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梯形的認識》教學案例
眾所周之:數(shù)學課程的基本出發(fā)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梯形認識教學片段。強調從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親身經(jīng)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shù)學模型并解釋和應用的過程。使學生在獲得數(shù)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fā)展。
幾何知識是培養(yǎng)空間觀念的重要途徑。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途徑是多樣的,在《梯形認識》一課中我做了一些初步嘗試。在學生建立了梯形概念后,我設計了動手剪一剪的環(huán)節(jié)。
師:從學具袋中拿出梯形。
生:找出所有的圖形,唯獨沒有梯形。
師:我們一起來制造梯形。小組合作
合作要求:四人一組,合作完成
每個圖形只沿直線剪一下,使之變成梯形
哪幾個圖形在剪的方法上有共同之處?
生:合作完成
匯報
師:誰是用長方形材料剪的?你是怎么剪的?
生1:我是這樣剪的
生2:我是這樣剪的
師:為什么這樣剪?老師這樣剪行嗎?為什么?
生:不行,要破壞一組對邊的平行關系
師:小結:無論怎么剪,都是要破壞一組對邊的平行關系?纯此舻奶菪斡惺裁刺攸c?
生:有兩個角是直角。
師:介紹直角梯形。
師:誰是用正方形材料剪的?你是怎么剪的?為什么這樣剪?
生:我是這樣剪的,要破壞一組對邊的平行關系。
師:誰是用平行四邊形材料剪的?你是怎么剪的?為什么這樣剪?
生:我是這樣剪的,要破壞一組對邊的平行關系。
師:誰是用三角形材料剪的?你是怎么剪的?為什么這樣剪?
生:我平行三角形一條邊構造出一條邊來,使它變成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
師:這個圖形剛才有同學不知道怎么剪,誰有辦法?
生:對折以后再剪,教育論文《梯形認識教學片段》。
師:真好!可以嗎?他剪出來的圖形有什么特點?
生:兩腰相等。
師:介紹等腰梯形。
師:在剪裁的過程中,你發(fā)現(xiàn)哪幾個圖形在剪裁的方法上有共同之處?
生: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剪裁的方法共同之處是要破壞一組對邊的平行關系。而三角形在剪裁是要構造出一組平行的對邊。
師:其實不管怎么剪,都是要構造出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
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1、我學會了什么是梯形
生2、我知道了要全面的看問題。
師:有問題嗎?
師:下課。
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掌握。主要的設計意圖有以下幾點:
1、有助于幾何“建!
幾何圖形由于自身的特點,較之其他的數(shù)學模型更加直觀、形象。學生建立梯形的概念后,頭腦中已經(jīng)有了梯形的表象(即模型)。老師請學生從學具袋中找出梯形,學生會根據(jù)頭腦中梯形的模型來尋找,這是將概念內化的過程。但是學具袋中恰恰沒有梯形,只有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和一個不規(guī)則圖形。學生感到奇怪。這時,老師設計了動手操作——自己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梯形。但每個圖形只許剪一下。這個操作過程會把學生已建立的梯形模型外化,再次展示出來。
在這通過外化活動建立概念,既而把概念內化,通過活動再一次把概念內化的過程中。加深了學生對梯形的認識,對頭腦中梯形的數(shù)學模型掌握會更加牢固。
2、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幾何圖形的直觀形象為學生進行自主的探索創(chuàng)新活動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在這節(jié)課中,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在剪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才能。有的同學選擇長方形材料制作,有的同學選擇三角形材料制作……有的學生一下剪出了一個梯形,有的一下剪出兩個梯形。剪的方法是靈活多樣。各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尤其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圖形,有兩條邊不是線段,但是只能剪一下。有的學生被難住了,他們小組合作積極想辦法,有的學生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把圖形對折后再剪。困難迎刃而解。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興趣,激發(fā)好奇心、求知欲;激發(fā)學生潛在的創(chuàng)造力,逐步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可見,幾何作為一種直觀、形象的數(shù)學模型,它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方面的價值是獨特的、難以替代的。
3、有助于整合知識體系
學生已學的平面圖形的知識是零散的,我利用這一環(huán)節(jié)將知識有機的結合。在剪完之后,我并沒有草率的結束,而是讓學生歸納總結: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在剪裁的方法上有共同之處,都是破壞一組對邊的平行關系
【《梯形的認識》教學案例】相關文章:
梯形的認識教學設計05-11
《認識梯形》教學設計06-01
幼兒園中班認識梯形教學反思07-06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梯形》教學設計范文07-04
《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案例分析04-23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04-29
案例設計與案例教學分析論文07-03
《去游樂園(認識米)》案例分析07-11
《梯形的面積》教學設計15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