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小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
在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對隨筆有些了解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你知道什么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贊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1
上幼兒園是孩子出生后第一次離開家庭進入集體生活環(huán)境,由于對新生活陌生畏懼,再加上在家里面都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們的心肝寶貝,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如今孩子們上幼兒園以后,“吃飯”便成了幼兒和老師面臨的一大難題,如何讓每個幼兒都能自己吃好、吃飽飯,我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以下六個方面:
一、對能吃不會吃的幼兒:
有的幼兒食量大,但在家里嬌生慣養(yǎng),吃飯靠家長喂,來園后,又不會使用筷子或勺子,因此常吃不飽。對這樣的幼兒,一要穩(wěn)定他的情緒,鼓勵他大膽進餐;二要注意訓(xùn)練幼兒正確使用筷子;三要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配合教幼兒獨立進餐。
二、對會吃不愿吃的幼兒:
一些幼兒在家常常偏食,來園后,對某些飯菜仍挑挑揀揀,愿意吃的就多吃,不愿吃的'一點不吃。對這類幼兒,一要采取幼兒容易接受的方法進行啟發(fā)誘導(dǎo),如告訴幼兒吃豆腐長得高啦,多吃蔬菜不容易生病啦等等,以激發(fā)幼兒食欲;二是安排他與食欲好的幼兒坐在一起,鼓勵他們比著吃;三是盛飯時,第一碗盛得少點,這樣幼兒可以盡快吃完,增強吃飯信心。
三、對會吃不知吃飽的幼兒:
有的幼兒食欲特別好,常吃得又快又多,吃過了頭。對這樣的幼兒,一是開飯時,讓他排在后面端飯,并且第一碗可以給他多盛些;二是注意及時給他們添加飯菜,并掌握好“量”;三是要鼓勵他們大膽舉手要求添加飯菜。
四、對吃稀不吃干的幼兒:
對這樣的幼兒,一是吃干食時適當為他們加些菜湯搗勻,如吃炒飯,可適當給他舀些菜湯在里面,讓他有一個逐步適應(yīng)的過程;二是要引導(dǎo)他干稀一塊吃,吃完后再給他添加飯菜。
五、對吃飯不吃菜的幼兒:
一是要告訴他們多吃各種蔬菜的好處,如多吃蔬菜身體可以長得強壯,可以變得聰明等;二是把菜摻合到飯里,讓幼兒混著把飯一起吃下去。
六、對拒食的幼兒:
一是千萬不要硬灌、硬塞,逼幼兒吃,讓幼兒對吃飯產(chǎn)生畏懼心理;二是要冷靜分析原因,是拒飯,還是拒菜,為什么拒食等,若屬伙食問題,要及時建議廚房改進飯菜質(zhì)量,講究色、香、味、形,以刺激幼兒食欲,若屬幼兒本身原因,要正確引導(dǎo),鼓勵他吃,剛開始,可以讓幼兒少吃些,待適應(yīng)后,再加大飯菜量。
總之,對待幼兒園小班幼兒的進餐,要因人而異,循序漸進,要讓幼兒有一個適應(yīng)過程,慢慢地幼兒就會喜歡在幼兒園進餐。
小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2
在日常生活環(huán)節(jié)中,次數(shù)最多、時間最長的莫過于進餐,針對小班的年齡特點,主要是訓(xùn)練幼兒能夠自覺的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xí)慣,其中大致可分為兩方面:硬件和軟件。硬件,包括進餐姿勢、速度、程序等規(guī)范;軟件,則包括幼兒進餐情緒、對飯菜的好惡等。
通過對我班幼兒進餐環(huán)節(jié)的觀察,孩子們在進餐規(guī)范中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在進餐過程中,孩子們較興奮,時常會竊竊私語甚至互相嬉戲,如果教師不提醒就會愈演愈烈;姿勢不正確,無法避免的會使飯菜掉到地上、桌上,偶爾還會出現(xiàn)碗碟掉到地上的現(xiàn)象;幼兒進餐速度不均衡,或快或慢。
