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淺談作文修改教學的思路精選
一篇成功的文章總是要歷經(jīng)作者多次的修改、潤色。在我國的文學史上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如唐代詩人賈島的“僧敲月下門”,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這些優(yōu)美的詩句都經(jīng)過了作者的精心修改而成。新課標在對各個學段的寫作要求中也反復強調(diào)要學生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我在習作教學中也非常重視學生習作的修改。我通過讓學生自改、學生互改、教師批改等形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修改習慣,而且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自改,做到文通句順。
學生一篇文章寫好后,我不急于讓他們交給老師,我總是讓他們多讀幾遍,而且認真地逐字逐句地細讀,在細讀中盡可能發(fā)現(xiàn)錯字、錯句、錯的標點等等,試圖自己把它們改正確。對個別學生,還鼓勵他們在修改文章時,讀出聲音,借助習得的語感及語法修辭,初步做到文通句順。
二、互改,做到取長補短
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往往不能發(fā)現(xiàn)全部錯誤,也不能很好地做出評價,這時候可進行“同伴互改”。
學生修改好自己的作文后,把自己的作文找同伴交流,這種交流的效果是值得肯定的。學生自己尋找的同伴一定有共同的語言,在細讀對方作文時也有興趣,并且較容易發(fā)現(xiàn)錯誤,從作文的內(nèi)容到表達形式都可以在一起探討交流。這樣地合作學習效果是很明顯的。學生在交流中,很容易發(fā)現(xiàn)吸收對方作文的閃光點。往往“身邊的榜樣最容易效仿”在和同伴的作文交流中,對方的寫作技巧、選材思路、好詞好句等被自己批判地吸收,在相互的閱讀交流中取長補短,促進了相互地了解與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三、老師評改,提升學生的習作水平
老師對學生習作的評改可分為口頭和書面兩個方面。在學生的
習作即將完成時,我總是先選一些有代表性的習作在班上集體評改,通過老師的評,學生進一步明確次此習作的要求,再讓學生對照要求自己修改自己的習作。這樣及時反饋,趁熱打鐵,學生再一次修改自己的習作后就更接近了次此習作的要求了。最后就是老師的書面評改。老師的書面評改對學生作文的發(fā)展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鼓勵性。學生在閱讀老師評語時,對自己的習作有一種期待,期待自己的成功,期待老師給自己指出努力的方向。因此,老師要重視寫給學生的評語。
對同樣的寫作范圍而顯現(xiàn)出來的不同的寫作水平的作文,教師評改時則要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除了把作文修改的文通句順外,對學生的評語要有一種階段性的鼓勵與指向。對一篇粗糙的習作,在實事求是評定的情況下,也要想法找些激勵的語言。圈出好的詞、句等,給出評語“文章語句通順了,有些詞句也很精彩,但還應(yīng)該在某方面做些努力”。對有些價值觀迷失的習作,教師的評語就像指揮棒。比如:一位學生寫他奶奶“我的奶奶特別煩人,一來我家就要吃要喝……”我給他的評語是“文章很長,語句通順,事例典型。但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奶奶好不容易把你爸爸拉扯大,給點吃喝有何不行?”
對學生習作的評價更多的是要鼓勵。比如一位學生在文章中寫到“我一定要努力學習,給老師和同學一個意外的驚喜,讓他們都感到我并不笨!蔽以谛薷臅r,用紅筆把這些句子劃上線,并作了旁批“老師和同學都相信你!但君子一言!焙髞碜魑谋景l(fā)給這位學生,他在旁邊也批上“駟馬難追”,并且自那以后,這位學生確實在努力學習。
老師在閱讀修改學生的習作時,要感受到是在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不僅要給學生一個明確的寫作方向,還要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心理導航。這樣不僅加深了師生之間的了解,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對有些寫作能力強的學生,老師的評語除了一個“優(yōu)”或“A”以外,也要在內(nèi)容和表達上做高深的引導,讓這些學生的習作往更活更闊的空間拓展。
一篇習作,經(jīng)歷了學生的自改與互改,老師的評改之后,再引導學生對修改后的文章進行細讀,讓學生感受到修改的效果,明白修改的緣由,在寫作實踐中提高習作水平,逐步養(yǎng)成作文修改的好習慣。
【淺談作文修改教學的思路】相關(guān)文章:
《修改病句》教學設(shè)計04-26
《思路要清晰》教學設(shè)計02-26
《修改病句》教學設(shè)計3篇04-26
淺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論文03-23
淺談話題作文教學策略08-21
淺談07-11
如何修改路由密碼07-10
淺談教育作文07-25
淺談有效教學心得體會04-30
作文選材思路方法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