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網線制作的教程
最近,許多網友都在詢問如何自動動手制作網線,其實很簡單,本文為網線制作圖解教程:
在網線制作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用到一些制作的輔助工具和材料。在此,我們先為大家介紹一些這些工具和材料。在制作的工程中,最重要的工具當然就是壓線鉗了,當然這個壓線鉗的工具不僅僅是壓線自用,鉗上還具備著很多“好本領”。
壓線鉗目前市面上有好幾種類型,而實際的功能以及操作都是大同小異,我們就以上圖的一把為例,該工具上有三處不同的功能。
在壓線鉗的最頂部的是壓線槽,壓線槽供提供了三種類型的線槽,分別為6P、8P以及4P,中間的8P槽是我們最常用到的RJ-45壓線槽,而旁邊的4P為RJ11電話線路壓線槽。(本文為電腦知識網推薦文章)
在壓線鉗8P壓線槽的背面,我們可以看到呈齒狀的模塊,主要是用于把水晶頭上的8個觸點壓穩(wěn)在雙絞線之上。
最前端是剝線口,刀片主要是起到切斷線材
我們局域網內組網所采用的網線,使用最為廣泛的為雙絞線(Twisted-Pair Cable;TP),雙絞線是由不同顏色的4對8芯線組成,每兩條按一定規(guī)則絞織在一起,成為一個芯線對。作為以太局域網最基本的連接、傳輸介質,人們對雙絞網線的重視程度是不夠的,總認為它無足輕重,其實做過網絡的人都知道絕對不是這樣的,相反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網絡性能。這一點其實我們很容易理解,一般來說越是基礎的東西越是取著決定性的作用。雙絞線作為網絡連接的傳輸介質,將來網絡上的所有信息都需要在這樣一個信道中傳輸,因此其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雙絞線本身質量不好,傳輸速率受到限制,您說即使其它網絡設備的性能再好,傳輸速度再高又有什么用呢?因為雙絞線已成為整個網絡傳輸速度的一個瓶頸。它一般有屏蔽(Shielded Twicted-Pair STP)與非屏蔽(Unshielded Twisted-Pair UTP)雙絞線之分,屏蔽的當然在電磁屏蔽性能方面比非屏蔽的要好些,但價格也要貴些。
雙絞線按電氣性能劃分的話,可以劃分為:三類、四類、五類、超五類、六類、七類雙絞線等類型,數字越大,也就代表著級別越高、技術越先進、帶寬也越寬,當然價格也越貴了。三類、四類線目前在市場上幾乎沒有了,如果有,也不是以三類或四類線出現(xiàn),而是假以五類,甚至超五類線出售,這是目前假五類線最多的一種。目前在一般局域網中常見的是五類、超五類或者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屏蔽的五類雙絞線外面包有一層屏蔽用的金屬膜,它的抗干擾性能好些,但應用的條件比較苛刻,不是用了屏蔽的雙絞線,在抗干擾方面就一定強于非屏蔽雙絞線。屏蔽雙絞線的屏蔽作用只在整個電纜均有屏蔽裝置,并且兩端正確接地的情況下才起作用。所以,要求整個系統(tǒng)全部是屏蔽器件,包括電纜、插座、水晶頭和配線架等,同時建筑物需要有良好的地線系統(tǒng)。事實上,在實際施工時,很難全部完美接地,從而使屏蔽層本身成為最大的干擾源,導致性能甚至遠不如非屏蔽雙絞線UTP。所以,除非有特殊需要,通常在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只采用非屏蔽雙絞線。
雙絞線作為一種價格低廉、性能優(yōu)良的傳輸介質,在綜合布線系統(tǒng)中被廣泛應用于水平布線。雙絞線價格低廉、連接可靠、維護簡單,可提供高達1000Mbps的傳輸帶寬,不僅可用于數據傳輸,而且還可以用于語音和多媒體傳輸。目前的超五類和六類非屏蔽雙絞線可以輕松提供155Mbps的通信帶寬,并擁有升級至千兆的帶寬潛力,因此,成為當今水平布線的首選線纜。
