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分享作文合集八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分享作文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享作文 篇1
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伴著和煦的春風,披著無盡的春色,悄無聲息的飄過了田野上,越過了河邊,穿了樹林,給大地披上了綠裝,給人間帶來了春天的問候。
我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嫩綠的小草鋪滿了大地,好像一條無邊無際的綠色毯子。微風中的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我招手。潔白的洋槐花開放了,微風中夾雜著一絲絲甜甜的香氣。
田野里,綠油油的麥子已經(jīng)拔節(jié)長高了。春風拂過,好像綠色的`海洋上掀起了一層層波浪,看著令人心醉。
踏著鄉(xiāng)間的小路,來到一片樹林邊。只見滿眼的綠色,好似綠的海洋,層層疊疊,從樹林邊的嫩綠,到翠綠,再到樹林深處的深綠。這里是小鳥的天堂,它們棲息在林間的枝頭,嘰嘰喳喳叫個不停,好像在說:“春天回來了……”
在林間有一條小溪穿過,據(jù)說年代比較久遠,但溪水依舊是那么的清澈見底,綠樹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把溪水也染綠了。河中的魚兒自由自在的游著,十分的悠閑,仿佛在享受著春光。
春天,一年中最美的季節(jié),我要大聲贊美你!
分享作文 篇2
還差一個月我們就得畢業(yè)了,畢業(yè)后,我們將各奔東西,也要試著去熟悉一個新的環(huán)境,新的校園,新的朋友,新的老師,一切都是新的,陌生的。
小學的六年時光說快不快,說慢也不慢,只是到了最后的一點時間里,突然覺得萬分留戀,萬分不舍,恨不得一直留在這個校園里,永遠不要離去,永遠都是那么快樂。
老師們:
馬上就要畢業(yè)了哦,我們也將離開你們,離開這個校園,我承認我是頑皮了點,但我不奢求你們一定要記得我,記得我的名字,因為我知道,你們帶過的學生數(shù)不勝數(shù),如果每一位朋友都要記住名字的話,那么對你們來說,肯定是一個很大的負擔。謝謝你們在我小學生涯中的教育,我們將謹尊你們的教導,把你們說的話深深刻在心底;蛟S,在某一年的某一天,我們會在大街或者某一個路口碰到,那時候的我會跑上前去,帶著笑容,甜甜的.喊一聲:“老師好!”盡管那個時候你們或許已經(jīng)不認得我了,可在我的心中,卻深深記著你們,你們那忙碌的背影將在我的腦;厥,你們那雙寫過無數(shù)粉筆字的手將被我們銘記,在這里,我真誠地道聲謝:“老師們,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的教育之恩!”
朋友們:
或許有些朋友我們相處并不多,說過的話及肢體語言也不多,即使不常一起說話,但我們還是朋友不是嗎?甚至還有一些曾經(jīng)和我鬧過別扭的朋友,能答應我一個條件嘛?在剩下的僅存的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們好好相處好嘛?不再針鋒相對、唇槍舌劍,而是友好團結、和平相處可以嗎?
那些我的死黨們:
即將畢業(yè),我們面臨的是無邊的陌生及冷漠,也許我們以后會見到,但我們還能夠像現(xiàn)在這樣肆無忌憚地笑嗎?我渴望有長久的友誼,就像我姐的朋友和她一樣,即使她們現(xiàn)在初三了。也不在同一個學校,但是她們的感情依然很美,美得讓我羨慕,讓我嫉妒,答應我,我們也像他們一樣好嗎?
