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精品91自产拍在线观看二区_色偷偷五月天_天天射夜夜爽_99久久免费国产特黄_1717国产精品久久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

時間:2022-07-30 11:47:53 購物 我要投稿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1

  目標:

  1、了解一些現(xiàn)代社會人們使用的新型的購物方式,(刷卡、快遞、上購物……)

  2、有嘗試接受和運用新事物的愿望。

  過程:

  一、談話引題

  1、過年時你們家里買了什么好東西招待客人?

  怎樣去買的.?

 。ㄓ變鹤杂砂l(fā)言)

  2、老師今年過年時買東西可省力啦,根本不用自己去勞累,很輕松地等在家里就有人把我要的東西送來了,你們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

  對了,我是在上購物的。

  二、討論各種新型的購物方式

  除了上購物,你們還知道有哪些新型的購物方式?

 。ㄋ⒖、快遞、上購物等)

  這些方法與以前的購物方法相比好不好?為什么?

  你喜歡哪種購物方式?你想來試試嗎?

  三、嘗試活動

  以超市為背景,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購物游戲。

  延伸活動:在社會性游戲中繼續(xù)開展新型的購物方式的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2

  (一)活動目標

  1.體驗超市購物的樂趣以及加減法在生活中的運用,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活動過程和經(jīng)驗。

  2.能運用算式記錄購買物品的過程,并清楚地表述自己購物的過程及算式的含義,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

  3.運用己有的數(shù)學經(jīng)驗解決購物中“一共用去多少錢”或“還剩下多少錢”的問題,學習10以內(nèi)的加法和10的減法。

  (二)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已有超市購物的經(jīng)驗。

  2.物質(zhì)準備:畫有貨架和貼有1——9元價格標簽的商品圖片布置成“超市”場景圖,算式記錄卡每人一張,筆若干,《操作材料(二)》中的《超市購物》。

  (三)活動過程

  1.玩“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加法。

 。1)教師出示“超市”場景圖,幼兒觀察貨架。

  教師:超市里有哪些商品?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你是從哪里知道的?每行商品有什么共同用途,每行商品可取什么共同名稱?(學習用具、玩具、食品)

 。2)教師提出購物要求:到超市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說一說所買的兩種商品的價格各是多少,再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幼兒邊看場景圖邊進行“一共需要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用一句話介紹自己買的兩種商品,以及總價。講述自己購買商品的事情。如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小結:買兩種商品,總價不超過10元。有多種組合方法。

 。3)幼兒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教師提問:可以用一道什么算式把“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shù)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2+3=5,買了2元錢的口香糖和3元錢的'卷筆刀一共需要5元錢。

 。4)從2+3=5的算式進行猜測,說一說除了買口香糖和卷筆刀外,5元錢還可以買兩樣什么商品?

  猜一猜老師用5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如用5元錢買了一個玩具和一種食物,猜一猜老師買了什么?當幼兒說出多種結果后,告訴幼兒買的食物是冰棍,讓幼兒猜另一樣玩具是什么?

  用以上的方法猜一猜老師用10元錢買了哪兩種商品。

 。5)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并學習用加法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任意買兩種商品,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的情況,最后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2.玩“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學習10的減法。

 。1)教師提出購物要求:用10元錢到超市買一種商品,說一說所買的這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算一算買了這種商品后還剩下多少錢。

  邊看場景圖邊進行“還剩多少錢”的購物游戲。

  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用10元錢購買一種商品的事情。如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2)學習用算式記錄購買商品的事情。

  提問:用一道什么算式可以把“用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的事情記錄下來?教師記錄幼兒所講述的算式。

  學習講述算式中數(shù)字與符號表示的意義:10-3=7,,10元錢買了3元錢的餅干還剩下7元錢。

  (3)幼兒再次進行買商品的活動并學習用減法列算式進行記錄。

  幼兒兩兩結伴,每人用10元錢任意買一種商品,算一算剩多少錢,先將算式寫在算式記錄卡上,再互相講述自己買商品和找零的情況,最后相互檢查算式是否正確。

  3.進行操作練習,鞏固10以內(nèi)的加減法運算。

 。1)幼兒根據(jù)《超市購物》的指導語做練習:幫明明算一算買兩樣商品需要花多少錢?拿10元錢買一件商品,還應找多少錢?

