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談教育作文4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談教育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談教育作文1
通過“五心教育”學習,我深刻記住了:“忠心獻給祖國,孝心獻給父母,愛心獻給社會,誠心獻給他人,信心留給自己。”這可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將“五心教育”落實于行動。
忠心獻給祖國,我認為這是必須的。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幸福。我雖小,但我從史書上或影視上了解到:自古以來,有多少仁人志士都把忠心獻給了祖國,為了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嚴,舍生取義,義不容辭。故此,我目前必須珍惜時光,好好學習,十二年后,我必將成為國家的有用之才,為我們的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孝心獻給父母,我認為這是肯定的。這是報達父母對我們的養(yǎng)育之恩。父母給了我們的生命,父母照料了我們的生活,父母百般呵護我們的成長。他們是我們最親的人,他們是我們受挫折時的`避風港,他們是我們遭受雷雨時的保護傘。我們無論何時都要為父母著想,自古就有“百善孝為先,子欲孝而親不待”等傳世警言,當我們長大后,父母已老去,我們更應該對父母多盡一份孝心。
愛心獻給社會,我認為這是應該的。因為愛是純粹的,愛是溫暖的,愛是相互的。我們每一個人都離不開社會這個大家庭,每一個人都在直接或間接地享受著社會大家庭帶給我們的幸福。還有就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彼裕瑹o論我們從哪一個角度考慮,我們都應該關(guān)心幫助身邊需要關(guān)心幫助的人。
誠心獻給他人,我認為這是必然的。誠心,就是真誠對人,真心對事。在生活中,相互幫助,團結(jié)一致,講衛(wèi)生,講文明;在學習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講刻苦,講成績;在處事中,以誠相待,相互尊重,講誠信,講長久。因此,我們無論是交朋友,還是做生意,都應以誠為本。若欺騙別人,得到的只是暫時的利益,失去的卻是什么也買不到的友誼。
信心留給自己,我認為這是自然的。八年后,讀大學是我的理想,要實現(xiàn)這個理想,我必須要有信心。信心是成功者必須具備的重要心理品質(zhì)。有信心,才會有決心;有信心,才會有恒心;有信心,才會有勇氣。只有我有了決心、恒心、勇氣,才會具備不怕吃苦的精神,大學校園的鮮花才會為我綻放。我們每一個同學都必須對自己有信心,相信“天生我必有用”,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而努力,為將來生活得更加精彩而多讀書,讀好書。
“五心教育”讓我感受頗多,受益匪淺,我將與她相伴終身。
談教育作文2
這次的演講題目為“中西方教育談”。既然要以兩個以上的概念來談,那就必然要有差異。否則“談”就失去意義了。而教育,通常被分為兩類:即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下面我們先談談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異。
首先,西方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從出生那天起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意愿和個性。無論是家長、老師還是親友,都沒有特權(quán)去支配和限制他的行為,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不能替孩子做選擇,而是要使孩子感到他是自己的主人。而中國家長則大都要求孩子順從、聽話。這不僅僅使孩子失去了童年的自由、快樂,更是抹殺了孩子自主、自立的天性。
而且,西方國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視孩子從小的自身鍛煉。他們普遍認為,孩子的.成長必須靠自身的力量,因此從小就培養(yǎng)和鍛煉孩子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在這種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孩子逐漸成長為具有獨立生存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公民。而中國孩子卻漸漸喪失了獨立自主能力。