分享作文 篇3
再甜的糖果,得不到分享的快樂,也只似一顆苦澀咖啡豆而已;再美麗的花朵,得不到分享的幸福,也只是一朵枯萎了的花而已。從這一天開始,我學會了分享,體會到了分享的快樂與幸福。
從前的我是一個自私的女孩,自己擁有的好看的或好玩的東西不愿意給別人看,也不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而別人有的,自己心里又羨慕,又嫉妒。故事,就從這里開始講起。
在一個炎熱的夏天,教室里的同學們都熱得坐立不安,不停地喊著:“熱死了,熱死了!”正當我們幻想著要是能吃上冰爽的雪糕該有多好啊的時候,老師抬著一箱雪糕走進了教室。大家歡呼起來,原來是一位同學的媽媽送來雪糕讓孩子們防暑降溫。同學們吃著冰涼美味的雪糕,心里甜滋滋的。
期末復習的時候,正值悶熱難耐的天氣。這一天,我的媽媽爸爸也給同學們送來了雪糕。和同學們吃著甜甜的雪糕,雖然很高興,但心里卻想:這得花掉多少錢呀。在家留著給自己吃多好,干嘛非要分給同學吃?想著想著,本來冰涼甜美的'雪糕不知為什么變得苦澀無味了。
回到家里,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媽媽說了,媽媽笑著說:“在之前,不是有很多家長給你們買雪糕吃了嗎?你吃起來很爽吧?你想一想,和大家一起分享雪糕,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嗎?你說對不對?”“我……我……”,當時的我無話可說,心里感到很愧疚,覺得媽媽說的話很有道理。
在那小小的雪糕中,有著那苦澀的感受,也從那天起,我學會了分享?鞓返、幸福地、友好地……去分享。
分享作文 篇4
“父母之恩大于天,卻視而不見。別人之恩小于沙,卻銘記于心!边@是一個老奶奶說過的一句話,它經(jīng)常圍繞在我的心頭。我常常在想:每個做子女的,對父母的無私奉獻都認為是應該的嗎?有誰會真正去感謝父母呢?我也不例外。
記得去年大雪的那個晚上,我突然發(fā)燒了。我的媽媽見我滿臉通紅,呼吸急促,嘴里還不停地說著夢話,就馬上摸了一下我的額頭!鞍。『脿C呀!簡直像火燒一樣,趕緊去醫(yī)院打針吧!蔽业膵寢尳辜钡卣f,臉上霎時布滿了愁云。她急忙穿上衣服,而爸爸又剛好在加夜班,我的媽媽的車又壞了。她只好背著我去醫(yī)院。
一路上,我的媽媽背著我,用毛毯捂住我,生怕我受凍?啥斓囊雇硖貏e冷,刺骨的寒風呼呼地吹著。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的飄灑著,雪越下越大,風越來越響。我的媽媽背著我顯得有些吃力,腳步踉踉蹌蹌。風雪夜,只聽見寒風狂吼,抬頭望,燈光迷蒙。低頭看,地上厚厚的積雪。我迷迷糊糊地靠在我的媽媽身上,淚水悄悄地流了下來。而我的媽媽還是深一腳,淺一腳的移動著,再加上逆風而行,她顯然越來越吃力。而漫長的道路一直走不到頭,風兒繼續(xù)高唱,似乎在怨恨道路的漫長;月兒偷偷地露了出來,想為我的媽媽照亮道路;雪姑娘好像覺得不好意思,也收起了她的白衣服。我含著眼淚心疼地對我的媽媽說:“我的媽媽,放下我吧,你背得累了!蔽业腵媽媽溫柔地說:“不累,你病了,我還讓自己走呀,傻孩子!憋L停了,雪停了,月兒露出了微笑,燈火通明的醫(yī)院展現(xiàn)在眼前。
一到了醫(yī)院,我的媽媽馬上給我掛號打針?晌业倪\氣實在太差了,不知是天冷還是那個護士不會打針,一連打了三次都沒打進。我忍住痛,抬頭看了一眼我的媽媽,只見我的媽媽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忙說:“沒事的,我不痛!蔽业膵寢尶戳丝次遥活w淚水不小心掉了下來,她慌忙擦干。轉頭對護士說:“能不能換個人打呀?”那個護士說:“對不起,晚上沒其他人,這次我能打好。”我的媽媽看著她再次打針,就忍不住對我說:“真希望我能代替你呀!笔茄剑业膵寢尵褪沁@樣,怕我痛,怕我難受。她為了我什么都愿意犧牲,可我又為她做過什么呢?想到這里,我不禁哭了……
忽然,耳邊輕輕響起了一首歌:“感恩的心,感謝有你……!闭窀枥锍哪菢,我們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哪,去好好報答我們的好我的媽媽。
分享作文 篇5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農(nóng)歷九月初九日的重陽佳節(jié),活動豐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習俗。下面我就來介紹一種“登高”習俗。在古代,民間在重陽有登高的風俗,故重陽佳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相傳此風俗始于東漢。唐代文人所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寫重陽佳節(jié)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個瘟魔,只要它一出現(xiàn),家家有人喪命,這些百姓受盡了折難。它也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辭別了妻兒,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害。他四處訪師尋道,最終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個法力無邊的仙長,恒景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終于找到了那個神奇法力的仙長,從此恒景刻苦練出了非凡的武藝。一天仙長把恒景叫來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惡,你本領已經(jīng)學成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xiāng)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fā)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突然聞到香和酒氣,便戛然止步,這時恒景手持寶劍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來人們就把重陽佳節(jié)登高的風俗看作是免災避禍的活動。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重陽佳節(jié)便被做為老人節(jié)。
“老人節(jié)”當然要給老人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咯!比如看看老人,陪陪老人,與老人一起玩一玩兒;為老人洗腳,使老人感到快樂;對老人講講故事,讓他們心中感到快樂,不再孤獨……
“老人節(jié)”就是為了老人,在以后,我們要多陪陪老人,多看看老人,幫助老人做一些事情,使老人們不再孤獨,不再寂寞吧!這就我想要的重陽佳節(jié)!