RJ-45接口沒有被壓線之前金屬觸點凸出在外
RJ-45插頭之所把它稱之為“水晶頭”,主要是因為它的外表晶瑩透亮的原因而得名的。RJ-45接口是連接非屏蔽雙絞線的連接器,為模塊式插孔結構。如上圖所示,RJ-45接口前端有8個凹槽,簡稱8P(Position),凹槽內的金屬接點共有8個,簡稱8C(Contact),因而也有8P8C的別稱。
在市場上十分常見的二叉式RJ-45接口
從側面觀察RJ-45接口,可以看到平行排列的金屬片,一共有8片,每片金屬片前端都有一個突出透明框的部分,從外表來看就是一個金屬接點,按金屬片的形狀來劃分,又有“二叉式RJ-45”以及“三叉式RJ-45”接口之分。二叉式的金屬片只有兩個側刀,三叉式的金屬片則有三個側刀。金屬片的前端有一小部分穿出RJ-45的塑料外殼,形成與RJ-45插槽接觸的金屬腳。在壓接網線的過程中,金屬片的側刀必須刺入雙絞線的線芯,并與線芯總的銅質導線內芯接觸,以聯(lián)通整個網絡。一般地,叉數目越多,接觸的面積也越大,導通的效果也越明顯,因此三叉式的接口比二叉式接口更適合高速網絡。
水晶頭也有幾種檔次之分,有帶屏蔽的也有不帶屏蔽的等等,一般地說質量比較好的價錢也就是5角左右,當然買一個兩個的話價錢肯定不能便宜下來。在選購時應該盡量避免貪圖便宜,否則水晶頭的質量得不到保證。主要體現(xiàn)在它的接觸探針是鍍銅的,容易生銹,造成接觸不良,網絡不通。質量差的還有一點明顯表現(xiàn)為塑料扣位不緊(通常是變形所致),也很容易造成接觸不良,網絡中斷。水晶頭雖小,但在網絡的重要性一點都不能小看,在許多網絡故障中就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水晶頭質量不好而造成的。
雙絞線制作全過程圖解:
第一步:我們首先利用壓線鉗的剪線刀口剪裁出計劃需要使用到的雙絞線長度。
第二步:我們需要把雙絞線的灰色保護層剝掉,可以利用到壓線鉗的剪線刀口將線頭剪齊,再將線頭放入剝線專用的刀口,稍微用力握緊壓線鉗慢慢旋轉,讓刀口劃開雙絞線的保護膠皮。
把一部分的保護膠皮去掉。在這個步驟中需要注意的是,壓線鉗擋位離剝線刀口長度通常恰好為水晶頭長度,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剝線過長或過短。若剝線過長看上去肯定不美觀,另一方面因網線不能被水晶頭卡住,容易松動;若剝線過短,則因有保護層塑料的存在,不能完全插到水晶頭底部,造成水晶頭插針不能與網線芯線完好接觸,當然也會影響到了線路的質量。
剝除灰色的塑料保護層之后即可見到雙絞線網線的4對8條芯線,并且可以看到每對的顏色都不同。每對纏繞的兩根芯線是由一種染有相應顏色的芯線加上一條只染有少許相應顏色的白色相間芯線組成。四條全色芯線的顏色為:棕色、橙色、綠色、藍色。每對線都是相互纏繞在一起的,制作網線時必須將4個線對的8條細導線逐一解開、理順、扯直,然后按照規(guī)定的線序排列整齊。
說到這里,筆者要說明一下的接線標準,其中雙絞線的制作方式有兩種國際標準,分別為EIA/TIA568A以及EIA/TIA568B。而雙絞線的連接方法也主要有兩種,分別為直通線纜以及交叉線纜。簡單地說,直通線纜就是水晶頭兩端都同時采用T568A標準或者T568B的接法,而交叉線纜則是水晶頭一端采用T586A的標準制作,而另一端則采用T568B標準制作,即A水晶頭的1、2對應B水晶頭的3、6,而A水晶頭的3、6對應B水晶頭的1、2。
T568A標準描述的線序從左到右依次為:
T568B標準描述的線序從左到右依次為:
而在什么情況該做成直通線纜,而交叉線纜又該用在什么場合呢?接下來,筆者為大家簡單列舉一下。
補充一點,同種設備相連用交叉線,不同設備相連用直通線!