在家庭教育的不斷灌輸中,學校教育也會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一筆。畢竟大多數(shù)孩子的學習生涯都有十五六年,這十五六年往往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影響深遠。
《成長》的作者凌志軍在與網(wǎng)友的交談中舉過這樣一個例子:在微軟總部有一千多名中國人,但很少有人進入管理層。問其原因,微軟公司負責人說,中國人在那里是非常好的工程師,但他們很少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敢對老板說“不”,沒有想象力,開會不發(fā)言。不是說中國人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而是在于中國人太習慣于按照別人的思路去做事,缺乏主見和創(chuàng)造,他們不適合進入管理層。
沒有想象力,缺乏主見和創(chuàng)造,這就是應試教育的最大弊端之一。中國的基礎(chǔ)教育在國際上可稱得上是最棒的,這一點可從國際中小學奧賽上得知。在中小學基礎(chǔ)教育過程中,分數(shù)第一、排名、死記硬背、考試制度、試卷的設置等種種做法都在抑制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學生不問,教師不講,唯一的評價標準是考試。許多西方人是這樣評價中國的學生的:“中國人想象力差,模仿能力很強!蔽腋械讲环䴕,如果中國人沒有想象力,那四大發(fā)明又是誰創(chuàng)造的呢?同時我也感到悲哀,因為我們確實沒有太多的想象力,當西方老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考題時,我們卻在死記硬背標準答案。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民族,已知答案的問題不需要重復解決,而這恰恰是我們教育的失敗之處。所以,呼吁創(chuàng)新、開放教育是教育發(fā)展的必要步驟,而只有教育事業(yè)走上正軌,國家才能繁榮富強。梁啟超有言: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談教育作文3
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視教育,其原因就是時代越來越先進。因此我們必須緊跟時代的腳步,不能落后。
關(guān)于教育——我們國家已經(jīng)盡了最大責任去落實,我們每個中國人的受教育程度都已有了明顯的提高。一個人的受教育程度決定了他的修養(yǎng)風度,一個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決定了上一輩對下一輩的教導,一個民族的受教育程度決定了一個國家是否繁榮昌盛。
從古至今,我們都在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佳話,而達到這點的前提是,每個學者都能接受到高水平的教育。有了好的教育,才能提高教育程度,才能使中國人一代比一代強。由此可見,教育水平的提高,直接關(guān)系到每個中國人對家庭,對社會,甚至于對國家的影響,只有將中國人的整體受教育水平提高上去,才能把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提高上去,作為一個中國人,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告訴我們,中國人自強自立的前提條件,是必須有高水平的教育,這樣才能創(chuàng)造中國領(lǐng)先世界的神話!
如今,教育已不單單指在學校受到的教育,更廣泛指來自家庭的教育。正值花樣年華的我們,往往有逆反心理,所以常常因此而忽略甚至不理解家長對我們的關(guān)心和教育,其實家長對我們的教育有著一定的影響,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決定了國家的未來,也就是我們這些新人,是否能為祖國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明天。
教育不光是書面,更需要靈活,需要聯(lián)系實際,因為我們所重視的教育,終要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去的,而作為祖國的新一代,我們接受教育也是為了能給祖國創(chuàng)造輝煌。太多人的眼光過于局面性,應該把“教育”二字,拓展開來看,這樣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它包含很多東西,而且更多的是我們從生活中,從嘗試中所得到的寶貴的經(jīng)驗。
