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事跡的作文集錦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事跡的作文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事跡的作文 篇1
今天,我在食堂吃晚飯。買好了面,端到外面來涼快涼快。放好卡,就往花壇上一坐,便狼吞虎咽了起來。
正巧,項渙祥端著一杯可樂來了,見我在狂吃熱干面,“嘖嘖嘖,吃這種面不覺得干啊!”“呵呵!蔽倚α诵ΓベI了杯可樂,坐下,接著吃!
突然,“啊”的一聲女孩子的慘叫,一只馬蜂也要和我們一起“共進晚餐”。但是,我們這些一年級的,哪有那個膽和你馬蜂一起吃飯呀。哥哥呀,“此處不留蜂,自有留蜂處!闭埬阕甙!可是它根本不理我,依然圍著我們轉悠,還時常對我們發(fā)起猛攻。女生們都像見了瘟神一樣,伴隨著一聲聲尖叫,落慌而逃了。就在這時這時,蜜蜂爬到我的杯子上,一個男生把項渙祥的杯子往我的上面一蓋。就在那一剎那,我的心都涼了-我的可樂。
小樣,算你狠,那么多杯子等著你爬,你不爬,偏偏爬我的,我看你是找死。說著,我拿起殺蜂拍,往蜜蜂身上那樣一巴掌扇過去,只見它倒在地上,不停地拍打著翅膀,還在轉圈,肚子已經癟了。接著,我又是一扇。啪的一聲,只見血濺四壁,那只馬蜂已經血肉模糊,不成“蜂”形了。盡管這樣,我還是沒能出氣,我的錢哪。我又是“啪啪啪啪啪”的一陣陣連環(huán)巴掌,把那只可恨的.蜜蜂打的尸骨無存了。真是爽啊,太大快人心了。我得意洋洋的笑了起來(其實我是怕蜜蜂的)。我一邊朝天大笑,一邊朝教學樓走。“喂,你的卡沒拿!薄巴ā,我暈倒!
事跡的作文 篇2
霧里看花,你看不到花兒為了盛開流下的汗水;水中望月,你看不見它的皎潔之下的灰塵。世間的事情,全都是霧鎖煙籠,想探求生命的真相,請以心為眼,躬行探求。
昭君一個人、一方冢、一生探求。
山如黛、沙如風。山還是那隱隱的青山,還是那沉淀著中華文明的青色,只是少了位從群山中走出來的佳人。沙還是意欲吞人的黃沙,還是那隔著中原與塞外的飛沙,只是多了位從中原走出來的佳人——昭君。人人都說塞外凄苦,那兒的人殺人如麻,但你不怕。沒有親身經歷,道聽途說,可信嗎?于是你毅然踏上了出塞的馬車,一路微笑,你要用行動向世人證明:世上的事,要親身探看,方可相信。事實證明,你贏了。塞外荒涼,但民風純樸。你的躬行,為歷史畫上了最濃重的一筆。
昭君,沒有被表面迷住了雙眼,你親手用躬行打造了自己的未來。
司馬遷踏遍千山萬水,只為一個“真”字。
當飛雪和陰霾在東升西落的輪回中湮沒成已逝的.滄桑時,你便把執(zhí)著的追求和生命的躬行鋪墊成生命的厚程。一部《史記》“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豈可不盡不實,道聽流言,司馬遷深知,真相需要躬身以求。于是他拖著殘缺之軀,踏遍千山萬水,揭開了歷史的面紗,終于《史記》成史家之絕唱!他把真相幻化成筆端流淌的華彩。用躬行吶喊出歷史的宣言。
司馬遷用他一生的躬行創(chuàng)下了萬世不朽之篇章。史家絕唱當之無愧。
蘇東坡高唱赤壁東風,你瀟灑成千堆雪。
墳崗茫茫,醉射天狼,楊花愁點五分,三分雄風浩蕩,蘇軾之才,自不必說,但讓我五體投地的不是他的才華,而是那一句“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石鐘山的得名多有說法,卻沒有一個人去躬身探求,除了他。他沒有被表象所迷惑,沒有被前人所擾,只是默默地驗證。好一個蘇軾,只為他的躬行,我五體投地。蘇軾的躬行,也許只是歷史的插曲,但其人格由此可見。
思緒紛飛,穿越千年的繁榮塵雜,我不由感嘆,絕知此事要躬行。
仰望星星的人,總以為星星沒有纖瑕,飛上星星的人才知道,那兒有灰塵、石渣。面對世事,萬不可被其表面所迷惑,需躬身親試,方能得其真。世間的萬象炫人心目,請借東海之水,洗盡迷幻假相,用躬行去探求生命的真相。
事跡的作文 篇3
北半球生活著的人們,冬天會是十分寒冷的;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中,冬天從此不再寒冷……
