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釣魚的啟示》課后教學反思
《釣魚的啟示》一課具體敘述了紐約市一個成功的建筑設計師11歲時的釣魚經歷,刻畫了一個嚴格自覺遵守規(guī)則的好爸爸的形象。這是一篇比較深奧的課文,對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學的。如果一開始就把中國定得很高,隨著教學難度的提升就會使教學難以進行下去,越是深奧的課文,中國越應定得低些,然后逐步提高要求,學生的學習才能比較順利。所以我在揭題時,是引導學生關注“釣魚”而不是“啟示”。如果一開始就關注“啟示”,抓住“啟示”的語句學習,遵循的是從理性到感性,學生學習會感到困難重重。而這樣一開始從“釣魚”入手,體會放掉魚之難和父親教育之嚴肅,再來感悟得到的啟示,遵循的是從感性到理性的教學,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了。
在教學過程中,我用三個問題來引導學生思維,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啟示。問題一:從釣到大鱸魚到把大鱸魚放回湖里,“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抓住主要詞句感悟放棄已經到手的大鱸魚有多難;問題二:父親要“我”把到手的大鱸魚放掉,態(tài)度那么堅決,是不愛“我”嗎?他做得對不對?也是抓住主要詞句感悟,體會父親對“我”的嚴格的道德教育。問題三:“我”從釣魚中得到什么啟示?引導聯系上文理解作者得到的啟示,并用具體的例子引導學生聯系生活,通過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而加深對“啟示”的理解,學生理解得都很深刻。
因此我覺得對于一篇較長的文章,在備課時能遵循一些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能設計一些牽一而發(fā)動全身的問題,課上起來條理清楚,課堂氣氛和諧!
【《釣魚的啟示》課后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釣魚的啟示教學任務設計和反思07-04
《大自然的啟示》課后反思10-09
課后教學反思01-25
課后教學反思04-10
《釣魚的啟示》的教學實錄07-04
釣魚的啟示教學實錄07-01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7-09
釣魚啟示教學設計05-17
《釣魚啟示》教學設計07-05
《釣魚的啟示》教學設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