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蜜蜂引路優(yōu)秀課堂實錄
通過《蜜蜂引路》課堂教學,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蜜蜂引路優(yōu)秀課堂實錄,歡迎閱讀。
篇一:蜜蜂引路優(yōu)秀課堂實錄
師: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為了搞清這個問題,先請小朋友們默讀課文第三段。想想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
生:(默讀課文第三段)
師:好。小朋友,列寧的住處在哪兒?要是你們能說出來,我就把它畫出來,好嗎?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師:(邊板畫示意圖邊說)這座小山離莫斯科不遠,山下有一條小路,列寧邊走邊看,看到了花叢。誰能說說花叢在哪兒?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花叢在路邊。書上說“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說明花叢在路邊。
師:對了,花叢在路邊。(邊說邊畫花叢)那么,園子在哪兒?
生: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你怎么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生:因為書上說那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說明花叢離園子不太遠,所以我知道園子在花叢的附近。
師:對。(邊說邊畫園子)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呢?
生:養(yǎng)蜂人的小房子在園子旁邊。
師:(板畫房子)房子旁邊還有什么?
生:房子旁邊應該畫上幾個蜂箱,因為養(yǎng)蜂人要照管蜜蜂,所以把蜂箱放在房子旁邊。
生:所以列寧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師:(板畫蜂箱)小朋友們真聰明,自己已經能讀懂書,把這些地方搞清楚了,F(xiàn)在誰能看著圖把列寧的住處、花叢、園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連起來說說?
生: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山下有一條小路。小路旁邊有花叢。離花叢不遠的地方有一個園子。園子旁邊有一座小房子。那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因為養(yǎng)蜂人在園子里放了許多蜂箱。
生:(齊鼓掌)
師:說得很好。下面我們來看看列寧是怎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第三段課文一共有三句話,請大家讀讀第一句:
生:(讀)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
師:列寧在路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板書:發(fā)現(xiàn))他是怎么想的?
生: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那個養(yǎng)蜂人的吧?
生:列寧還會想,蜜蜂采完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我只要順著蜜蜂飛的方向找去,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了。
師:說得好極了!可是蜜蜂的家在哪兒呢?于是列寧仔細地觀察。(板書:觀察)什么叫觀察?
生:觀察就是有目的地看,仔細地看。
師:對了,還要一邊看一邊想。那么,列寧觀察什么?他是怎樣觀察的呢?請一位小朋友讀第二句話,我們大家看圖。
(生讀第二句話,師在圖上添畫蜜蜂)
師:讀得很好。列寧在觀察什么?
生:列寧在觀察蜜蜂飛行的方向,看這些蜜蜂飛到哪兒去。
生:列寧看見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
師:這些蜜蜂飛進去為什么不出來了呢?
生:因為這些蜜蜂已經飛到家了。
生:要是沒有到家,它們還會繼續(xù)往前飛。
師:對了。這時列寧繼續(xù)觀察,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發(fā)現(xiàn)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師:你們想這所小房子是誰的?為什么?
生:這所小房子是養(yǎng)蜂人的。因為養(yǎng)蜂人和蜜蜂是住在一起的。養(yǎng)蜂人為了照看蜜蜂,總把蜂箱放在自己旁邊的。
師:對了。所以只要找到蜜蜂的家,就能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那么,我們再來看看列寧觀察的和想的對不對。請大家讀讀第三句話。
生:(讀第三句)
師:這句話說什么?
生:列寧親自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證明列寧的觀察是完全正確的。
師:對了。觀察是不是正確,只有通過試一試才能知道。課文中哪個詞證明列寧想的跟看到的完全一樣?
生:果然。
師:對了。大家把這句話再讀一遍。
生:(齊讀)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
師: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下面我們把三句話連起來讀一讀。等一下我還要請一位小朋友說一說。
生:(讀第三段課文)
師:好,誰會看圖說說,列寧是怎樣找到養(yǎng)蜂人的???說。
生: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fā)現(xiàn)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列寧想,這些蜜蜂大概是養(yǎng)蜂人養(yǎng)的吧?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去的。要是我跟著蜜蜂走,不是就可以找到養(yǎng)蜂人了嗎?于是列寧仔細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些蜜蜂采了蜜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他想,蜜蜂總是和養(yǎng)蜂人住在一起的,這座小房子大概就是養(yǎng)蜂人的家吧?列寧走到那所小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果然就是那個養(yǎng)蜂的人。列寧就是這樣動腦筋,想辦法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說得好極了。
(師生鼓掌)
師:小朋友,養(yǎng)蜂的人看見列寧會怎么想呢?我請一位小朋友讀讀第四段課文?讀。
生:(讀第四段)
師:讀得很好。小朋友,請你們看書上的圖,再圖文對照,想一想,圖上畫的是誰在說話?
生:(熱烈爭論)
我說是養(yǎng)蜂人在說話,因為他張大嘴巴笑嘻嘻的,看見列寧來很高興。
書上說養(yǎng)蜂的人是驚訝地說?墒菆D上的養(yǎng)蜂人已經不驚訝了,笑嘻嘻的'。說明他的話已經說過了,這時候是列寧在說話。
我認為是列寧在說話。因為書上“列寧笑著說”,圖上的列寧正在笑,所以是列寧在說話。
我也認為是列寧在說話,因為列寧用手指著蜜蜂笑著說:“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引到這兒來的!别B(yǎng)蜂人聽了恍然大悟,也高興得笑起來。
師:現(xiàn)在老師根據書上說的表演一下,你們看到底是誰在說話。(師邊做動作邊有感情的朗讀,表演后)誰在說話?
