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選擇》讀后感通用3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的選擇》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1
魚兒之所以能在浩瀚的海洋自由徜徉,是因為那強健的鰭和有力的尾巴選擇了它;鳥兒之所以能在湛藍的天空自由翱翔,是因為輕快靈活的翅膀選擇了它;中國共產黨之所以如此之強大,是因為人民選擇了她;中國之所以逐漸走向繁榮富強,是因為時代選擇了她!
讀著《歷史的選擇》這本書,我深切地感受到: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到新中國的騰飛走過了一段多么艱辛,多么坎坷的歷程。
戰(zhàn)爭歲月,多少仁人志士上下求索,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多少英雄好漢投身革命,不懼犧牲,浴血奮戰(zhàn),他們用“小米加步槍”打出人民隊伍的軍威!翱姑涝,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斗中,志愿軍以難以置信的高度智慧和無所畏懼的精神,在敵我雙方力量極為懸殊的情況下打出了國威!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百戰(zhàn)百勝的回民英雄馬本齋,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烈火中紋絲不動的邱少云,以身堵槍眼的黃繼光……無數英雄兒女為新中國的誕生拋頭顱,酒熱血,前仆后繼,勇往直前!
和平年代,無數的共產黨員則以“為人民服務”為首任。在西藏訪貧問苦,和當地群眾同甘共苦,興修水利的干部楷!追鄙;像手拿“金法槌”的好法官——宋魚水;像共產黨員的豐碑——沈浩,帕米爾高原的“白衣圣人”——吳登云……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兢兢業(yè)業(yè)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
為了祖國的科技騰飛,導彈之父——錢學森滿懷報效祖國的熱情,千方百計從美國學成歸來,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國的火箭導彈技術、航天技術的研究之中。中國科技的騰飛又凝聚著多少科技人員的心血與汗水呀!
他們多像雷鋒!一生光明磊落,在平凡的工作中默默地實現著人生的最高價值。他們用每一分鐘,實現著忠誠的誓言: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是什么讓他們這般的忘我?是什么讓他們這般的執(zhí)著?是因為歷史的.選擇,時代的責任!
歷史曾讓我們泱泱大國忍辱負重,歷史曾造就了一代代英雄豪杰,歷史曾讓我們不得已而施行“一國兩制”……作為新時代的少先隊員,手捧著這本《歷史的選擇》,我不禁感到沉甸甸的時代責任!吧倌曛莿t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愿我們——
爭當熱愛祖國、理想遠大的好少年;
爭當勤奮學習、追求上進的好少年;
爭當品德優(yōu)良、團結友愛的好少年;
爭當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少年!
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的更加繁榮富強而奮斗!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2
讀完這本書后,我的心情激動不已。英雄的名字:李大釗,林祥謙,施洋……在我腦海里反復閃現。英雄人物的背后都有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讓我們翻開書,走近英雄,了解歷史。
文章里令我最難忘的是少年周恩來的革命志氣!盀橹腥A之崛起而讀書!笔侵芏鱽碓谇嗌倌陼r代的革命理想。那時候的他在沈陽東關模范學校上學。課堂上,老師給同學們講怎樣明確理想追求和奮斗目標。講到精彩處,突然停頓下來,向學生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而讀書?”學生們有的說為了光耀門楣而讀書;有的說為了明理而讀書:有的說為了父母而讀書。老師聽了,搖了搖頭。走到周恩來桌前問道:“你是為什么而讀書?”周恩來站起來,鄭重而堅定地回答道:“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鏗鏘有力,震撼人心。從此,周恩來踏上了一條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
想一想,我們?yōu)槭裁炊x書?或許都沒有認真地想過。當我在寫這些文字的時候,媽媽在旁邊問我:“你為什么讀書?”我茫然地看著媽媽,半天沒有說出個理兒來。媽媽笑了。但我明白那笑的'含義。
是啊,我們每天都在學習。課內課外,不停地學?墒,有誰知道究竟為了什么而學習?真的該仔細想想。學習是有目標和方向的。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目標,通過努力奮斗去實現,我想,這也就是所謂的理想吧。
說到理想,讓我想起書中的張海迪阿姨。她說過這樣一句話: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讀過她的故事的人都知道她打小生病導致胸部以下全部癱瘓,無法上學。但是她卻在家自學了英語,日語,德語。面對殘酷的現實,她沒有絕望,而是以罕見的毅力與疾病作斗爭,經受住了考驗。自強自立,生命之花傲然綻放。讓人敬佩!
不管是周恩來還是張海迪,他們都是心系祖國,都是把光和熱獻給國家,獻給人民的人。合上書,我越來越感受到祖國一詞的深沉。雖然我無法準確表達我心中的感受,雖然我的經歷還不夠豐富,雖然我的文筆還很笨拙,但是,我清楚地意識到: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此時此刻要做的就是不斷努力,堅持學習!等到有一天,我們羽翼豐滿,振翅高飛時,再把祖國縱情高唱: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愛我中華,五十六族兄弟姐妹,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祖國,您放心,我們不會讓你失望的!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歷史的選擇.》一書。被深深地感動。
翻開中國近代史,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這是一部屈辱史。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瓜分中國,掠奪中國。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再次侵略災難深重的中國,從此在中國的土地上到處飄逸著血腥,這正是雪上加霜!
中國人民沒有屈服,中國人民是不會屈服的。在這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擔負起救國救民的重托,領導著全國人民,建立民族抗日統(tǒng)一戰(zhàn)線。一個沉睡千年的雄獅被西方列強的炮火震醒了,被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震醒了。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與帝國主義進行了英勇不去的斗爭。終于把帝國主義從中國的.土地上趕出去了。
就在中國人民沉浸在歡樂的氣氛時,國民黨反動派妄想阻止歷史的車輪,違背人民的意愿,發(fā)動了內戰(zhàn),調轉槍口,把槍口對準中國共產黨,從此,戰(zhàn)爭的陰云彌漫天空。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中國共產黨臨危不懼,毅然領導全國人民僅僅用了3年時間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tǒng)治,建立了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后,那可是一個“一窮二白”、百廢俱興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又繼續(xù)領導著全國人民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不懈努力,甩掉了貧窮落后的帽子。特別是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生機,給中國人民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調動了勤勞的中國人民的積極性。從此,航天飛機升空、工廠林立、雞鴨滿鵬、牛羊滿圈、家用電器琳瑯滿目、交通如網、信息方便快捷,一座座美麗的校園如雨后春筍。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在如今的中國得到真正的體現。5.12地震、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不僅沒有嚇退中國人民,反而加深了56個民族的友誼。因為人民深深地知道,我們的背后有中國共產黨。不僅如此我國人民還常常伸出國際援助之手,在日本發(fā)生地震和海嘯時,中國救援隊是一批最后撤出。
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領導全國人民一步步走了向繁榮、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成為世界矚目的東方大國。讓全國人民堅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實踐證明:堅持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是人民的選擇。我作為一名新中國的少年,立志爭當好少年,永遠更黨走,做好黨的接班人。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相關文章: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06-14
讀《歷史的選擇》有感06-15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2篇)11-23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4篇)11-24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3篇11-25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3篇)11-25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2篇09-29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3篇)01-23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合集4篇)11-24
《歷史的選擇》讀后感(通用22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