)
秋:林寒澗肅 高猿長嘯 (凄婉美)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8
師:上課!同學們好,請坐。這節(jié)課我們先來欣賞一些優(yōu)美的圖片。(播放三峽風景的幻燈片)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生:三峽。
師:對了,這里就是三峽,能結合課前預習說說你對三峽有哪些了解嗎?生一:長江三峽位于中國重慶市和湖北省境內的長江干流上,西起重慶市奉節(jié)縣的白帝城,東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關,全長192公里,由瞿塘峽、巫峽、西陵峽組成。除了著名的長江三峽外,全國各地多條河流上都有名為三峽的景點。
生二:長江三峽,地靈人杰。這里是中國古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里,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圣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zhàn)場,是無數(shù)英雄豪杰馳騁用武之地;這里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里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生三:瞿塘峽西起白帝城,東到大溪鎮(zhèn)。這是峽谷入口處,兩面隔江對峙的絕壁,組成了一道天造地設的大門,這就是夔門。夔門自古以來就有“天下雄”的美稱。瞿塘峽雖然只有短短的8公里,但兩岸的風景名勝卻非常的多。西陵峽西起香溪口,東至南津關,全長76公里,她是以宜昌市的西陵山而得名的。西陵峽呢,有三個之最。首先她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其次,她是自然風光最為優(yōu)美的一個峽。巫峽又名大峽,以幽深秀麗著稱。整個峽區(qū)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綿延不斷,是三峽中最可觀的一段。巫峽峽長谷深,奇峰嵯峨連綿,煙云氤氳繚繞,景色清幽之極,宛如一條迂回曲折的美不勝收的畫廊,充滿詩情書意。
師:自古以來,有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關于三峽的詩文,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來學習作家方紀的《三峽之秋》。(板書課題)師:齊讀課題。三峽之秋,再讀!爸笔鞘裁匆馑?生:我認為是“的”的意思。
師:對了,三峽之秋就是三峽的秋天,在作者的眼中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去感受一下作者筆下的三峽之秋。(生自由讀課文)
師:誰愿意說說,作者眼中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生:我覺得是美麗的。
師:(板書“美”)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美?生:一種成熟的美。
師:你從哪兒找到成熟這個詞的?生: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師:是的,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括了三峽秋天總的特點:成熟美,那三峽秋天的這種成熟美又是通過哪些景物體現(xiàn)出來的呢?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段。
(生齊讀課文第一段)
師:重點描寫了哪種景物,都寫了它們的什么?生:重點寫了橘柚樹,寫了橘柚樹的葉子和果實。
師:那綠得發(fā)黑的葉子,那由青變黃的果實都散發(fā)出秋天的成熟的氣息。那三峽秋天的這種成熟美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體現(xiàn)出來的呢?請同學們再來瀏覽全文,并畫出相關詞語。
生:是按時間順序來寫的,時間詞有早晨、中午、黃昏和夜晚。師:三峽秋天的早晨有什么特點?自由讀一讀并畫出相關語句。
生:我覺得三峽的秋天是明麗的。我從“透明的露水露水閃耀著“這句話感受到了一種明亮和美麗。
生:我從“橘柚樹上閃爍著陽光,綠葉金實“感受到了。閃爍著陽光,特別明亮,而綠色的'葉子,金色的果實當中感受到特別美麗。
師:橘柚樹上透明的露水,閃爍的陽光,綠色的葉子,金色的果實,正好構成了一幅明亮的三峽晨景,能通過你的朗讀體現(xiàn)出來嗎?(生齊讀第二自然段)
師:早晨的三峽是明麗的,其它時段的三峽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現(xiàn)在請你默讀課文的3~5自然段,并畫出相關語句。(生默讀課文,畫出相關語句)
生:中午的三峽是熱烈的。我從“群峰披上金甲,陽光在水面上跳躍,長江也變得熱烈了,像一條金鱗巨蟒,翻滾著,呼嘯著,奔騰流去”感受到長江的熱烈。這時的長江很有氣勢,波滔翻滾。
師:在其它兩個時段也有對長江的描寫,你能找到嗎?生:長江平靜而輕緩地流淌,變得有如一條明亮的小溪。生:長江像是眨著眼睛沉沉欲睡。
師:自由讀讀這三句話,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前兩句運用了比喻,后一句是擬人。師:表現(xiàn)的景物的特點一樣嗎?