這次元旦放假回家,這么冷的天不知哪兒來的蚊子在我手上叮了好幾個包。我給媽媽一看,才知道原來那是凍瘡,媽媽便提醒我要保護好手,戴手套。回校前的晚上,爸爸問媽媽為什么不為我買“綠藥膏”。當時已是晚上8點多,但媽媽卻堅持要去附近藥房買,我拗不過她?粗I回來的綠藥膏,我的心中已貯滿了感動。
在小區(qū)里,我總會看見那些貓狗身上穿了衣服,養(yǎng)過狗的我可以理解主人的.心情,即使皮毛可以防寒,即使穿衣服也不會使自己的寵物感到更多溫暖,但仍然希望自己能在這嚴冬中多體貼一點這些可愛并給自己帶來歡笑的小生命。我也相信這些通人性的小家伙可以感受到主人對它們無限的愛。
上周末兩個朋友吵著要去買圍巾,兩人左挑右選,花了許多時間才各買了一條圍巾,其他人都埋怨她們買圍巾費了那么長時間,兩個人便歉意滿滿。周一到校,竟發(fā)現兩人買的圍巾“戴反了”。我非常詫異,一問才知,是兩人互相把自己精挑細選的圍巾送給了對方。我心中頗有感觸,原來友誼能融化冬天的雪。冬天,總會讓人聯想到冰雪冷雨寒風……但又不禁讓人想到在冬天燃起的一把“火”:親情愛心友誼……這些火勢總是不斷地蔓延,燃燒著世界各個角落,燃燒在每個人心中,冬天從此不再寒冷!
點評:有濃濃的生活情趣,善于選擇生活細節(jié)展開描述,感情表達真切自然
廣西崇左扶綏縣實驗學校五年級:adnxkdj
事跡的作文 篇4
名人事跡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號文山,江西吉水人,寶佑進士后為官。1276年,出使元營被扣,后在京口百姓的幫助下得以脫逃。1278年兵敗被俘,元軍欲誘降,文天祥書《過零丁洋》以明志。
后解至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勸其出仕,又被拒絕。1283年1月9日,文天祥英勇就義。文天祥的這首《過零丁洋》,不僅氣勢如虹,而且技巧圓熟,是思想性與藝術性高度結合的.不朽之作。
從此,“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成為必將永遠流傳的名句,F在,我們來簡單介紹一下文天祥曾在鎮(zhèn)江逃脫元軍魔爪的故事。1276年二月間,文天祥出使被扣以后,被元軍押著北上,19日到達鎮(zhèn)江(當時叫京口)。因暫不出發(fā),文天祥借住在鎮(zhèn)江人沈頤的家里,開始策劃逃走。
文天祥的朋友杜滸覺得這非常冒險,文天祥說:“死不足懼,絕不后悔”,并準備在萬一失敗時自殺殉國。杜滸在籌劃準備的時候,接觸了十幾個鎮(zhèn)江人,沒有一人去向元軍告密。最后杜又找到了一個可以解決船只的人,并表示要給他一千兩賞銀。
那人說:“我為宋朝救一位丞相,好去建功立業(yè),趕走敵軍,要錢做什么?”29日夜,文天祥等在北固山下上了船,逆流而上,這時他們才發(fā)現,從甘露寺往西,沿岸停滿了元軍的船只。
文天祥等人只好硬著頭皮,就從他們旁邊把船搖過去。元軍做夢也想不到有人會這樣堂而皇之地逃走,誰也未加盤問。漸漸地,元軍的船隊終于落在后面了,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
忽然,聽到有人大聲喝問:“什么船?”大家一看,原來是停在江邊的一艘巡邏船!昂与啻!”一個船夫應了一聲,繼續(xù)往西搖。“歹船,快追!”船上的元軍不信,搖著船要追,誰知它原來停在水淺的地方,現在潮水一退,船已經擱淺了。元軍忙了一陣,弄不動船,只好眼睜睜看著這條“歹船”揚長而去……
事跡的作文 篇5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人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是的,他就是我最崇拜的人——雷鋒。42年來,雷鋒這個偉大的名字家喻戶曉,雷鋒精神成為億萬人民的自覺實踐。42年來,雷鋒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刻苦學習,努力工作,奉獻社會;42年來,雷鋒永駐人們心中;42年來,雷鋒始終活在人民的心里,雷鋒精神始終放射著奪目的光輝。