第三步:我們需要把每對都是相互纏繞在一起的線纜逐一解開。解開后則根據需要接線的規(guī)則把幾組線纜依次地排列好并理順,排列的時候應該注意盡量避免線路的纏繞和重疊。
把線纜依次排列并理順之后,由于線纜之前是相互纏繞著的,因此線纜會有一定的彎曲,因此我們應該把線纜盡量扯直并盡量保持線纜平扁。
把線纜扯直的方法也十分簡單,利用雙手抓著線纜然后向兩個相反方向用力,并上下扯一下即可。
第四步 :我們把線纜依次排列好并理順壓直之后,應該細心檢查一遍,之后利壓線鉗的剪線刀口把線纜頂部裁剪整齊,需要注意的是裁剪的時候應該是水平方向插入,否則線纜長度不一會影響到線纜與水晶頭的正常接觸。若之前把保護層剝下過多的話,可以在這里將過長的細線剪短,保留的去掉外層保護層的部分約為15mm左右,這個長度正好能將各細導線插入到各自的線槽。如果該段留得過長,一來會由于線對不再互絞而增加串擾,二來會由于水晶頭不能壓住護套而可能導致電纜從水晶頭中脫出,造成線路的接觸不良甚至中斷。
裁剪之后,大家應該盡量把線纜按緊,并且應該避免大幅度的移動或者彎曲網線,否則也可能會導致幾組已經排列且裁剪好的線纜出現(xiàn)不平整的情況。
第五步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把整理好的線纜插入水晶頭內。需要注意的是要將水晶頭有塑造料彈簧片的一面向下,有針腳的一方向上,使有針腳的一端指向遠離自己的方向,有方型孔的一端對著自己。此時,最左邊的是第1腳,最右邊的是第8腳,其余依次順序排列。插入的時候需要注意緩緩地用力把8條線纜同時沿RJ-45頭內的8個線槽插入,一直插到線槽的頂端。
在最后一部的壓線之前,我們可以從水晶頭的頂部檢查,看看是否每一組線纜都緊緊地頂在水晶頭的末端。
第六步 :當然就是壓線了,確認無誤之后就可以把水晶頭插入壓線鉗的8P槽內壓線了,把水晶頭插入后,用力握緊線鉗,若力氣不夠的話,可以使用雙手一起壓,這樣一壓的過程使得水晶頭凸出在外面的針腳全部壓入水晶并頭內,受力之后聽到輕微的“啪”一聲即可。
如上圖所示,壓線之后水晶頭凸出在外面的針腳全部壓入水晶并頭內,而且水晶頭下部的塑料扣位也壓緊在網線的灰色保護層之上。
網線測試儀的應用 :
先來簡單地介紹一下測試儀上的幾個接口,這個測試儀可以提供對同軸電纜的BNC接口網線以及RJ-45接口的網線進行測試。我們把在RJ-45兩端的接口插入測試儀的兩個接口之后,打開測試儀我們可以看到測試儀上的兩組指示燈都在閃動。若測試的線纜為直通線纜的話,在測試儀上的8個指示燈應該依次為綠色閃過,證明了網線制作成功,可以順利的完成數據的發(fā)送與接收。若測試的線纜為交叉線纜的話,其中一側同樣是依次由1~8閃動綠燈,而另外一側則會根據3、6、1、4、5、2、7、8這樣的順序閃動綠燈。若出現(xiàn)任何一個燈為紅燈或黃燈,都證明存在斷路或者接觸不良現(xiàn)象,此時最好先對兩端水晶頭再用網線鉗壓一次,再測,如果故障依舊,再檢查一下兩端芯線的排列順序是否一樣,如果不一樣,隨剪掉一端重新按另一端芯線排列順序制做水晶頭。如果芯線順序一樣,但測試儀在重奪后仍顯示紅色燈或黃色燈,則表明其中肯定存在對應芯線接觸不好。此時沒辦法了,只好先剪掉一端按另一端芯線順序重做一個水晶頭了,再測,如果故障消失,則不必重做另一端水晶頭,否則還得把原來的另一端水晶頭也剪掉重做。直到測試全為綠色指示燈閃過為止。
如何修改3389端口號
1、改端口:簡單操作步驟:打開"開始→運行",輸入"regedit",打開注冊表,進入以下路徑: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 CurrentControlSetControlTerminal Server Wds dpwdTds cp],看見 PortNamber值了嗎?其默認值是3389(改為十進制顯示),修改成所希望的端口,例6689。
2、再打開[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1SetControlTenninal ServerWinStationsRDP-Tcp] ,將PortNumber的值(默認是3389)修改成端口6689 關閉注冊表編輯器后重啟計算機,即可生效。
注: 必需重啟后才可生效設置 兩項的端口要一致
連接可能沒有啟用或者計算機太忙(解決遠程桌面無法連接)
問題如下:
客戶端無法建立跟遠程計算機的連接。
導致這個錯誤的可能的原因是:
1) 遠程計算機上的遠程連接可能沒有啟用。
2) 已超出遠程計算機上的連接最大數。
3) 建立連接時出現(xiàn)了一個網絡錯誤。
遠程登陸 顯示 客戶端無法連接到遠程計算機 連接可能沒有啟用 或者計算機太忙 無法實現(xiàn)新的連接 怎樣解決呀!
