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1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分數加、減法的簡單計算,教材借助圖形,讓學生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因此,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機會,讓學生經歷獨立嘗試、交流共享的過程,同時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加深對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算理的理解。
1.關注對算理的理解,為以后的正確計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數加、減法的計算與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有著較大的區(qū)別,而學生往往會因為對算理的理解不透徹造成計算錯誤,為了避免這種現象的發(fā)生,本節(jié)課在教學計算方法的環(huán)節(jié)安排了先讓學生獨立嘗試計算,然后結合圖形反觀自己的計算方法,最后進行課件演示,讓學生逐步理解算理并掌握正確的計算方法。
2.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
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應貫穿于每一門課程當中,學生說的過程是對新知識消化理解的過程。本節(jié)課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多個讓學生說算理的環(huán)節(jié),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計算方法,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圓片學具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課件出示:一個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塊,哥哥吃了2塊,弟弟吃了1塊,兄弟兩人一共吃了()塊,吃了這個西瓜的。
(1)交流結果,集體訂正。
(2)說一說兄弟兩人一共吃了幾塊,用什么方法計算?為什么?
(用加法計算,求一共吃了幾塊,就要把兩個數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分數的意義及幾分之幾里面有幾個幾分之一,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同時利用第2小題,為學生學習分數加法搭建一個過渡的臺階,也為下面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探究新知
1.探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1)認真讀題,找出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嘗試計算。
。3)展示計算結果,交流算法。
算法一+=
算法二+=
(4)小組討論哪種算法是正確的,并說一說為什么。
(算法二是正確的,因為西瓜被平均分成了8塊,哥哥和弟弟一共吃了3塊,用分數表示是)
。5)課件演示+的計算過程,讓學生想一想并填空:表示1個(),表示2個(),把它們合起來就是()個(),即()。
。6)結合上面給出的已知條件,提出一個用減法解決的問題。
。ǜ绺绫鹊艿芏喑粤诉@個西瓜的幾分之幾?)
。7)列出算式,嘗試計算,并交流算法。
(列式:-=,因為表示2個,表示1個,減就是從2個里面去掉1個,還剩1個,即)
。8)讓學生用上面的方法獨立解答例2。
。9)引導學生觀察分數加、減法的算式,發(fā)現分子和分母的變化規(guī)律,并交流。
。10)引導學生總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chuàng)造自主探究的空間,通過討論交流和課件的直觀演示,讓學生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使學生明確:相加減的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沒有變化,也就是分母沒有變化,只是把分子相加減。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2
一、設計思想
教材是利用吃西瓜的情景引出分數的簡單計算。考慮兒童的生活實際,用學生吃西瓜的情景引入新課,因為學生過生日的情感體驗大都是愉悅的,采用這一情景,更有利于調動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受整數加減法的影響,學生很可能認為 1/8+2/8等于3/16,鑒于這一點,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確表象;在操作中體會,得出正確結論;在交流中明理,認識到分數計算中分數單位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從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教材安排在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在單元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分數并能比較分數的大小,本節(jié)內容包括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數加減法及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
教材第96頁例1從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圖中將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塊),熊大吃了2塊,熊二吃了1塊,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塊,即計算2/8+1/8是多少。
教材第96頁例2教學同分母分數的減法。通過直觀圖來展示同分母分數的減法計算過程,便于學生理解算理。接著讓學生通過填空,來呈現思考的過程。這樣逐級展現算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助于學生對分數減法算理的理解。
教材第97頁例3教學“1減幾分之幾”。有了前面學習的基礎,學生很容易理解1可以改寫為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這樣減法就不會有困難了。不過教材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點我通過讓學生動手操作來理解“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方法。
三、學情分析
每個小孩子都喜歡看《熊出沒》動畫片,這節(jié)課我精心設計有關于熊大、熊二的過渡語,并結合學生以有過“吃西瓜”這種愉快的情感體驗,利用這一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主動積極思考,大膽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做的就是積極引導,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生成知識、掌握知識。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數簡單計算的技能。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索、觀察思考,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類推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理念,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五、重點難點易錯點
重點: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算理,學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數簡單計算的技能。
難點:
1、理解并說清算理,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數簡單計算的技能。
2、整數1減去幾分之幾的算理
易錯點:
1、容易混淆把分母直接相加減
2、不容易理解整數1可以根據分母分成相同的分數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算理,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 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以及采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效、有益。
七、課前準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和八等分圓的圖片等。
八、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題
1、出示吃西瓜的情景:
導入:光頭強從街上買回一個西瓜和一個哈蜜瓜。然后將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熊大吃了2塊,熊二吃了1塊。用分數怎么表示?學生說教師貼圖。
2、2/8表示幾個1/8, 1/8表示幾個1/8,兄弟倆一共吃了這個西瓜的幾分之幾?請同學們算一算。
[三]探究新知。
1、教學分數加法例1。
[1]學生討論:1/8+2/8等于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圍繞問題:“西瓜總份數有沒有改變?”來討論。(西瓜總份數沒有變,只是所占的份數增多,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2]闖關開始了,請同學們拿出練習本:2/4+1/4= 4/9+3/9=
[3]總結方法: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過渡:熊大、熊二吃了西瓜還想吃巧克力,光頭強將一大塊巧克力平均分成6份,熊大一口氣吃了這塊巧克力的5/6,熊二吃1/6,請問,熊大比熊二多吃幾分之幾?用什么方法計算?
