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奴嬌·中秋對月原文及翻譯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念奴嬌·中秋對月原文及翻譯2篇
念奴嬌·中秋對月原文及翻譯1
念奴嬌·中秋對月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zhuǎn)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古詩簡介
《念奴嬌·中秋對月》是明代詞人文徵明所作的一首詞。此詞上片寫詞人飄飄欲仙,想像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的情景;下片寫詞人返回人間后追憶去年今日。全詞想像豐富奇特,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翻譯/譯文
枝頭的桂花像垂著的塊塊白玉,圓月映照了整個蒼穹,夜空好似被洗凈了一般。風拂動著眉梢和身軀,人兒仿佛就在水晶宮殿里一樣。遙看天際,龍翻偃舞,宮殿如畫,一派歌舞升平而沸騰的氣氛。白霜月光鋪滿大地,我想乘著繽紛的云朵騰空而起。
仍記得舊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暢飲,望云飄月移。過往的情境如剛消逝的夢,轉(zhuǎn)眼卻到了去年此時。自西而來的.青雀與嫦娥都告知我中秋佳節(jié)到了。我寄托舊知好友捎信于你,萬萬別辜負了這月宮甘甜的香醪。
注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東去”、“湘月”等,雙調(diào),正體為一百字,上下片各十句、四仄韻。
風泛:風吹。
水晶官:龍王住處,這里指神仙居所。
偃蹇(yǎnjiǎn):高聳的樣子。
嵯(cuó)峨:這里指樓閣高峻的樣子。
笙(shēng)歌:合笙之歌或吹笙唱歌。
霜華:皎潔的月光。
釃(shī)酒:斟酒。
青雀:指青鳥,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使之神鳥。
儔(chóu)侶:伴侶,朋輩。
賞析/鑒賞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詞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不詳。詞人從二十六歲至五十三歲共九次應(yīng)試,但每次都榜上無名,此詞似是詞人為表達期盼榜上有名之意而創(chuàng)作的。
文學賞析
此詞上片寫詞人飄飄欲仙,似乎親歷月宮,月中景物如降落左右,那里桂花飄香,美好的月色將天街籠罩。一陣風吹來,渾身寒冷!膀札堎儒浚^闕嵯峨,縹緲笙歌沸”三句描繪了月宮里蛟龍盤旋、樓閣聳立和仙樂縈繞的景象。之后的“欲跨彩云飛起”則表達了詞人遠離人世煩惱,追求美好自由境界的超俗之想,無奈懷中仍洗不盡塵世煩惱。下片寫詞人返回人間,追憶去年今日,與友人在溪亭斟酒賞月,如今秋光依舊,而佳期難再。好在嫦娥派青雀報信,告訴他美好的時光將要到來。最后的“莫負廣寒沉醉”一句透露出詞人的感傷情緒。
全詞想像豐富奇特,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天上人間,渾然寫來;仙骨凡心,錯雜表述,將出世和入世的矛盾心態(tài)淋漓吐出。
念奴嬌·中秋對月原文及翻譯2
念奴嬌·中秋對月
文征明〔明代〕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zhuǎn)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譯文
枝頭的桂花像垂著的塊塊白玉,圓月映動了整個蒼穹,夜空好似被洗凈了一般。風拂動著眉梢和身軀,人兒仿佛就在水晶宮殿里一樣。遙看天際,龍翻偃舞,宮殿如畫,能感受到那兒歌舞升平而沸騰的氣氛。白霜(月寄)鋪滿大地,(我)愿意乘著繽紛的云朵騰空而起。仍記得舊年的今夜,于溪亭酌酒暢飲,望云飄月移。過往的情境如剛消逝的`夢,轉(zhuǎn)眼卻到了去年此時。自西而來的青雀與嫦娥都告知我佳節(jié)(中秋)快到了。(我)寄托舊知好友捎信于你,萬萬別辜負了這月宮甘甜的香醪。
注釋
偃蹇:驕橫;傲慢;盛氣凌人。嵯峨:屹立。儔侶:伴侶;朋輩。
文征明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明代畫家、書法家、文學家。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歲,曾官翰林待詔。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yè)于吳寬,學書于李應(yīng)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念奴嬌·中秋對月原文及翻譯】相關(guān)文章:
念奴嬌·中秋對月原文及翻譯10-04
念奴嬌中秋對月翻譯10-11
《念奴嬌赤壁懷古》教學設(shè)計05-16
中秋對月原文翻譯及賞析10-09
中秋對月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10-09
中秋對月原文翻譯及賞析(6篇)10-09
中秋對月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10-09
中秋對月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