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集錦15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在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里,人們包粽子、賽龍舟,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氛。在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可都是充實又溫馨的哦!
記得那次端午節(jié),我們家處處洋溢著端午節(jié)的氣氛,可是一般人的家里總是呆巴巴的包粽子,有時候出去賽龍舟,那多沒意思!我可不想這樣過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就在我左思右想的.時候,腦子里的一根筋“嗖——”的一下抽起來,何不來個自己創(chuàng)作粽子的比賽呢。說干就干,我抓緊時間,把表姐表弟和小伙伴全都都召喚來,開始,我們手忙腳亂,亂包,有的嘛,包個飯團,有的嘛,包個壽司,還有的嘛,東破一個西破一個。我想:這也叫有創(chuàng)意?我可不想像這樣的創(chuàng)意,我嘛,想來想去,終于想到一個好點子,我簡單做一個愛心,別人看看我,都很驚訝,“這就是好點子……”我不管他們說,自己忙著做。
粽子蒸好。媽媽來看看我們包的粽子,我連忙沖上去:“媽媽,在今天的端午節(jié)上,我想送你個禮物!”我從身后拿出這個粽子“媽媽,這是給你的,感謝你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謝謝你給予我生命!”媽媽看臉上流出晶瑩的淚水。爸爸走過來,對著大家說:今天的粽子大賽,馨予獲勝,我們要感謝自己的媽媽喲!
在這次端午節(jié)中我既是自己包粽子,也感恩媽媽!端午節(jié),一個傳統(tǒng)古老的節(jié)日,一個溫馨充實的節(jié)日。多么美好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2
“和端午,竟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傳說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屈原投河的日子。人們在這個日子里有很多的習俗,比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等。一年一度的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那又會有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今天一早起來,就聞到了一股香噴噴的'香味,原來是媽媽在做粽子。媽媽先拿起粽葉,然后把粽葉卷成一個圓錐狀,再加入米和食料,最后把粽葉包上,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一個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我也學著媽媽包粽子,可是總是包不好,不是卷粽葉卷不好,就是放米散了一地。最后,在媽媽的耐心指導下,我終于包好了一個粽子,雖然樣子有點丑,但是我嘗試去做,獲得了小小的成就感。
這時,賽龍舟準備開始了,我目不轉睛的看著賽龍舟的直播。只見圍欄里面人山人海。裁判一聲令下:“三、二、一!”接著,一聲槍響后,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快地劃出去。
“加油!加油!”現場的加油聲、吶喊聲源源不斷,我們在家里也情不自禁的加油。
這時,爸爸突然說:“不好!”“怎么不好?”我不解地問。“福田隊遠遠落在最后!”爸爸回答。在最后10米時,局面出現了反轉,福田隊突然猛地前進,超過了其他隊,獲得了第一名。
“萬歲!太棒了!”就這樣,端午節(jié)在我們的歡笑中度過。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3
陽光如同天的爐火,燃燒起五月的天地,空氣中彌漫著紅棗、豆沙、蛋黃和竹葉的清香。哦!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來臨。
夏日的上海,充滿著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邊兩岸星光點點,我們漫步在岸堤旁,享受著著美好的一切。媽媽建議去放河燈。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燈的最好時刻,大家都雙手贊成。
夜幕降臨,河畔人聲鼎沸。那天,這條小河顯得格外美麗,我們瞬間就被這里的'夜色迷住。兩岸柔柔的燈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條綢帶在水面上搖曳閃動,寬闊的河面在夜色下銀波蕩漾,醉意綿綿。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許多河燈被放飛,那那星星點點的河燈,一閃一閃,真有種說不清的韻味。聽老人說,放河燈是一種民間很古老的傳遞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節(jié)放河燈則是為來紀念屈原。
我也拿出蓮花燈,用打火機點燃蠟燭,站在放飛河燈的臺階上。每一個臺階,都有一個手持河燈的人等待著屬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們拿著河燈覺得新奇好玩,年輕人捧著河燈在默默許愿,老年人提著河燈感慨歲月的變遷,那場面是多么圣潔,我深深地被那放飛河燈的人群所感動?粗徎粢呀浗佑|水面,我的手有點舍不得離開,蓮花燈已經有我的溫度,它的花心中已經盛滿我對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覺得它好沉好沉,啊,百姓對屈原的愛戴之情不是全都裝在這一盞盞小小的河燈里嗎?