  (2)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檢查。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3

  活動目標:

  1、練習8以內(nèi)的減法算式,學習用算式記錄自己購買物品的過程。

  2、鞏固對人民幣及其兌換關系的認識。

  3、能清楚地講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幼兒認識過人民幣,有跟父母去購物的經(jīng)驗。請五位能力強的幼兒當超市老板物質(zhì)準備:

  教具:利用班級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個貨架),猴子頭飾8個、超市貨柜的圖片(標有價格)學具:《幼兒用書》幼兒人手一支筆、橡皮、錢幣若干(放在每桌的籮筐里),記錄單

  活動過程:

  1、小猴子的新鋪子開張了(1)教師:小猴子開了一個新鋪子,邀請我們?nèi)ベ徫铩,F(xiàn)在我們一看鋪子里有些什么?每種商品的價格是多少。(觀察圖片上的商品)(2)請幼兒每人取8元錢,想一想、說一說可以怎樣取錢?

  (3)指導幼兒回自己一桌的籮筐里取錢,教師指導。

  2、游戲:買東西(1)幼兒想好要買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該物品的價格,在記錄紙上列出相應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記錄單,向朋友介紹自己想買的物品、價格以及還剩多少錢,朋友之間相互檢查是否正確。

  (3)請個別幼兒上來交流自己的記錄單,大家一起檢查是否正確,錯誤的加以改正。

 。4)幼兒各自去店鋪買東西,請幾個能力強的幼兒做猴子老板。

  3、幼兒操作(1)怎樣取錢觀察小動物想要取錢的數(shù)字,想一想怎樣取錢,請你圈出來。

  (2)可以買什么仔細觀察小朋友手上的錢幣,算一算這些錢能買哪兩樣東西,并且不用找錢,請把這些物品圈出來。

  4、活動。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4

  目標:

  1.積極參與購物游戲,感受自己準備春游物品的快樂。

  2.設想合理的購物計劃,能根據(jù)自己的情況挑選合適的物品。

  3.體驗同伴間的關愛之情。

  準備:

  1.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的小錢包(每個錢包內(nèi)放10元硬幣),購物籃。

  2.布置超市場景,包括貨柜、品名提示卡、價目表等。

  3.春游所需的各類物品,如奶制品類、飲料類、水果類、零食類、糕餅類、其他類。

  過程:

  一、第一次購物

  1.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去春游。這次我們不請爸爸媽媽幫忙,自己來準備春游物品好不好?今天我們就來做個購物游戲,挑選自己最喜歡、最需要的物品,為春游作準備,好嗎?

  2.幼兒嘗試購物,教師主要觀察幼兒購物量是否合適。

  3.啟發(fā)幼兒討論。

  ①數(shù)一數(shù),你買了幾樣東西?

 、谡故緜別幼兒所購物品,討論帶這些東西是否合適,為什么,帶多少東西比較合適。

 、坌〗Y:春游時帶的食物應當適量。帶得太少不夠吃,帶得太多裝不下,背不動,玩起來也不方便。

  4.請幼兒將物品放回原貨柜,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對。

  (模擬的購物情境,大大激發(fā)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而讓幼兒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的環(huán)節(jié)有助于幼兒建立“適量”的概念。)

  二、第二次購物

  1.在這次購物前,我們要先想一想:買多少東西比較合適?哪些東西是必需的?