生:不一樣,第一句表現(xiàn)了長江中午的熱烈,第二句表現(xiàn)了長江黃昏的平靜,第三句表現(xiàn)了夜晚長江的寧靜。
師:同樣是寫長江,由于作者巧用修辭手法就表現(xiàn)出景物不同的特點。那么長江的這些特點,中午的熱烈、黃昏的平靜、夜晚的寧靜能通過你的朗讀體現(xiàn)出來嗎?先自己練讀。師:誰能讀出長江中午的熱烈?(生讀第一句)
師:他在讀的時候注意了語速和重音,聽起來就特別有感情了,還有誰想讀讀?
(生讀這三句話)
師:讓我們再來感受一下長江中午的熱烈!齊讀第一句話。把你們的這種感情送入到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中,讓我們來感受一個三峽中午的熱烈。師:在其它兩個時段中還描寫了哪些景物?生:還描寫了霧。
師:霧給你一種什么感覺?生:朦朦朧朧的感覺。師:還有哪些景物?
生: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還有過路的駁船。
師:駁船的汽笛響起,豈不是打破了夜的寧靜?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生:更突出了夜的寧靜。
師:這種寫法叫做以靜襯動。你瞧,那岸邊的漁火,江心的燈標多像長江朦朧的睡眼呀!能讀出這種靜謐的感覺嗎?(生齊讀第5段)
師:這一夜正是中秋之夜,這樣的夜晚有一樣景色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現(xiàn)在請你聽老師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邊聽邊想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怎樣的畫面?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輪皎潔的月亮正從天邊升起。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座霧蒙蒙的山上掛了一輪圓圓的月亮。
生:我仿佛看到了一輪明亮的月亮,月亮里的嫦娥仙子正在翩翩起舞。師:同學們可真有想象力,這么美的月色你想用一個什么樣的詞來形容呢?生:皎潔、美麗、神奇、神秘、陶醉-------師:把你們的感受融入到你們的讀書聲中,齊讀“這時--------------又像一匹匹素錦,從山上掛起!
師:課文詩一般的語言描繪了詩一般的畫面,營造了詩一般的意境,真是文中有畫,畫中有文呀!都說三峽是“百里峽江詩萬首”,老師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小詩,齊讀:
三峽的秋天是迷人的,綠葉金實,碩果累累,散發(fā)著成熟的氣息。師:你眼中三峽的秋天是怎樣的,請你也動筆來寫一寫,要抓住某一時段三峽的特點,選擇具體的景物展開來寫,下節(jié)課我們再來交流。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9
一、導入。
1、播放長江三峽的錄像片段。
師:同學們,我們中國的美景數(shù)不勝數(shù),“桂林山水甲天下,峨眉天下秀,泰山會當凌絕頂,萬里長城第一關,大漠孤煙直……現(xiàn)在請同學看看這段錄像。
2、學生匯報。
都看到了什么?知道這是哪里的風景嗎?
3、三峽的簡介。你了解三峽嗎?(課件)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作者方紀眼中的三峽是什么樣的景象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共同學習11課三峽之秋。
5、學生質疑。
師:看到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你不知道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生:自由說。
師:你們不但能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你們還能發(fā)現(xiàn)問題,你們都很會學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的讀一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之間問一問,遇到不理解的詞語放在句子中多讀幾遍。
生:自由讀。
2、讀詞語。(課件:詞語)師:課文讀了一遍,你讀到了什么?生:作者在文中運用了許多的好詞。師:說說你注意了到哪些好詞?生:說。
師:老師也從課文中找出了幾個詞語,請大家讀一讀。生:讀詞語。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請大家默讀課文,看看你又會對課文有哪些了解?拿出筆畫出你認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生:默讀,圈畫。
師:說說你對課文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我知道了作者是按時間的順序描寫了不同時間段的三峽。師:具體說一說。生:說。師:板書。
師:誰能把板書穿起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生:課文通過描寫三峽的早晨、中午、下午和夜晚的景色,告訴我們三峽已經到了秋天。師:你的概括能力真的不錯。師:除了這些你還讀到了什么?
