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中秋節(jié)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實用】中秋節(jié)小學作文五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jié)小學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jié)小學作文 篇1
今天是中秋節(jié),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也是家人團聚的日子。
早上,爸爸給我講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聽著聽著入了迷,急不可待地想見到我心中的嫦娥。
盼望已久的夜幕終于降臨了,月姑娘悄悄地從天邊爬出來,圓圓的,大大的,像個玉盤,晶瑩透亮,月姑娘非常的調皮,一會兒鉆進云姐姐的懷里,手舞足蹈;一會兒和星星妹妹談笑,娓娓動聽;一會兒唱歌,一會兒跳舞……美極了!
為了烘托賞月的氣氛,媽媽特意準備了很多好吃的,當中自然少不了今晚的主角——月餅,月餅的.樣式可真多啊,有方的,圓的,花的,餡也有紅棗的,豆沙的,五仁的……我一邊吃著月餅,欣賞著天上的月兒,一邊依偎在媽媽的懷抱里,聽爸爸談中秋的感想。
爸爸說:“月是故鄉(xiāng)明!
媽媽笑著看了一眼爸爸接著說:“人是故鄉(xiāng)親!
我知道他們一定是想念在外地的爺爺了,其實我很想念爺爺,來年的中秋節(jié)我希望爺爺也能來我們家。
夜色漸漸深了,我們全家依然流連忘返,興致勃勃欣賞這美妙的月亮,暢談著我們幸福美滿的生活。
我愛中秋節(jié),更愛中秋節(jié)的月亮。
中秋節(jié)小學作文 篇2
我盼望以久的中秋節(jié)終于到了。吃完晚飯,爸爸媽媽帶我和表姐們出去玩兒,我們一邊散步,一邊賞月。
“今晚的景色真是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叫道?蛇@月亮就是躲在云里不肯出來,不一會兒她才露出半個臉,像個害羞的小姑娘;又過了一會兒,月亮終于出來了。它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銀色的輕紗,使這個夜晚便變得更加浪漫了。就在我們聊得熱火朝天的時候,遠處傳來一陣呼喊聲:“北北,快回來吃月餅啦”!我聽了,垂涎三尺,像箭一般沖進家門。
一到家,月餅已經端上桌了,月餅有大有小,有豆沙餡的;有蛋黃的.;還有草莓餡的……我們玩起了游戲,游戲規(guī)則是:用六個骰子骰,誰的數最大,這塊最大的月餅就是誰的,依次推論……結果,我以總數34分贏得了最大塊的月餅,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中秋節(jié)小學作文 篇3
中秋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多少文人墨客寫詩贊美:杜甫的“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蘇軾的“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我也喜歡過佳節(jié),還去感受“水火西湖映圓月,萬人天涯共此時”的歡樂。
中秋夜,泉州西湖公園皓月高懸,刺桐閣的燈火點亮近處的夜空,清風陣陣拂過臉龐。公園的花崗巖欄桿邊,早已被人群圍得里三層外三層,臺階上更是坐滿人?吹竭@里,你心中會升起巨大的問號:“這是在干什么呢?”告訴你吧:“大家在等待‘水火共舞’的噴泉表演。”
七點剛過,圓圓的月亮越升越高,銀色的灑在湖面上,帶來朦朧的美。我拿起手中的相機,盯緊月亮前進的軌跡,想拍下一張體現湖、橋、亭、月合為一體的美麗照片。
月亮慢慢地前進,不時有調皮的烏云飄來搗亂。我一動不動地盯著,不受喧囂人群的影響。咦,月亮“爬”到二十一拱橋的'正上方啦。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連忙調整角度,按下快門,順便連刺桐閣的翹角與銀光螢螢的湖水也收入照相里。
正當我翻來覆去地欣賞照片時,突然眼光紅光一閃,噴泉上的火束逐一噴起。耳邊隨即一片驚呼之聲,音樂噴泉表演開始。你年,火束穿插在噴泉表演中間,以水幕為背景,結合音樂的旋律,噴泉變幻出各種開關,引得圍觀的人嘆服叫絕。最為壯觀的是32個火束同時出現,那真是“水火相容”呀。嗯,怎么有個成語叫“水火不容”,這是怎么回事?
