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七年級下冊生物《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導學案
知識與技能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分析資料,說出呼吸道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同呼吸道對空氣處理能力是有限的:
體驗“食不言”,養(yǎng)成”食不言”的好習慣。
重點和難點
重點:描述人體呼吸系統(tǒng)組成和呼吸道作用。
難點:說出呼吸道作用
知識點
一.呼吸系統(tǒng)的組成
鼻腔: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空氣
咽:會厭軟骨
呼吸道喉:聲帶
氣管、支氣管:纖毛把灰塵、細菌和粘液形成痰排出體外。
肺——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
呼吸道都有骨和軟骨做支架。
二.肺適于氣體交換的結構特點:
1.肺泡數量大,包繞著毛細血管。
2.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有利于氣體通過。
三.呼吸道對吸入的空氣進行處理,使到達肺的氣體溫暖、濕潤、清潔。但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環(huán)境中空氣的清新非常重要。
趣味導讀
高緯度的北歐地區(qū)冬天氣候非常寒冷,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他們的鼻孔狹長,鼻管變長,形成“狹鼻”,而生活在低緯度赤道地區(qū)的居民,為適應終年高溫潮濕的環(huán)境,鼻孔很大,形成大鼻子,也稱為“廣鼻”。地處中緯度地區(qū)的居民,形成過渡性的“中鼻”。我國絕大部分地區(qū)的居民為“中鼻”。你能說說為什么處于不同緯度的人們鼻形差別這么大?(提示:想想鼻子有什么作用?)
智能點拔
例1.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A.口腔B.咽C.喉D.氣管
思路分析: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它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組成的,而呼吸道是氣體進出的通道,它是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等組成,所以氣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咽。
正確答案:B.
例2.在吸氣時鼻的功能是()
、偾鍧嵖諝猗跍貪櫩諝猗巯麥缂毦軠嘏諝猗輾怏w交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④D.③④⑤
思路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運用能力。鼻腔內部有鼻黏膜,它能分泌黏液,所以能夠清潔空氣、濕潤空氣。在鼻黏膜上還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還可以溫暖空氣。
正確答案:C.
隨堂反饋
1.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是由和組成的。
2.呼吸系統(tǒng)中的、、、、,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
3.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擺動,把外來的塵粒、細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過咳嗽排出體外,這就是。
4.氣管內分泌黏液,使氣管內濕潤,黏液中有抵抗和的物質。
5.呼吸道都是由或作支架。
慧眼識珠
1.人在吞咽時,能夠遮住喉的入口,防止食物進入氣管的結構是()
A.喉結B.會厭軟骨C.環(huán)狀軟骨D.甲狀軟骨
2.下列既是組成呼吸道的器官又是發(fā)聲器官的是()
A.鼻B.咽C.肺D.喉
3.感冒時,常感到呼吸不暢通,這主要是因為()
A.氣管分泌的黏液增多B.喉關腫脹,喉腔變小
C.鼻黏膜分泌物增多D.鼻黏膜充血腫脹
4.人在呼吸時不能進行的生理活動是( )
A.咀嚼B.消化C.說話D.吞咽
5.用鼻呼吸的目的是什么( )
A.鼻腔能濕潤空氣B.鼻腔能溫暖空氣
C.減少吸入氣體對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D.鼻腔能清潔空氣
走進生活
在生活中,隨地吐痰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你知道痰是怎樣產生的嗎?痰的產生對人體有著怎樣的作用?
生物奧秘你來說
1.為什么用鼻呼吸要比用口呼吸好?
2,北歐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狀可能有什么特點?想想為什么會這樣?
課外閱讀
怎樣做人工呼吸
如果有人溺水昏迷,我們該如何幫助這個人使他從昏迷中醒來呢?人工呼吸是很有效的方法,但怎樣進行人工呼吸呢?
人工呼吸有很多主種,其中以口對口吹氣這種方法比較簡便易行,同時普遍認為這種方法也是很有效的,所以我們就要先來了解這種方法。
具體做法:
1.如果是在室內昏迷的,就要先將門、窗打開,將室內空氣暢通。
2.要使被救者呼吸道暢通,如果這個人口內、鼻內有污物,要將這些污物清除。
3.被救者要平躺仰臥,使頭后仰,并將口腔敞開,如果有條件,最好在上面蓋一層紗布。
4.救護者在深吸氣后,口對口吹給被救者,這時要用手捏住被救者的鼻孔,當吹氣停止后,救護者的嘴要離開,并立即松開捏鼻孔的手。每分內吹氣的次數要與被救者平時呼吸頻率一樣。我們可以根據年齡來判斷他的呼吸頻率,因為人呼吸頻率與人的年齡有關。
每分鐘呼吸的次數(呼吸頻率)
嬰兒
2~4歲
11~14歲
成人
40~50次
30~35次
20~25次
18~20次
5.氣吹入人體后,如果被救者的胸廓略有隆起,則為成功;如果沒有任何反應,則應該檢查被救者的呼吸道是否暢通,或者吹氣是否得當等。
進行人工呼吸需要反復吹,所需時間有時會很長,因此在進行人工呼吸時要有耐心、堅持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來挽救生命。
愛護嗓子莫喊叫
有些青少年喜歡大聲喊叫,女孩子興奮時更喜歡尖叫。這種習慣不好,不僅造成了噪聲污染,還會引起一些喉部疾病,影響發(fā)聲甚至影響呼吸。
慢性喉炎是一種常見的喉部疾病,主要因用聲過度、過強或發(fā)聲不當引起。檢查患者的喉部時,可以看到聲帶明顯紅腫;颊甙l(fā)病時間一長,由于聲帶逐漸變厚且高低不平,聲音就會嘶啞,有的患者由于長期發(fā)聲過度或用聲不當,甚至患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
青少年保護聲帶要注意以下幾點:
1.平時養(yǎng)成不高聲講話的好習慣;2.聲音嘶啞后一定要小聲說話、少說話或禁聲,以便使聲帶充分得到休息;3.初患的聲帶小結,適當休息后會慢慢消失,情況嚴重時應及時請醫(yī)生治療;4.辛辣及過熱、過冷的食物對嗓子有刺激,應當少食。保護嗓子應當做到:咽喉疾病要預防,高聲喊叫不應當,聲音嘶啞及時治,禁聲休養(yǎng)音宏亮。
【七年級下冊生物《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導學案】相關文章:
導學案及導學案課堂教學模式詳解03-11
《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導學案12-01
高二生物《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導學案11-27
高二生物《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xiàn)》導學案03-11
《我的老師》導學案06-04
導學案心得體會03-13
導學案的心得體會03-31
蘇少版音樂一年級下冊導學案04-22
文言文《口技》導學案設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