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清明節(jié)周記合集九篇
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動,一個星期已經結束了,一周的經歷,可以助長我們的閱歷,讓我們通過周記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吧?墒窃鯓訉懼苡洸拍艹霾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清明節(jié)周記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jié)周記 篇1
清明節(jié)那天,太陽很大,我和父親去找蜜蜂。我們在釣臺降村開始找,我們在路邊的山丘上找到了幾個大洞,我下去看了看,里面沒有東西,我們就走了。我們接著前行到了澄照,我們就去掃墓。在路上,我看見了蜜蜂,驚奇地叫起來:“父親,我看見蜜蜂了!备赣H一聽,高興地不得了,可是一看,看見了蜂箱,是別人家養(yǎng)的,我們嘆了一口氣,只好去掃墓了。
我燒了很多紙,突然,一陣風吹來,把正在燒的紙吹到了草地上,火苗開始向周邊飛去,就要引發(fā)“森林大火”的.時候,我把草給一點一點拔下來了;鸾K于撲滅了,我也回家了。
清明節(jié)周記 篇2
今年的清明節(jié)來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以前我總是以為清明節(jié)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么想要清明節(jié)快一點到,終于清明節(jié)到了,可是那個時候一開始還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個不停,還得我們上學都成了個麻煩,從家里到學校就已經濕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個星期半了,還記得一次去上學時也是清明節(jié)后的最后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刮風,我最不喜歡的下大雨時鞋子進水,一進水就很難受了。但是下那么大的雨也有好處跟壞處。
雨的好處,F(xiàn)在中國有很多的國家都是缺水的,好像我老家那樣,那里的`跟都已經快干枯了。那一年是過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幾天后就很無聊就到爺爺?shù)奶锏厝タ纯,一看就嚇一跳,那里的那條用來澆菜的河水就只能裝2個水桶那么多了,不但是這里還有被的地方也是這樣。一次我又跟爺爺奶奶去他們種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經干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還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個月了,也應該回廣州了,在我沒回之前就下了一場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經裝滿水了。加上現(xiàn)在又是清明節(jié)下了這么多天的雨,老家那里的河水也夠種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壞處。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學生們上學就出問題,雨就不停的下著,人也只好撐著雨傘去上學,盡管帶了雨傘照樣也會被雨淋濕。而且雨下了這么多天隨時隨地都會引起洪災,雨即有好處也有壞處,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好像我家對面有條河,里面養(yǎng)著很多魚,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時,河水就漲起來了,那些魚也游上來了,那水越長越高,幸好人們及時處理了,才退出了危險。
清明雨上,我又學到不少知識。
清明節(jié)周記 篇3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好像從來都是這樣的;蛟S是上天真的有什么感知吧,每每清明節(jié)都會下場綿綿細雨,這次也不例外。
在以往的清明節(jié)的時候總是記得有很多人背著個行禮去掃墓,只是單純的掃墓而已,而且只是對自己的家人或者朋友。然而隨著人文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人們的愛國意識等整體素質的提高,清明節(jié)已經被重新定義了。它可以做為一次愛國教育的活動供學校教育學生也可以作為人們對先輩輝煌歷史、功過是非的有價值的探討。
今天的清明節(jié)更加顯示出了人們對偉大中國的那份真摯的'熱愛。清明節(jié)是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今年來,國家對清明節(jié)的重視也大大提高,帶給廣大人民的是愛國主義情操的不斷提升與陶冶!
清明節(jié)周記 篇4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蘇,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jié)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
記得小時候,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fā)現(xiàn)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么“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而且他還是個外鄉(xiāng)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么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guī)е蓡柵苋ズ闷娴馗嬖V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里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么,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是個功臣,如今尸骨卻流落他鄉(xiāng),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了,由于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jié)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于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 紙錢只剩下最后一疊時,母親把它遞給我說:“小詠,你為那位死不知名的.人燒吧,唉!沒人給他上墳怪可憐的。”……火光映著我的臉,我在心里說:“安息吧!明年清明節(jié)時,我一定為您去上墳!”一陣風吹了過來,把紙錢燒過的灰燼吹走了……
清明節(jié)周記 篇5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清明節(jié)這一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我和媽媽因為思念爸爸、思念家鄉(xiāng),便一起回到美麗的家鄉(xiāng)郎溪踏青。
一路上,春意盎然,讓我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老師才教我們的一首詩:“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春的山村,千里大地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郁郁蔥蔥的樹林綠遍山陵和原野,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呈現(xiàn)出一片白色。山間到處鳴響著鳥兒歡快清脆的叫聲。蒙蒙的細雨如煙似云,輕輕地飄灑著,這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guī)聲里雨如煙”啊!我們欣賞著一路上的美景前進著。
讓我體會到農村簡樸而富有樂趣的生活,農村是多么的美好,四月的鄉(xiāng)村,到處呈現(xiàn)著別樣的風景。這次回來,我的心情與以往不同,我緬懷的是爸爸,因為他幾年的.臥床不起,爺爺奶奶看護著他,他純粹是靠藥物支撐著。每次媽媽帶我回家看他,他對我一點反應都沒有。我看到他的眼睛是在看我,可能想講什么,但沒有交流,我喊他,也沒有回應。這就是植物人的原因吧!