“嘭嘭嘭……”西湖水面上紅光閃現,圓月和“水火共舞”的噴泉表演交相輝映,吸引萬名市民前來共度中秋。
聽完講述,你是不是羨慕我過一個熱鬧又祥和的中秋夜呢?那就趕快拿起筆,曬曬你是怎么過中秋佳節(jié)的。
中秋節(jié)小學作文 篇4
“八月十五金秋之中”,中秋,古往今來,皆有人月兩團圓之說。不知在這一天,又會有多少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在思念著家鄉(xiāng)的中秋。家鄉(xiāng)的中秋,沒有張燈結彩的熱鬧氣氛,在我眼里,卻別有一番韻味。
中秋這天早上,奶奶一定早早起來準備,即使我因為放假想要偷懶,聽到鍋碗瓢盆的悅耳交響曲,也會起來幫忙。家鄉(xiāng)每逢大節(jié)日都要祭神祭祖,所以盡管奶奶早早準備,早飯也還是很遲才吃。
家鄉(xiāng)房屋的布局大多是入門見大廳,走過巷子連接著露天的天井。祭神祭祖通常是先在大廳祭地龍神,再在天井祭祖先。供桌上必定放著“三牲”,即咸魚,豬肉和雞;五碗盛得滿盈還要向上堆成小山的白米飯,兩碗之間放上筷子,前面擺上酒和茶。但在天井祭祖時,必須裝上滿滿一筒米插香。而插香這個工作,通常就由我一力承擔。向著正位拜三拜(三鞠躬),再恭恭敬敬地把香插好。這時,我也會許下心愿,也算是求祖宗保佑,心中也就常懷幾分敬畏。
祭神祭祖后,便要放鞭炮,各家的時間點不同,鞭炮聲此起彼伏,時時有之。這之后,供品自然就成為飯桌上一道好菜。早飯,是要一家人一起吃的。一家人圍坐一桌,其樂融融,你也將明白,節(jié)日不過是個歸家的借口。
大節(jié)日還是有著許多的禁忌與約束,尤其對我。然而每逢大節(jié)日,最高興的還是我。因為每到這個時候,叔叔一家將會從陽西回來,這便是我所期盼的。叔叔的女兒,也就是堂妹,從小和我一起長大。只是后來因為叔叔的工作調動,堂妹也到陽西去了。兩地相隔不遠,我們卻仍是聚少離多。所以,我們都盼著節(jié)日,堂妹也盼著回家。
玩了一整天,夜晚終于到來,我們也和別處一樣——賞月。
小時候,家人總會在天黑之前將桌子和各樣食品搬到樓頂,準備賞月,我和堂妹必定早早挑好兩個燈籠,賞月時便將它掛在高處,任由蠟燭放出小而紅艷的光芒,散發(fā)著暖暖的笑意。月餅,柚子,葡萄,都一一擺上桌,還附上一壺茶。這茶,通常是像羅漢果茶,菊花茶這樣清熱的茶,入口留下甘醇的回味。
坐在桌邊,吃著月餅,大家高談闊論。月餅大多是甜餡,易膩,柚子便在這時出場。媽媽和奶奶剝柚子皮時都會先割下頂部,再用小刀在外皮上從上而下劃上幾刀,便可從中剝開,往往可以得到完整的空心球狀的柚子皮。叔叔會用牙簽將切口連接起來,再在上方用銅線串上棍子在中間放上蠟燭,哈!又是一個小燈籠。
有時坐久了,不愿再坐,我和堂妹便會同藍姑一起,走街串巷。藍姑是叔公的女兒,只比我大三歲,和我們一起長大。在門口賞月的鄰居看見我們這三個提著燈籠的小孩,都招呼我們進去吃月餅。如果每一家都進去,豈不吃撐了?我們只應上幾句,來到朋友家,玩一會兒,吃上幾塊月餅,提上燈籠,便繼續(xù)游玩。燈籠不大,光芒卻小而溫暖,路燈時常不亮,燈籠照亮著前方的路,映著我們的笑臉。
