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 推薦度:
-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 推薦度:
-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3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1
《聰明的投資者》是一本投資實務(wù)領(lǐng)域的世界級和世紀級的經(jīng)典著作,自從1949 年首次出版以來,本書即成為股市上的《圣經(jīng)》。它的作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聰明的投資者》首先明確了“投資”與“投機”的區(qū)別,指出聰明的投資者當如何確定預期收益。本書著重介紹防御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策略,論述了投資者如何應(yīng)對市場波動。本書還對基金投資、投資者與投資顧問的關(guān)系、普通投資者證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資者與積極型投資者的證券選擇、可轉(zhuǎn)換證券及認股權(quán)證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在本書后面,作者列舉分析了幾組案例,論述了股息政策,最后著重分析了作為投資中心思想的“安全性”問題!堵斆鞯耐顿Y者》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旨在對普通人在投資策略的選擇和執(zhí)行方面提供相應(yīng)的指導。本書更多地將注意力集中在投資的原理和投資者的態(tài)度方面,指導投資者避免陷入一些經(jīng)常性的錯誤之中。
閱讀了這本書我最大的感想就是:這本書像所有的經(jīng)典著作一樣,會改變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你讀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刻。以格雷厄姆為向?qū)В惚囟〞蔀橐粋非常聰明的投資者。要想在一生中獲得投資的成功,并不需要頂級的智商、超凡的商業(yè)頭腦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個穩(wěn)妥的知識體系作為決策的基礎(chǔ),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使其不會對這種體系造成侵蝕。本書能夠準確和清晰地提供這種知識體系,但對情緒的約束是我們自己必須做到的。 此外,我還總結(jié)出了:投機者最實際的區(qū)別在于他們對股市運動的態(tài)度上。投機者的興趣主要在參與市場波動并從中謀取利潤。投資者的興趣主要在以適當?shù)膬r格取得和持有適當?shù)墓善;市場波動實際上對他也很重要,因為市場波動產(chǎn)生了較低的價格使他有機會聰明的購入股票,又產(chǎn)生了較高的價格使他不買進股票并有機會聰明的拋出股票;購買的證券類型和想得到的回報率不是取決于投資者的金融實力,而是與知識、經(jīng)驗、氣質(zhì)相聯(lián)系的'金融技能;對進攻型投資者,他購買的股票價格所表示的企業(yè)總的市場價值,不要過于高出實際記錄和謹慎的前景預測的價格。 以下為作者在每章開篇前面對章節(jié)的概括和總結(jié),也是本書的精華所在: (1)如果總是做顯而易見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賺不到錢。對于理性投資,精神態(tài)度比技巧更重要; (2)每個人都知道,在市場交易中大多數(shù)人最后是賠錢的。那些不肯放棄的人要么不理智、要么想用金錢來換取其中的樂趣、要么具有超常的天賦,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并非投資者,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2
我在了解了眾多的投資方法之后,認為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所介紹的“價值投資法”相對安全和有理。
之所以說是相對的,是因為它有兩個天然的缺陷:一是相對于明確的價格,價值的評估是相當困難的,價值的精確計算更是不可能——有形資產(chǎn)如此,無形資產(chǎn)更是如此;二是在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變化的過程中,要出現(xiàn)投資者所期望的價格,所需要的等待時間是不確定的——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長。
