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4篇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指回頭、反過來思考的意思。那么什么樣的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1
走近新教育,最能感受到新教育倡導者以及實踐者們的那份熱情,那份夢想,那份對完美未來的企盼。在應試教育愈演愈烈的今日,在我們深知不能改變目前教育現(xiàn)狀的情景下,在絕大多數(shù)人“萬馬齊喑”,如一潭死水般沉寂的時候,新教育人選擇了站出來。魯迅說: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與其茍延殘喘地活著,不如瀟灑地走一回;勇敢闖一闖,不管結(jié)果會怎樣,至少以往嘗試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新教育人成了開拓者,他們勇敢地站了出來,大聲地向世人宣告:我們要換種活法。
是的,換種活法。這就是為什么新教育出現(xiàn)的原因了。任何事物的產(chǎn)生都是有理由的,不管是內(nèi)因還是外因。新教育就是這個時代的產(chǎn)物,看似偶然,實屬必然。因為,夢想不會泯滅。經(jīng)濟再發(fā)達,物質(zhì)再先進,終歸還是有一些“精神守望者”,他們不愿沉淪,他們拒絕平庸。于是,“于無聲處聽驚雷”。新教育一出,立時激活了這一溝“絕望的死水”。我們也欣然發(fā)現(xiàn),沉默不等于滅亡,靜靜地蟄伏乃是等待那遲來的“吶喊”。新教育這一聲“吶喊”,喚醒了那些尚未沉淪的教育者們,喚醒了那些在黑暗里“哀怨彷徨”的`摸索者。于是,大家找到了共同語言,重燃期望的火苗。
在新教育這面大旗的召喚下,越來越多的人群加入到隊伍中,如同涓涓細流,逐步匯聚成大江大河。最終,浩浩蕩蕩,既天而來。
新教育所倡導的,其實是一種信念。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拿起筆,你就能夠改變。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僅有堅持,才有奇跡。見證奇跡的時刻,就是你決定改變的時刻。
是的,拒絕沉淪,拒絕平庸,換種活法,活出精彩。這就是新教育。
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2
摘 要:在新課程實施中,什么樣的課算是一節(jié)真正的好課,是廣大教師們共同關(guān)注和努力解決的問題,盡管這些問題有不同的答案,但筆者認為:在教學實踐中要多向自己發(fā)問,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并在反思中提高。
關(guān)鍵詞:科學課堂;教學反思
一:科學課上提出探究的是“真實問題”嗎?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的起點。要使學生產(chǎn)生“真實問題”,不管問題由教師提出還是學生提出,重要的在于提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能不能激發(fā)起學生的興趣,能不能產(chǎn)生探究的欲望。如果能,對于學生們來說,就是“真實問題”。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一、“語言導入法”,就是教師針對自己所了解的學生特點,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表達形式,設(shè)置懸念,擊中學生的興奮點而導入新課。二“、實驗導入法”,教師通過演示實驗,使學生感受到一定的刺激,同時提出若干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導入新課。三“、多媒體導入法”,在教學《水滴里的生物》一課之前,我先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了幾幅被顯微鏡放大的細胞的照片,再問學生認識它們嗎?學生有的說是甘薯,有說是珍珠的。我說“:這是取自人體內(nèi)的一個細胞的照片,它的大小比一;覊m還。 薄巴,是這樣的!贝蠹叶几械胶荏@奇,我說“這么小的東西,是怎樣拍得這么清楚的呢?用的是顯微鏡”。接著順理成章拿出顯微鏡,以驚奇導入新課,以創(chuàng)造生動的愉快的情境,活躍課堂氣氛,從而使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思考,進入主動探索的階段。
反思二:在科學課上教師真的關(guān)注學生了嗎?新課程實施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盡管教師們的教學設(shè)計很新穎,但學生的學習方式并沒有改變,仍然是在配合教師完成教學任務(wù),有的教師對學生有創(chuàng)意的想法置之不理,甚至對于學生有勝過教師的獨到見解也不予以鼓勵。因為教師在潛意識里總希望學生沿著自己事先設(shè)定的思路回答問題,在自己事先安排好的空間開展“自主”活動。最后圓滿地實現(xiàn)預定目標,這種教學恰恰把學生的學習引入死胡同,限制了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發(fā)揮。因此,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充分關(guān)注學生的需求,給學生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讓課堂成為充滿創(chuàng)造和神奇的過程。成為充分展示學生獨特個性的過程。在課堂探究過程中,學生的一個疑問、一種見解、一點發(fā)現(xiàn)、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或錯誤的表現(xiàn),都可能是極其有價值的、生成性的`教學資源。如果及時捕捉并放大它,隨時調(diào)整教學過程,就能使教學充滿靈性并不斷地閃現(xiàn)出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光輝,使科學探究更加精彩,使科學課堂更加鮮活。
一次科學課上,研究“磁鐵的性質(zhì)”,學生實驗后,我問他們發(fā)現(xiàn)了磁鐵有哪些性質(zhì)?同學匯報“:磁鐵有磁性、能指南北、能吸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我正在聽取一名同學匯報時,有一個學生興奮地站起來說:“老師,我發(fā)現(xiàn)磁鐵吸過的鐵釘也能吸鐵!蔽野琢怂谎郏涣,這學生堅持說“:是真的!”我沒好氣地說“:這是我們要研究的問題嗎?”學生不服氣地坐了下來。