正是他那一個個助人為樂的感人故事,驅動著我,成為我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沈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干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雷鋒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后,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fā)抖,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疖嚨搅松蜿枺卒h一直把他們送到家里。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呀!”雷鋒說:“不要感謝我,應該感謝黨和毛主席。
過年的時候,戰(zhàn)友們愉快地在一起搞各種文娛活動。雷鋒和大家在俱樂部打了一陣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節(jié),服務和運輸部門是最忙的時候,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幫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幾個同志,一起請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兒屯車站,這個幫著打掃候車室,那個給旅客倒水,雷鋒把全班都帶動起來了。
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為人民做好事,他是我們的好榜樣!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小事,但是,一件件,一宗宗,都體現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思想。我一定會向你學習“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努力發(fā)揚雷鋒精神,做些時代的好少年!
事跡的作文 篇6
心里裝著學校與學生,當然是一名稱職校長的職業(yè)責任所在,也為整個社會所期待。但坦率地講,相信不會有人愿意將一所學校的命運和自己的求學權利寄托在一位“好好校長 ”的“化緣”之上。因此,我們在向這位“化緣校長 ”致以敬意的同時,又必須明白,這絕不應該是一個理性社會哀悼一名“好校長 ”的全部意義所在。
如果我們將觀察的目光折回到莫振高生前的付出中,就不難發(fā)現,與“化緣校長 ”感人事跡所對應的,恰恰是某種令人心情沉重的基層教育現實——
即如在一位前來哀悼的學生所回憶的:“一條不標準的煤渣跑道,一個平房食堂里,停電的教室亮起的煤油燈,漏雨漏風的宿舍……”這樣一種乃至更差的場景,應該是不少人的共同回憶甚至是一些孩子正身處的真實求學環(huán)境的寫照。
再比如,莫振高所管理的都安中學,有近一半學生來自貧困山區(qū),每年高考結束后,莫振高都要四處奔走,為考上大學的貧困學生籌集學費。假如這些貧困學生都能獲得制度性的助學支持,“化緣校長 ”是否能夠少一分艱辛?
正是以一種近乎“化緣”的'方式,30多年時間里,莫振高籌集到3000多萬善款,資助近兩萬名貧困生圓了上學夢。在我們?yōu)榇吮磉_敬意時,另一組來自兩會的數據不應該被忘記:20xx年全國各級財政預算共安排教育經費 2.4萬億元,實際支出2.29萬億元,有1千多億元沒有花完。兩相對比,不禁令人唏噓,莫振高30年來化緣所得的3000萬助學金,是否只是以一己之力來補缺某種制度化的教育經費 撥付的漏洞?