  2.幼兒嘗試購物,教師觀察幼兒的購物情況,重點了解幼兒購物的數(shù)量、種類及他們的.想法。

  3.引導幼兒討論。

 、龠@次買了幾樣東西?買了些什么?合適嗎?

  ②出示一個物品種類相對較全的購物籃,引導幼兒討論以下問題:

  ●哪些物品是必需的?(如餐巾紙、飲料、水果。)

  ●餐巾紙有什么用?

  ●為什么大家都要帶飲料?哪種飲料比較解渴?

  ●水果一定要帶嗎?為什么?

  ●有人還為好朋友準備了吃的東西。你知道你的好朋友喜歡吃什么嗎?

  4.請幼兒將物品放回原貨柜,自查或互查是否放對。

  (教師從物品種類入手,引導幼兒交流生活經(jīng)驗,了解哪些物品是必需的,使幼兒從直覺行動過渡到理性思考。此外,教師適時地對幼兒進行關心同伴的教育,不但激發(fā)了幼兒的情感,而且促使幼兒更全面、更整體地考慮購物需要,落實購物行為,以增強購物的目的性。)

  三、第三次購物

  1.看來購物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一定要考慮周到。比如,帶多少東西合適,什么東西是一定要帶的,帶什么東西是不合適的,最后還要想想好朋友喜歡吃什么。下面要開始真的購物了。你們每人一個小錢包,錢包里有10元錢,記住要算好了花。

  2.幼兒購物,教師觀察、指導幼兒價錢是否算對,10元錢夠不夠用。

  3.幼兒互相介紹自己購買的物品。

  4.小結:許多小朋友都買了必需品,而且不多也不少,有的還想到了好朋友,真不錯。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以后由我們自己來準備春游物品,說不定我們想得比爸爸媽媽還周到呢!

  (使用真正的錢幣購買真實的貨物,把活動推向了高潮。幼兒在活動中有目的地選擇物品,合理地花錢,用心地考慮朋友的喜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購物感受和經(jīng)驗,這些都體現(xiàn)了教育的整合性和有效性。)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5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幼兒初步懂得要根據(jù)不同對象的喜好

  需要選購不同的禮物,激發(fā)幼兒真摯的情感并用行

  動來表達他們對熟悉和喜愛的人的一份心意。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能力。

  3、學習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活動重點:

  為不同的人選購禮物。

  活動難點:

  合作購物。

  活動準備:

  布置禮品商店的場景。

  活動建議:

  創(chuàng)設氛圍——引導參與——形成內(nèi)化。

  一、創(chuàng)設氛圍

  1、引導幼兒猜測今天會遇到的熟悉的人。

  2、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么,準備些什么?

  二、引導參與

  1、我們買些什么禮物送給他們呢?為什么?

  2、他們可能會喜歡什么?

  3、錢不夠,怎么辦?

  4、幼兒自由購物。

  三、形成內(nèi)化

  1、說說你們?yōu)檎l買了什么禮物?為什么挑選它?

  2、嘉賓出場,幼兒贈送禮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6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并會靈活運用。

  2、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產(chǎn)生購物的興趣。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超市購物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人民幣1角、5角、1元,了解人民幣、標簽、物品三者的關系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超市情

  2、投影儀1臺

  3、人民幣學具每個幼兒1套

  4、實物若干、標簽若干

  活動過程

  一、歌”進入活動室隨音樂“卡通之。

  師:“寶寶們,我們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嘟嘟超市的門前,你們知道超市里是干什么的嗎?(幼兒:賣東西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你們?nèi)ス涑邪桑?/p>

 。ぐl(fā)幼兒購買的欲望。)

  二、幼兒進超市購物

  1、師:“寶寶們看,超市里擺放的東西多整齊呀!你們看這里擺放的是什么(教師指向文具區(qū))(幼兒會說:“這里有鉛筆、棒棒膠、橡皮、尺子”等),這里是賣學習用品的地方,是文具區(qū)。

  依照此方法逐一介紹生活用品區(qū)、圖書區(qū)、食品區(qū)。

 。ㄗ層變褐莱械奈锲肥欠诸悢[放的。)

  2、師:“寶寶們看,每排物品的下面都有一個標簽,它表示上面的物品是多少錢,我們在賣東西的`時候要看好價格和手中的錢再買,下面老師發(fā)給每個小朋友一個錢包,自己去賣東西好嗎?