課后,我越想越慚愧:學生有了“新”發(fā)現(xiàn),我沒有去關(guān)注他,反而粗暴地對待他,這算得上是一個稱職的教師嗎?在后來的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學生獨到的見解,并適時與學生共同探究。在參與研討過程中,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圍著學生轉(zhuǎn),關(guān)注學生,不但不影響上課的進程,有時越探究,學生對事物的現(xiàn)象及本質(zhì)了解得越透徹,甚至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思三:科學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嗎?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是,不少老師僵化地理解合作學習,片面地追求所謂的小組學習的形式,而沒有重視小組活動的效果。如有的小組沒有明確分工,學生并未全員參與,只是個別學生唱主角,其他學生游離于小組學習之外;有的小組提出的問題太簡單,無須合作就能解決;有的討論過于頻繁,失去應該有的獨立思考的機會;有的老師僅僅滿足于提出問題、學生討論、匯報交流的一般程序,而沒有注意研究如何提高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效性;還有的老師對于形式的回答只是一個被動的聽眾,不論正確與否照單全收,既不善于捕捉其中的閃光點,又不能敏銳地發(fā)現(xiàn)和糾正其中的錯誤。
新課程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并把它作為轉(zhuǎn)變學生學習行為的重要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選擇有利于產(chǎn)生爭論的、有價值的,而且是個人難以完成的內(nèi)容,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chǔ)上交換意見,教師還必須選擇恰當?shù)臅r機進行指導。
但合作互動不能理解為一問一答,而是要關(guān)注互動后質(zhì)的發(fā)展。有位教師在上科學公開課五年級上學期《電磁鐵》這課的教學中,是這樣問學生的“:關(guān)于電磁鐵磁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我們將怎樣研究?”學生提出的問題有:是不是與導線的粗細有關(guān)?是不是與導線繞的匝數(shù)有關(guān)?是不是與鐵釘粗細、長短有關(guān)等等。然后就以預設(shè)好的四人小組合作討論研究。于是課堂氣氛異;鸨,學生可謂是交頭接耳,高談闊論。這時有我走進一小組細聽:結(jié)果出乎意料,學生有的談放學后去干什么?有的談電腦里的游戲;有位學生一直在那里做小動作。當老師巡視到那里時,這位學生做出一副認真討論的樣子,我忍不住問同學“:你們沒有聽清楚老師的意思嗎?你們討論的問題與這節(jié)課無關(guān)呀?”學生說:我們老師說過“:上公開課時不管討論什么只要把嘴巴張開就行!毙〗M合作是科學探究的好方法,這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它需要長期的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探究習慣,教師的組織、引導工作必然不能缺少,我們要始終堅定不移地以提高科學探究的實效為目的,引領(lǐng)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方面要避免過于簡單,全部放手于學生;另一方面不能要求過高,更不能拔苗助長,否則就失去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的意義。
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3
經(jīng)過暑期“新教育”的培訓學習以及后期的自我學習,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對學生,對課堂,對自我的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下頭我就一些“新教育”提出的先進理念談一點自我的體會。
新教育實驗六大行動:營造書香學校、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熟練運用雙語、創(chuàng)立數(shù)碼學校、構(gòu)筑夢想課堂,使我眼睛一亮。最新的理念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是我作為一名教師一向信奉的理念,做教師不為學生為誰在此理念下,我們勤勤肯肯地工作,默默無聞地奉獻。然而,朱教授卻認為,教育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他說,教育是為了學生未免太狹隘了,人文精神的核心是關(guān)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關(guān)注人的發(fā)展空間,教育就是為了人,為了一切人的發(fā)展,他將此理念作為新教育理念的'核心 我最欣賞的一句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獲。朱教授提出新教育。大基本觀點,其中有一個基本觀點說要重視精神狀態(tài)倡導成功體驗。他引用米盧的一句話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并將以改版為“只要行動,就有收獲。“他說你去做,你就行;你去做,你就能成功。是啊,在人生的旅途中應對太多的夢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xiàn)的少,憧憬的多,人之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記住朱教授的話,只要行動,就有收獲。最震撼的一個工程:營造書香樂園。朱教授認為,一所學校如果沒有必須量的書,就不能稱其為學校。一所學校能夠在很多方面很簡陋貧乏,但只要有書,這就足以稱得上是學校了。一個不讀書的教師,窮其終生,也只能一個教書匠;而有著必須文化積淀的教師,教學時間未必太久,年齡不必須多大,卻能夠脫穎而出。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千百年來社會、學校和家庭達成的共識,也是教育發(fā)展的內(nèi)在規(guī)律,教師的職業(yè)要求教師不斷學習。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提醒世人:“這個世代和前一世時代最大的不一樣之處是,以前工作的開始是學習的結(jié)束,當下的社會則是工作的開始就是學習的開始。”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說:“如果離開學校后不再持續(xù)學習,這個人必須會被淘汰!因 為未來的東西他全都不會。”所以,今日多讀幾本書,就是為自我的未來投資。不斷追求終身的知識成長,未來才有立足的空間。