分享作文 篇6
和許多樹木一樣,有植根大地的泰然,有保護水土的本能,有擋風遮雨的擔當,更有為人類獻身、造福的精神與品質(zhì)。它的一半沐浴陽光,一半撒落陰涼。它是大自然的使者,也是人類的朋友。
我要說的是泡桐---我熟知的家鄉(xiāng)的普普通通的泡桐。
也許豫西山區(qū)老家的土壤和氣候,特別適宜泡桐的生長。這樹,長的快,長的粗而高。在老家,漫山遍野,抬頭盡見。
既然說起泡桐,我不得不提及我普普通通的父親。
父親愛種樹,尤其愛種這泡桐?梢哉f,我父親與泡桐緣分極深。有鄉(xiāng)親評論到,我父親愛泡桐勝過愛他的生命。我也這么認為。
決不夸張,父親種的泡桐,多得連他自己都無法估量個數(shù)目。反正他的多半輩子時間,除了料理好二畝莊稼外,就是種泡桐,養(yǎng)護泡桐樹了。
總而言之,在老家的原野里,真不知有多少棵泡桐樹,被父親培養(yǎng)成材。成材后的泡桐,無論是用在何處,都是父親汗水的立方、勞動創(chuàng)造的財富。盡管,父親種樹也沒種出什么大成就,可他就是執(zhí)著地種,喜歡這樣辛勤地干、這樣踏實地活。
父親近七十歲,本該歇下來享清福了。然而他,歇不住。眼看老家老村幾乎成了空巢,可他還是不愿搬出來,還堅守在山里刨坑、種那些泡桐樹。他說,他只要在這村里住一天,他只要在這片土地上生活一天,他就不會放棄種樹,除非他不在了。
雖然,父親無文化,卻有力氣。他不想歇腳,誰又奈何呢?沒有人能剝奪走他的興致。
如今,能看到并能摸到父親種的泡桐樹,最大的一片是在房后,少說也有二畝。
房后是斜斜的荒坡,巖石多,土層薄,但臨小河,有水源,容易澆灌,所以泡桐樹在父親的呵護下,長勢也不錯,不比土質(zhì)好的地方長的差。我丈量了一下,有距有行的樹木,平均都有六把(老家人傳統(tǒng)中用手量樹,六把相當于直徑30多公分)粗實,七八米多高,筆挺筆挺的直。
每次回老家看到這片泡桐樹,我是既高興又心酸。我高興的是樹都成材了,而心酸的是父親艱辛的付出。我猜,很多人是不知道我父親那雙手的樣子的。他那雙手,猛一看去,手心手背,跟泡桐樹的樹皮不差上下,皺皺巴巴,粗粗糙糙。更有那手指,簡直就是老枯的樹枝,每一個關節(jié),都在轉折,都在變形,好在有厚厚的繭子裹著,還能與人隔閡一層心靈之痛。但如果去握父親的手時,自己的手立刻會顫抖起來,連動整個身心都會打顫。
立冬時候,我回去那次,那天,天很冷,父親就在這片泡桐林里忙乎。我走進林子,但見父親又是輪镢頭又是揮鐵锨,他正在行與行的間距挖地溝。溝挖的不深,也不算淺,不寬,也不窄,平均二尺左右吧,很規(guī)范,我知道父親事先撒有白灰線,他一向干活很認真的。
的確,我父親雖然窮苦一生,守著老家、守著大山、守著泡桐樹,連現(xiàn)在的縣城都不知東西南北,但他做事很有原則和方向。平素,無論是父親給樹木施肥,還是種樹,這樣的大粗活,他也十分細心,唯恐哪一棵吸收不到均衡的營養(yǎng)似的,這很像父親養(yǎng)活我們兄妹幾個,恐怕誰挨凍受餓。
眼下,正是冬閑時節(jié),加上前不久又下了場大雪,地里有了好墑情,我知道我父親又要開始種泡桐樹了。
按說,春季才是種樹的好光景,可我父親一直都是冬天來種。這是因為,他種下的是樹根,是他喜在眼里、愛在手里、樂在心里的泡桐根。我聽他說過,泡桐根深埋在冬季的土壤里,不怕風吹,不怕冷凍,經(jīng)過長時間的發(fā)育,到了春暖花開時候,自然而然就破土發(fā)芽了。父親還說過,泡桐根生命力強,成活率大,早種下,早扎根,將來根系會很發(fā)達,根系發(fā)達了,樹木就有勁長。
父親種泡桐樹,我是親眼看他種了幾十年。
大約在冬季,父親年年都是披著寒風種樹。
