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烏塔》課后教學反思
昨天,學習了一篇課文《烏塔》,講的是一位年僅14歲的小姑娘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事。她不但自己掙路費,而且閱讀了大量書籍。學完這篇課文,作業(yè)布置讓學生寫學完這篇課文后的感受、想法。
今天作業(yè)收上來以后,我仔細閱讀著孩子們的“心”。其中,陳浩淼同學寫的《我要飛》給我很大的觸動。他在習作中這樣寫到:向烏塔那樣一個人游歐洲,簡直是想都別想,而且假如家長真的讓去的話,學校也不會同意。你看,烏塔是利用暑假去的,因為外國從不留作業(yè),而我們呢?整個暑假都被排的滿滿當當,我們首先做完學校留的作業(yè),然后呢,還得再做家長留的一堆課外作業(yè),這還不夠,家長還得給報幾個課外班。所以我們連出去玩的機會都沒有了。我想對全國的家長、老師們說:讓我們玩玩吧,把我們放開,讓我們展翅高飛吧!
看完他的習作,我深深地感到我們的孩子太累了。這也是我們中國應試教育的弊端,也反映了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態(tài)。身為他們的老師,如何能讓他們學的有興趣,學的輕松,學的快樂?能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在社會這個大課堂中鍛煉他們的能力,磨煉他們的意志。長大后,步入社會能向小鳥一樣自由翱翔而不象虎皮鸚鵡一樣,離開了鳥籠,卻因為失去了覓食能力,餓死在大自然中!
【《烏塔》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課文烏塔的教學反思07-03
課文《烏塔》教學反思07-04
烏塔的課文教學反思07-05
《烏塔》課堂教學反思07-03
《烏塔》課文教學反思參考07-05
《烏塔》教學設計08-09
課文烏塔教學反思兩篇07-05
課后反思:金字塔07-01
課文烏塔的教學賞析07-03
埃及的金字塔課后反思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