  (分發(fā)錢包,幼兒自己去購物)告訴幼兒買完東西要到收印臺去交錢。買東西時不推、不擠,做一個文明的小顧客。(保育員老師扮演收印員)

  3、幼兒在賣東西的時候可能出現(xiàn)一些問題,這時教師只是旁觀,不給予幫助。

  4、師:“寶寶們到老師這邊來,老師看看你們買到什么東西了?”

  幼兒圍到教師身邊,師問:“你買到什么了?”“你為什么沒買到東西?”

  有的幼兒沒買到東西可能活說:“我不認識錢!薄拔也徽J識上面的字!薄拔也粫ㄥX!钡,這時教師讓買到東西的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買到東西的。

  (此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認識到不認識錢不會花錢是買不到東西的,從而激發(fā)幼兒認識和使用人民幣的欲望。)

  步驟2

  三、交流比較

  請買到東西的幼兒到投影儀前演示并說說自己買的是什么、怎樣付的款。

  如:用1角錢買了一根鉛筆。就在投影儀上擺出一根鉛筆、1角的標簽和一個1角的硬幣,從而讓幼兒認識1角錢。

  用同樣的方法認識5角及1元的硬幣,并了解5個1角和1個5角一樣多,2個5角和1個1元一樣多,10個1角和1個1元一樣多。

 。ㄔ谟變簲⑹龅倪^程中不認識人民幣的幼兒學到了本領,認識了人民幣,也學會了怎么使用,他們會有強烈的購買欲望,以此來展示自己的本領)

  四、再次去超市購物

  師:“寶寶們現(xiàn)在認識錢了嗎?知道怎樣買東西了嗎?我們現(xiàn)在再次進入超市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如果不小心把東西碰到了地上該怎么辦?(幼兒:“把它撿起來”)對,撿起來放回原處。好,現(xiàn)在出發(fā)吧!

  幼兒自由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然后去收印臺交款。

  師:“寶寶們快開告訴老師這次你買到什么東西了?用了多少錢?”

  幼兒個個會非常興奮的向老師說自己買到了什么東西,用了多少錢。

  (幼兒的本領得到了展示,他們會感到非常自豪。)

  五、教育幼兒不亂花錢

  師:“寶寶們手中還有錢嗎?(幼兒:“有”)我們剩下的錢不能亂花,應該把它積攢起來留到以后有用的時候再用。今天我們學會了購物,以后我們要做家長的小幫手,幫他們?nèi)ベI東西好嗎?(幼兒:“好”)現(xiàn)在寶寶們把剩下的錢放在存錢罐中吧!”

  收學具,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只是讓幼兒初步了解人民幣,通過超市購物的游戲來認識人民幣,幼兒興趣頗高,求知欲強烈。但活動前對幼兒原有知識經(jīng)驗估計得過高,導致幼兒在第一次購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難,在認識人民幣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要深入了解幼兒的原有知識經(jīng)驗,除了備教材,還要備孩子,這樣才能使活動有條不紊的進行。

  小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開放陳列、顧客自我選購、排隊收銀結算,以經(jīng)營生鮮食品、日雜用品為主的商店。一種消費者自助選購、統(tǒng)一收銀結算的零售企業(yè)。在中國,超級市場被引入于1978年,當時稱作自選商場。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7

  活動目標:

  1、通過購物活動,引導幼兒關注食品保質(zhì)期,并初步嘗試推算保質(zhì)期。

  2、讓幼兒了解保質(zhì)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3、使幼兒掌握一些生活基本常識。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照相機、食品若干、各種飲料、食品標價卡

  活動過程:

  一、超市購物

  1、師:今天我們班里開了一個小超市,你們想去購物嗎?

