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社區(qū)工作者防疫事跡(精選5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要用到事跡的情況還是蠻多的,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后進的作用。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事跡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社區(qū)工作者防疫事跡(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區(qū)工作者防疫事跡1
“疫情突來,這個時候我們不能掉鏈子,都和家人說一說,這個春節(jié)我們不僅要上班而且要加班,這個時候不是計較得失的時候,希望每一名工作人員都打起精神,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投入到工作中,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頂上去、沖在前,義不容辭。”這是臘月29日晚,碧桂園社區(qū)黨委書記梁孟師給社區(qū)工作人員開會時說的話。
他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召開完緊急會議后,將每個人的工作任務分配下去,責任到人,時刻進行溝通反饋,協(xié)調處理大小事情,最后一通電話結束,看一下表已經是凌晨2點鐘,明天早上7點還要進行入戶排查,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工作進行的有條不紊。大年三十家家戶戶在吃團圓飯的.時候,他領著社區(qū)工作人員吃著泡面討論著下一步入戶排查的人員分配,怎樣能更合理、更高效,他說:“年夜飯過了疫情我們年年都可以吃,可是今年我們就是要同疫情擴散的時間賽跑,抓緊時間宣傳、排查,提前一天就能杜絕多少人傳播、被感染的風險!
他的妻子、孩子常常勸他,你的年齡不小了,你不能這么沒日沒夜的工作,身體會受不了的,他因夜里在社區(qū)巡查的時間長,一次低血糖,差點虛脫暈倒,街道的領導讓他回去休息幾天,他卻放心不下社區(qū)的工作,一直堅持在工作崗位上。他總對社區(qū)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是個細致活,不僅要耐心的了解居民信息,更要細心的觀察好社區(qū)居民的情緒,通過溝通化解不良情緒,這個時候不要讓社區(qū)居民反感,產生抵觸情緒。人心對人心,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真心、笑臉對他們,讓社區(qū)居民能支持我們的工作!
社區(qū)工作者防疫事跡2
2月3日下午,1點多,抹直口社區(qū)第一書記剛上班,手機便突然傳來了一聲轉賬提醒,他打開手機,看到村里的黨員邱志嬌向社區(qū)黨支部上交了500元的黨費。
邱志嬌,蓬萊閣街道抹直口社區(qū)黨員,蓬萊慈善總工會九久義工隊的隊長,曾獲久久義工隊“美麗人家”“先進個人”、“煙臺月亮姐姐公益”“模范母親”“蓬萊市婦聯(lián)”“十佳百戶”“文明居民”“黨員模范示范戶”“黨員聯(lián)戶先進個人”等多個榮譽稱號。丈夫趙玉軍25年前因車禍致殘(二級殘疾),在妻子的照顧與支持下,夫妻二人堅持做社會公益事業(yè)多年。
湖北武漢發(fā)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后,邱志嬌積極響應社區(qū)黨支部號召,主動報名參加社區(qū)黨員預備隊,積極參與社區(qū)疫情防控工作,走街頭、發(fā)傳單,入民戶、講政策,充分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2月3日,在丈夫的支持下邱志嬌又主動向駐村第一書記上交了500元的特殊黨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社區(qū)工作者防疫事跡3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戰(zhàn)役打響以來,鄒于社區(qū)黨總支副書記于仁樂同志沖鋒在前,敢于擔當,雖然已是一位60多歲的老同志了,但他沒有退縮,義不容辭的站到了最前沿。