事實上,在基層中小學中,募集資金,扮演“化緣者”角色的校長,其實并不少見。莫振高或只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而且,教育經費 要靠“化緣”所得,或還不僅僅是基層校長們的個人困境。于此而言,我們的教育資源特別是農村基層教育經費 的獲取,如何告別“化緣式”、“討錢式”的路徑依賴,恰恰是對于“化緣校長 ”最好的告慰。
沒有人能夠否認一位如莫振高般的校長所彰顯出的道德力量與現實價值。但回歸現實,一位幾近圣人般的好校長 終究只能是可遇而不可求,高效而富有“良心”的教育支持體系,才是最可期的制度保障。
事跡的作文 篇7
比亦然,女,6歲,東營區(qū)一中一年級一班學生。
一學期以來,在各位老師的指導下,她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獲得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在家庭、學校的熏陶下,從小就熱愛學習、關愛集體、團結同學。她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異,思想上進,積極進取,表現優(yōu)秀。
德——積極向上的進取者
她熱愛學校、遵紀守法、積極參加學校各項活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她每天都早睡早起,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為了周一早晨升國旗,她比往
常起得都早,準備好紅領巾和校牌去迎接新的開始。
智——認真刻苦的'學習者
學習是人生的第一要義,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興趣最重要,學習效率才能提高。她學習態(tài)度端正,非?炭啵险n認真聽講,熱愛學習,每天都以昂揚的姿態(tài)面對學習、生活,每天放學后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然后再按課程表收拾自己的書包,準備好明天的學習用品。
體——身體力行的實踐者
不管干什么事情,都首先要有一個好的身體。她熱愛運動,身體素質很好,很少感昌發(fā)燒。進入小學后,她踴躍參加學校各項體育活動,如越野比賽、跳繩比賽,為了能參加比賽每天都堅持鍛煉和練習,孩子這種精神很難得。對于班集體的活動,如拔河比賽,她常以飽滿的熱情參加,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好。還在學校里報名學習打乒乓球。
勞——認真負責的勞動者
“講衛(wèi)生,愛勞動”是每個公民的傳統美德,孩子在這方面做得很好。習慣成自然,她個人衛(wèi)生堅持得很好,從上幼兒園養(yǎng)成這樣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對自己的值日生她都很積極、負責。
美——藝術追求的愛好者
她是一個天真活動可愛的小女孩,從小喜歡又唱又跳、畫畫、手工制作,憑著孩子的愛好,在華藝舞校給她報名學習舞蹈,通過鍥而不舍的精神,參加過多次的表現演出。在畫畫方面她盡力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在華藝舞校校慶期間獲得“最佳創(chuàng)意獎”。這些方面的進步,是一點一滴壘積起來的,離不開你們辛勤的汗水。在學校和家庭的共同栽培下,相信今后她將會做得更好,在不足中不斷進取,在進取中成就完美,讓自己成為一個非常合格的、優(yōu)秀的三好學生。
事跡的作文 篇8
貝多芬
翻開書本,看看那些名人事跡,心中不免感慨萬千。從他們的事跡中,使我明白了許多。在所有的名人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貝多芬和牛頓。
1770年12月16日,貝多芬出生于德國萊茵河畔的一個十分清貧的.平民家庭,原名路德維!し病へ惗喾。從四歲起,在父親的拳打腳踢下開始學習鋼琴,十三歲便成為管風琴師,并開始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而后,貝多芬又面臨著耳聾的威脅?梢韵胂蟮贸,一個音樂家如果失去了聽力,他將如何去創(chuàng)作,如何去鑄造人類靈魂的偉大工程。但是,貝多芬仍然堅持創(chuàng)作,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幾乎全是在耳聾期間完成的。盡管如此,命運卻不肯放過貝多芬,當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達到高潮時,病魔在一點點的向他發(fā)出進攻,使他的身體逐漸惡化,直至他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貝多芬的一生是痛苦的,但他的光輝永遠流傳下來。如今,我們的生活無憂無慮,幾乎不存在痛苦,但是,我們卻缺少了那種堅強、刻苦的精神。貝多芬的事跡使我受益匪淺。因為,意外可能隨時會降臨在我們的身上,而我們能否堅強
地去面對呢?所以,我要學習貝多芬堅強、刻苦的精神,不向困難低頭。
事跡的作文 篇9
我從小就與書結緣,它是我的知己,我們總是形影不離。我酷愛閱讀,或許是因為,每每翻開書頁,總能讓我心曠神怡,心情舒暢,無比快樂!