針對這些問題,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起先,我只是在進餐過程中不斷提醒、督促,但效果并不明顯,對幼兒的行為只起到了暫時的壓制。之后我采取說理的方法,例如:吃飯時說話,管理氣管和食道的小門就會同時打開,飯菜就會自動的跑到氣管中去等,孩子們從道理上理解了各種進餐規(guī)則,但由于個別幼兒自制能力比較差,所以仍需在教師的不斷提醒下,才能正確進餐。
通過與其他教師的溝通,我采取了與幼兒互動的教育方式。在分組教學(xué)中,我與幼兒共同討論了進餐的程序、規(guī)則、以及在進餐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的問題、原因和解決方法。孩子們非常積極,提出了許多我平時沒有注意的問題,例如:個別幼兒遇到不愛吃的東西,到最后就會故意扔到地上以此來逃避,教師可以為她繼續(xù)加菜;有些小朋友想添飯時,總是用嘴來代替手,教師就可以先給舉手的孩子等。由此可以看到教師一雙眼睛遠遠不如孩子們幾十雙眼睛觀察的仔細,在細致的討論后,我讓孩子們將進餐環(huán)節(jié)中的各項規(guī)則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于是各項規(guī)則形象的躍然紙上。通過此次活動孩子們對于自己定的.規(guī)則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進餐過程中較以前也有了明顯的改進。
在進餐環(huán)節(jié)中我也作了針對性的改動:將原先值日生將勺子一一發(fā)到幼兒手中,改變?yōu)橹等丈鷮⑸鬃臃湃牍拗,孩子們可在吃飯時自行取,飯后自覺擦桌子。節(jié)省了時間和人力。雖然,目前有些幼兒還需教師和其他小朋友的不斷提醒,但在不斷的糾正和改進中,已有了顯著的進步。我相信他們會逐漸形成良好的進餐習(xí)慣。
小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3
兩歲半的貝貝是新來園的孩子,她短發(fā),皮膚黑黑的,眼睛小小的。第一天來園,就伴隨著雷鳴般的哭聲。我們哄她,抱她,用小紅花吸引她,效果也不大,她仍哭哭停停,嘴里喊著“奶奶”。
我正給小朋友喂著早飯,在家吃過早飯的貝貝來到我身邊,又開始哭了:“啊啊…”我一邊給小朋友喂飯,一邊安慰道:“貝貝不哭,我給你媽媽打電話讓她早點來接你!必愗愡在哭,很著急的.樣子:“啊…啊…”我問:“你要小便嗎?”貝貝更著急了,“啊啊”地哭喊著。我也著急了,貝貝到底是怎么了?難道是要小便嗎?于是,我放下飯碗,拉著貝貝的手,快速向廁所跑去,當我扶著她上了廁所,幫她脫下褲子,一看,她已經(jīng)把大便拉褲子里了!柏愗,要拉臭臭為什么不告訴老師呢?”我一邊說,一邊和其他老師一起給她換洗、收拾。
第二天,貝貝一樣哭,一樣喊“奶奶”,一樣拉臟了褲子。
我找貝貝的奶奶交談,得知貝貝因為才兩歲半,說話不清楚,要拉大便時,“拉拉”說不清楚,會說“啊啊”。我恍然大悟。從和貝貝奶奶的溝通中得知,貝貝其實是個很活潑的孩子,爸爸媽媽工作忙,她從小和奶奶在農(nóng)村長大,所以特別依戀她的奶奶。家長特別希望貝貝早點從“分離焦慮”中走出來,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的新環(huán)境。我請家長放心,我們會攜手攙扶寶寶,讓她感受到我們的愛,慢慢喜歡這里,家長表示愿意和幼兒園配合。
第三天早晨,貝貝來到我身邊,學(xué)著奶奶事先“表演”過的樣子,拍拍我的胳膊,“啊啊”,貝貝眼睛看著我!澳阋舫魡?”貝貝點點頭,我說:“好,咱們走。”來到廁所,我為她脫下褲子,扶她蹲好,我溫柔地說:“拉吧,拉完了老師給你擦!闭f來真神奇,自從我?guī)炅舜蟊,貝貝就不再哭了?/p>
我?guī)Ш⒆舆M行簡單的表演故事《小鳥的家》,小朋友戴上頭飾,變成一只只小鳥,躲在“大樹”里,又飛出來。貝貝也想玩,我給她戴上小鳥頭飾,她高興地笑了。雖然貝貝還不能說出一句故事里的話,但對她來說,不哭,就是很大的進步,我們一起表揚她:“真是一只快樂的小鳥!”
