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年月日》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探索年、月、日之間關系的過程,知道年、月、日等時間單位,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
2. 使學生在合作交流、共享知識和經驗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數(shù)學應用意識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教師介紹自己出生的年、月、日。請學生介紹出生年、月、日。(出示新中國成立的圖片)講述: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出示神舟六號飛船升空圖片)講述:2005年10月12日,我國神舟六號飛船發(fā)射成功。
2. 提問:記錄我們每個人的生日、新中國的生日、值得紀念的重大事件的日子,都需要用到哪些時間單位?(板書課題:年、月、日)
【說明:從師生的生日、新中國的生日、神舟六號飛船發(fā)射成功的日子引出課題,顯得親切自然,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從而產生探索新知識的愿望!
二、 探索
1. 回憶。
提問:關于年、月、日,你們已經知道哪些知識?
根據學生的回答,酌情板書。如:1年有12個月,每個月可能有31天、30天、28天、29天,1年有365天、366天等。
再問:你能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怎樣的一段時間是一年、一個月、一天嗎?(如果學生一時不會回答,教師可以舉例啟發(fā):從去年春節(jié)到今年春節(jié)是一年)
設疑:我們已經知道一年有12個月,還知道有些月份的天數(shù)是不一樣的。那么,關于年、月、日還有哪些有趣的知識呢?
【說明:通過交流已經知道的關于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找準了學習起點,明確了探究方向和重點。】
2. 探究一。
出示2006年月歷,提問:2006年1月有幾天?1月1日是星期幾?
談話:你能把自己的生日在年歷上圈出來嗎?先自己圈一圈,再和同桌交流。
活動:觀察年歷,把每個月的天數(shù)填入書上的表格中。
指名說各月的天數(shù),教師在放大的表格中填寫各月天數(shù)。填錯的學生訂正。
用以下一些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先提出第一問,再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酌情提出其他問題):觀察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全月有31天的是哪幾個月?全月有30天的呢?哪個月的天數(shù)比較特殊,有多少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一年有12個月 30天:4月、6月、9月、11月
28天:2月
講解:我們把有31天的月份稱為大月(在31天前板書:大月);有30天的月份稱為小月(在30天前板書:小月);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說明:看年歷是探究的基礎,兩個簡單的問題和圈出自己的生日主要是讓每個學生都學會看年歷。正確填表則是進一步探究的基礎,因此安排了反饋和訂正。討論中,教師的提問先是開放的,以促進學生自由思考和交流,后面的幾個問題直接指向關鍵的知識點,以備學生交流中可能出現(xiàn)的疏漏!
3. 探究二。
活動:把表格里的大月涂上黃色,小月涂上藍色。
交流:觀察涂色后的表格,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學生可能會發(fā)現(xiàn):12個月中有7個大月、4個小月和2月;大月中前4個是連續(xù)的單數(shù),后3個是連續(xù)的雙數(shù);7月和8月是連續(xù)的兩個大月
為便于學生記憶,可以與生活聯(lián)系:7、8兩個月都是大月,正好是放暑假的時間。如果學生提不出這些發(fā)現(xiàn),則啟發(fā)學生去發(fā)現(xiàn)并把規(guī)律表達出來。
根據學生找到的規(guī)律,出示兒歌:要找大月你記住,7、8兩月挨著數(shù),7月以前找單數(shù),8月以后找雙數(shù)。讓學生讀一讀。
提問: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嗎?
交流時,著重引導學生討論下面的兩種記憶方法:
。1) 啟發(fā)學生想到:小月只有4個月,可以用記少不記多的方法來記。
。2) 利用拳頭記憶。如果學生中有人知道如何利用拳頭來記憶的,可以請他們教其他的同學。如果學生不能主動提出用拳頭記憶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看書上第18頁的拳頭圖,自己研究如何用拳頭來記憶,再請一個學生作示范,全體齊數(shù)。然后同桌合作,一人數(shù),另一人檢查。
4. 游戲練習。
游戲一:起立坐下。游戲規(guī)則:男生代表大月,女生代表小月,教師任意報一個月份,是大月的男生起立,是小月的女生起立。(把2月留在最后報,并追問:為什么都不起立?)
游戲二:左手右手。先請生日在大月的同學舉左手,再請生日在小月的同學舉右手。最后請大家猜兩次都沒有舉手的同學是幾月份出生的。
【說明:熟記大、小月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本環(huán)節(jié)中,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增強了記憶的趣味性,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涂色有助于學生感知大月、小月排列的規(guī)律;找規(guī)律可以使記憶成為有意義的記憶;兒歌朗朗上口,是對規(guī)律的總結和提升;記少不記多體現(xiàn)了一種基本的學習策略;借助拳頭記憶,采用了兵教兵的方法,使合作學習成為學生的自覺需要;最后的游戲活動可以使學生在近半節(jié)課緊張學習后適當放松,寓教于樂!
5. 探究三。
提問:我們常說一年有365天,那么,這一年有365天是怎么算出來的呢?
學生獨立計算2006年全年的天數(shù)。然后同桌間交流自己的算法。
展示學生的算法和結果,并說一說每一步計算的意思。
估計學生這樣計算:31 7 = 217(天),30 4 = 120(天),217 + 120 = 337(天),337 + 28 = 365(天)。
提問:能再算一算,全年有多少個星期,還多多少天嗎?
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交流。
【說明:雖然一年有365天是常識,但經歷計算和說理的過程可以使印象更加深刻。計算全年有多少個星期還余幾天,是第一單元除法知識的應用,也是借助星期來進一步加深對年這個時間單位的感受!
三、 應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學生按要求獨立完成,再組織反饋。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第一個要求,并組織反饋。再讓學生合作完成第二個要求,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教師逐步出示以下表格。(每年的紀念日和日期)
【說明:同樣是說有紀念意義的日子,課終時的要求與課始時不同,課始時是引子,有一些學生會講就可以了;課終時是應用,要人人會說,于是強調人人動筆。最后按時間順序,把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羅列出來,既是社會常識的教育,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年、月、日的作用及相互之間的關系!
四、 拓展
提問: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再問:關于年、月、日,你有什么疑問嗎?還想知道關于年、月、日的什么知識?
說明
本課在教學中力求突出以下兩個特點:
1. 豐富學習方式,培養(yǎng)樂學情感。學生立足于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以數(shù)學思考、數(shù)學交流為核心,以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開展觀察、操作、游戲、計算、查閱資料等學習活動,充分經歷了探索、發(fā)現(xiàn)和應用年、月、日有關知識的過程,從而初步建立起關于年、月、日的時間觀念,產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2. 感受數(shù)學文化,發(fā)展數(shù)學素養(yǎng)。年、月、日在生活中的應用廣泛,其中所蘊涵的豐富的天文、歷史知識,決定了它具有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文化價值的獨特作用。本課的設計始終貫穿了這一點,如:引入新知時說生日,探索新知時借助拳頭記憶大月、小月,應用知識時找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拓展知識時查閱資料等活動,既使數(shù)學課堂成為學生了解社會知識的窗口,啟蒙科學興趣的搖籃,也使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與數(shù)學文化的感受相輔相成,使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年月日》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數(shù)學年月日教學設計04-11
小學數(shù)學教材案例分析03-21
數(shù)學教學反思案例(通用25篇)08-04
年月日教學設計04-02
《年月日》教學設計04-04
《小學數(shù)學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案例研究》結題報告03-12
小學數(shù)學實踐作業(yè)設計案例心得范文12-16
三年級年月日教學設計04-04
小學體育教學案例分析范文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