我認為,新教育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以前,我們只明白學生成長,從來沒有人把教師的專業(yè)化成長這樣真真切切地擺到大家面前。其實想想也是孩子在成長,我們怎樣能夠用陳舊的思想來進行教育呢?新教育,就是這樣一個注重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教師與學生都在成長。今日的我和昨日的我應當是不一樣的,今日的我會更加珍惜時間讀書學習的機會。給一點時間給閱讀,陶冶我們因繁雜生活而麻木了的性情;找一點時間給閱讀,矯正我們因忙忙碌碌而迷失了的方向;擠一點時間給閱讀,開啟我們因機械學習而遮掩了的心扉。努力讀書,用書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力爭做一個永遠富有魅力的教師。
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里,教師的行走方式極為重要,今后我要加強自我反思的本事,善于學習,隨時反思,反思自我的教育,反思自我的教學。新教育實驗的課程對教師的組織、協(xié)調(diào)、溝通本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改變自我行走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tài)。學生的學習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huán)境下進行,讓學生在一種良性的、合作的、對話性的學習環(huán)境中獲得發(fā)展,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協(xié)調(diào)、溝通本事,有效組織教學,協(xié)調(diào)與溝通各方關(guān)系,隨時解決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讓師生在學校這一精神家園里得以共同成長。
新教育這條路還很漫長,但“行動,就有收獲”這一新教育的理念鼓舞了我,雖然我不夠優(yōu)秀,雖然我起步很晚。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勤于學習,勤于反思,不斷充實提升自我,讓新教育的理念滲透在教育教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總之,經(jīng)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我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一次深刻而重大的洗禮。我將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以朱永新的新教育理念和思想為我所范,努力學習,進一步學習“我的教育夢想“,使自我的思想不斷提高,工作也有更大的起色。我們要向朱永新教師學習,做一名對未來有夢想的教師,做一名對社會有個性的教師,做一名對事業(yè)有思考的教師,做一名對自我會學習的教師。
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4
“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是著名教育大師朱永新教授提出的一種教育思想,讓我們?nèi)玢宕猴L,給我們的教育注入了一股鮮活的力量,使我們的學校、師生都沐浴在這種濃濃的書香氛圍中,享受著新教育帶給我們的全新的體驗,也使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這位教育大師知識的淵博,對教育至真的感悟和至純的摯愛,他對新教育夢想追求的高瞻遠矚,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青春年少時的我選擇了教師這一行業(yè),是出于對教師的崇拜,而從教數(shù)余年的我,則把終生獻身教育的堅定信念扎根于心,不斷的告訴自我,我要努力做好教育這項事業(yè)。要想把事業(yè)做好,就離不開愛,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chǔ)。就如夏丏尊先生所說的那樣:“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 新教育理念倡導下的為人師者,要善于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任何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都離不開前代人的教育財富。在必須意義上能夠說,我們是在用我們時代的語言,用我們的生活閱歷,同過去的大師們進行心靈溝通,闡釋我們對教育的理解。此刻的我,越來越覺得自我知識的貧乏,有一種緊張感、危機感,尤其是新教育的實施,更讓我有種迫不及待充滿電的欲望,有時用工作的繁忙、沒空來為自我的懶惰找借口,這就讓自我的惰性越來越占據(jù)上風,而就理所當然的“忙得不可開交“,(其實,平時的自我也確實很忙,一大堆的工作要做好,真的忙的焦頭爛額,回到家就不想動了。)可是,只要自我有心,再忙也會擠時間的,不是嗎?所以,學習、提升自我迫在眉睫。
新教育形勢下,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還要不斷地探索、創(chuàng)新,做教育的有心人。有心才能成功。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用心教育,不斷總結(jié)教育的得失。記教育日記、記錄教育現(xiàn)象、總結(jié)反思教育方法、記錄自我的思考和感受。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適合自我的教育方法,打造自我的教育品牌和旗幟,不斷總結(jié)自我的教育經(jīng)歷和成果,逐步建立起自我的特色,構(gòu)成風格和體系,讓學生有著終生對未來社會的夢想和追求,有著對學習知識無止境的渴求,我們的教育就成功了,這是我的奮斗目標。我明白目標的實現(xiàn)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輕言放棄,永不為自我的懶惰找借口。
只要不讓年輕時美麗的夢想隨歲月飄逝,成功總有一天會出此刻你的面前。
【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相關(guān)文章:
新課程教育理念反思08-15
教育理念名言01-18
教育理念名言3篇01-18
適合做教育理念的名言12-27
教育理念心得體會04-11
“三有”教育理念學習心得07-21
教師教育理念名言180句03-09
教師教育理念名人名言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