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歷史典故之請君入甕 推薦度:
- 請君入甕的歷史典故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請君入甕歷史典故
請君入甕這個成語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也借指設(shè)計好圈套引人上當(dāng)。那么下面是兒童網(wǎng)小編給大家分享的請君入甕的歷史典故,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請君入甕歷史典故 篇1
。ㄋ未┧抉R光《資治通鑒》。
甕:口小腹大的大壇子,一種陶制的盛器。請你進入甕中,用你的方法懲治你自己。比喻用某人整治別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
武則天當(dāng)政時期,采取了恐怖的高壓政策,獎勵告密之人,許多人因此而升官晉級。當(dāng)時,出現(xiàn)了許多酷吏,他們發(fā)明各種殘忍的刑具逼迫犯人招供,真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周興和來俊臣。
整日以折磨他人為樂的周興,怎么都沒有想到,有一天,他也成了別人告密的對象。武則天收到告發(fā)周興與人聯(lián)絡(luò)謀反的告密信后大怒,立刻下旨給來俊臣,要他負責(zé)審理周興的案件。
太監(jiān)送密旨的時候,周興正與來俊臣喝酒呢!他們倆一邊喝,一邊討論著用什么辦法使犯人招供。來俊臣看了太監(jiān)送來的密旨,隨便把它往桌上一丟,仍舊和周興繼續(xù)原來的話題。周興笑笑說,那里面寫的刑罰都算不了什么,最近他又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可以逼出犯人的口供來。來俊臣問:“什么辦法?”
周興得意揚揚地說:“這個新辦法就是拿一個大甕,把它放在火上燒烤,誰不肯招供,就把他放在大甕里烤,不由他不招!”來俊臣聽了,連連叫好。他一面說,一面叫人去搬一只大甕和一盆炭火到大廳里來,把甕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
來俊臣覺得到時候了,馬上變了臉,厲聲向周興宣讀武則天的密旨:“周興,你聽著,你如果不老實交代,那就只好請你進這個大甕了!”
周興頓時嚇得面無血色,魂飛天外,手里酒杯一下子便掉到了地上,連忙跪在地上,表示愿意招認。來俊臣定了他的死罪,上報給武則天。武則天覺得周興為她辦了不少事,便免了他的死罪,改判充軍,但他的仇家太多了,在流放的途中被人殺了。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為人處世的一種智慧。當(dāng)你遇到一個蠻不講理的人時,對他講道理,無異于是對牛彈琴,最好的辦法便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一種看來似不君子的做法,解決面前的難題。這也是君子的一種治人之道。來俊臣知道以一種對付普通人的方法,是無法讓周興認罪的.,所以,他用周興自己的辦法,來使之俯首認罪。來俊臣雖然算不上一個君子,但他的這一招“請君入甕”卻是絕妙之極!罢埦氘Y”,其實與我們平常所講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同樣的道理。雖然這些與我們講究寬宏大量的理念并不相符,但是為了保護更多的人,我們有些時候也需要做一個“惡的善良人”。
請君入甕歷史典故 篇2
武則天為了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采用嚴刑峻法,消除異己。因此,她手下的一些酷吏,便借機想方設(shè)法誣陷自己的政敵,并絞盡腦汁制造酷刑逼供。整個國家都籠罩在高壓的恐怖氣氛下。武則天當(dāng)政期間的'兩個最有名的酷吏就是周興和來俊臣,有成千上萬的人冤死在他們手下。有一次,周興被人密告謀反。武則天便派來俊臣去審理這宗案件,并且定下期限審出結(jié)果。來俊臣和周興平時關(guān)系不錯,因此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想出一計。一天,來俊臣故意請來周興,兩人一邊飲酒一邊聊天。來俊臣裝出滿臉愁容,對周興說:“唉!最近審問犯人老是沒有結(jié)果,請教老兄,不知可有什么絕招可以教給我?”周興一向?qū)π叹吆苡醒芯,便很得意地說:“我最近才發(fā)明一種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用一個大甕,四周堆滿燒紅的炭火,再把犯人放進去。再意志堅強、頑固不化的人,也會招認的。”
來俊臣聽了,便吩咐手下人抬來一個大甕,照著剛才周興所說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甕燒得通紅。來俊臣突然站起來,把臉一沉,對周興說:“有人告你謀反,我奉命來審問你,如果你不老老實實供認的話,那就請君入甕吧!”周興聽了驚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難逃,只好俯首認罪。
任用酷吏讓武則天背上了罵名,在統(tǒng)治穩(wěn)定之后,武則天開始棄用酷吏,轉(zhuǎn)而任用了很多賢臣來輔助治理天下,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杰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后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從這點來說,武則天也堪稱是一位知人善任的政治家。成語用來比喻用某人整人的辦法來整治他自己或借指設(shè)計好圈套引人上當(dāng),始作俑者自作自受。
請君入甕歷史典故 篇3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zhèn)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法,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里,內(nèi)容竟是告發(fā)周興與人聯(lián)絡(luò)謀反。武則天大怒,責(zé)令來俊臣嚴查此事。來俊臣心里直犯嘀咕,他想,周興是個狡猾奸詐之徒,僅憑一封告密信,是無法讓他說實話的;可萬一查不出結(jié)果,太后怪罪下來,我來俊臣也擔(dān)待不起呀。這可怎么辦呢?苦苦思索半天,終于想出一條妙計。
他準(zhǔn)備了一桌豐盛的`酒席,把周興請到自己家里。兩個人你勸我喝,邊喝邊聊。酒過三巡,來俊臣嘆口氣說:“兄弟我平日辦案,常遇到一些犯人死不認罪,不知老兄有何辦法?”
周興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說著端起酒杯抿了一口。
來俊臣立刻裝出很懇切的樣子說:“哦,請快快指教!
周興陰笑著說:“你找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再讓犯人進到甕里,你想想,還有什么犯人不招供呢?”
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按周興說的那樣,在四周點上炭火,然后回頭對周興說:“宮里有人密告你謀反,上邊命我嚴查。對不起,現(xiàn)在就請老兄自己鉆進甕里吧!
周興一聽,手里的酒杯啪噠掉在地上,跟著又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連連磕頭說:“我有罪,我有罪,我招供!
故事見于《資治通鑒·唐則后天授二年》。成語“請君入甕”,比喻用某人的招數(shù)整治他自己。
【請君入甕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請君入甕的歷史典故06-29
歷史典故之請君入甕07-28
請君入甕的歷史故事09-14
請君入甕的歷史故事-成語故事閱讀09-14
歷史的典故04-12
經(jīng)典歷史典故精選08-26
歷史典故04-12
經(jīng)典歷史典故04-28
經(jīng)典的歷史典故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