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元宵湯圓的由來和做法

時間:2022-06-30 04:35:14 美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元宵湯圓的由來和做法

  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吃元宵?

元宵湯圓的由來和做法

  元宵俗稱“湯圓”“湯團”或“圓子”“團子”,南方人還稱為“水圓”“浮圓子”。每到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元宵。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吃元宵呢?下面為你揭秘。

  相傳元宵起源于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楚昭王復國歸途中泛舟長江,見江面上漂著個浮物,色白微黃,船工撈起來獻給楚昭王。昭王食之,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鮮美。昭王于是令人以山楂為餡仿制供臣民食用,以慶祝家國團圓。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十五,后世相沿成習。

  還有一則傳說: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動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作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武帝準湊,“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此后,便形成了元宵節(jié)。這只是傳說,不足為信。

  據文字記載,宋代以前沒有元宵,那時人們過元宵節(jié)吃的是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到了唐代有了“正月十五日作膏粥,以祠門戶”的說法,這種糕粥就是元宵的前身,經過多年的演變,到了宋代民間開始流行一種元宵節(jié)吃的新奇食品“浮圓子”,也就是湯圓,寓意天上月圓、碗里湯圓、家人團圓。及至明朝,“元宵”的稱呼就比較多了。

  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竊取了大總統(tǒng)的職位,他忌諱諧音“袁消”的“元宵”,于1913年元宵節(jié)前下令將元宵改為“湯圓”。

  如今人們一說起元宵,大家就認為是團團圓圓之意,認為這一天吃元宵象征著對親人思念。其實是后人根據諧音的淺近理解。事實上,在古人看來,天上一顆星,人間一個人,各種星象和中國習俗聯(lián)系緊密,例如門上掛一個紅燈籠寓意“吉星高照”,掛三個紅燈籠則是“福祿壽三星在戶”。而正月十五要點燈,燈就是對星的模擬,元宵其實也是。

  元宵和湯圓又有什么區(qū)別呢?歸納起來,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湯圓,二者最大的區(qū)別是制作方法不同,南方的湯圓是用糯米粉,加水和成面以后,再加餡包制而成,而北方的元宵是直接用糯米粉一層一層滾出來的,口味上來說,元宵現(xiàn)做現(xiàn)吃更有嚼頭,湯圓皮薄餡大,更黏更軟。

  元宵的花樣做法

  湯煮元宵

  要掌握“滾水下,漫水煮”的要領,并用湯勺緩緩推轉,使元宵在湯中旋轉,不致粘鍋。水沸時,可稍加涼水,保持似滾非滾狀態(tài)。煮到表里發(fā)虛,即可盛入事先放好糖的碗中。如此,元宵整齊美觀,軟滑適口。

  油炸元宵

  先將油下鍋燒熱,然后將元宵下油鍋后輕輕翻動幾遍,待元宵全部虛漲,撈出撒上糖即可食用。

  拔絲元宵

  先用食油光滑鍋底,再放白糖與適量水用文火熬成稠糊狀,當冒大泡呈黃色后,將熟芝麻和油炸好的元宵入鍋,與糖糊攪拌,迅速出鍋,趁熱食用,滿桌金絲伸延

  酒釀元宵

  將元宵煮熟后放入碗中,再在鍋中煮沸甜酒釀,也可根據個人口味打入雞蛋花,然后將元宵再放入酒釀中煮開出鍋即可。甜酸軟滑,酒香醉人,色、香、味俱全。

  鍋蒸元宵

  將元宵擺入抹了一層油的瓷盤或金屬盤里,入鍋蒸熟,取出后撒上綿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蒸元宵與煮元宵,看上去好像區(qū)別不大,事實上只有親自嘗試,才知道其中的區(qū)別--煮過的軟糯,蒸過的筋道。

【元宵湯圓的由來和做法】相關文章: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及做法07-04

元宵節(jié)吃湯圓的由來和含義07-11

各種元宵湯圓的做法【薦】07-28

元宵和湯圓的區(qū)別02-06

吃元宵的由來和寓意07-04

冬至吃湯圓的由來07-03

油炸元宵做法和步驟04-20

湯圓的家常做法07-04

關于元宵節(jié)的由來和故事07-03

元宵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作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