2、教學分數減法例2。
[1]出示圖形:5/6-1/6,思考:怎樣計算?
[2]討論:5/6-1/6等于多少?
[3]匯報算法:5個1/6減掉1個1/6還剩4個1/6,也就是4/6
[4]我們來闖第二關:6/7-2/6= 4/5-1/5=
[5]總結方法:同分母分數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過渡: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計算方法,像這樣的計算是分數的簡單計算——板書課題。
3、教學(例3):
過渡語:熊二在光頭強家里拿回一個香噴噴的大蛋糕,他想只給熊大吃1/4,他自己留下了幾分之幾?(課件出示圓形、數字“1”和1/4)
[1]引導列式:
師:我們用1來表示這塊蛋糕,給熊大1/4,求留下幾分之幾應該怎么列式?學生說列式教師板書1—1/4
[2]動手操作:1—1/4=,請學生說說怎么想?
師:怎么計算呢?請同學們同桌一起拿出老師給大家準備的圓形紙片折一折,找出計算的方法。
請學生到臺上邊演示邊介紹想法。教師及時給與表揚鼓勵。
[3]師小結:減數的分母是幾,就把1看成幾分之幾?
[4]又到了闖關的時間: 1-1/4= 1-2/6= 1-8/9=
[四]練習鞏固。
過渡: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這是分數的簡單計算規(guī)律,我們用這樣的計算規(guī)律來練一練。(搶答:口算。)
[五]、課堂小結。
1、你們今天有什么收獲?
小結:計算同分母分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齊讀)
2、大家的收獲可真多,怎么來看看哪個組獲勝了呢?
[六]、課堂檢測。同學們?yōu)樽詈蟮膭倮佑停?/p>
[七]、板書設計
分數的簡單計算
1、 1/8+2/8=3/8 同分母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2、 5/6—2/6 =3/6 同分母分數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3、 1—1/4=4/4-1/4=3/4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3
一、設計思想
教材是利用吃西瓜的情景引出分數的簡單計算?紤]兒童的生活實際,打算用學生過生日分吃蛋糕的情景引入新課,因為學生過生日的情感體驗大都是愉悅的,采用這一情景,更有利于調動學生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受整數加減法的影響,學生很可能認為1/8+2/8等于3/16,鑒于這一點,教學時著重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確表象;在操作中體會,得出正確結論;在交流中明理,認識到分數計算中分數單位并沒有發(fā)生變化,從而加深對分數意義的理解。
二、教材分析
在前面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幾分之一和幾分之幾的分數并能比較分數的大小,本節(jié)內容包括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數加減法及1減幾分之幾的計算
教材第99頁例1從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數的加法。圖中將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塊),一個男孩吃了2塊,一個女孩吃了1塊,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塊,即計算2/8+1/8是多少。教材通過小精靈提示思路和答案。
教材第99頁例2教學同分母分數的減法。通過一個女孩從5/6中拿出2/6,來展示計算過程,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算理。接著讓學生通過填空,來呈現思考的過程。這樣逐級展現算理,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助于學生對分數減法算理的理解。
教材第100頁例3教學"1減幾分之幾"。有了前面學習的基礎,學生很容易理解1可以改寫為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數,這樣減法就不會有困難了。不過教材為了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點仍然安排了直觀圖。
三、學情分析
每個學生都有過"過生日"這種愉快的情感體會,利用這一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會主動積極思考,大膽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做的就是積極引導,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生成知識、掌握知識。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觀察,初步理解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索、對比觀察,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抽象概括與觀察類推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理念,使之獲得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五、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
難點:理解算理,正確計算。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通過直觀、推理讓學生充分感知,然后經過比較歸納,最后概括算理,從而使學生從形象思維逐 步過渡到抽象思維,進而達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應用新知、鞏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樂教學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和敢于質疑,引導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動眼以及采用對口令搶答等多種形式的鞏固練習,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把數學課上得有趣、有效、有益。
七、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圓形紙、長方形紙若干,各種可用分數表示的圖片(如 )
學生準備:圓形紙、長方形紙各一張、彩色筆
八、教學過程
(一)課前練習
1、談話激趣:這幾天我們一直學什么(生答,師板書:分數),F在老師心理想的、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分數。
師分別拿出有顏色的夾子(5個)、6本本子、一捆小棒(10根)請學生找出分數。(學生自由說說每種物品可以用什么分數來表示,師隨機扳書這些分數:1/5、3/6、4/10……)
2、根據板書,用"( )/( )里面有( )個1/( )"的話說一說。
(二)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題
1、出示分吃生日蛋糕的情景:
導入:小明今天過生日,全家為他準備了生日蛋糕,媽媽將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明吃了1塊,媽媽吃了2塊。
師:從上面的圖畫中,你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小明吃了蛋糕的 1/8,媽媽吃了蛋糕的2/8)
2、師提出問題:"根據這兩個信息,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學生可能提出:①小明和媽媽一共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
、谛∶鞅葖寢屔俪粤硕嗌?