看著這河里的河燈,整個世界似乎都被它們照亮……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4
我們中國有四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還有清明節(jié)。在這四個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就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我跟著奶奶一起到廚房里包粽子。只見奶奶先取出粽葉洗干凈后,卷成一個圓錐狀,然后在里面加入一些糯米,五花肉等東西,又再放入一些糯米,然后用粽葉包住,最后用線繩將粽子綁扎結實,放入鍋中煮熟即可。
我依樣畫葫蘆的學著奶奶的手法來包粽子,結果不是忘了洗粽葉就是包的糯米露了出來;到最后把粽子包的不成樣子。奶奶看我手忙腳亂的樣子在一旁差點笑掉了牙,奶奶看不下去了,親手一步步地教我應該如何包粽子。沒過多久,我終于學會了,但看完成果后覺得還是有些別扭。
在粽子煮好以后,我很好奇地問爸爸為什么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呢,爸爸笑著對我說,有一個傳說是這樣子的,屈原是一個為皇帝干活的人,平常對百姓們也很平易近人。因為皇帝很喜歡屈原,導致其他大臣對他很是嫉妒。于是,大臣們在皇帝面前說了很多屈原的'壞話。漸漸的,皇帝也開始疏遠屈原。最后屈原的國家滅亡了,屈原覺得沒有了國,活著也沒有什么意思,就跳江自殺了。人們?yōu)榱瞬蛔尳锏聂~蝦吃掉屈原的尸體,就往江里扔粽子。
聽完了爸爸的話,我若有所悟地點了點頭。
在四個傳統(tǒng)節(jié)日里,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因為可以吃我喜歡吃的粽子。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5
我最喜歡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里有賽龍舟,吃粽子。我最喜歡吃粽子,那粽子又香又軟,美味極了!
又香又軟的粽子,經過我的學習,還有感人的來歷呢!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zhàn)國的端午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
中國的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詩人節(jié)、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jié)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蕩秋千,給小孩涂雄黃,飲用雄黃酒、吃咸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余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6
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十分深厚,在這諸多的節(jié)日中,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端午節(jié)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jié)日,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和菖蒲,掛栓五色絲線和香包,喝雄黃酒等傳統(tǒng)習俗。
在我的記憶里,每年的端午節(jié)我都是第一個奔到廚房去看婆婆怎么包粽子的。婆婆每次都會準備最大的碗來裝那些潔白可愛的糯米,旁邊的盆子里盛著水,用來浸泡翠青色的粽葉。我最喜歡的就是看婆婆將糯米填好后往里面塞餡兒的過程。在白白凈凈的糯米中間藏一塊小寶藏,或是一塊紅艷似血,香甜可口的蜜棗;或是一塊香味濃郁滋滋冒油的土豬肉。包好進鍋,蒸煮熟后開鍋時漫開的蒸汽,滿滿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婆婆一般是把粽子在前一天包好,夜間煮熟,第二天早晨食用。
端午劃龍舟也很有趣,每年我都會在電視上看龍舟比賽,十分熱鬧。岸邊觀看的人雖算不上人山人海,但也是很多的。劃龍舟的人們一邊喊著號子,一邊奮力劃船,再配上擂鼓加油的聲音,氣勢磅礴,振奮人心。
除了吃粽子和賽龍舟,端午比較獨特的習俗還有掛栓五色絲線和香包。香包是用棉布和絲線繡好,裝進雄黃,蒼術等藥材,有驅蚊避蟲的功效。而五色絲線寓意五色龍,有降妖伏魔,趨吉避兇的作用。
端午節(jié)不僅可以吃到粽子這樣香噴噴的美食,還能看到如賽龍舟這樣激烈的競技活動,真正是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7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稱端午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午、重午、夏節(jié)。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的習俗是樣的。端午節(jié)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懸鐘馗像,插艾葉,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快到端午節(jié)了,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歷了嗎?不知道吧!那讓我來告訴你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讓我來說一他吧!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百姓遭難,悲傷極了,五月初五他跳入淚江中自殺。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一邊打撈屈原一邊將粽子扔到江里喂魚,讓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節(jié)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jié)的風俗主要是吃粽子、插艾草、粽子的形狀很多,有棱角形、長方形、三角形;里面包著粘米、大棗、每年我們都要吃粽子,粽子成了我們中國的象征。
