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至包餃子日記 推薦度:
- 冬至包餃子日記 推薦度:
- 冬至日記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的冬至日記范文匯總4篇
很快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認(rèn)真地寫好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冬至日記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冬至日記 篇1
20xx年 X月X日 晴
今天是黑夜最長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
冬至當(dāng)然要吃餃子了!于是,當(dāng)我回到家推開大門時,看見桌子上放著一大案板,案板上放著一團(tuán)面。我立刻明白了今天的晚餐。
寫了會兒作業(yè),媽媽和奶奶開始包餃子。我連忙嚷嚷著我也要包。媽媽起初不同意,但后來開明的奶奶勸了勸媽媽,媽媽就答應(yīng)了!
耶!我在心里歡呼。于是急忙跑開手中的作業(yè)本,奔向桌上的那團(tuán)面。剛開始,媽媽只讓我把切下來的面團(tuán)壓扁。這是最簡單的活了!我不高興的'嘟囔。媽媽聽見了,想了想,讓我拿粗粗的搟面杖搟餃子皮。嘿嘿,這才適合我做嘛。我高興的哼著小曲,可卻發(fā)現(xiàn)我無法像媽媽那樣一邊轉(zhuǎn)一邊搟,所以干得很慢,而且形狀也不是標(biāo)準(zhǔn)的圓形,無奈,我喪氣地說:“不搟了,我來包餃子!眿寢屚饬耍俏也皇前佯W放多了就是放少了,包出來的形狀也不好看。這時候,奶奶開始一步步細(xì)心的教我。我認(rèn)真地包著,結(jié)果嘛。當(dāng)然是包出了美味的餃子啦!
吃著香噴噴的餃子,心中泛著不少甜蜜。
冬至日記 篇2
“吃圓啰,吃圓啰!”外婆一邊喊,一邊捧上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咸炒圓。我一個箭步地沖到餐桌旁,迅速地拿起筷子就去夾碗中的圓,只見筍片、肉絲、牡蠣、番薯面等配料中嵌著一顆顆圓鼓鼓、黃澄澄的冬至圓。
我迫不及待地把鼻子湊到碗邊聞了聞,一股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連忙夾起一顆金黃的“小球兒”往嘴里送,軟軟的,粘粘的,鮮美可口,好吃極了!正當(dāng)我狼吞虎咽地吃著冬至圓,媽媽笑瞇瞇地對我說:“吃冬至圓有講究,你明年是幾歲,就得吃幾個,不能吃多也不能吃少。”我聽了抬起頭問:“媽媽,我明年是十歲就得吃十個啰?”“那當(dāng)然啰!”
我又端起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不知怎么的,媽媽驚訝地叫道:“葉梓婧,你怎么吃了十一個?這下可糟糕了!蔽毅读艘幌拢粗鴭寢尮首黧@訝的神情,就神秘兮兮地問:“媽媽您明年三十九歲,就得吃三十九個冬至圓,您吃的'下嗎?”媽媽聳了聳肩,擔(dān)憂地說:“我還真吃不下。”我一本正經(jīng)地說:“那您難道不希望我?guī)湍詭讉嗎?”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說:“小饞貓,啥時學(xué)得油嘴滑舌的!”我朝媽媽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過冬至,吃冬至圓真有意思。
冬至日記 篇3
×月×日星期×天氣×
傾聽著20xx年的腳步聲,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冬至夜——這美好的一夜,北半球白晝在一年中最短的一天。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來到了外婆家,想與他們共同度過這溫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樂呵呵的迎接我們呢!
該吃晚飯了,外婆端來兩碗赤豆糯米飯,笑著說:“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蔽衣犃,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來,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長大!弟弟也想早點長大,一邊夸飯香,一邊埋頭“苦干”哩。
吃完飯,我開始聽外公講有關(guān)冬至的傳說,“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jīng)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dāng)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lǐng),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戰(zhàn)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還有,在江南水鄉(xiāng),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xí)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于冬至這一天,死后變成疫鬼,繼續(xù)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
“百鬼夜行,午夜12點鬼門開,晚上記得早點回家睡覺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嚇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騙你的啦!”外婆笑著說。“不過,也應(yīng)該早點睡,添歲嘛!”
第二天醒來,是冬至節(jié),太陽開始回來了,春天也越來越近……
冬至日記 篇4
冬至,是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二十二個節(jié)氣,又被稱作“數(shù)九”“冬節(jié)”“長至節(jié)”等等。冬至這一天,北半球的夜晚會提早降臨,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古人認(rèn)為,冬至到來,雖然天氣寒冷,但新春也將要降臨了。這時人們便要回家過冬節(jié),表示年終有所歸屬。至于過冬至,每個地方的習(xí)俗都不一樣:杭州是吃湯圓,閩南地帶是祭奠先祖……
在我的老家溫州,大家會在這一天吃麻糍。這麻糍,其實就是湯圓上裹了一層粉。先將糯米粉倒進(jìn)家里的石臼,再往里面倒水。木槌一下一下地捶著,必須要很用力,用力得石臼都有些抖動才行。在這過程中必須有人站在旁邊,木槌一停下來,這人便往石臼里倒水,我就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就這樣又過了許久,糯米粉便成了一個大團(tuán)團(tuán),然后將它分成一個個小團(tuán)子,再搟成薄皮。接下來是做湯圓了:將黑芝麻和豬油拌成的餡料放進(jìn)皮中央,再將四周的皮向上包裹住餡料,捏緊,在手掌中不停揉搓,直至搓成球形。然而這過程稍有疏忽,用力過多,便會使湯圓變了形,漏了陷。開始煮湯圓了。鍋中的熱水冒著泡泡,發(fā)出輕微的“咕嚕嚕”聲。放入搓好的湯圓,等上半個鐘頭的'樣子,湯圓便熟了。
最后是裹粉。粉是加了紅糖的黃豆粉,裝在盤子里。煮熟的湯圓過了水,就往粉里頭一扔,抖動盤子使湯圓上裹滿粉。這過程十分有趣,看上去就像湯圓們爭先恐后地在粉中滾動,要穿上這一件件黃色的衣服。等裹完粉,便可以吃了。麻糍甜而不膩,透著黃豆粉的香,十分有嚼勁。此時黑夜籠罩大地,寒風(fēng)瑟瑟,但麻糍依然能讓人們感到溫暖。
這便是我們家鄉(xiāng)的冬至節(jié),留下了傳統(tǒng)的美好的冬至節(jié)。
【冬至日記】相關(guān)文章:
冬至的日記【推薦】12-20
【熱】冬至的日記01-14
【熱門】冬至的日記01-14
【精】冬至的日記01-15
【薦】冬至的日記01-13
【推薦】冬至的日記01-13
冬至的日記【熱門】01-14
冬至的日記【熱】01-14
關(guān)于冬至的日記10-29
冬至餃子日記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