③蛋糕還剩下多少?
……
3、選擇第一個問題來解答
師:誰能說說怎樣列式?(要求回答的學生把自己說的算式寫在黑板上)
[ 在創(chuàng)設的分吃生日蛋糕的情境中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一是能有利于調動學生的良好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二是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三)動手實踐 自主探索
1、教學分數加法(例1)
(1)生猜一猜:1/8+2/8等于多少?
學生最可能出現兩種答案,一種是3/8,一種是3/16,這里要注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2)證明自己的方法
若出現3/16這種答案,教師不忙于下結論,而再詢問:有沒有不同的答案嗎?
若出現3/8這種答案,要追問:你是怎樣想的?
提出要求:現在出現了兩種答案,到底哪個正確,誰能想辦法驗證一下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證明自己說法是正確的,讓大家都來接受你的說法,好嗎?(比如可以畫,可以折、可以寫、甚至可以組織語言來說)
(若學生找不出方法,教師可建議學生在一張圓形紙上折出8等份,找出1/8和2/8,看看它們的和是多少)
(3)集體操作驗證
①生動手折出1/8和2/8,并涂上顏色。
、谟^察并討論:和是多少?為什么?
、蹍R報交流,思路可能有:
a、把○平均折成8份,先涂了2份,又涂了1份,合起來涂了3份,也就是3/8;
b、2/8是2個1/8,2個1/8加1個1/8是3個1/8,也就是3/8(在學生交流的同時,教師隨時用自己的教具進行示范解說)
(注意:如果學生只能想出第一種思路,可引導學生用學過的分數知識來表達"涂了2份"、"涂了1份"的意義,引出第二種思路;如果學生想出了兩種思路,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對兩種想法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兩者是統(tǒng)一。)
[第一種思路停留在直觀感知層面,第二種思路是根據分數的意義從抽象的加法關系進行分析的。顯然,我們不能讓學生的思維僅僅停留在直觀感知的層面,如何讓用第一種方法思考問題的學生實現向第二種方法的飛躍呢?一是要發(fā)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二是要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去思考、比較,不要急于在此時的教學中就把學生的思路統(tǒng)一起來,可以在后面的練習中進一步引導學生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借鑒。]
、芤龑П嫖:1/8+2/8的結果為什么不是3/16?
圍繞問題:"蛋糕分的總份數有沒有改變?"來討論。(蛋糕分的總份數沒有變,只是所占的份數增多,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 在此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辨析,可幫助學生加深對算理的理解。]
2、教學分數減法(例2):
(1)觀察:這個蛋糕現在還剩幾分之幾?(5/8)
(2)思考:爸爸回來后從剩下的這5/8中又吃了2塊,最后還剩幾分之幾?怎樣列式?(5/8-2/8)
(3)生小組討論:5/8-2/8等于多少?
(4)匯報算法,思路可能有:
a、從5份中吃了2份還剩3份,也就是3/8;
b、5個1/8減掉2個1/8還剩3個1/8,也就是3/8
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用紙片演示吃掉的過程。
3、討論:(媽媽又吃了1/8,剩下的2/8留給爸爸吃。同學們想想,他們一家人共吃了多少蛋糕?可以用幾種不同的方法表示?(1,8/8)
[ 通過"他們一家人共吃了多少蛋糕?"這一問題的.討論,既鞏固練習了前面的分數加法,又為后面學生自學1減幾分之幾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對于"1"的理解做好了鋪墊 ]
4、教學例3:1減幾分之幾
有了前面的基礎,這道題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1)生獨立思考,動手實踐;
(2)匯報交流時讓學生說出是怎樣想的,把1看作多少來減的?