生:我讀到了是大江兩岸的橘柚樹給三峽來了了濃濃的秋意。師:你可真會讀書,說說你的想法。生:從橘柚樹的葉子和果實中可以看出來。
師:是的,當橘柚樹的葉子綠得(),果實由()變(),同時散發(fā)著(),三峽就充滿了()。生:老師我還想說。師:說。
生:課文的最后一句話也告訴了我們三峽到了秋天。師:說的好,我們齊讀這句話。生:齊讀。
三、品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學習早晨部分。
師:這一天,正是中秋。中秋的三峽,絢麗多彩,每當早晨——(課件)請你快速閱讀第二自然段,用一個詞概括早晨的三峽。生:快速閱讀。師:你喜歡早晨三峽嗎?生:喜歡。師:為什么?
生:三峽的早晨是“明麗”的`。師:(板書)。
(二)、學習中午的部分。
師:到了中午——(課件)請大家朗讀第三自然段,你又會有怎樣的
感覺呢?生:大聲地朗讀。
師:誰能把你的感覺用自己的語言讀出來?生:讀。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你感覺到了中午的三峽怎樣?生:熱烈。師:(板書)。
師:誰還能讀出這種感覺?生:讀。
師:老師也從你的朗讀中真真切切的感覺到了三峽的熱烈。師:是哪句話讓我們感覺到三峽的熱烈呢?生:中午……流去。
師:對,這個句子寫得好不好?生:好。師:好在哪呢?
生:這句話運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長江寫動了,寫活了。師:哪是是擬人?哪是是比喻?生:說。
師:還有誰能把你內心的贊嘆再讀一遍。生:讀。
師:你的朗讀,讓所有的人看見了長江的氣勢,現(xiàn)在我們共同來朗讀,讓中午的三峽更加熱烈。
師生:共同朗讀。
師:這樣的慷慨激昂的語言你記住了嗎?生:是的。師:出示(課件)。生:看題填空。
師:關掉課件,你還能背下來嗎?生:背。
(三)、學習下午的部分。
師:如此熱烈的氣息沒持續(xù)多久,因為峽里的黃昏來的早去的遲……請同學們輕聲的讀一讀第四自然段。生:輕聲讀。
師:和中午的三峽比起來,下午的三峽變得——生:平靜了。師:(板書)。
師:同桌之間試試讀出三峽的平靜。生:互相讀。
師:那個同桌愿意讀給大家聽一聽?生:同桌讀。
(四)、學習夜晚的部分。
師:配樂朗讀。(學生讀完上個自然段教師緊接著就讀)
師:為什么說“夜,終于來了?”把“終于”去掉行嗎?為什么?請同學們仔細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生:讀。師:誰來說一說。
生:不能去掉“終于”,因為這個詞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期待夜的到來。師:為什么會期待夜的到來?生:三峽的夜晚更美。
師:夜晚的三峽哪里給你印象最深,拿出筆畫出來,并且反復的讀一讀。
生:(多個學生讀,并且說出為什么要這樣讀)師:(板書)寧靜,神秘……
四、升華情感。
師:同學們,作者心中的三峽是如此的絢麗多彩,那此時此刻你心中的三峽是怎樣的?用一兩句話寫出來吧。生: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師: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聽。生:匯報讀。
五、落實知識點。
師:這一天,過得真快。手指板書——早晨的……生:接著說。
師:請同學們?yōu)g覽課文的2—5自然段,作者在進行描寫不同時間段的三峽的時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相同的地方是每個自然段的開頭都有一個時間詞,寫作的順序和清晰。
生:不同的是第二和第三自然段是“動”的描寫,第四自然段是“靜”的描寫,而第五自然段既有動又有靜。
師:由動到靜,動靜結合。這樣一來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生:2、3、4段是略寫,第五自然段是詳寫。師:詳略結合了。
生:第三和第五自然段中運用了很多的修辭手法,如擬人,比喻……生:我們要牢記這些寫作的要點,把今天學到的知識運用到我們的習作中。
師:你真會學習啊,相信你們都能做到。
五、總結。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是偉大的,同時更是美麗的,你愿意為祖國做些什么嗎?(生說)是的,我相信你們會為祖國的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我更相信你們能保護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讓祖國更加美麗!