這不還沒到端午節(jié),媽媽已經開始教我包粽子了,首先粽葉用開水燙一下,然后把棗、米、肉放在鍋里、在放些醬油把它們攪拌在一起,餡便做好了。只見媽媽不慌不忙的拿起幾片粽葉圈成一個類似圓錐的形狀,接著就把餡放在里面,把粽葉包起來,最后用 線把粽子扎起來、防止漏米,粽子就包好了。
我們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太多了,端午節(jié)給了我很多的喜悅和歡樂,看著剛出鍋的粽子,我的心里別有一番風味。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8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佳節(jié)。比如:中秋節(jié)春節(jié)清明節(jié)……但我最喜愛傳統(tǒng)佳節(jié)就是端午節(jié)了。
農歷五月初五就是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傳說這天愛國詩人屈原聽說國家快要滅亡消息時,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塊石頭縱身跳入江河中。人們?yōu)榱瞬蛔岕~兒吃掉屈原,就劃著龍舟,在江河上撒糯米。直到此刻,一到端午節(jié)人們就用劃龍舟吃粽子習俗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
每當端午節(jié)到來,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有豆沙……我家也不例外。今年端午節(jié)我還學會了包粽子呢!首先,我學著媽媽樣子,找來兩片粽葉,卷成一個圓錐形,放上一些糯米,再放上一些花生蜜棗,接著又放了一層糯米,用筷子攪勻折好,最后用繩子捆好。瞧!一個歪歪扭扭,有點出米粽子就包好了。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蔽胰匀徊换倚。在媽媽指導下,我最終包得有模有樣了。經過我和媽媽半個小時奮戰(zhàn)后,粽子最終包完了。最后一步,煮粽子。一個多小時后,香噴噴粽子就出鍋了!我小心翼翼地找到了那個有點歪歪扭扭粽子,輕輕一咬,呀!真香!接著,我把那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完了。媽媽說:“別吃那么快,會粘著牙!”我一邊吃粽子,一邊小聲地說:“真好吃,真好吃!”
在中國眾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我最喜愛是端午節(jié)。因為在那一天我可以吃到自己包粽子,那真是太開心了!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9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支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边@首是宋朝詩人文天祥寫的,寫了當時發(fā)生在端午節(jié)的一件事。
說起端午節(jié),它還有一個小故事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端午節(jié)的由來吧,“從前在春秋時期懷王有一位大臣,他的名字叫屈原。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主力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流放到沅,湘流域。后來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边@個文章的主人公屈原是怎樣的人呢?這個問題就留同學們一起討論吧!下面就讓我來講講我家過端午的習俗吧!
說端午節(jié)的'時候吃粽子也是一種習俗,就讓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家是怎樣包粽子吧!
第一步:先將粽葉放入鍋內煮嫩,然后將五谷和糯米加在一起煮。
第二步:拿出已經煮好的幾片粽葉搭在一起,中間在放五谷和糯米。
第三步:將既有瘦肉也有肥肉的豬肉切好,放入五谷的中間(記住是橫著放哦)。
第四步:將缺口補好,用粽葉包好,并用繩綁好。
第五步:向鍋里倒點水,用小火來煮,一個小時就可以了。
煮好的粽子十分香,我家包的粽子不像別人包得像三角形。我家包的粽子從上面看,像長方形;從前面看,像三角形。咬一口味道香噴噴的。
我喜歡在家里過端午節(jié),更喜歡家里的粽子!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0
端午節(jié)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據說,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而誕生的。如此意義重大的節(jié)日;顒釉跄懿宦≈啬?