有一年,叔叔還買回了孔明燈。不等天完全被夜色染黑,我和堂妹便迫不及待地來到樓頂,放孔明燈。叔叔幫我們擺弄好外面一層薄如蟬翼的紅紙,點燃蠟燭,輕輕松手,孔明燈便冉冉上升。火光,映著紅色的薄紙歡躍地跳動著,似乎能照亮天空一角。
遠方似乎又掀起一陣風,飄送來許多孔明燈。我和堂妹數著,天上的星星也配合地閃爍。十只,二十只,不,三十只,也許更多?酌鳠綦S風飄向遠方,載著無數人的心愿,成為遠方星星點點的閃爍的'光芒,星星點點的紅色的希望。我們的那一只,也早已混入其中。堂妹眨著眼睛,問我:“我們的愿望,會實現嗎?”我笑著撫摸她的頭發(fā),“一定會的”,抬頭仰望星空,無邊無際,廣闊無垠,給人以無限的希冀。
然而現在,大家都懶于將東西搬上樓頂,便直接在家門口賞月。燈籠,似乎也隨著童年走出了我們的中秋。眼前,只有鄰家小妹妹的電子燈籠閃爍著,少了幾分紙燈籠的韻味與溫暖。樓房,擋住了月影,直到很晚,月亮才能爬上來,我們依然愿意守候,我們都不喜歡沒有月亮的中秋。
也有一年中秋,是多云的天氣,月亮遲遲不肯露臉。而我就一直等,直到看見白玉盤般的月亮從云層中出來,才沉沉睡去。幸好,中秋也極少下雨。
又是一年中秋,叔叔沒有回來。少了堂妹爽朗的笑,總覺“遍插茱萸少一人”,皎潔的月光不知和誰分享。然而,就是看著那輪圓月,便一點一點地釋懷了。不相見,也可以思念,我們也早把彼此記在心中。想來堂妹必定與我共賞此番月光,思念著彼此吧。古代詩人借月遙寄思念的情懷,莫過于此吧!
中秋賞月,正是團圓佳節(jié)。佳節(jié)未變,人卻一年一年地長大,對此的喜歡倒也未必會變。只盼來年中秋還能邀你與我一同共賞圓月,一起品味家鄉(xiāng)的中秋節(jié)。
中秋節(jié)小學作文 篇5
中秋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個團圓的日子。
我和爸爸、媽媽起來到了外婆家,外婆家可熱鬧啦!原來小外公家也在外婆家。舅媽和外婆正在廚房里忙著燒菜呢。我和表哥就起在院子里玩滑板。
我們正玩得開心時候,聽見舅媽在喊:“吃飯了,吃飯了!”我們就急急忙忙跑到客廳,啊,已經坐滿了圓桌的人了。外公說:“今天是中秋節(jié)我們起來干杯!毙⊥夤f:“團團圓圓合家幸福!贝蠹引R聲說:“好,好。”外公又說起了“吳剛伐桂”的故事。據說:吳剛在月亮上砍伐桂樹,砍了年才從樹上砍了片葉子,從天上掉到人間就變成了片金葉子。這片金葉子會掉到在人間最勤勞的`人家門口,這家人就會富有起來。外公對著我和表哥說:“你們長大了要勤勞,勤勞就是財富。”我聽著外公講的故事,仿佛感覺到那片桂花葉子落到了外婆家的門口。
我們開開心心的吃完了這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