  請你去超市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食品,回來的時候要和小朋友介紹一下,你在超市里買了什么?價錢是多少?

  2、幼兒去“超市”購物

  3、幼兒講述自己的購物情況:我買了xxx,它的價錢是幾元幾角。

  二、了解食品保質(zhì)期

  1、師:在超市里購物,除了要看食品的名稱、價錢之外還要看什么?

  2、師:你怎么知道你買的食品是好的還是壞的?(引導幼兒討論出:購物時還要看食品的保質(zhì)期)

  小結:食品保質(zhì)期是指保證食品質(zhì)量的期限。購物食品時一定要看清食品的保質(zhì)期。如果吃了過期的食品,就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傷害。

  三、尋找保質(zhì)期

  1、師:你們買的食品上都有保質(zhì)期嗎?大家一起去找找食品的保質(zhì)期可能印在什么地方呢?

  2、幼兒尋找保質(zhì)期并相互交流各自的發(fā)現(xiàn)。

  四、推算保質(zhì)期

  1、師:這包食品的保質(zhì)期是怎么表示的?(九個月)

  2、師:九個月又是多少呢?你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已經(jīng)過期了呢?(引導幼兒尋找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從而推算出保質(zhì)期限)

  3、引導幼兒在包裝袋上尋找生產(chǎn)日期并根據(jù)生產(chǎn)日期推算保質(zhì)期。

  師:你的食品是什么時候生產(chǎn)的?它的保質(zhì)期是多少時間?

  小結:食品保質(zhì)期的表示方法是不一樣的,有的寫著保質(zhì)期的長短,有的直接告訴你保質(zhì)期的最后一天是什么時間。所以,我們只要仔細地識別一下,就能買到放心食品了。

  五、選擇保質(zhì)期

  師:現(xiàn)在這里有幾瓶飲料,請大家根據(jù)保質(zhì)期挑選一份可以放心喝的飲料。老師也來挑一樣。(故意拿走已變質(zhì)的酸奶。)

  重點提問:

  1、 你的飲料是什么時候生產(chǎn)的?

  2、 它的保質(zhì)期是多少時間?

  3、 這幾瓶飲料為什么沒有人選?(提醒幼兒)

  師:我好渴啊,讓我把這瓶酸奶喝了吧!但是,我要先看看保質(zhì)期。還沒過保質(zhì)期,應該沒問題。哎呀,這瓶酸奶壞了呀!還沒過保質(zhì)期,酸奶為什么會壞呢?我們都是聰明的孩子,大家回去想想再找找原因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圍繞購物買放心之“保質(zhì)期”開展的一個集體教學活動,縱觀整個活動,體現(xiàn)了四個重視,也是四個亮點。

  1、重視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結構:首先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準確,恰當。依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情況以及不同年齡的關鍵經(jīng)驗對他們的學習提出了合理的要求,讓幼兒在購物的活動中關注食品的保質(zhì)期,嘗試推算保質(zhì)期,了解保質(zhì)期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顒娱_始我讓幼兒在購買食品的情境展開了學習活動,讓幼兒在現(xiàn)實的情境中學習、使幼兒對數(shù)學產(chǎn)生親近感,體驗到數(shù)學與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數(shù)學真有趣。在解決生活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有價值的數(shù)學知識。通過活動,較好的實現(xiàn)了目標。其次是活動內(nèi)容選擇恰當,注重各領域間的滲透。本次活動是以科學領域的內(nèi)容為主,整合了語言、社會、數(shù)學等領域的教育內(nèi)容和表達方式,在圍繞保質(zhì)期探索中了解了食品的保質(zhì)期期限不同、食品的'生產(chǎn)日期以及初步掌握了保質(zhì)期的推算方法。