遠程連接顯示連接可能沒有啟用,或者計算機太忙,無法接受新連接是怎么回事?
客戶端無法連接到遠程計算機?赡軟]有啟用遠程連接
問題解決:客戶端無法連接到遠程計算機。可能沒有啟用遠程連接 或者計算機太忙不能接受新的連接。也可能是網絡問題阻止連接。請稍后重新嘗試連接。如果問題仍然存在 請與管理員聯(lián)系。
面對利用遠程終端連接其它計算機出現(xiàn)類似如下問題提示:
客戶端無法連接到遠程計算機?赡軟]有啟用遠程連接 或者計算機太忙不能接受新的連接。也可能是網絡問題阻止連接。請稍后重新嘗試連接。如果問題仍然存在 請與管理員聯(lián)系。
【解決方法如下】
遠程桌面,其實再簡單不過了,服務端就是兩個步驟,第一步:
在我的電腦右鍵—管理—服務和應用程序—服務—保證“Terminal Services”服務處于“已啟動”狀態(tài)。如圖1:
如果不是“已啟動”請雙擊該服務,選擇“啟動”即可。
接下來,再看看第二步:
在我的電腦—右鍵—屬性—遠程—遠程桌面—鉤上“允許遠程用戶連接到此計算機”如圖2:
夏季如何保養(yǎng)電腦
酷暑到來,氣溫升高,雷雨也更加頻繁。因此在這個季節(jié)里,各位電腦用戶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特別關注,以便做好相應的防范工作。防潮濕
夏天的空氣濕度變大,特別是居住在平房里的朋友,房間墻壁和地面出現(xiàn)水珠的情況也是有的。過高的濕度會讓電腦內部或者顯示器內部電路板上裸露的金屬部分生銹(導致接觸不良),甚至是出現(xiàn)引腳間的短路,更甚者導致電源內部短路燒毀。
因此,如果是居住在相對潮濕的房間(例如平房),建議把機箱放在桌面上,而不是地上,另外還可以收集幾包食品包裝袋內的干燥劑(一小包顆粒狀的物品),放在機箱內下方空處,用來吸濕。防高溫
工作溫度過高會導致死機等故障,建議不要在環(huán)境溫度高過30℃的情況下使用電腦,環(huán)境溫度提升1℃,電腦的工作溫度很可能要提升好幾℃甚至是十幾℃。
另外,良好的散熱條件也是必需的,除了選好散熱器(可以參考本期D4版的CPU散熱器橫測專題),對機箱內環(huán)境做一個大掃除也是有必要的(可以參考第25期D7版的《夏日電腦除塵要注意》一文)。建議使用Core Temp等溫度監(jiān)控軟件隨時觀察CPU的工作溫度,發(fā)現(xiàn)溫度長期很高的話(60℃以上),就要注意改善散熱了。防雷擊
這是個談過很多次的話題,總結下來就是,在入戶電路良好接地并有可靠過流保護(例如空氣開關)的情況下,第一道防線是防雷插座,第二道防線是電腦電源,如果這兩道都沒防住,硬件損壞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打雷的時候別用電腦,拔掉插座和網線,這比什么保險裝置都保險。
夏日電腦除塵要注意
對于多數普通用戶來說,機箱那是很久都不會打開一次,更談不上給電腦做做清潔了,現(xiàn)在天氣熱了,不少用戶開始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電腦頻繁出現(xiàn)死機、重啟的問題——堆積已久的灰塵終于開始發(fā)揮“隔熱”的作用了,電腦不死才怪。趕快拿起刷子和皮老虎,我們來給電腦機箱內的設備做個清潔吧。 散熱器部分
CPU和顯卡上的散熱器簡直就是灰塵吸收器,我們首先就得對它們進行打掃。