(3)鞏固練習1-4/5 1-2/6 1-7/9(指名讓學生板演)
計算并思考,這幾道題中的1分別應該看作多少來計算?
[ 通過練習讓學生明確:1在不同的算式中表示的分數不同,意義亦不同。]
5、解決課前提出的其他問題(小明比媽媽少吃了多少?可讓學生板演,其他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6、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還有問題嗎?
(四)鞏固練習,拓展深化
1、做一做的第1題。
學生做題后,讓中等生或平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回答,對于說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2、計算(做一做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桌互評,最后選加減法題各1--2道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3、完成練習二十三的第3題(一塊巧克力,小東吃了1/8,小紅吃了3/8,一共吃了幾分之幾?還剩幾分之幾?)
(1)生讀題,弄清題意,明確有兩個問題;
(2)生獨立解答(有困難的學生可借助長方形紙的折畫);
(3)集體訂正,讓學生說出用多少表示這一塊巧克力?計算時看作多少來算的?
4、練習第二十三的第四題(一杯果汁,喝了5/6,杯中還有幾分之幾? )
(1)生讀題,弄清題意;
(2)生獨立解答;
(3)集體訂正,讓學生說出一杯果汁用什么表示?在這里看作幾分之幾來計算?
(五)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九、板書設計
分數的簡單計算
1/6 2/6 3/6 4/6 5/6 6/6
小明和媽媽一共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
1/8+2/8=3/8
蛋糕還剩下多少?
5/8-2/8=3/8
小明比媽媽少吃了多少?
1-4/5=1/5 1-2/6=4/6 1-7/9=2/9
十、作業(yè)設計
1、練習二十三第1、2題。
2、媽媽買了一些蔬菜回家:
卷心菜5/7千克 辣椒2/7千克 蘿卜3/7千克 白菜4/7千克
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你能列式解答嗎?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解決簡單的有關分數加減法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動手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比較下列分數的大小,并說一說你是怎么比的.。
1/3○1/2 1/6○5/6 1/5○1/8
4/7○7/7 1/9○1/1 3/3○2/2
2、用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p102第5題)
3、談話導入,揭示板書課題。
二、探究體驗
1、完成p101第3題。
。1)指名讀題,說一說題中的信息和問題。
(2)指名解決問題,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生交流點評,集體訂正。
2、完成p102第4題。
。1)指名說題意然后口答。
。2)獨立完成在課本上。
3、完成p103第8題。
(1)觀察涂色部分占長方形的幾分之幾,沒涂色部分占長方形的幾分之幾?
(2)指名計算,集體交流反饋。
4、完成p103第9題。
。1)分小組試一試、剪一剪。
。2)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5、完成p103第10題。
。1)生獨立完成,看能填出幾種?
(2)組織全班匯報交流。
三、實踐應用
1、生獨立完成p102第6題。
2、學生完成p102第7題。
四、全課總結
1、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2、師總結。
教后反思: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使生經歷從現實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量關系的過程,掌握需進行兩步運算的,連續(xù)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數量關系,以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抽象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
1、使學生掌握需進行兩步運算的,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數量關系,以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發(fā)展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2、讓學生理解兩次比較中表示單位“1”的量是不同的,掌握需進行兩步運算的,連續(xù)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的數量關系,以及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和解決連續(xù)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真精神,在這堂課上咱比一比看誰棒!
一、復習引入,喚醒舊知。
1。指出下面每組中的`哪個量是單位“1”的量:
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新知。
1、同學們喜歡吃青菜嗎?那咱到農民伯伯的大棚里看一看,(課件出示情景圖。)
。1)仔細默讀這段情景。
。2)誰能大聲讀一遍。
2、你收集到了什么數學信息?(其中一半種各種蘿卜,)誰能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3、根據這些數學信息,誰能提出數學問題?
4、導入板書課題。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探究的連續(xù)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
5、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表示題里的數學信息與問題?
6、動手操作。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開始動手做。
7、試著自己解決問題。
8、做完之后,想一想然后在組內交流:(1、)你是選擇什么方法解決問題的?
。2、)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分別以誰為單位“1”的量?
9、全班匯報: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自主探究,思辨交流。
1、講解分享:大家講的真好!小精靈也有自己的想法,你們愿意分享嗎?我們來仔細的分享一下:
分析與解答分享:
五、全課總結,提升認識。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六、布置作業(yè)。練習三16頁的3、4題。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02-23
《分數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5篇)02-23
分數乘分數教學設計03-07
分數教學設計02-12
《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教學設計04-04
《分數意義》教學設計03-27
分數的認識教學設計04-13
《分數的意義 》教學設計04-12
《認識分數》教學設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