在很久以前中國就已是一個文明古國了,我們在文明,教育方面始終領(lǐng)先世界,然而不少國家從中國引進了我們的文明和文化,比如:日本。且先不說大的方面,就日本人的傳統(tǒng)服裝和服來說,就是中國唐代的著裝,他們在既我國幾千年以后才這樣穿衣。就日本來說,其實還有很多的中國文化,比如:建筑風格,日本建筑物多采用中國唐朝的`建筑風格,由此可見中國對世界各國的影響。而如今的中國,往往是把自國的傳統(tǒng)風格換成了西方文化,我們的國家的確越來越發(fā)達了,但我更相信,沒有人愿意看到中國丟掉了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去模仿,過分汲取的西方文化,F(xiàn)在,我們所受的教育確實很先進,但是又有多少是我們中國自己的東西呢?我不是說追求他國的文化是一種錯,而是強調(diào)我們國家不應該丟失自己的風格。
但愿美好的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但愿我國的文化越來越領(lǐng)先世界。
談教育作文4
在當今這個以讀書為本的世界里,教育是一個離不開人們的話題。然而就在這樣的一個世界里,人們忽略了教育的本質(zhì)。
轉(zhuǎn)變思想
可能是由于時代的原因,每一所學校,每一位老師最然在嘴上喊著“先育人,再教書”,可是實際卻做不到。他們就完全剩教書了,哪里還見育人的影子?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學習就是一個思想轉(zhuǎn)變的過程,一旦思想的彎轉(zhuǎn)過來了,自然就知道學了。知道努力了,自己懂得控制自己,那學習就沒有那么費勁了。這時的老師才能夠以教書為先。不過可悲的是,很多的學生不能夠轉(zhuǎn)過這個彎,一直到長大才會后悔,可那個時候也就晚了。學生轉(zhuǎn)不過這個彎,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老師,都是一件累人的事。老師要不斷的看著學生,逼著他學,甚至有時候看的住他的人卻看不住他的心。其實學生又哪里是不累呢?一直持續(xù)做一件自己排斥的的事情,痛苦不言而喻。因此,老師的第一件事青并不是先把學生的成績提上去,而是先轉(zhuǎn)變他的思想,這樣對學生也好,老師日后也輕松。但如果不能把這個彎轉(zhuǎn)過來,那就是一個失敗的老師,更不用提這個學生日后的學習了。
學少而精
中國教育的常態(tài),想把學生培養(yǎng)成一個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全能人才,可是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很骨感,那的確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在中學校園里看,到處都是疲憊的中學生。他們一個人要擔九門課程;蛟S你去問一個學習很不錯的學生,問他擅長什么功課,喜歡什么功課,他回答不上來。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自己擅長什么。每一科都成績平平,沒有太好的,也沒有太差的。其實這樣的學生是最悲哀的,他們已經(jīng)失去了自我。但是也不能怪他們,他們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平均分成九份,當然不會有突出的.課程,但幸運的是,也不會有太差的。學那么多的課程,卻不能深入,為什么不能想一想換一種教育的方法呢?學得少一點,深入點,哪怕只是涉足了一個領(lǐng)域,但成為這個領(lǐng)域的人才,不也比科科是庸才的人好很多嗎?更何況中國的人口資源那么豐富,每一個人鉆研自己的領(lǐng)域,結(jié)合在一起不也是均衡發(fā)展么?而且每個領(lǐng)域都是人才,這樣不是更好嗎?
活學活用
填鴨式教育也是一個特色了。這種教育方式,已經(jīng)把學生的思想都圈在了小籠子里。舉一個例子,一個各項都學的特別棒的學生,在試卷上能夠侃侃而談,可到了實際生活,他卻不知該怎么辦了。一個英語成績很好的學生,如果讓她跟一個外國人交流,他卻完全做不到。學生學習只是為了,也只能填鴨,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學了而不用,還不如不學。就像學了地理的孩子,知道野地露營的時候不能在山谷地帶,但到了實際,偏偏就在山谷,那不是很可笑么,這個時候還不如不學,至說起來別人不會笑你明知故犯。高分低能真的被社會需要嗎?但是也不完全是學生的錯,他們所能夠?qū)嵺`的機會太少了,根本就沒有時間,為了適應社會,只能在鴨圈里轉(zhuǎn),于是就有了“理論學生”。
其實教育本不難,難的是人們根本就不知到什么是教育。教育不等同分數(shù),不能用分數(shù)衡量。孩子能得到正確的教育,那是他莫大的幸運,他里成為人才不遠了;一個民族的正確教育,是他莫大的幸運,他里復興不遠了;一個國家的正確教育,更是其莫大的幸運,人才強國,他離富強也不會遠!
【談教育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談如何進行教育反思04-27
談責任作文02-04
談理想作文02-20
談人生作文02-19
談讀書作文02-13
談孝的作文06-07
談懶惰作文06-05
談“厚積薄發(fā)”作文06-05
談美食作文05-10
談“共享”作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