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美術三年級《用紙條和泥作畫》課后教學反思
橡皮泥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玩具之一,這種內容的美術課對我們老師來講應該也是最好上的內容了,因為孩子們對它的喜愛,讓我們比較好控制課堂,但怎么樣才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讓他們能出更多更好的橡皮泥作品呢?在這節(jié)課里我開展了嘗試。
原來的教學內容設計我是遵循賞析——探究——制作——評價提高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但我經(jīng)過考慮,還是修改了教學方式,先不急著欣賞作品,而是先和孩子們做幾個手部動作的“手指操”,“轉一轉,捏一捏。”“按一按,壓一壓,這樣能做出什么形狀的橡皮泥?”“扁扁的象餅一樣。”“揉一揉呢?能做出什么形狀?”“圓圓的,象小湯圓!”“好!真棒!咱們班里的同學看來一個個的都是玩橡皮泥的高手啊。”及時的給他們“戴高帽”也很有效果哦!澳恰暌淮昴兀俊薄笆菞l形!象面條一樣!”同學們更得意的搶答起來!按鸬煤!同學們,我們知道如果我們的手指靈巧的話,可以用剛才的幾種方法來制作各式各樣的橡皮泥物品,可是,如果今天我們只能用一種方法來做橡皮泥的話呢?比如……我只能給你們用搓的方法。”“。浚。 比嗤瑢W立即動起了腦筋。“怎么可能呢?都是面條一樣的條形,怎么把它們粘起來啊?”“哦。∥抑懒!”有同學立即喊了起來“可以把它們盤起來。 薄皩ε丁瘪R上有人同意。由此,我順利的進入到了本課的課題《用紙條和泥作畫》。
接下來的捏泥巴課堂基本就在孩子們的探究——比賽創(chuàng)新制作——互相賞析——交流經(jīng)驗的過程中順利開展下來。最后,在3年4班班里得到的教學效果最好,學生優(yōu)秀作品最多,也最出彩。我立即收藏,利用課間十分鐘的時間用數(shù)碼相機把優(yōu)秀學生作品拍下來,然后把作品歸還給學生。知道自己的心血作品可以拍照上傳到學校的網(wǎng)站里,爸爸媽媽可以在網(wǎng)上看到,同學們高興極了,紛紛問我“于老師,下次美術課上什么內容?要帶什么工具,你寫出來啊!笨吹酵瑢W們這么喜歡上美術課,而且主動要求帶工具,我心里也很高興。
對于一個美術教師來說,我的目標是讓孩子們喜歡上美術課,進而喜歡美術,當然,最終的目標是讓他們喜歡藝術。對此,我覺得這節(jié)課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對美術的那份喜愛,而這正是我所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