板書設計:
11、三峽之秋
——方紀
早晨
明麗
中午
熱烈
下午
明亮
夜晚
寧靜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10
師:我想和大家談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我最近去了一趟三峽。
生:。。@訝)
師:不相信。『孟裉焯旌湍銈冊谝黄,也沒有去成。但事實上到一個地方不一定非要親身去的。我是從網上去的,你們也應該去了,是不是。
生:是。ɑ腥淮笪颍
師:要大家回家找一些關于三峽的資料,大家都拿出來交流交流。
。▽W生舉手踴躍,似都有備而來,課堂氣氛活躍。)
生:我找到一份關于課文、作者及《水經注》的資料。
生:介紹三峽中的三個峽的資料。
師:請你順著從上游到下游的順序說說看是哪三峽。
生:依次是瞿塘峽、巫峽、西陵峽。
生:我找到的是正在建造中的三峽大壩的資料
生:我找到的是一些自古到今寫三峽的詩。
師:其中有一些著名的,如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讓我們一起來背一下。
。▽W生大聲背誦詩歌)
師:很好,大家都查到了關于三峽的各種資料,我們來評價一下誰找的資料更好一些呢?(學生們各抒己見談了自己的看法:或認為新穎的,或認為豐富的,或進行補充的……)
師:剛才大家找的資料真是豐富啊。其實,我們說的書本、電視、電腦,還有大家手上拿的這些材料以及大家的發(fā)言都是獲得信息的各種渠道,我們要到一個地方去、要了解它的相關情況,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先查查資料,這個就是多媒體的運用,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
剛才大家通過交流初步了解了三峽,下面我們來進一步領略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的風采。
(學生自由朗讀,相互交流,自己正音。)
師:我現(xiàn)在請一位同學來讀課文,大家看看他的字音讀得準不準。
(一生朗讀,交流評價,明確讀音,全班齊讀課文,這一遍朗讀的要求是讀準字音。)
師: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我們還應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讀順課文,哪位同學來試試?
(按照課文的自然分段,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老師直接在power
point上用“/”劃出文章的節(jié)奏,交流評價,明確重點、難點。全班再讀課文,這一遍朗讀的要求是讀順節(jié)奏。)
師:大家剛才讀得又準又順,現(xiàn)在老師對大家提出更高的要求,請同學們參照注釋,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選那么幾處自己處理一下,試著讀出感情,讀出文章的意韻來。
。▽W生們的聲音由小變大,慢慢就放開來讀了,不少同學躍躍欲試,有選一句讀的,有選整段讀的。)
生:“夏水”應讀得快一些,聲音大一些,讀得要有氣勢。
生:“春冬之時”應處理得非常輕松、平緩。
生:“林寒澗肅”的部分應讀得慢一些,聲音低一些,讀得哀傷一些。
(學生們反復朗讀,讀語段,讀全文,個人讀,全班齊讀,合作探究,交流評價,仔細品味,體會文中的情境,在朗讀中學習處理語速、語調、重音的方法,達到讀準字音,讀順節(jié)奏,讀出感情的要求。)
師:大家讀得非常好,如果胸懷更放開些,聲音再響亮一些就更好了。下面,我們來進一步品味品味課文的內容,看看課文主要寫了三峽的哪些景物。
生:山水。
。ù藭r學生們對課文已經相當熟悉了,幾乎異口同聲地說道。)
師:對極了,滿篇都是山和水。現(xiàn)在請同學們思考三峽的山到底是怎樣的山,三峽的水到底是怎樣的水。請同學們把課文原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加在山、水前面做修飾語,我們來分一下工,男孩子應該像山一般偉岸,就準備山的部分;女孩子應該像水一般靈動,就準備水的部分。
。▽W生們覺得很有趣,踴躍參與。輕松地交流之后,大家進一步熟悉了課文,進一步掌握了本文復雜的文言語匯。)
師:請同學們用簡潔的文字歸納三峽的山水各有何特點?