  2、重視活動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連貫性;圍繞關鍵經(jīng)驗,用關鍵問題引導活動。從“在超市購物出了要看食品的價錢、名稱之外,還要看什么”到“什么是保質(zhì)期”再到 “保質(zhì)期是怎么表示的、怎么來推算保質(zhì)期”,一個一個問題環(huán)環(huán)相扣,且體現(xiàn)了遞進性和層次性,逐步突破重難點,符合幼兒認知規(guī)律的連續(xù)過程。

  3、重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綜合利用。在活動中,我給予了積極幫助,讓幼兒帶著問題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如和孩子們一起尋找保質(zhì)期、生產(chǎn)日期,和孩子們一起講述發(fā)現(xiàn),幫助他們梳理經(jīng)驗等。教師與幼兒融為一體,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活動中投放的活動材料來源于日常教育教學經(jīng)常使用到的物品,注重實效性。電腦、相機的運用,以及重點、難點內(nèi)容在黑板上的及時呈現(xiàn),使活動更直觀生動,易于幼兒理解和認識。幼兒在活動中始終有著濃厚的興趣,活動熱情高漲。同伴之間的交流學習和師生互動也很熱烈。幼兒參與熱情高,發(fā)言積極,孩子們之間的交流互動無處不在,幫同伴尋找著包裝袋上的保質(zhì)期和生產(chǎn)日期。他們在活動很還自然地學會了合作。活動中我本身也完全和孩子一起融入到了活動中,語言也比較有激情,從而也感染了孩子。

  不足:

  1、在推算保質(zhì)期的時候教師有些倉促,準備不夠充分?梢韵茸層變和扑愫唵吸c的日期,如“幾天的”,“酸牛奶”的保險日期比較短,可以讓幼兒根據(jù)生產(chǎn)日期為酸奶推算保質(zhì)期,然后再學習推算“幾個月”、“一年、兩年”的食品。這樣容易讓幼兒進行推算,也易于理解和掌握。其次在認識價錢時,我在語言的講解上不夠規(guī)范,“4.50元”不應該讀成“四塊五毛”,而應該是“四元五角”。集體教學中不能用地方方言,而是要給幼兒傳授普通話的規(guī)范語言。其次、雖然活動中幼兒已理解了并能正確認讀價錢的數(shù)量,但教師還是要讓幼兒充分理解和掌握,使知識點掌握得更正確和鞏固。如小數(shù)點前面是表示“幾元“,后面是表示“幾角”。

  2、對于幼兒的回答急于回應,可以將不確定的答案拋給孩子們“那你們知道包裝袋上為什么要有保質(zhì)期嗎?保質(zhì)期的時間為什么有長有短”從而引發(fā)幼兒討論思考。不要急于告訴他們答案,讓他們有充分想象、思考的余地。充分放手讓幼兒自己去試一試,說一說,使幼兒能根據(jù)自己已有的知識和能力來分析、解答,尊重幼兒的經(jīng)驗和思維方式。

  3、活動內(nèi)容多了些,如“超市購物”環(huán)節(jié)可以在事先完成、日期的表示方式也可以在事先認識和了解,這樣本次活動的內(nèi)容量就不會顯得太多。

  4、活動中孩子們是圍繞教師預設的問題進行活動,如何培養(yǎng)幼兒在科學活動中的質(zhì)疑能力,能否有效圍繞幼兒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活動,還須在以后的活動中嘗試。

【幼兒園大班教案《購物》】相關文章:

購物幼兒園大班教案02-06

大班購物教案01-03

超市購物大班教案04-12

大班《購物高手》教案06-22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活動《購物》教案01-05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活動購物教案01-04

幼兒園大班綜合新型的購物方式教案11-23

大班社會超市購物教案01-02

大班購物教案18篇05-13

大班購物教案15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