記得早些年月,父親為了挖泡桐樹根,經(jīng)常一個人跑到幾十里外的深山里去找。父親挖樹根,不是見樹就挖,他從來是在不損傷樹木體質(zhì)、不影響樹木生長的情況下,跟主人商量好后,挖掉那些比較大一些的泡桐樹的側根的。父親挖的樹根,通常是截成一尺來長的小節(jié),帶回家后,先用泥漿糊上,而后才去埋去種。后來,父親種的泡桐長大了,他就挖自己樹根來種,一茬茬,一直種到現(xiàn)在。
父親愛種泡桐,他愛泡桐樹,大概與他是個大粗木匠有關。也就在我童年和少年時期吧,父親跟村里的幾個木匠常給人家做家具。尤其是誰家有兒子結婚,或誰家有閨女出嫁,都要做一些立柜、桌子、椅子、洗臉盆架啥的。這些家具,材料上用的最多的就是桐木,這木材輕,不會走樣變形,村里人俗稱妝板。另外,桐樹的原木也是蓋房需要的好檁條,過于粗大的桐樹可以解成六七寸厚實的板子做壽棺。那時候,桐木在鄉(xiāng)下用途很廣。
當然,父親那時種的泡桐,可不像現(xiàn)在任它隨意長,大多長到三把粗就出掉利用了。父親用小妝板做些小家什兒,用架子車拉到集市去買,從而來接濟家里的生活開銷。說實話,當時,村里好多人是很羨慕的。
轉眼,幾十年過去了,生活上各方面都好了,富裕了。人們都買起了新式組裝組合家具,門窗都是鋁合金、塑鋼材料,鄉(xiāng)下的.桐木也派不上啥用場了。隨著進城的人越來越多,種桐樹的人也越來越少了。就我們村來說,種樹的人,也就只還有我父親。
父親累啊,可他卻很快樂。
就前幾年,退耕還林政策下來,父親把不屬于責任田的那些荒地,都種上了泡桐。僅兩年功夫,那些樹根便長到三四米高,跟父親的胳膊一般粗,很是喜人。那些急需買樹苗的鄰近村民們,都爭先恐后來購買。并且有一年,鄉(xiāng)里還提前專門給我父親預約訂購了一批。
冬來冬去,冬去冬來。我的父親,父親的泡桐,依然站立在冬天,奔波于冬天里的春天。
山里的雪化的慢,老家的雪水洇的慢。好墑,不只滋潤著老家的土地,還滋潤著我父親的心情。
我知道,房后的泡桐,是能出手了,單等采伐手續(xù)批下來就妥。
又一場雪要來了,我又回到老家。依然是房后,但這次我看到的是赤裸裸的光板地,地邊用樹枝扎著一圈柵欄。我父親正在他挖的溝溝里,彎腰去埋那一節(jié)節(jié)樹根。
我趕緊去幫忙。
父親看見我,樂呵呵地說:明年這里還是一片泡桐林。
看著父親滄桑的面孔,就像看著父親的泡桐地。他那深深的皺紋,宛如老家的山壑、宛如他挖的地溝。他的皺紋里藏著一滴又一滴汗水,他挖的地溝里孕育著一片又一片春天,他那紋理間的胡須、發(fā)須、眉須,仿佛就是泡桐。
分享作文 篇7
今天是傳統(tǒng)中秋佳節(jié),爸爸十分想念鄉(xiāng)下的奶奶,對我和媽媽說:"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這么到鄉(xiāng)下奶奶家過傳統(tǒng)中秋佳節(jié)吧。
于是,我們坐著火車出發(fā)了;疖囋谇锾斓奶镆吧媳捡Y,窗外閃過連綿不斷的高山,火紅的高粱,金黃的玉米,一排排整齊的葡萄架……夕陽給大地涂上了一層燦爛的金色。爸爸說:孩子,這就是咱們美麗的家鄉(xiāng)。
我們到了奶奶家,遠遠的就看到奶奶面帶笑容地站在大門口迎接我們,我急忙跑過去,和奶奶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天快黑了,我們坐在院子里吃飯。奶奶家的院子又大又漂亮,院子里種滿了各種植物,有黃澄澄的大南瓜,紅彤彤的`大蘿卜,水靈靈的大白菜,尖尖角的小辣椒……
天黑了,我們坐在香氣撲鼻的花叢中賞月。月亮帶著一層淡黃色的光暈掛在深藍色的夜空中。我靠在奶奶身邊,聽奶奶講那些美麗的傳說。