如果說其第一個缺陷,還可以用“安全邊際理論”來克服,畢竟投資時我們僅需要獲得一個大致“安全”的估值就可以了!罢缃^大多數(shù)時候,看一個婦女夠不夠選舉的年齡,我們并不需要知道其確切的出生日期”;而面對其第二個缺陷,即投資者所期待價格的出現(xiàn)有時需要足夠長的等待時間,我們則毫無辦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價值投資法”只能算是一個“成功”的理論,根據(jù)它取得成功投資的實踐,有時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另外,也有人主張”分散化投資“可以彌補“價值投資法”的`不足。對此,我持一分為二的態(tài)度:理論上講,是正確的,可以用犧牲一定的投資收益率來避免風險的過分集中,大不了導致投資結(jié)果的平庸化;但實踐中,卻未必如此,因為投資者難以做到足夠的分散化,且分散到何種程度才算真正足夠也是不確定的。
當然,說“價值投資法”是一個成功的理論也是有條件的,即不能考慮價值本身在未來時間里的增減變化。如果要考慮這一因素,就好比考慮量變與質(zhì)變的關(guān)系一樣,問題則會變得更為復雜!皼]有永遠的投資”,也多少能說明這一道理。
眾所周知,根據(jù)博弈理論,在投資市場上,一個少數(shù)人采用時有效的方法,當大多數(shù)人都采用時則會失效!皟r值投資法”自然也不例外。但只因人性的貪婪、恐懼、狂熱、從眾……,長期以來一直難以改變,故“價值投資法”還沒有被大多數(shù)人所采用。
盡管我認同《聰明的投資者》所介紹的“價值投資法”,但我也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物是絕對的。所以,我堅持認為,“價值投資法”只是一個相對的、不錯的方法。
有人說過:“投資成功的真正秘訣,就是沒有秘訣”。對于“價值投資法”,也應(yīng)當進行這樣的理解。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3
無論是幾年前自己第一次更早的版本的《聰明的投資者》,還是現(xiàn)在在讀的這個版本的《聰明的投資者》,自己對于格雷厄姆對投資和投機的定義很不滿意。
格雷厄姆對于投資和投機的定義是:投資業(yè)務(wù)是以深入分析為基礎(chǔ),確保本金的安全,并獲得適當?shù)幕貓;不滿足這些要求的業(yè)務(wù)就是投機。
也許是因為這是大師給出的定義,所以天朝很多人是擁護這個定義的。不過,我覺得這樣的定義有幾個問題:
1、無法量化。或者說,整個定義顯得很模糊。比如說,何謂深入的分析?單純的閱讀年報并以此為依據(jù)的分析算不算是深入?單純閱讀年報后,我買入銀廣夏虧損了,而巴菲特盈利了,我們兩個誰的是投資誰的是投機呢?
2、有使用未來的嫌疑。所謂的確保本金的安全和獲得適當?shù)幕貓,都是事后才能被證明的事情。而最搞笑的是:當你經(jīng)過了深入的分析,事前經(jīng)過計算是非常安全,并且會有適當回報的'一次投資,卻再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因為某些原因出現(xiàn)了虧損,那么,同樣一個行為卻一下子從投資變成了投機?
當然,我沒有見過英文版的原文,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人員并沒有表達清楚,如果在原文上加上適當修飾就比較合理和可靠了,比如:投資是以深入分析為基礎(chǔ),以保障本金安全為前提,并有可能獲得合理回報的交易行為。
當然,這個修改,是我自己所理解的投資的基礎(chǔ)上的一個定義。就如我自己的持倉一樣,大部分的資金都丟在富國天豐上,就是為了安全。實際上,如果90%倉位的富國天豐能夠帶來每年11%的收益(20xx年已經(jīng)超過13%),那么即使剩下的10%倉位的股票全都虧損清零,我也可以保證本金還在。
我這樣的持倉,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我認為真正的投資者,應(yīng)該是自己看好的投資標的的凈買入者。換句話來說,投資應(yīng)該表現(xiàn)為:1、天天盼著自己看好的標的下跌;2、擁有不斷的現(xiàn)金流;3、在合理價格下的持續(xù)買入。
再看我的持倉:富國天豐是一只強化收益型債券型基金,而合同規(guī)定每個月的30日都將計算并確定是否有分紅能力,有的話就必須要分掉。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不斷的現(xiàn)金流來源。在自己持有的股票價格不斷下跌的時候,我就可以不斷地買入;在自己持有的股票價格不斷上漲的時候,我則可以選擇分紅再投富國天豐。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01-22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07-09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01-21
《聰明的投資者》讀后感 2篇02-21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5篇01-21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5篇)01-21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2篇01-24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6篇01-24
聰明的投資者讀書心得(6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