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草原的早晨》片段教學案例分析
[教學片段]
。ǹ炊嗝襟w:[課文:鋪滿新綠的草原醒來了])
師:醒來本來的意思是什么?
生:原來是說人睡覺醒了。
師:那么草原醒來會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看屏幕。
。ǘ嗝襟w畫面:先是寧靜的草原,然后出現(xiàn)一片喧鬧的景象。)
畫外音:草原的夜里靜悄悄,隨著黎明的臨近,隨著牧民鞭聲的響起,寧靜的草原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
師: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許多牧民跨上駿馬。
生:我聽到牧民在說話。
生:我聽到羊兒在咩咩地叫。
生:我看到許多許多羊兒在跑。
生:我聽到馬兒在叫,還有人在唱歌。
……
師:當黎明到來的時候,原本寧靜的草原上出現(xiàn)了一片喧鬧的景象,所以課文中說草原醒來了。
[教學反思]:
這一教學片段從醒來一詞入手。俄羅斯作家托爾斯泰指出:在藝術(shù)語言中,最重要的是動詞,因為一切生活都是運動著的。教者從教材中提煉出醒來這個動詞,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反映草原以靜到動的變化,展現(xiàn)草原醒來后的喧鬧情景。
在此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觀察、感受和表達,避免了枯燥抽象的講解。引導學生暢談看到的、聽到的,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已學知識,進一步揭示了醒來的內(nèi)涵,加深了對醒來一詞的理解,更讓學生覺得貼近可感,收到因方借巧,即勢會奇的效果,悟解得更加深切了。
因此,教學中既鼓勵了學生多觀察,勤思考,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在一個自由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把理解詞語與發(fā)展語言、發(fā)展思維結(jié)合,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正像《語言課程標準》所指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言學習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草原的早晨》片段教學案例分析】相關(guān)文章:
《草原》課堂教學實錄片段07-04
教學案例分析07-14
教學案例分析07-14
《草原的早晨》教學設(shè)計06-02
案例設(shè)計與案例教學分析論文07-03
幼兒教學反思案例分析07-04
英語教學的案例分析07-03
小班教學案例分析03-22
教育教學案例分析03-03
【集合】教學案例分析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