看書、聽故事是我的最大愛好。無論是大人的故事、小孩的故事,還是歷史故事、現代故事以及童話、科幻、偵探故事等,我都喜歡聽,每天晚上睡覺之前,聽故事幾乎成了我必備的夜餐,同時我也酷愛看書,只要有時間我總是拿著書看呀看!兒時的我,總會被圖文并茂的故事書吸引住眼球,我常常獨自一人坐在角落里閱讀。我被故事的情節(jié)所吸引,被故事的人物所吸引,被故事的結果所吸引。我的房里保存著一整套舊得發(fā)黃的.《幼兒畫報》,那是我小時候的至愛,無論何時何地,我都帶著它們。里面的故事情節(jié)別提多幼稚了,可當時我卻視之如珍寶。
時光流逝,書,一直伴隨我成長。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我都讀得津津有味。從小到大看的書已無法計算,主要有《神話故事》、《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哲理故事》、《十萬個為什么》、《狼王夢》、《窗邊的小豆豆》、《恐龍的寶藏》以及《張秋生小巴掌系列》、《王一梅童話系列》等一些兒童文學名著。 “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良好的看書習慣,促進了我寫作水平的提高,我的多篇作文多次作為范文在班級或學校打印交流。其中《美麗的大京》在學校《香樟新綠》校報上刊登;《口琴,我愛你》在“寧德口琴網” 發(fā)表等。我還讓爸爸在新浪網上開通了我個人的博客“小魚兒”,我堅持在博客上寫讀書筆記、隨筆和日記等。
現在我書房中滿是書籍,各個類別都有。我不能失去書籍,因為,我閱讀,我快樂
事跡的作文 篇10
“百善孝為先”。走在湟源縣寺寨鄉(xiāng)草原村,47歲的張世明清瘦的身影看得讓人心疼。提起他,全村的人都會豎起大拇指,多年他無怨無悔地照顧癱瘓的叔叔,侍奉體弱多病的父親和繼母,贍養(yǎng)年邁的爺爺奶奶,用柔弱的肩頭擔負起了整個家庭的重任,他的一顆孝心感動了無數人。20xx年2月,張世明榮登“中國好人榜”,這個由中央文明辦賦予的最高榮譽,不但使全村人更加尊老愛幼,也輻射了周邊鄉(xiāng)鎮(zhèn),人人都在向張世明學習。
40年多前張世明的母親不堪貧窮的生活,丟下剛剛出生3個月的他就離開了家。后來父親娶了繼母,家里又添了兩個妹妹,一家五口人靠著幾畝薄田艱難度日。張世明勉強讀完了小學便輟學在家務農,十幾歲的他很快成了家里的主要勞動力。19歲那年,原本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的小叔叔入贅到別的村子當了上門女婿,家里只留下了年邁的爺爺奶奶和身有殘疾的二叔。爺爺奶奶年事已高,叔叔又是一個殘疾人,眼看著他們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了問題,張世明便和父親商量著把爺爺、奶奶和叔叔都接到了自己家里。
“張世明確實不容易,常年的辛勞讓他的雙腿患上脈管炎,但他硬撐著背著叔叔,換成別人恐怕誰也做不到!辈菰宕逦瘯魅务R義說。張世明的爺爺、奶奶和他搬到一起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叔叔殘疾不能勞動,父親得了肺癌,繼母身體也不太好,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張世明!耙皇菑埵烂鳎@個家可就倒了。”
這幾年,張世明種著二十多畝地,養(yǎng)了80多只羊,按理說,他家的生活應該會好一些。事實卻并不是這樣,張世明將辛苦掙的錢全花在家人身上,到現在他還獨身一人。在近十年的時間里,張世明的爺爺、奶奶和父親都是由他養(yǎng)老送終。十年來,他自己沒穿過一件新衣服,現在身上穿的.衣服還是別人送的。去年剛把叔叔送走,不料,繼母又住進醫(yī)院。即便如此,張世明也沒有埋怨生活的不公。張世明說,“照顧老人,為老人養(yǎng)老送終,是一個人應該做的事情。”
面對生活的苦難,張世明選擇的是堅強和堅持。一路風風雨雨,一路坎坎坷坷,流過汗、流過淚,但他一直勇敢地向前走著。他用自己的所做所為感召著社會,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出大賢大孝的真諦。
【事跡的作文】相關文章:
張海迪事跡作文10-11
偉人的事跡作文11-06
有關事跡作文10-09
搗蛋事跡作文10-12
名人事跡作文10-11
個人事跡作文10-11
事跡的作文6篇10-18
精選事跡的作文八篇10-19
事跡的作文3篇10-17
【精選】事跡的作文3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