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臘八節(jié)的隨筆散文
清晨,打開手機,一則微信消息跳入眼底,“姐,今天臘八節(jié),你做臊子面了沒有?”妹妹從老家發(fā)來的微信問候。
“臘八節(jié)?”我瞪大眼睛,今天是臘八節(jié)?看了看日歷,還真是農(nóng)歷的臘月初八。自從來了深圳,十來年了,在我心里壓根都沒了這個概念。
提起“臘八節(jié)”,我潮濕的思緒踩著時光的韻腳逆行而上……
小時候,每年農(nóng)歷的臘月初七下午三點多鐘,母親就開始在廚房里忙著準備“臘八節(jié)”早晨臊子面的食材了。母親做飯時,統(tǒng)籌方法運用得特別好。首先是和面,一碗好吃的臊子面,和面是最為關(guān)鍵的一步。母親用淡堿水把盆里的面粉拌成干濕均勻的面絮,再用力將面絮搓揉成面團,然后將面團放置盆中,上面抹少許清水,蓋上蓋子,把面醒上。
醒面的同時,母親手腳利索地開始洗紅、白蘿卜,然后把紅白蘿卜切成一公分大小的菱形薄片,豆腐也切成同樣大小的薄片待用。期間,母親時不時將盆里的面團拿出來揉揉再放進去醒。同時,在鍋里燒沸水,再將白、紅蘿卜片分次放入沸水中稍煮一下,火候以蘿卜片入水后,水開1分鐘后撈出,然后將撈出的蘿卜片放入涼水中涼一涼,以此來去除臭蘿卜味。涼好后放入碗中待用。豆腐片也用沸水泡著,以免臊子湯渾濁發(fā)白。隨后切好蔥花、香菜、肉丁,準備好吃臊子面時用的小菜。
當母親把做臊子湯用的食材和菜都準備好時,面團已經(jīng)醒好了,于是,她把面團搟成薄薄的面張折疊起來,用刀切細如線,長約1米左右。搟好面,母親把細面一把一把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案板上。
收拾好廚房的衛(wèi)生,已經(jīng)夜幕降臨了,母親急急忙忙抱了一抱玉米桔準備燒炕。我們姐弟三人小鳥一般,圍著母親嘰嘰喳喳催促她給我們凍冰冰,好性情的母親慈祥地笑笑說:“不急,不急,等媽燒好炕再給你們凍冰冰!”
燒好炕后,母親顧不上休息一會兒,就開始給我們做凍冰冰。她先把胡蘿卜切成了薄薄的圓片,然后用剪刀細心地剪成許多形象逼真的小動物和小花,隨后端來三碗糖水,將系了一大塊胡蘿卜的白線繩一頭放入糖水中,分別在三碗糖水中撒下小花、小動物和香菜葉。最后,將三碗糖水放置于屋外的窗臺上。
夜,越來越深了。我們姐弟三人跪在窗前,眼睛瞪得大大的透過玻璃窗看著外窗臺上的三碗糖水,興奮得沒有半點睡意,母親催了好幾遍,也沒人去睡覺,心想著這冰冰怎么凍得這么慢?這夜怎么這么長?天咋還沒亮?
看著看著,最后不知什么時候睡著的。母親叫我們起床時,天已經(jīng)大亮了,我興奮地一骨碌爬起來和弟弟妹妹們蹦到院子里就準備提冰冰,父親急忙拉我們進屋洗漱。
飯桌上端過一碗臊子面,絲一般雪白光滑的長面條,里面澆了臊子湯,辣子油紅艷艷的,配上白白的豆腐片、紅白蘿卜片蔥花和香菜,就這色相,不吃光看著都直流口水呢。那香噴噴的氣味撲面而來,喉嚨里仿佛生出了一只小手,三下五除二,一碗臊子面就下了肚。
吃完臊子面,我們姐弟三人迫不及待地跑去窗外提冰冰。“不急,先看看碗里凍的疙瘩向著哪一邊?”母親邊說邊跑出來確認“疙瘩”到底在哪個方向。因為凍冰冰時,每碗冰的表面都會凍起一個疙瘩,母親說這個疙瘩向著哪個方向,來年哪個方向的農(nóng)作物收成就好。至于,凍起疙瘩的那個方向的農(nóng)作物來年是否真的收成好,我們卻從未去深究過。
又是一年“臘八節(jié)”,若不是妹妹的提醒,我竟然又給忽略了。即便是記起來,自己做的臊子面卻怎么也吃不出母親做的臊子面的味道來。十來年了,再也沒有過過“臘八節(jié)”,怕因臊子面想起了母親的離世而徒增傷感。
夜深了,我獨坐電腦前,呆呆地看著日歷本上的“臘八節(jié)”三個字,淚流滿面……
快過年了,母親,您在那邊還好嗎?祝愿:母親在天堂永遠平安、快樂!
【臘八節(jié)的隨筆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臘八節(jié)的傳說散文07-03
端午節(jié)隨筆散文06-26
端午節(jié)的隨筆散文06-27
端午節(jié)隨筆散文精選06-26
臘八節(jié)引起的思考散文07-03
經(jīng)典的隨筆散文「精選」07-10
隨筆散文:元宵節(jié)之夜07-03
清明節(jié)散文隨筆02-10
隨筆散文:只是兒童節(jié)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