撒一把快樂給孩子,我感覺自己做了一次陽光!讓孩子在愛與鼓勵中成長,我們會看到最美的教育風(fēng)景!(李曉卉)
小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4
音樂是發(fā)展孩子想象、創(chuàng)造力,促進個性發(fā)展的有效手段。一個學(xué)期來班級里的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動聽的聲音、美妙的音樂,喜歡隨著音樂歌唱、舞蹈!队變簣@教育指導(dǎo)綱要試行》明確提出藝術(shù)活動的目標是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豐富審美經(jīng)驗、體驗自由表達和創(chuàng)造的快樂,而不是單純的知識和技能的傳授。
今天小朋友們對音樂活動《親親熱熱在一起》都很喜歡,原因在:歌詞非常的生活化,簡單、有趣;音樂的節(jié)奏活潑、歡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于這首歌曲是兒歌《敲門》的延伸。在一開始的活動中,小朋友們先接觸到的是:在游戲《敲門》中讓幼兒清楚的掌握了兒歌的內(nèi)容,如“媽媽出去了,你和誰在家里呢?”“丁冬,丁冬,是誰在敲門,是誰回來了!”接著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誦、游戲活動中,小朋友們都能熟練的朗誦和進行對話游戲,當音樂活動《親親熱熱在一起》旋律在孩子們的耳旁響起時,小朋友們?nèi)紩耍骸拔覀內(nèi)以诩依铮H親熱熱在一起,哈哈哈哈,親親熱熱在一起”。這樣的活動吸引了小班孩子積極參與的.興趣,所以這一次音樂活動變的特別的輕松、愉快。
我們還一起創(chuàng)編了歌詞:“家里還有誰呢?我們怎么編?”在我的幫助下孩子們有了很強的創(chuàng)編興趣,我們在音樂聲中編出了:“我和外婆在家里,總想外公來敲門,丁冬丁冬,外公回來了!”“我和阿姨在家里,總想叔叔來敲門,丁冬丁冬,叔叔回來了”等等,大家唱的可開心了。
根據(jù)“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點,我也想了好多激發(fā)幼兒興趣的辦法。就像讓幼兒通過表演來激發(fā)自己的興趣從而學(xué)習(xí)音樂。因為幼兒好奇心強,表現(xiàn)欲旺盛。音樂活動能充分滿足幼兒這方面的要求。通過表演,幼兒能體驗到用表情、動作、姿態(tài)與他人溝通的樂趣。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幼兒能作出較積極的外部反應(yīng),能從與他人合作的動作表演活動中獲得交往合作的快樂。在音樂活動中,我啟發(fā)幼兒用自己的身體動作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編的積極性,在開展音樂活動中盡量采納幼兒的意見和建議,不照搬書上的動作方案,幼兒在創(chuàng)編表演中鍛煉了自己,增強自信心,獲得了成功感,這有利于幼兒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
小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5
今天音樂游戲時間,我正和孩子做“咿呀咿呀呦”的游戲。孩子們扮成小動物圍著我快樂的跑來跑去?墒俏野l(fā)現(xiàn)只有藍迪一個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著我和小朋友游戲。
藍迪是我們班剛插班的孩子,她以前上過幼兒園,按理來說應(yīng)該很快的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但她始終不能融入集體中。其實我看得出來她也想?yún)⒓游覀兊挠螒,但是又不敢參與進去。盡管我不停的鼓勵她游戲,她還是不愿意。怎么辦呢?我想再多等她一會,看看她的表現(xiàn)。我邊和小朋友游戲邊關(guān)注著她。當我唱到“咿呀咿呀呦”故意走到她身邊和她親近親近、和她抱一抱、對她笑一笑。孩子們也模仿我的動作,相互擁抱。藍迪被我們的氣氛感染了,經(jīng)過一次又一次的重復(fù)游戲,在我的邀請下,她終于邁出了第一步和我們一起游戲。
分析:對于小班幼兒來說,抱一抱、笑一笑是讓他們接納別人最好的方式。何況和老師的交往才短短的兩個星期。活動時她不愿意參加,我沒有強求她。因為孩子的'適應(yīng)有快有慢。讓她有一個調(diào)整適應(yīng)的過程。最后用自然親密的動作打動她,讓她參與游戲,讓她邁出勇敢的第一步。看著她的'進步,我也感到無比的欣慰。
【小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育課堂隨筆01-02
幼兒教師課堂教育隨筆04-04
大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10-30
中班幼兒教師課堂隨筆10-22
幼兒教師課堂教育隨筆范文10-22
小班幼兒教師隨筆07-12
小班幼兒教師的隨筆04-06
幼兒教師小班隨筆03-24
小班幼兒教師隨筆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