。ń涍^之前的鋪墊,這個問題地解決可謂是水到渠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相互補充很快便形成了共識:山是高峻的、連綿的、怪異的、幽寂的,水是盛大的、清澈的、激蕩的、凄寒的。富于變化,姿態(tài)萬千。)
師:三峽自古就有“山水畫廊”之稱,那么由山和水構成的“山水三峽”的總體特點是什么呢?我們用一個什么字來概括呢?
生:美。(大家異口同聲地答道。)
師:講得好!山水三峽的確很美,這其中又有哪幾種不同的美呢?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的審美趣味,來談談你眼中的三峽是怎樣一種美。
(同學們有說奇美的,有說壯美的,有說秀美、靜美的,居然有一位同學談到了凄美,很了不起。大家的眼中流露出贊許的眼色,都似有所悟的樣子。)
師:老師想把你們剛才說的編成一句語,帶點古詩文的味道,大家看看老師編得如何。(板書)山水三峽美兮,奇壯秀靜凄絕。
。ㄒ苍S大家覺得這句話還不錯,都忙著記下來,不少孩子還點頭點腦,口中念念有詞,似在咀嚼揣摩。)
師:山水三峽美兮,三峽的山,千年屹立,三峽的水,從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峽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觀呢?三峽現(xiàn)在正在進行一項規(guī)?涨熬薮蟮乃麡屑~工程,那就是——
生:三峽大壩工程。(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答道。)
師:大家有查到關于三峽大壩工程的資料嗎?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學生們對這個話題都很感興趣,查找的資料非常豐富。)
師:大家講得很好,下面請大家根據(jù)所提供的資料,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想一想到了2009年,三峽大壩建成之后,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的山水風光會有哪些變化?文中的哪些景觀還在?哪些景觀將不復存在?還會增加哪些新的景觀?四人小組討論討論,談談自己的看法。
。ㄍ瑢W們各抒己見,課堂討論氣氛非;钴S。)
生:大壩建成以后,在一定流域內水位會有所升高,“兩岸連山,略無闋處”這一景觀會有所變化,三峽上游會出現(xiàn)又一個秀麗的千島湖。
生:大壩建成以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的`情況就不會出現(xiàn)了,有大壩來控制水量,就可以保證水道的暢通,無論是豐水還是枯水的季節(jié),航運都不受影響。
生:大壩建成以后,“回清倒影”的美景就看不到了,因為大壩蓄水會導致污染。
生:我不同意剛才那位同學的說法,大壩蓄水可以增加三峽對下游清污、排污的能力,使三峽的水更加清澈,美景依舊。
生:大壩建成之后,游客可以到達以前難以到達的山林深處,會嚇走猿猴,“高猿常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的景象就會消失了。
生:大壩建成之后,水被攔起來,就不能打漁了,“漁者歌曰”的景象就看不到了。
生:我不同意剛才同學的看法。大壩控制水的流量,流域之內風平浪靜,水量豐盈,有利于漁業(yè)的發(fā)展,打漁的人應該更多,打到的魚也應該更多。
師:那漁者就要改唱“巴東三峽巫峽長,打漁歸來喜洋洋”了。
生:我認為三峽的漁民即使不用打漁了,三峽也應該保留打漁的景觀,這樣即可以保留三峽的原貌,還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師:講得非常好,對歷史遺跡的保留確實是人類在改造自然過程中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三峽大壩的建造是人類對自然的偉大改造,它和自然的和諧共處,是最偉大、最令人感動的一處景觀。
師:三峽即將發(fā)生許多變化,那么,這個新的三峽和酈道元筆下的三峽相比較,是不是就不美了呢?。
。▽W生們各有各的想法,有喜歡新三峽的,有喜歡舊三峽的,有兩者都喜歡的。)
師:其實,它們各有各的美。遠去了的,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巨人;走近了的,是一個現(xiàn)代而又更加壯美的三峽。雖然,美麗不會永遠,但文明總要進步,當眷戀之手告別千年的風彩,留下的依然是永恒的贊美。
。ㄍ瑢W們的情緒受到感染,全班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