取下CPU散熱器(各種類型散熱器的裝拆方法請參看本期D16版新手學堂的文章),再將散熱器的風扇取下(一般通過塑料扣具或者螺絲固定),用刷子清掃扇葉上的灰塵,正面和反面都要清掃干凈。接下來是散熱片,如果灰塵已經堆積成團,建議先將散熱器反向扣在地上,抖掉大塊的灰塵團,然后再用刷子清除其余部分,如果一些縫隙里的灰塵實在刷不掉,可以考慮用水沖,只要沖干凈后把它完全晾干就好。
顯卡散熱器也可以如法炮制,只是顯卡的散熱器比較難拆一些,需要一定動手能力,普通玩家量力而行,實在取不下來就用刷子清掃一下風扇和大團的灰塵即可。
重點注意:散熱片可以洗,風扇不要洗——因為水進到電機里不好弄干。另外,散熱器重新裝回去之前一定要在底部補一些硅脂,以保證良好的接觸效果。板卡部分
除了到處都是縫隙的散熱器外,滿是元件的板卡一樣是吃灰大戶?梢钥吹,在主板的CPU供電電路部分、顯卡上散熱器氣流經過的部分,都滿是灰塵。建議將主板整個從機箱里取出來再打掃。另外,內存和PCI-E插槽、SATA接口這些也要打掃一下,里面很容易積灰,會導致顯卡或者內存、SATA線重新插上去的時候接觸不良。
重點注意:別用水洗!散熱片可以洗,板卡就不要洗了。雖然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洗,但難度在于普通用戶如何把它弄干……那些元件和焊腳縫隙里的水珠是很不好打理的,而且會導致一些金屬觸點生銹。所以,用刷子和皮老虎來對付這些元件上的灰塵更保險。機箱部分
最好是將所有配件都從機箱里拿出去,做一個徹底的大掃除。機箱底部、前置進風口和后部的出風口都是積灰的地方,需要重點打掃,這里用刷子和皮老虎就好,如果部分地方實在臟得厲害,可以用帶清潔劑的半濕抹布清理。
重點注意:小心機箱內部邊緣劃傷手,特別是一些低檔機箱,邊緣十分鋒利,用抹布的時候小心點。其他部分
諸如硬盤、光驅這些設備外殼上積的灰,用稍微有點濕的抹布擦掉,再用干抹布擦拭即可,不可以用濕抹布去擦裸露的電路板部分。
除了這些注意事項外,在給電腦做清潔的時候還要細致一點,裝拆配件的位置和順序要記住,螺絲釘、固定扣具不要弄丟了——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做清潔的時候請戴上口罩,那到處飛的灰塵真不是蓋的……做完清潔,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電腦工作溫度大大下降,風扇的噪音也減小很多了。
如何修改網卡MAC
有時出于某些應用的原因,需要修改網卡的物理地址MAC,雖說可以通過修改系統(tǒng)注冊表來實現(xiàn),但對于注冊表的操作較復雜,一般的電腦愛好者很難實現(xiàn),一款名為SMAC的軟件可以完全幫你解決此項難題。
SMAC它允許用戶在Windows 2000、XP、2003 Server和Vista等系統(tǒng)上幾乎任何NIC(網絡接口卡,即網卡)上轉換MAC地址,而不管這些NIC產品是否允許修改。筆者簡要介紹一下該軟件使用方法,供大家參考。
下載并安裝好該軟件后,桌面上會生成相應的圖標,雙擊即可運行(若不能運行,請先將破解補丁拷貝至SMAC的安裝目錄運行一下就行了),主界面如圖所示,將要修改的MAC地址填在“New Spoofed MAC Address”下,點擊右邊的“Updata MAC”按鈕,稍等片刻,軟件會提示要重新啟動電腦,此時安要求重啟電腦就完成了對MAC地址的修改,另外從軟件界面中也可以看出該軟件還能隨機產生MAC地址,同時也能顯示網卡的產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