我喜歡鄉(xiāng)下,喜歡我的家鄉(xiāng)。爸爸說:我們的根永遠在家鄉(xiāng)。
分享作文 篇8
我們常?吹接屑议L不經(jīng)孩子同意,強行把孩子的玩具,拿給別的孩子分享,如果孩子對此提出抗議,我們就會認為這個孩子真小氣,可能有些家長會這樣說:“你真扣門,玩會兒東西都不行!”指責孩子,并要求他改正。而事實上,這種觀念是不對的,孩子和大人同樣享有分享的自由。如果成年人有樣東西,別人不說一聲就拿走了,我們會怎么想?至少他應先打個招呼吧。成人為什么會有這種心態(tài)?是因為有種歸屬權。由成人能決定什么東西什么時候給別人或是不給。孩子也一樣,他有對自己物品擁有支配權。當孩子覺得自己正在做這件事情時,他所需的物品不可以被任何人拿走,拿走了“工作”就進行不下去了,自己的構想就不能被實現(xiàn),所以他會哭鬧著要回來。但有時,當他覺得自己不是特別需要玩這件東西時,也許會很大方,也許就是不愿給。我覺得成人應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自己決定如何處理。成人不應站在一個權威的角度命令孩子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試想,如果一位成年人命令你把你的`東西給別人用,你會怎么想?
如果我們在童年,要求去執(zhí)行這種沒有限度的分享,會造成很多后果。因為在童年,我們就被父母命令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所以我們會認為覺得你可以拿我的東西,我就可以隨便拿你的東西!如果你不給我,你就太差勁,不夠意思,不夠哥們兒等等。比如說家中老大有錢,下面的弟妹就會想:他那么有錢,也不給我點!好像兄長就應該給兄弟,不給就是小氣,扣門。這種不正常的心理就是從小被剝奪了對自己物品的支配權而引起的。有時,家長給孩子買一份餅干,對于家長而言,那就是餅干,可對于孩子來說,那不光是餅干,更是父母對他的愛。他憑什么要把父母的愛分給別人呢!
有時,我在教育孩子時,也會遇到孩子不愿與人分享的情況,如果孩子真不愿給,我試圖說服他,不行的話也就不再強求。但我要做孩子的榜樣,讓孩子懂得與人分享,能給自己帶來快樂,所以我自己做了什么好吃的,出去玩時看到有什么好玩的,我一般都多買幾個,送給小朋友。這樣,關系會越來越好,同時別人有好東西也會想著我們,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快樂,自然也愿意把東西分享給別人。所以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支配權,從自己做起,讓他親身體會比說教更有說服力。
如果我們做家長總是“命令”孩子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孩子會有種被侵犯的感覺,反而會不懂得分享,對孩子心理發(fā)育帶來壞處。所以在教孩子分享的同時,我們也要把握好度,給孩子分享的自由,讓孩子真正從分享中體會到快樂!
【分享作文】相關文章:
分享之樂作文02-11
愛是分享作文02-11
快樂是分享的作文02-13
快樂是分享作文02-14
有關分享的作文02-10
描寫分享的作文02-11
分享成長作文02-12
快樂的分享作文02-15
分享的快樂作文03-17
分享幸福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