《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初五,仲夏登高,順陽在上!蔽逶率侵傧,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便將時日稱為端午節(jié)。
每當端午節(jié)之日,我們一家人可高興了,為什么?因為在那天可以看賽龍舟啊!《史記》記載,公元前278年秦攻破楚。屈原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初五寫下絕筆——《懷沙》之后。抱石投汩羅江而死。老百姓們悲痛欲絕,為了不讓魚吃掉他的軀體,于是借劃龍舟時的水波來驅逐魚群,賽龍舟便被漸漸流傳下來。我們全家在這一天一大早就起身,往西枝江邊趕,到了那兒早已是人山人海。賽龍舟也快開始了。我們趕快找了個位置站好,等待比賽開始。一陣尖銳的口哨聲響起,江面上蓄勢待發(fā)的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沖了出去,那雄渾的鼓聲。整齊的水波,統(tǒng)一的動作,一切都是那么協調,不一會兒,龍舟陸續(xù)到達了終點,江邊爆發(fā)出一陣陣雷鳴般的掌聲。
在我們這兒,不少人家還會在這天燒艾條。中午時分將艾條放在家門口陽臺廚房點燃。以辟邪驅蟲。
端午節(jié)當然也有自己專屬的食物,那就是粽子。為什么要在端午節(jié)食粽呢?傳說屈原死后百姓們去撈屈大夫的.尸體卻沒撈著。一位漁夫急中生智,往江里投入雞蛋米團肉等食物,說龍魚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尸體了。老百姓紛紛效仿,于是慢慢發(fā)展成了用葉子包的粽子。我們家在端午節(jié)這天餐桌前必擺上一盆粽子。邊吃邊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這是個偉大的紀念日,活動還遠遠不止這些,重要的是在這一天,能了解這么多中國傳統(tǒng)的習俗文化,真可謂是既清閑又熱鬧啊!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游不同的習俗。聽——“正月要把龍燈耍,二月要把風箏扎……”瑯瑯上口的童謠時候讓你穿行在每月的習俗中去呢?現在就跟我穿行到端午節(jié)的習俗中去吧!
端午節(jié)到了,黃老師真可謂是”異想天開”,竟然把學校門口包粽子的馬婆婆請到教室里來教我們包粽子!馬婆婆先把中葉折成一個漏斗形,俗話說得好”看著容易做起來難”,看馬婆婆寶中之的速度那么快,他可是在江湖上”混”過十多年來的,那手藝叫做熟能生巧,而我們呢,就像是一只只無頭蒼蠅,抓住這邊的.角又漏掉那邊的角!,沒辦法只好讓馬婆婆親自出馬,一眨眼我們的中葉就被馬婆婆那一雙令人敬佩的首要成了一個個可愛的小漏斗,我們不甘示弱,開始了漏斗大戰(zhàn)。結果楊洋的漏斗被紅了個底朝天,做完這步后,馬婆有讓我們把江米倒進漏斗里,沒想到我的粽子真的成了漏斗,里面包住的江米就像沒有下巴的嘴巴一樣”巴扎巴扎”地漏個不停,我連忙拉起了線,把粽子的上口給縫了起來,可江米還是想斷了線的珍珠一樣不停地揉!我沒辦法,只好讓這個粽子光榮犧牲了。
粽子包好以后,我們就開始煮,煮好以后,就開始吃了,瞧,小云陽那個饞貓,粽子還沒有看看我們的教室,就頓時灰飛煙滅了,黎宣誠呢?小心翼翼在粽子上舔舔這兒,舔舔哪兒,害得粽子上滿是口水味,最搞怪的非力夫莫屬,看!他吃得滿嘴是油,手呢?也是油,就算米掉到地上,他也把自己的嘴巴當成吸塵器使……
行走在節(jié)日的習俗中,聽者瑯瑯上口的詩,我們真是悠哉美哉!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2
端午節(jié)是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這個節(jié)日里,有很多習俗,比如包粽子、賽龍舟、插艾葉等,在我的家鄉(xiāng),主要以包粽子和插葉的方式來慶祝這個節(jié)日。而賽龍舟卻在南方很盛行。
去年端午節(jié)早上,我打開家門,發(fā)現了一株像小草一樣的植物,于是我便問媽媽:"這是什么植物?"媽媽告訴我說:"這是艾葉,傳說它可以辟邪,你去聞聞它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兒呢。"于是,我趕緊把鼻子貼過去,啊!那香味真讓人心曠神怡,媽媽又接說:"這一定是奶奶,給插上去的。"我心想奶奶多早就得起來呀!
