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論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專業(yè)化水平的高低決定著學校的未來發(fā)展走勢。作為一名農村學校的管理者,如何構建一支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富有活力的教師隊伍,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師任務重,精力分散,備課不充分。農村中學由于學生數少,所以教師數也在減少,但所有科目要開齊,課時要開足,這就使得一些教師要跨學科、跨年級教學。例如,七、八、九三個年級一名歷史教師;生物、地理教師都要教七、八兩個年級;音樂、體育、美術都是一名教師教三個年級,跨年級跨學科的教師占一線教師總數的45%左右。雖然這些教師的課時數并不多,但是備課的任務較重,有時就會出現備課不充分等現象,沒有掌握好課標要求,沒有吃透教材。
第二,觀念陳舊,吃“老本”。由于教師負擔重,用于學習的時間很少,先進的理念不能很好的領會,產生“夾生”現象;還有的教師學習意識較差,不善于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和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并且認為過去做的也很好,為什么要改變方式。
第三,教師隊伍老齡化。由于近年來新教師很少充實到農村學校,農村教師絕大多數年齡超過40歲,例如我,F有37名教師,其中40歲以上教師人數為29人,平均年齡44歲,無法實現農村教師隊伍的新陳代謝,老化現象非常嚴重,導致教育質量難以提高。
二、提高農村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
第一,鑄師魂。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職業(yè)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素質,而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的靈魂。我們都知道:人的思想決定著人的行為。要提高教師的素質,加快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速度,首要的是加強師德建設,培養(yǎng)教師終身從教的理念。利用學校的政治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與教育有關的文件等,加強對教師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教育,使教師能夠立足農村教育實際,以良好的心態(tài)認識自己所從事職業(yè)的意義,增強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使廣大教職工能夠愛崗敬業(yè)、為人師表、恪盡職守、淡泊名利,增強了他們教書育人、勇于開拓,敢于創(chuàng)新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2、發(fā)現典型,樹立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拐鹩⑿邸T千秋,最美女教師——張麗莉,全國師德楷模——樸航瑛等,都是教師學習的榜樣,教師要學習他們甘為人梯、無私奉獻、勇于獻身的精神。但是,這些榜樣又遠離我們的生活。為了讓教師能夠感受到師德模范的魅力,我們組織教師學習本校省級師德先進、市級師德標兵的先進事跡,使教師們在學習中體會到了教師職業(yè)的偉大,也查找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有效地促進了教師思想的轉變。
第二,強師能。
1、強化常規(guī)管理。常規(guī)管理是學校的日常工作,也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部分。為了提高教師的基本技能,我們就從常規(guī)工作抓起。
備課是課堂教學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在研究教材、課標的前提下,深入研究學生,設計出適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案,教學設計中體現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學生的學法、小組合作探究、當堂檢測等,并且要提前一周備課,為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教學要面向全體,關注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興趣,重視知識的生成過程,充分運用各種有效手段,引導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為學生搭建展示學習成果的平臺,使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成功的喜悅。
作業(yè)要立足于精心設計、增強實效、減輕負擔,要分層次,有針對性。作業(yè)形式要多樣化,如書面作業(yè)、口頭作業(yè)和實踐性作業(yè)等。作業(yè)要適量,批改要及時。教導處每周檢查一次,督促教師認真進行作業(yè)批改,反饋教學。
2、加強培訓,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加強教師培訓,以集中培訓為重點,以校本培訓為陣地,全面實施教師學科業(yè)務培訓。具體做法是:
。1)制定出培訓計劃方案,構建培訓網絡,讓教師有依托感。
。2)加強全員培訓的力度,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學校領導按計劃對全體教師進行培訓,構建全員參與的培訓體系。
。3)“走出去、請進來”,加強對教師的業(yè)務培訓。
根據農村實際,學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到先進學校參觀學習,學校給時間、出經費,鼓勵教師參加省、州、市組織的各種研究活動。教師要帶著任務去學習,回校后給全體教師開講座,上匯報課。
(4)以培訓促提高,以教研促發(fā)展。為了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轉變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校本培訓的方式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為了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使教研組真正起到教研引領作用,可以采取領導包教研組的方式,全程跟蹤教研組活動,督促各教研組活動的開展,促使教研組活動扎實有效的開展起來。還要積極鼓勵教師互相聽課、評課,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全面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3、搭建展示平臺,促進素質提高。為了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使教師之間增加了解,促進教學素質的提高,教學競賽是最好的方式。通過教學競賽可以有利地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轉變,并且使教師能夠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評課,對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大有好處。
4、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引領、指導作用,促進教師的發(fā)展。骨干教師是學校教學工作的中堅力量,是教研工作開展的領頭羊。為了能夠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專業(yè)引領作用,可以采取骨干教師的示范課、師帶徒等形式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
5、以課題研究為龍頭,促進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提高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水平,課題研究是有效途徑。學校申報總課題,教師根據學校的總課題進行自己學科的小課題研究,課題研究不需要有大的成果,只在某一方面有所收獲即可。促使教師不斷地去反思,去修正,在不知不覺間改變了教學方式,提高了教學能力。
第三,重師評。
為促進教師的能力發(fā)展,讓教師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情況,要對教師的工作進行細致、全面的量化考評,考評要從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及相應的二級指標體系進行量化,每月進行一次并公布結果。此項工作雖然繁瑣,但能綜合地體現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及工作量,也為教師的評優(yōu)、晉級、職稱評定等工作提供了切實的依據,使得學校工作深入人心。
第四,暖師心。
現代社會要求教師在人格上做個完人,在教育行為上不能商業(yè)化,家長、學生對教師的高要求,都強化了教師的工作壓力。為緩解教師工作壓力,對每位教師的生活都要十分關注,實施關愛工程。
通過開展豐富多彩文體活動,使教師在工作之余緩解壓力。
如,在教師節(jié)、春節(jié)來臨時,組織學校領導慰問有病在家休息的教師,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體會到學校這個大家庭的魅力。
在課余時間,增強與廣大教師的溝通和交流,鼓勵他們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人生品位,靜心讀書,潛心育人,努力做學生愛戴、人民滿意的教師。
【農村教師隊伍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yè)存在問題產生原因分析12-19
院感自查存在問題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集合10-08
工商管理專業(yè)實踐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分析的論文07-03
技工學校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論文07-03
公路行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分析論文07-01
關于畢業(yè)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07-10
當前銀企對賬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思考04-21
淺談小學低段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論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