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一切都是心理學》的讀書筆記
本書是以“覺醒力”作為標題,首先我的疑問是:什么是“覺醒力”?以我自己的了解,“覺醒力”貌似是一個人在自省后通過各種實踐促進身心靈成長的一種內(nèi)在力量,并且這種力量還蠻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運用好這種力量呢?這是我讀本書的原因。
本書共分為三部分:看清自己;向內(nèi)探索;破除(信念)框架。作者并不是通過晦澀無聊的講授方式來告訴讀者應該怎樣做,而是利用一個個小故事,讓讀者自己從中體會道理,并在最后附上自己的看法和解析。我覺得這種方式還挺好,畢竟人的想法多種多樣,多一些思想碰撞能學到更多、體悟更多。
第一步是“看清自己”。首先要做到對自己誠實,現(xiàn)代社會中,人們常受困于世俗的名利標桿,可又覺得達到目標后反而空虛,那是因為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忽略了自身需求,自我價值得不到實現(xiàn),所以人既要向外看,又要向內(nèi)看,保持清醒,錯亂迷茫時就休息一下,提高審視自我內(nèi)在的洞見,然后重新確定方向,再起步,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中實現(xiàn)良性循環(huán)。大地,萬物,宇宙,身心靈......看起來并不相關(guān)的詞卻都浩渺無窮隱隱相關(guān)。人類追尋積極、優(yōu)秀、正能量 ......但不代表消極、平庸、負能量就消失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充滿大智慧,萬事萬物,達到正負兩極不是最難的,最難是保持兩者和諧,掌握尺度。其次,隨著物質(zhì)的不斷豐富,人們也漸漸加快了精神富饒的進程,而思想僵化則成為路障,偏見就是其中之一。偏見著實可怕,無處不在卻又難以徹底消除,由此而形成的是非觀豈不害人害己?不要將世界禁錮于自己的是非觀之中,盡量開闊眼界,放寬心態(tài),防止思想僵化,對待任何事物都要變化著看。
以上的兩個問題,我覺得非常重要,但也常常被人們所忽略,甚至是意識不到。想要提高覺醒力,就要拿起“誠實”,放下“偏見”。
第二步是“向內(nèi)探索”。任何人都想成功,“成功”也的確有著極大的誘惑力,一種版本的成功實現(xiàn)后,便會出現(xiàn)許多模仿者,這是十分可怕的,時代迅速發(fā)展,更要求了推陳出新的速度,如何在成功后繼續(xù)保持,比怎樣成功更重要。世界這么大,信息這么多,一切都這么豐富,明確自己最需要的,把復雜變簡單,簡單變特色,拋棄冗余,從而形成富有實質(zhì)特色的簡約之風,絕不要模仿。經(jīng)驗固然可貴,條件固然重要,但一切終將還要通過自己親身實踐。成功是一點一滴積累的,都說好的習慣是成功的開始,但習慣同樣有利有弊,一旦養(yǎng)成想要打破就會令人很不舒服。即使是好的習慣也應盡量不被其所禁錮,保持不卑不亢,泰然自若,不為環(huán)境失去本性,做自我意志的主人,這是所有人必修的課程。由此轉(zhuǎn)念想,當在一個領(lǐng)域或一個方面已無法進步時,就無需沉浸或禁錮其中。轉(zhuǎn)向別的方面,開拓新的領(lǐng)域,不斷學習,接受不足,充實自己,走出思想與心靈的安全區(qū),無論混亂或麻煩,都有機會藏在其中,耐心去探索,觸類旁通。
我認為所有事都是因人而異的,拓寬眼界,探索適合自己的道路,并堅定的走下去,但要時時變通,不為其所困。
第三步,“破除框架”。首先要有最基本的原則、底線,先做人,后做事,辯證對待集體精神,不要先入為主,急于否定,而要勤于分析并思考其源因,時刻提醒自己保持精神的獨立完整。但不要為了獨立而獨立,這樣的“獨立”都是有缺陷的,要先實現(xiàn)人格獨立,從而做到和而不同,這種獨立的基礎(chǔ)則是擁有強大的內(nèi)心和意志力,并時刻保持謙卑。有了這樣的獨立思維,確定方向增強實力后,便可以打破玻璃天花板和自我限制,逐步走上適合自己的路,實現(xiàn)飛躍。其實不光是要打破心靈與思維的框架,人類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給自己設(shè)置了太多限制。比如看似方便生活的物品,卻使日常生活愈加繁雜;現(xiàn)代社會的冷漠讓人們自顧不暇,殊不知也許一個舉手之勞就為自己積攢了一個未知的機會……
我也有一些體會,有時候走著走著就感覺混亂了,周圍人說的話雖然彼此矛盾但覺得都有道理,這才漸漸認識到獨立自主、謙遜謙卑,保持童真、善良與那份初心的重要性。
在閱讀過程中,我也產(chǎn)生了一些疑問。常聽到一句話:“失去比得到更珍貴”,也許是經(jīng)歷不夠,對于這句話我只能理解到一半:得到并不一定會帶來快樂,但失去多少都會帶來點迷茫與失落,不過也許失去會讓人學到更多?我覺得還是要看具體得到或失去什么,得與失因人而異,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衡量,更不能作為衡量煩惱的標準。另外,盡管書中有提到,但如何追溯思想的根源呢?……感謝這本書讓我思考更多。
關(guān)于覺醒力,想的再多終將要接受實踐的檢驗,也要接受時間的檢驗。我總是提醒自己:無論何時何地,要珍惜時間,活在當下,因為無論好壞,當下一去不復返,盡量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活出無限的精彩吧。
謝謝!
本文版權(quán)歸 仙人掌類紫羅蘭 所有,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謝謝。
【《一切都是心理學》的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心理學》讀書筆記07-05
心理學的讀書筆記06-29
心理學讀書筆記06-25
心理學的讀書筆記03-05
心理學讀書筆記06-20
《心理學》讀書筆記11-08
《拖延心理學》讀書筆記06-29
心理學與文學讀書筆記06-25
溝通心理學讀書筆記06-25
《學前心理學》讀書筆記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