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棘鳥》讀后感 推薦度:
- 荊棘鳥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荊棘鳥》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領悟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荊棘鳥》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曾聽說過《荊棘鳥》這個名字,也意識到它絕不是一本講鳥類的書。但萬萬沒有想到這是一部如此偉大與成功的作品。又大膽地涉足了許多作家所不敢于或不善于書寫的內(nèi)容,以及一些我聞所未聞的生活。
這是一部包含對禁欲與命運的討論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或新大陸生活的愛情故事。
本書主要講述了克利里家族三代人的愛情故事。但在主線之外又有著幾條線索,包括拉爾夫主教的升遷之路,德羅海達的繁榮與衰落,二戰(zhàn)在多個戰(zhàn)場進行,一個不知名的納粹兵士在戰(zhàn)后漸漸成為政界重要人物等。
本書雖僅有約50萬字,但其時間跨度之大在我所讀過的書里幾乎是絕無僅有的。故事主線從1915年的新西蘭南島開始到1969年的梵蒂岡結(jié)束,歷經(jīng)55年,涉及十個國家及地區(qū),背景更是可以追溯到1801年。
本書時間跨度之大,劇情之復雜,涉足地區(qū)之多都令人望而生畏。但更令人驚嘆的是,作者考琳·麥卡洛用她縝密的思維與細膩的筆法使這169年里10個國家或地區(qū)發(fā)生的事情都離不開主線。
沒有一句話是多余的,即便是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筆都有著作者特別的意圖,而每句話之間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就比如作者先提及教皇喜歡自己及周邊的人說德語,隨后幾頁便有紅衣主教們用德語對話的部分,緊接著就是拉爾夫主教在圣彼得大教堂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德國士兵,而他就是未來的主角雷納·哈森。這樣的細節(jié)數(shù)不勝數(shù)。
這本書從結(jié)構上來看,分為七個章節(jié),每個章節(jié)都有一個不同的主人公。雖然每一個章節(jié)都有一個不同的主人公,作者仍保持著第三人稱的敘事角度,伴隨著適當?shù)拿鑼,尤其是心理描寫,將讀者帶入到一個立體的,充滿生活氣息的世界中去。
這種敘事方法可能不是作者所獨創(chuàng)的,但在本書如此大的時間跨度下無疑是成功的,且是相當成功的。若要講述一個家庭的故事,自然不能將全部的筆墨用在同一個人的身上,一個人是不能代表一個家族的,且易使得劇情單薄。
因此本書隨著時間發(fā)展帶著不一樣的主人公,這些人物的情感與性格都十分立體,獨一無二,而且伴隨著情節(jié)發(fā)展富于變化。這種設計無疑是十分少見的。其他小說一般采用一個或少數(shù)主角在經(jīng)歷了大量事情后性格和世界觀發(fā)生大轉(zhuǎn)變,而其他人似布景一般沒有過大改變。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托夫》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如果時間跨度有本書之大的,一般非主人公僅是一個過客,不會去細致描寫。這么做可能更為符合生活實際,但不利于故事的展開與表達效果。很顯然作者意識到了這一點,因此出現(xiàn)的主線人物有約20個,可以較為輕松地刻畫人物。
本書在荊棘鳥的叫聲中開始,也在荊棘鳥的叫聲中結(jié)束。我認為,這給予了本書標題的同時也揭示了本書所想表達的主題!白蠲赖臇|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正如那將荊棘刺入胸口后奮力歌唱的鳥兒,“那歌聲竟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那鳥兒可能正如梅吉愛上將自己完全奉獻給上帝的拉爾夫主教的情形。因為愛他但得不到他而嫁給了一個貪小便宜,只會勞作的盧克·奧尼爾,忍受了幾年痛苦又冷淡的生活,得到一個完全不愛自己的女兒。終于得到拉爾夫的兒子后,落得一個父死兒殤的結(jié)局。
其實,對于這樣的一個話題,我或許沒有什么發(fā)言權的。因為我沒有得到什么最美好的東西,更沒有經(jīng)歷過什么深痛巨創(chuàng)。也許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而深痛巨創(chuàng)被愛我的人全盤收下了。也許是我并沒有完全讀懂整部作品!這或許就是讀書的樂趣所在,思考作者究竟想表達什么,對照自己的生活,反思自己的錯誤、不足,并帶著新的眼睛去觀察與認識這個世界。
【《荊棘鳥》讀后感】相關文章:
荊棘鳥作文02-18
荊棘鳥讀后感10-20
荊棘鳥的讀后感04-06
《荊棘鳥》讀書筆記04-24
荊棘鳥讀后感(精選10篇)07-03
荊棘鳥讀后感(精選20篇)08-09
荊棘鳥讀后感15篇02-02
荊棘鳥讀后感(15篇)02-02
荊棘鳥讀后感9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