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回收廢電池》課程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 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 能結合具體情況進行估算,進一步領會加,減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加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3 結合具體情境,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chuàng)造回收廢電池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列出算式,先讓學生估算出得數的范圍,再自主探索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在交流時,可通過在計數器上撥珠計算,使學生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因此,在進行豎式運算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才能相加。此外,教師克結合這一素材向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交流的意識,逐步養(yǎng)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結合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重點
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難點
連續(xù)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學校及學生學情分析
學生在本節(jié)學習前已經學習了百以內的加法,基本掌握了加法的計算法則,這就為學習萬以內的加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不同的是過去兩位數加法只限于100以內,只存在一次進位的情況,本節(jié)主要學習的是三位加三位數中連續(xù)進位加的運算方法,這是學生學習筆算加法的難點。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百以內數加法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數加法的計算法,并結合生活實際解決問題。新課標教材在編排加法這一內容時,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基礎,改變了過去單純出計算題教學的形式,而是緊密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通過具體情境引出計算問題,使學生能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
教學設計
一,談話,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教師活動
1 出示電池,談話:同學們認識它嗎?它有什么作用嗎?
2 提問:廢電池對大自然有什么污染?把你收集到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3 提示課題:為了減少大自然的污染,所以我們要回收廢電池。
二,探究三位數加兩位數的豎式計算方法
1 出示二年級回收廢電池的情況統計表。
2 提出要求:根據統計表,你能提出哪些加法問題?能列出算式嗎?
3 聽匯報,板書問題。
4 提出要求:先估算一班和二班一共大約回收了多少節(jié)?
5 指出:200是估算的結果,究竟是多少還要通過計算。怎樣列豎式計算呢?小組討論。
6 聽匯報,點撥。
7 提問:進行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您現在正在閱讀的北師大版第四冊《回收廢電池》教學設計與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北師大版第四冊《回收廢電池》教學設計與反思8 提出要求:把書上p52的算式和答案寫完整。
9 結合這一情景向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三,鞏固練習
教師活動
1 提出要求:獨立完成p52試一試。
2 訂正。
四、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2、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這節(jié)課一共提了三個加法計算的問題。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解決了一個,剩下的兩個大家課后可以思考怎樣計算,下次上課再交流。
板書設計
回收廢電池
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了多少節(jié)?
102+97=199
102
+97
199
答: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199節(jié)。
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jié)?
102+129
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節(jié)?
97+129
注意:相同位數要對齊。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能把握學生學習情緒的切入點,引導他們將新舊知識進行聯系,溝通,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學生在捕捉聯系和發(fā)現竅門的頓悟過程中經歷了知識經驗的遷移于同化,使學生的認知結構得以拓展。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生既獲得了知識,又發(fā)展了思維,培養(yǎng)了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的精神,同時也體驗了成功,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回收廢電池》課程設計】相關文章:
回收廢電池的課堂實錄07-02
回收通告模板04-10
《回收廢品》教學設計03-15
工資回收?怎么個說法!07-14
廢品回收協議03-22
臟話回收站作文10-23
回收軍服感謝信05-16
廢品回收合同11-11
課程設計心得07-02
課程設計報告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