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讀后感4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方哲學史》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1
羅素的《西方哲學史》一直是一本經典的世界名著,我讀后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經典之處。哲學,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十分枯燥的,讀羅素的書我感覺是相對淺顯易懂了,雖然許多地方我還是需要逐字逐句慢慢理解。羅素對于哲學是理性的,他對哲學的論述總是力求清晰,他試圖將原本深奧難纏的東西講的更明白一點,在這樣的意圖下,難免會有一些對精華的學問的偏頗或是遺漏,但是這對于我們這種處于哲學的人來說卻是最好不過的了,它不會將我引入一個龐大難懂的圈子中去,或使我進入無止境的思考,或使我就此對哲學失去興趣。羅素的哲學無意識很能幫助人的,若是能用心體會其中,相信一定能使自身的境界提高。
羅素的哲學史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的,這與許多哲學史是有所不同的,他不是完全以哲學方面的成就作文選擇標準,而是更看重哲學家的學說對時代社會生活影響的大小。他不是單純的將西方哲學自身的.發(fā)展,不是講純哲學概念或是哲學問題的發(fā)展。羅素說:哲學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哲學家的學說不是個人孤獨思考的結果。社會環(huán)境和以往各種哲學學說對一種哲學學說的產生都有很大的影響。因而羅素在這本書中,總是把每一個哲學家看做時代的產物,又考察他們對時代的影響。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2
一、“根源”問題:宇宙、世界、人、“一切的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形而上學、宇宙論問題)只有理解了這個問題,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其他問題。
二、獲得“根源”答案的方法:人如何才能知道“根源”問題的答案呢?(知識論、邏輯學問題)只有運用所謂合理、所謂理性的方法,才有機會和信心理解“根源”,進而理解其他問題。
三、人的問題:“人”作為我們自認為的萬物之首到底是什么?應該怎么過?(生理學、心理學:“從個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應該怎么過?”倫理學、政治學:“從群體的角度理解,到底是什么?應該怎么過?”)(人生論問題)人的問題才是哲學中最難、最核心的'問題!
四、通過哲學史的閱讀,讓我明白了人類思想史上的大體發(fā)展脈絡,并且根據這個脈絡總結和大膽預測如下:
從歷史的角度看,人類思想史大體已經經歷了四個發(fā)展階段:
階段一: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在有能力進行哲學思考之前,將自己的意識形態(tài)訴諸于“宗教”(前軸心時代);
階段二:隨著人類的進步,人類開始運用自己的理性,發(fā)展屬于自己的“哲學”(軸心時代的思想家們創(chuàng)立了哲學基本體系,包括宇宙論、人生論、知識論);
階段三:由于人們很難運用自身的理性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在軸心時代之后直至貫穿整個中世紀,人們都在試圖用人類的理性去證明宗教神學的意志,并將著力點重點放在了“對形而上學問題的探索上”;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3
今天是開始學《西方哲學史》的第一天,雖然只翻了兩小節(jié),但卻學到了很多,就這兩小節(jié)就已是滿紙乾坤,想想這羅素也是厲害,能寫出這樣系統(tǒng)的書。我真的是很好奇看全本英文原著的感覺是會有多爽啊。
在第一小節(jié)中,我知道了,原來,公元前6世紀希臘崛起了,開始出現哲學,給周邊的文明帶來了不一樣的生活。知道了原來埃及的神學和巴比倫的神學是不一樣的,埃及崇尚死亡,信奉輪回,而有金字塔;而后者的文明有黷武的血性,且其宗教更加關注幸福。不僅于此,古巴比倫的科學成就也是巨大的,連我們今天一直延續(xù)的一天24小時,一周360度,都是他們提出來的,那時的`哲學同科學是緊密聯系的。
古希臘極盛一時的邁錫尼文明大約存在于公元前1600到前1000年伯羅奔尼撒半島,屬于青銅時代晚期,繼承了來之愛琴海地區(qū)的來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時間大約為公元前25000到前1400年,屬于青銅時代早期。而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文明孕育出了第一個產兒,學成荷馬史詩的盲人詩人荷馬,而同時期的東方地區(qū)也誕生出孔子、佛陀瑣羅亞斯特等。世界的發(fā)展,不管哪個地區(qū),基本上都是同步的,都是在同一個軸心線上發(fā)展的。
奧爾弗斯叫的誕生算得上是宗教史上的大事件,他的誕生,形象了人們生活,使得哲學觀念深入生活當中。讀完到這些有趣的事件,讓我對西方文明產生了濃烈的興趣,真的為之傾倒。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4
深夜推薦喜歡哲學的2套收藏書,羅素《西方哲學史》和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羅素《西方哲學史》按照邏輯的次序,從古希臘師徒三圣賢開始,淺顯易懂陳述到歐洲文藝復興的近現代哲學家思想流派。
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開創(chuàng)非理性主義先河,以學術論證的方式探討認為生命意志存在的價值。
哲學可以影響到方方面面,從國家意志到個人生活,包括創(chuàng)造性科學、藝術、音樂、文學、意志力學、美學,甚至是戰(zhàn)爭;包括幸福、快樂和孤獨!當然,哲學的思想光輝也是不著一物的來到人間,閃動著生命和真理的光輝。
文化有體系,思想有喜好。每個哲學家創(chuàng)造的知識體系架構也可以影響到個人,古希臘三賢是顛覆性的進步;近代叔本華是尼采和托馬斯·曼的'啟發(fā)著,羅素是悲劇和誤解性看待尼采的(包括尼采被希特勒褻瀆),以及后來尼采和瓦格勒鬧掰,而叔本華和尼采卻又鄙視和顛覆康德和黑格爾,中間這些卻與他們所處的時代休戚相關,這中間也許就是:一個不懷偏見的人,就是哲學家的外行。
對我們的啟發(fā)是什么呢?也許就是這個時代,用悖論的話說就是:這個傻戳戳的時代!哈哈
超越時代,也許是對我們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西方哲學史》讀書筆記12-10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06-10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11-08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集合04-27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09-01
《西方哲學史》的讀書心得09-29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06-15
西方哲學史讀書心得04-06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5篇12-22
西方哲學史讀后感(7篇)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