大年初一晚,于書記就深入到一線,連夜懸掛橫幅,張貼告知書,提醒社區(qū)居民提高防控意識。初二一早就開始了挨戶摸排,排查出多名外地返回人員,他耐心勸導,告知其應在家自己監(jiān)測體溫。并告知每一戶居民不要走親訪友。初三開始社區(qū)對出入社區(qū)的居民采取管控措施,于書記主動要求深入到一線檢查點,憑借多年以來社區(qū)工作經驗和密切的群眾關系,對來往居民進行人性化勸返。晚上于書記主動要求值班,讓其他年輕同志回家,他本人則在寒風中值班到午夜。連續(xù)多天的工作已經讓他的身體有些吃不消了,可是他沒有退縮,一直堅持工作在一線。2月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也沒有阻擋他工作的`熱情,他冒雪來到執(zhí)勤點,叮囑所有工作人員繼續(xù)做好工作,一定要打贏這場防控疫情的攻堅戰(zhàn)。
于仁樂同志有著30多年的基層工作經驗,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zhàn)役中,他勇于作為,勇挑重擔,不懼風險,沖鋒在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每一個年輕黨員作出了表率。
社區(qū)工作者防疫事跡4
春節(jié)是闔家團圓的日子,但在這個特殊時期,有這么一群人,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他們用自己的細心、耐心和恒心守護著這片社區(qū)——碧桂園社區(qū)。在碧桂園社區(qū)全體工作人員全力投入到防疫工作中時,有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社區(qū)的郭艷忠同志。她舍小家為大家,帶病堅持,沖在疫情第一線。
郭艷忠同志從大年三十開始,一天有18個小時都在社區(qū)中,家里準備的年夜飯只能通過視頻看一看,給家人報個平安,匆匆吃上兩口方便面這就是年夜飯,然后又投入到工作中、守歲夜就是緊握辦公室電話機協(xié)調各方面情況。社區(qū)人口多,工作量大,他肩負著走訪調查、信息更新,宣傳防疫知識,排除各種謠言,盯防疑似人員等多項工作。
春節(jié)假期他一天沒休息,家里也照顧不上。家里有從外地上大學回來的女兒,80多歲的婆婆,春節(jié)期間她囑咐女兒在家隔離不要外出并照顧好奶奶,她的家人雖然擔心她在防疫工作前線安全問題,但都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她的丈夫打電話說:“社區(qū)如果缺人手,算上我一個,現在正是國家需要你們的時候,家里你放心,保護好自己!睅滋斓母哓摵晒ぷ,致使她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即使這樣她貼著膏藥依然堅持在工作崗位上。
每天不厭其煩的做著社區(qū)居民的思想工作,安撫著隔離人員的.情緒,解決他們日常所需,采購物品時與隔離人員進行視頻通話,讓他們能夠自行挑選,在家也能逛超市,她常和年輕的社區(qū)工作者說:“咱們對居民的服務只有做到快、準、穩(wěn),社區(qū)居民才不會有怨言,我們的工作才算做到位!
社區(qū)工作者防疫事跡5
劉少玲同志情況很特殊,年前腳骨裂了,本是在家休病假的,可是看到有疫情,組織上有召喚,她毅然選擇了帶病上崗,沖在一線。她說:“關鍵時期,居民更需要我,我更應該堅守崗位,堅守責任,困難可以克服,疼痛可以忍,但是疫情不能等,群眾的心不能讓他們涼了”
從大年三十開始,她一直堅守崗位,從未停下來休息過。社區(qū)的防疫工作涉及多個方面,排查期間外地來蓬人口,挨家挨戶地走訪,本就有傷的她腳都腫了,腫了就在辦公室做表格,向上級匯報社區(qū)情況,好點了就再走訪調查,困了就在辦公室沙發(fā)上打個盹。春節(jié)假期她一天沒休息,家里也照顧不上,犧牲小家,顧全大家。家中女兒面臨考高中,八十多歲的母親也需要照料,對象也沖鋒在一線,對于劉少玲同志來說,確實是個難題,但是有困難總要想辦法的,她和對象商量后,把女兒送回奶奶家學習,這樣每天上班前她都會為老母親做好一天的飯,并叮囑母親,中午熱熱飯再吃。母親也很支持女兒工作,她雖然很擔心女兒的身體和安全,但是卻堅持告訴她,你盡管忙你的.工作,關鍵時期,社區(qū)需要你,我會在家照顧好自己的,不用擔心。有了家人的支持,劉少玲同志做起工作來更有信心了,她堅信,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團結一致,肯定能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