師:剛才我們一直在文字當中神游三峽,現(xiàn)在我們來看一段三峽的風光片,我請同學們看兩遍,第一遍注意觀察,看哪些寫的是原文中的景物,試著背一背,第二遍,你們可以叫我停,我們把相應的文字大聲背出來。
。L光片是經過剪輯的,再加配上音樂,很貼合課文的內容和情境,給學生很形象、很直觀的印象,片子第一遍還沒有放完,學生們已經一條聲地喊“停停!保痪渚,一段段地開始大聲背書了。)
師:風光片和課文描述的都是三峽,通過剛才的學習和比較,同學們更喜歡哪種形式呢?
生:我喜歡圖片形式,因為圖片比較生動,好看,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
生:我更喜歡文字,因為文字更富有想象力。
師:講得非常好,老師和你的看法一樣,文字給人更廣闊的想象的空間,想象到一些畫面上看不到的內容。下面我和同學們把這篇課文完整地背一遍,不熟悉的地方可以看書,我們一起來再次品味文字之美,三峽之美。
。ń^大多數(shù)同學背得相當流暢,我跟在其中斷斷續(xù)續(xù)地背著,背得不如他們好,但我心里很高興,因為這樣的課文當堂背下來是有相當難度的,為此我想了許多辦法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熟悉程度,現(xiàn)在看來,目標達到了。)
師:背得非常好。一直到現(xiàn)在我們都在神游三峽,有機會我們真應該去游一游真正的三峽,大家說好不好?
生:好!
師:那我們就三峽。下課。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 11
教師:上課!
班長:起立
教師:同學們好!
學生:老師好!
教師:同學們,在中國廣大的土地上有許多美不勝收的景色,其中,三峽像一顆瑰麗的明珠熠熠地閃爍著光芒。三峽美景,無限風光。三峽,以她獨特的自然景觀,豐厚的歷史沉淀,成為長江文明的華彩樂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入這個神奇的世界,共同領略這無與倫比的自然美景。
這是一篇文言文,我們已經預習了這篇課文,了解了作家,掃清了文字障礙,在此基礎上,思考一下,我們還應重點掌握哪些知識呢?
學生1:這是一篇寫景的文言文,有許多優(yōu)美的語句,所以我認為應該能夠流利的誦讀這篇文章。
(教師出示目標1)
學生2:能夠通過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感受出作者內心的思想感情,比如說對三峽美麗的自然風光的熱愛、贊美之情。
。ń處煶鍪灸繕耍玻
學生3:學習文言文首先應該先明白寫了什么,所以我認為第一要做的是能夠準確流利地翻譯全文。
。ń處煶鍪灸繕耍常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不錯,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篇文章我們應該掌握的內容。
(教師用幻燈片的方式出示本文的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
1、反復誦讀,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容。
2、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
3、領悟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的美。
教師:有了目標,老師就要引領同學們進入這個神奇的世界,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從課文中領略三峽的美。
首先老師來朗讀這篇課文,請同學們小聲地和老師一起來讀,注意劃出拿不準的字詞,我們一起來訂正。
(教師配樂朗讀,學生跟讀。)
教師:這篇文章文質兼美,通過朗讀可以細細品味其中的韻味。請同學們看一看有沒有仍然感到困惑的字音,(稍作停頓,環(huán)視全場),如果沒有,就請同學們和著音樂自由地朗讀這篇課文。
。▽W生配樂自由朗讀。)
教師:同學們讀得不錯,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大聲朗讀這篇課文。
。▽W生配樂齊讀)
教師:通過朗讀,老師可以感受到同學們對文章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相信在我們疏通了文意進一步理解文章內容后,朗讀會更加精彩。
教師:下面請一位同學為我們朗讀一下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在朗讀請請同學們想想在朗讀這兩段文字時應注意什么問題?
