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毛遂自薦的歷史故事
歷史,簡稱“史”,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活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tǒng)的記錄、研究和詮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無論文學家們?nèi)绾螘鴮憵v史,歷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毛遂自薦的歷史故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公元前257年,秦國的軍隊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
平原君奉命去楚國求援,想與楚聯(lián)合抗秦。
平原君打算從食客中挑出20個有智有勇的人,隨他前往楚國。
挑出19個人后,還有一個再也找不到合適的了。
有個名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薦道:“聽說您要帶20人前往楚國,現(xiàn)在尚缺一人,那就請我隨相國一起去吧。
” 平原君不熟悉毛遂,問他道:“先生到我門下有幾年了?” “已有三年了。
” “一個有本事的人在世上,好比一把錐子裝進口袋,馬上可以看到錐尖戳破袋子鉆出來。
你來這里三年,我從未聽別人有稱贊你的話。
“今天,我就請您把我當作錐子放進口袋。
如果早放進口袋,那么不僅是錐尖鉆出口袋,恐怕整個錐子會像禾穗那樣挺出來呢。
”毛遂回答說。
于是,平原君同意他隨同前往。
途中,同行的人在與他交談過程中,逐漸發(fā)現(xiàn)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都很欽佩他。
他們到達楚國后,楚王不愿聯(lián)合抗秦,平原君也說服不了他。
毛遂代表其他19位義士去說服楚王。
楚王聽說毛遂是平原君門下的食客,怒氣沖沖地要他滾出去。
毛遂一手提劍,一手拉住楚王的衣袖,慷慨陳辭,層層推進,一再說明聯(lián)合抗秦的重要性。
楚王被毛遂勇敢的舉動嚇呆了。
接著,毛遂又向楚王分析說,共同抗秦對趙、楚雙方都有好處,道理是如此清楚、明白,沒有理由反對。
毛遂的一席話,使楚王佩服得五體投地,楚王決定和平原君聯(lián)合抗秦,很快解了圍。
從此,毛遂也成了平原君家中的貴客了。
毛遂自薦的啟示
讓我來說一下《毛遂自薦》的優(yōu)點吧,也就是《毛遂自薦》為什么讓我在看過的寓言小故事里如此吸引我的三大優(yōu)點:
1.這個故事不僅贊揚了毛遂的自信、勇敢,而且他更是達成了平原君和楚王也可以說是趙國和楚國的一場關于生死存亡的大交易。
2.書的結(jié)尾并沒有告訴我們讀者秦國攻打趙國的結(jié)果,我也不知道。如果有興趣的同學可以上網(wǎng)去查,我想說就是因為結(jié)局并沒有告訴我們讀者們趙國有沒有滅亡,才會吸引我們對這個故事后續(xù)的想法和了解,這樣就無形增加了自己想對歷史知識的了解。
3.《毛遂自薦》對我們這些孩子甚至成年人都是有十分大的幫助的。
【毛遂自薦的歷史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典故:毛遂自薦12-15
歷史典故:毛遂自薦3篇02-22
歷史典故:毛遂自薦(3篇)02-23
歷史的故事02-16
燈謎的歷史故事01-17
請君入甕的歷史故事09-14
歷史經(jīng)典故事11-05
歷史小故事11-13
歷史故事大全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