中午,我看見奶奶坐在桌前,桌上擺著一大盆泡過的米和一小盆紅棗,我跑過去問奶奶:"奶奶,您就是要做什么好吃的?"奶奶說:"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也來包點粽子吃吧!"于是,我學著奶奶的樣子做了起來,折成漏斗形,把一顆紅棗進去,再放一層米,然后再放幾顆棗進去,就這樣一直到裝滿為止,最后用準備好的棉線把粽子繞圈扎緊,最后用鍋把它煮熟,就這樣一個個可愛的小粽“寶寶"就出生了。
當奶奶看到我包的粽子時,奶奶大笑起來,哈哈,快看我們寶寶包的粽子都開口笑了,我不解地走過去一看,原來我包的粽子都露餡兒了,奶奶抱著我說:“我的乖孩子,下一次你一定能做好的。"我和奶奶抱在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我們一邊吃粽子一邊聽奶奶講述端午節(jié)的來歷,原來南方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活動,這時我剝開粽葉,一口咬下去,甜甜的,糯糯的,好吃極了!
這個端午節(jié),我既學到了知識,又吃到自己包的粽子,我喜歡過這樣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3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里。
每逢端午節(jié)的那天,人們都包粽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被別人殺害了并且人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河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到了江里,這樣魚不會吃掉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的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又綠油油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用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綠豆、蜜棗、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早已傳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常常,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指望你的心里鉆,可香了。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后,人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了美麗的卦山,都爬到卦山的最高處,滿懷歡喜的在卦山頂上充饑,有的在休息、有的在照相、還有的去卦山的寺廟里上香,保自己的子孫平安幸福,卦山的樹長得已經很高了,樹和草抽出了新的枝條,最好玩的就要算蕩秋千了,我坐在上面也不想離開了。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著傳統(tǒng)的習慣,人們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蒲、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得洗,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以后,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xiāng)來過端午節(jié),那你一定會飽眼福和口福!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4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要插艾枝,懸艾虎。端午節(jié)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jié)要畫門符。端午節(jié)這天,人們將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紙做門符。據說這樣做,是為了驅“五毒”,防瘟疫。
端午節(jié)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制品和絲線繡的,包里除了裝些雄黃、蒼術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次絲線象征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詩人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tǒng)稱粽葉。粽子的傳統(tǒng)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詩人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詩人屈原的身體。
端午節(jié)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5
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比如端午節(jié),清明節(jié),重陽節(jié)等等,可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端午節(jié)。傳說在很久以前的農歷五月初五,愛國詩人屈原聽見自己國家快要滅亡的消息后,憤怒交加,最后抱起一塊石頭跳入江河里。
到了現在每年五月初五這一天,被定為端午節(jié)來紀念屈原。在這一天,包粽子,賽龍舟,來紀念愛國詩人。奶奶在這一天也會把長長的艾條,高高的掛在家門口。
端午節(jié)最常見的習俗要數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奶奶包的粽子。在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奶奶就會把包粽子的粽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材料,糯米,肉,紅棗綠豆等等。接下來就是包粽子,首先奶奶都會拿兩三片粽葉,左手捏著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手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椎體的形狀。然后,往卷好的.粽葉里面放一根筷子,再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材料。奶奶會邊包邊用筷子戳一戳,奶奶說,這樣會粽子更緊,更加好吃。最后再拿一片葉子蓋住糯米,用棉線把粽子捆結實,這樣一個有模有樣的粽子就包好了。粽子煮熟后,每次我都會迫不及待地把粽葉打開,那個香味噴鼻而來,金黃色的糯米看起來是那么的誘人。我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真是太美味了。每次我都會一年吃好幾個呢。
因為我愛吃粽子,所以我喜歡端午節(jié),真希望天天都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1-06
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作文08-29
端午節(jié)日作文模板01-05
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2-11
端午節(jié)日的說說11-26
端午節(jié)日記06-23
端午節(jié)日記07-20
端午節(jié)日的日記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