學生1:要讀準字音,該停頓的地方要做適當停頓
學生2:這是一篇寫景的文言散文,在朗讀時要用一種舒緩的語氣,要讀出文言文的意思來
學生3:我認為不能只用語氣,就是剛才那位同學說的舒緩的語氣,因為第二段寫的是水流的很快的意思,在讀的時候要用一種急促激昂的語氣。
教師:同學們講的很好,在朗讀文言文的時候注意了讀準字音,恰當停頓,而且還能夠根據(jù)文意將自己的感情滲透在其中,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我相信同學們注意了這些問題后朗讀水平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的。下面哪一位同學愿意為我們朗讀一下第一、二自然段,展示一下他的朗讀的風采。
。▽W生舉手,和著音樂朗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教師:讀得的確不錯,請同學們想一想這兩段寫了什么內容?
學生:寫了三峽的山和水。
教師:能否再確切地說出是什么時候的水?
學生:夏季的江水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參照書下的注釋看一看這兩段具體寫了什么內容?
。ń處熃Y合書下注釋逐句翻譯這兩段內容,為學生做示范)
教師:剛才我們將第一、二自然段進行了翻譯,同學們思考一下,在這兩段中還有哪些詞語的解釋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起解答。
學生:“嶂”解釋為“屏障”還是“峭壁”?
教師:在古漢語中,“嶂”意為“直立像屏障的山峰,高險的山”,所以可以解釋為“峭壁”。
教師:如果沒有其他問題,請同學們注意一下,這兩段中我們應該強調一下這幾個詞的意義。
。ń處煱鍟瓣I”“曦”“奔”)
教師:“闕”,這是一個通假字,學習通假字,我們的原則是通哪一個字就發(fā)哪一個字的音,解釋這個字的意義!瓣亍,這個字原意是“日光”,在這里解釋為“太陽”,它的詞義發(fā)生了變化,所以應著重指出!氨肌,“奔”原來的“奔跑”的意思,在這里解釋為飛奔的馬,詞性由原來的動詞變成了名詞,這種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在文言文中比較普遍,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教師:疏通了這兩段文字,想同學們想一想朗讀這兩段文字應帶有怎樣的感情?(稍作停頓)我們再一起來大聲朗讀這兩段文字。
。▽W生和著音樂朗讀第一、二兩段。)
教師:疏通了文意,同學們的朗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翻譯課文的`第三、四兩段。翻譯文言文我們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請同學們一起來看大屏幕。
。ń處煶鍪咀詫W文言文要求:)
教師出示自學文言文要求:
讀一讀
想一想
看一看
議一議
說一說
評一評
教師:翻譯文言文時,我們要做到“讀一讀這篇課文,想一想其中的意思,看一看書下的注釋,議一議你認為的難點,說一說自己的理解,評一評他人的翻譯”,好,按照要求,同學們試著翻譯一下三、四兩段,有問題,可以四人小組討論解決。
。▽W生按照要求自學第三、四段內容。教師巡視,對學生自學時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點撥。)
。▽W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推選出一位同學,依次完成第三、四段的翻譯。)
教師:剛才我們將第三、四自然段進行了翻譯,同學們思考一下,在這兩段中你認為哪些詞語應我們應做為一個重要的詞語來理解?
學生1:在這兩段中出現(xiàn)了兩個“清”字,根據(jù)書下的注釋,它們的解釋也不相同,“回清倒影”中的“清”是”清波”的意思,是名詞;“清榮峻茂”中的“清”是“水清”的意思,是個動詞,它們的區(qū)別很明顯。
教師:這個同學說得很好,這也是古漢語中常見的一詞多義,其中“回清倒影”中的“清”原來是形容詞,在這里用做名詞,這是古漢語中常見的詞類的活用的現(xiàn)象,
學生2:我認為“絕”這個字也很重要,全文共出現(xiàn)了3次,“沿溯阻絕”的“絕”,“絕 多生怪柏”的“絕”,“哀轉久絕”的“絕”,這三個“絕”的含義是不同的,理解這三個“絕”字的含義,這三個句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老師:你能不能辨析一下這三個“絕”字的含義?