生:(齊呼)列寧。
師:小朋友,你們很聰明,不僅讀懂了課文,還像列寧一樣會觀察,會思考,真能干!老師也認為是列寧在說話,因為列寧用手指著蜜蜂,微笑著告訴養(yǎng)蜂人,是你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養(yǎng)蜂人見到列寧為什么會感到驚訝呢?
生:因為列寧不知道養(yǎng)蜂人住在哪兒,今天突然來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所以養(yǎng)蜂人感到很驚訝。
生:列寧是偉大領袖,今天來看望一個普通的養(yǎng)蜂人。這是養(yǎng)蜂人沒有想到的,所以他感到又驚訝又激動。
師:對了。那么誰能用驚訝的語氣讀一讀養(yǎng)蜂人說的話?好,你來讀。
生:(很有感情地讀)列寧同志,是誰把您領到這兒來的?
師:讀得好。驚訝得眼睛都睜大了。列寧的話要讀得很親切,很有風趣。誰來試一試。(生紛紛舉手。都想試一試)
生:(讀列寧的話,邊讀邊學圖上的列寧做手勢)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生高興地笑了)
師:讀得很有感情,真好。小朋友,什么叫向導?
生:向導就是帶路的人。
師:那么在這課書里,列寧指的向導是誰呢?
生:(齊)蜜蜂。
師:對了。是蜜蜂。但是你們想,蜜蜂真的能當向導,能引路嗎?(點課題)
生:不能。
師:那么,列寧是靠什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呢?
生:列寧有豐富的知識,他很了解蜜蜂,知道蜜蜂采了蜜要飛回蜂房去。列寧跟著蜜蜂走就找到了養(yǎng)蜂人的家。
生:列寧是靠動腦筋,想辦法,仔細觀察找到養(yǎng)蜂人的。
師:對了。列寧是靠動筋,想辦法,仔細觀察,利用蜜蜂采蜜要飛回蜂房去的這個特點,找到養(yǎng)蜂人的家的。這就告訴我們,今后我們小朋友要是碰到困難,只要開動腦筋,仔細地看,認真地想,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篇二:蜜蜂引路優(yōu)秀課堂實錄
(一)講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講讀第1自然段。
。1)指名讀這段。讀了這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板書:莫斯科、小山、小房子。
。2)指導朗讀:用陳述語氣讀出列寧是怎樣請養(yǎng)蜂人的。
2.講讀第2自然段。
(1)自由讀第2自然段,思考:列寧又想找養(yǎng)蜂人,這次他遇到了什么困難?指名回答。理解“往常”的意思。
(2)板書:山路,遇到問題。
3.講讀第4自然段。
(1)讓學生回答:列寧最后是否找到了養(yǎng)蜂人,你從哪段知道的?
。2)指名讀第4自然段。結合看插圖,理解“驚訝”的意思。再說說養(yǎng)蜂人為什么感到驚訝?
。3)讀列寧的話,理解“向導”。
。4)分角色有語氣地讀第4段。
板書:解決問題。
過渡:那么,蜜蜂不會說話,怎么能當向導,把列寧領來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塊學習第3自然段,便會得出答案。
4.講讀第3自然段。
。1)默讀,看看這段有幾句話?(3句話)
。2)指名讀第一句并說句意。
板書:一邊……一邊……發(fā)現(xiàn)、觀察指名把“花叢、蜜蜂”的圖貼到黑板上。
(3)指名讀第二句,回答:列寧觀察到了什么?
板書:仔細。
指名一人根據課文內容把園子和小房子的圖貼到黑板上。
。4)讓學生帶著以下問題再讀一、二句。
列寧一邊走一邊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是怎么想的?他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他又是怎么想的?
。5)同桌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列寧發(fā)現(xiàn)許多采蜜的蜜蜂后,就仔細地觀察起蜜蜂來,因為他想到了蜜蜂和養(yǎng)蜂人的關系,蜜蜂采了蜜是要飛回蜂房的。接著,他根據蜜蜂往回飛的路線觀察到了花叢、園子、小房子,他看見蜜蜂飛進了園子,小房子就在園子旁邊,所以他想養(yǎng)蜂人一定住在蜂房的附近,這座小房子可能就是養(yǎng)蜂人的住處。)
。6)出示投影,指名填空,然后齊讀這三句話。
告訴學生:列寧在仔細觀察后,認真思考了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的家的'關系,于是他去敲了房子的門。
板書:認真思考蜜蜂、蜂房,養(yǎng)蜂人的家。
。7)指名讀第三句,思考回答:
為什么說開門的“果然”是養(yǎng)蜂人?(“果然”一詞的意思是結果和預想的一樣,表明結果和列寧所想的完全相符合,列寧的判斷是正確的,因為他的判斷是依據自然規(guī)律,是合情理的。)
(二)總結全文。
1.指名讀全文,說說列寧是怎么找到養(yǎng)蜂人的?讀了課文,對你有什么啟示?
2.老師總結歸納:
列寧以蜜蜂為向導,找到了養(yǎng)蜂人,所以這課題目叫蜜蜂引路。我們平時遇到問題,也可以像列寧這樣,先仔細觀察,再認真思考,最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蜜蜂引路優(yōu)秀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蜜蜂引路》課堂實錄及點評07-03
《蜜蜂引路》的優(yōu)秀教學設計07-03
蜜蜂引路教學反思07-03
蜜蜂引路評課稿06-04
小學《蜜蜂引路》的教學設計07-04
蜜蜂引路評課稿03-20
《蜜蜂引路》課堂教學實錄07-04
關于蜜蜂引路課堂教學實錄07-04
田忌賽馬優(yōu)秀課堂實錄04-13
蜜蜂優(yōu)秀作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