去年,爸爸走,媽媽帶著年幼的我在外面受許多的苦,回家踏青就是掃墓祭奠。我跪在爸爸的墓前,看見光禿禿的墳,想想受許多苦難的爸爸和艱難生活著的媽媽,我大聲痛哭著。爸爸,我好想您,我好想向別的小朋友一樣,一手牽著爸爸,一手拉著媽媽。爸爸,以后我會每年回來看您的,您的女兒一定會懂事聽話,一定會努力學習的,不會辜負你的期望!
清明節(jié)周記 篇6
古詩云: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覷,尤其是在對于天氣或者季節(jié)上的把握,精準度頗高。今年的節(jié)又是個雨天,回想起來,這個節(jié)氣上多半以下雨為主。而每年我隨家人一起去掃墓祭祖很多次也都遇到雨天。
但是今年不同于往日,并不是在本地掃墓,而是回到爺爺?shù)募亦l(xiāng)南京去掃墓。因為聽說是遷墳的緣故。而這次掃墓的陣容也頗為強大,作為一個大家族,往常都是有派幾個代表去掃墓的,今年可以說的全員出動。
我們包一輛中巴,一行十余人,走上祭祖之路。
這個季節(jié)恰逢春季,所以也正好都是踏青,春游的時節(jié),所以借此機會我們全家也共同小游一把。
中午的時候,我們到達目的地,新墳的墓地在爺爺家鄉(xiāng)小鎮(zhèn)較為偏僻的小山上,我們撥開雜草叢生的泥面,魚貫的穿過已經被人踩出的'一條小路。天公還算作美,出來的時候是下著雨,但是到當?shù),竟然是個陰天,不用打傘那么麻煩。大家有說有笑,一點也沒有被這陰郁的天氣所掃到興致。我想,大家肯定都憋壞,工作忙碌的忙碌,家庭需要照顧,除春節(jié)國慶以外,難得有這么一個機會聚一聚,出去走走。
我們在新墳的前面,按照長幼先后次序,磕頭,然后焚燒紙幣。環(huán)顧一下四周,到處是綠色植被,以及欺負連綿的山頭。雖然山不是很高,但對于我們這里沒有山,到處都被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所覆蓋的新型城市來說,很新奇,很有趣,我們應該多多回歸到自然當中。
接下來,大家都表態(tài)說,難得有機會來一次,不管怎么樣都要到市里逛一逛。然后大家都把目光投向我的爺爺,作為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質最老的人,他最有發(fā)言權,雖然他在家里平時沉默寡言,但是說出來的話還是很有分量。當然,爺爺同意。
于是我們又驅車一個小時來到南京的市里,我們兜一圈玄武湖,那里很大,古老的城墻上被覆蓋著層層疊疊的爬山虎,在煙雨凄迷的空氣中遠遠望去格外的憂傷,仿佛在訴說著南京這座古老城市做經歷的喜怒哀愁。這片湖的風景區(qū),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我們一行人,三三兩兩成群結隊走的也很艱辛。看來我們都市人真的應該多多鍛煉。
黃昏的時候,我們又到秦淮河的夫子廟一帶,在那里解決晚餐。秦淮河的夜晚,華燈初上,沿街店鋪的商販們早已蓄勢待發(fā)。各種小吃,小玩意兒,還有小寵物玲瑯滿目,應接不暇。最后我們在停車場碰頭的時候,都發(fā)現(xiàn)各個家庭都滿載而歸。
今天的行程雖然很趕,但是很充實,我望著沿途的風景還是難以抑制內心的喜悅,只是發(fā)現(xiàn)最后大家都累,都在車上沉入夢想。
清明節(jié)周記 篇7
清明節(jié)是4月4日。這天,全家吃了午飯,奶奶準備好了要用的東西。我一看,準備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銀行的錢和金銀財寶,連衣服、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到了。我就和爸爸媽媽、奶奶、小姑媽乘上了爸爸的車出發(fā)了。在車上,奶奶告訴我:“清明時節(jié),又稱掃墳節(jié)、鬼節(jié)、冥節(jié),與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及十月十五下元節(jié)合稱三冥節(jié),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節(jié)的起源,據(jù)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談清明時節(jié),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xiàn)在已失傳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說起!蹦棠瘫阆蛭艺f起了寒食節(jié)的故事
來到了我們永康的花街那兒的一座山上,那里樹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因為今天早上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
我們找到了太公、太婆的合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著,就讓爸爸媽媽把清明紙標起來,媽媽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已經來過了!睒撕昧艘院螅棠套屝」脣屇贸12支香給她,奶奶點燃了香,只見往上一沖,火就滅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fā)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太公、太婆,今天我們來看你們,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里的孩子都學習優(yōu)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大學的表哥,讓他一次性就考上重點線,上一所好學校。你們能答應我嗎?太公、太婆?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盡管用吧!”說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還囑咐爸爸把帶來的鞭炮放起來,爸爸便聽了奶奶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來。放完了鞭炮,媽媽有敬起了酒來。除了爸爸,我們就燒起了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說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他們裝一下吧!”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帶丟進了火堆中。干完了,奶奶把把一個托盤拿了回來,其余的就放在了那兒。快要走了,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時節(jié),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說完,我們就走了,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著太公、太婆!疤、太婆,你們安息吧!”