學生2:可以。第一個“絕”是“斷絕”的意思;第二個“絕”是“極”的意思;第三個“絕”是“消失”的意思。
教師:很好,正如這個同學所說的,理解了這三個“絕”的含義,與它們相關的三個句子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學生3:“屬引”二字也值得引起我們的注意,“屬”在文章中是“連接”的意思,讓我想起《核舟記》里的“神情與蘇黃不屬”的“屬”,它的解釋為“相似、類似”的意思,“引”解釋為“延長”,在《陳太丘與友期》中,有一句“下車引之”,這句中的“引”是“拉”的意思,我們應該能準確地辨析這些詞的含義。
教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學習文言文,我們要注意積累文言詞語,注意各種語言現(xiàn)象,這樣就能提高我們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文言文。
點評: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理解不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再朗讀一下這篇文章,相信同學們會有更出色的表現(xiàn)。
。▽W生隨著音樂,一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三峽美景已經深深印入了我們心中,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思考: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
2、這些景觀具有怎樣的特點?找出能夠表現(xiàn)出這種特點的語句。
學生1:這篇文章抓住山和水來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
學生2:山寫出了高峻、連綿;水突出了湍急
學生3:對水的描寫是分季節(jié)來寫的,夏天的水是湍急的,春冬季節(jié)的水是清澈的
教師:同學總結得很好,這說明大家對文章理解得很好,請同學們談談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學生4:”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可以看出山的連綿
學生5:”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寫出了山的高大險峻
學生6:”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通過一個事例,寫出了夏水的湍急。
學生7:”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清榮峻茂”這些詞語強調了春天和冬天的水的清澈
(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出示一組圖片,有關三峽山水風光,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覺。)
教師: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酈道元先寫了三峽的整體風貌,然后抓住三峽最有特點的時間—夏天、冬天,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洶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飛懸的瀑布,哀轉的猿鳴,悲涼的漁歌,三峽的奇異景象,被描繪地淋漓盡致,寫出了三峽獨特的美————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
古往今來,描寫三峽壯美景色的詩篇很多,讓我們一起來背一首描寫三峽景物的詩《早發(fā)白帝城》,思考一下,這首詩中哪些語句和《三峽》中的描寫是一致的?
學生:“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與課文中的“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相對應;“兩岸猿聲啼不住”與課文中“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哀轉久絕”相對應。
教師:理解得很好,其實描寫三峽的作品還有許多,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ń處煶鍪就队,)
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
——杜甫《白帝》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徊。
——杜甫《登高》
。▽W生齊讀這兩句詩,體會其中的感情)
同學們,在這堂課上,我們感受了美、領略了美,我們還應學會謳歌美、贊頌美,課后,我們做一個開心小練筆:根據(jù)你對這篇文章的感受和你搜集到的有關三峽的資料,寫一篇《我心中的三峽》,或者根據(jù)你學到的酈道元描寫三峽美景的手法,寫一篇《青島秋色》。教師:
板書: 三峽
酈道元
闕 奔 山 連綿、高峻
湍 清 三峽
絕 屬 水 湍急、清澈
【余映潮三峽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余映潮木蘭詩教學設計優(yōu)秀03-28
余映潮公開課教學實錄01-28
余映潮散步教學實錄(精選15篇)05-23
特級教師余映潮語文樂學八法摘引12-14
讀《余映潮談寫作藝術》有感02-20
中國多媒體教學學報 《三峽》課堂實錄優(yōu)秀08-27
“余大哥”,“余師傅”!04-01
我看“國潮”02-18
《公輸》的課堂實錄01-28
《雪》的課堂實錄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