清明節(jié)周記 篇8
又是一年的清明時節(jié)。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著、糾纏著。
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jié)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仿佛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和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著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和思念。回味少年時,清明節(jié)和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yōu)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著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著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著鞭子,一手遙遙指著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xiàn)。
這大概是源于《清明》這首詩吧!扒迕鲿r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痹谖覠o憂的歲月里,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像童年放起的一只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于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后,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
外公走后,每年的清明和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說,對別人的思念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于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jié)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jié)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于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清明節(jié)周記 篇9
清明就是中國農歷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第五個節(jié)氣。清明節(jié)在每年春天的四月四號到六號之間。這一天也就是我們祭奠和緬懷逝去的親人的日子。
這時正就是漫長的寒冬過去了,絢麗多彩、生機盎然的春天蹦蹦跳跳地來到我們身邊。一會兒春風和煦地吹拂著我們的臉;一會兒春雨淅淅瀝瀝地飄灑下來,使大自然格外的清明。
奶奶說:“清明節(jié)就是最富有詩意的節(jié)日。”我們翻閱了《少兒讀古詩》這本書,找到了唐代詩人韋莊的“滿街楊柳綠似煙,化做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里,女郎繚亂送秋千!钡脑娺有宋代詩人吳惟信的“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的詩,還有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边@些詩都描繪了清明這個節(jié)日帶給人們就是一般的精神享受,個性就是杜牧把清明與“雨”緊緊地連在了一齊就是這種詩意到達了極致。
我喜歡過清明節(jié)就是另有原因的:我最后有機會到郊外擁抱春天。第一個機會就是學校組織我們去春游,那時,師生將乘坐大巴車一路上欣賞這春天的美景來到風景如花的山上、草地上或湖邊柳樹下,盡情享受著春天的快樂。第二個機會就是和我們吳家的所有成員結伴掃墓,那時,我們會帶著鮮花、水果和糕點,祭奠吳家的祖先,我們排著隊在墓碑前鞠躬行禮,奶奶鞠躬的時候,喃喃地說:“爸爸媽媽,我們來看望你了”然后,我和表哥表妹們在山上追趕瘋跑,釋放我們的青春活力,我們各自帶著自己喜愛的玩具,如跳繩、空竹、風箏等在山下的空地上各展現(xiàn)自己的“絕活”。直到聽見“我們走了!”一聲喊,我們就依依不舍的走向各自的車子,互相揮揮手,奔向同一個目的地――安樂園餐廳。
在回程的車上我沉浸在不舍離去的情緒中,奶奶卻和我耳語:“次活動能夠叫掃墓,也能夠叫踏青。我們把掃墓和踏青結合在一齊了。
歸途中,我在想著明年的掃墓和踏青。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就是我小學生活中不可忘懷的節(jié)日。
【清明節(jié)周記】相關文章:
清明節(jié)的周記06-09
清明節(jié)周記11-04
清明節(jié)的周記【推薦】06-12
【推薦】清明節(jié)的周記06-12
【熱門】清明節(jié)的周記06-12
【薦】清明節(jié)的周記06-12
清明節(jié)的周記【熱】06-12
清明節(jié)的周記【精】06-12
清明節(jié)小學周記06-12
清明節(jié)初中周記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