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隨筆精選15篇
在學(xué)習(xí)和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不少讓自己印象深刻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敘事或評論。那么,怎樣才能寫好隨筆?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jié)的隨筆1
端午節(jié)的意義在古代,端午節(jié)是人們用來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的節(jié)日,所以關(guān)于過端午佳節(jié)的是什么?就和這些傳說有關(guān)了。
紀念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前340—前278),戰(zhàn)國時期的楚國貴族,才思超逸,輔佐懷王。秦楚爭霸,“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屈原主張聯(lián)齊抗秦。懷王輕信讒言,放逐屈原,與秦結(jié)盟,被秦俘虜,客死于秦。頃襄王即位,繼續(xù)親秦,再度放逐屈原。屈原流放,輾轉(zhuǎn)沅湘,哀吟苦憶,目睹亡國。秦將白起破郢都,滅楚國。屈原痛不欲生,自沉于汨羅江,以死殉國,時為(前278年)夏歷五月初五。
過端午佳節(jié)的是什么?還有一些意義就是紀念忠臣伍子胥的忌辰(因吳王夫差將伍子胥的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大江)。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曹娥在五月初五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紀念秋瑾的就義等等。
不管以前過端午佳節(jié)的是什么?到了現(xiàn)代,端午節(jié)已經(jīng)作為一種傳統(tǒng)文化,人們更多的'是注重它本身的文化內(nèi)涵。屈原、伍子胥的愛國,曹娥的孝道也好,無論哪一樣,都是值得我們永久紀念,一直傳承的。端午節(jié)成為法定節(jié)假日,說明端午節(jié)開始慢慢轉(zhuǎn)變?yōu)橐环N全民娛樂活動,這也是國家關(guān)注傳統(tǒng)文化,傳承歷史精華的又一有力證明。
端午節(jié)的隨筆2
這天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們當(dāng)?shù)刈盥≈,最有特色的?jié)日。
當(dāng)然,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媽媽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五絲線飽含著母親對孩子的渴望,期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我的`媽媽也給我戴上了五絲線的長命縷。
在端午節(jié),人們都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兩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們站在汨羅江便往江里扔食物,是為了不讓魚蝦等海底動物把屈原的尸體吃掉。
這天午后我們吃飽了飯以后,媽媽帶著我一齊去了超市,媽媽給我買了香包作為端午節(jié)的禮物送給了我。
我這天過得十分開心!
端午節(jié)的隨筆3
這天是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這“端午節(jié)”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xié),主張聯(lián)齊抗秦,受到楚國權(quán)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后,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色彩憔悴,披著長發(fā),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明白為什么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內(nèi)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xiàn)實調(diào)和,最后自投于汩羅江,結(jié)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dāng)?shù)乩习傩远际肿鹁春蛺鄞髑,生怕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粽子喂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這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粽子清香,于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想:為什么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么不會思考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并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里,還有那個笨大王,怎樣也不明白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粽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學(xué)習(xí)屈原,必須要做一個能為祖國做貢獻的人。
端午節(jié)的隨筆4
等車間,閑于無事。徘徊在車站不遠處,呆望來來往往人群。
真得像朱自清說的那樣匆匆。
見到粽子飄香的小攤,才記起已近端午了,屈原的忠貞、憂傷、憤恨又在心中起了動蕩。
在那江水的深處,詩人一身布衣,懷抱詩篇,長發(fā)和水草纏絡(luò),一束憂傷的火焰在明亮的眼睛里憤怒地燃燒。屈原啊!秦軍的鐵騎,早已踏碎你心中的祖國,你滿腔的愁緒,將如何流去?你,只有縱身一躍,讓滾滾的波濤載著你的魂魄,你的熱血和冰冷的江水永不停止地翻騰。
可小小的汨羅江又怎能容得下你的.憤怒?
江水平靜了,也許你累了,我卻仍然聽見你的喘息。你低聲的喃語,是水草勒著你的脖子,還是魚兒調(diào)皮了?你為何又不愿回來?大規(guī)模的打撈卻也不能撈起你的 骨顏,只能讓你葬于汨羅江內(nèi)。
是你不想,不敢知道這變成了一個怎樣的世界嗎?
端午節(jié)的隨筆5
記得大學(xué)畢業(yè)的那一年五月,二十二歲的我獨自一人外出游歷,曾特意去秭歸深山老林里拜謁過“屈原祠”。去年春節(jié),我們一家老小回家過年,亦特意選擇在汨羅歇腳,繞道去拜謁“屈子祠”。對于這個有才又有節(jié)操的老鄉(xiāng)騷人,自然得多幾分敬意!
當(dāng)然,今天的隨筆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寫的,我根本就不會寫,更不配寫啊!只能記錄一下自己的流水賬生活。
早上九點多睡醒了下樓吃腸粉,想起來該給老爸老媽打個電話問候了。電話里老媽問我:“早上吃了粽子和雞蛋嗎?”我一時語塞,亦十分愧疚。對于這些傳統(tǒng)習(xí)俗竟然忘的干干凈凈。昨晚老婆還說冰箱里有粽子,要我早上起來煮了吃?上В(jié)日意識不強,傳統(tǒng)觀念淡薄,關(guān)鍵是不聽老婆的話導(dǎo)致如此憾事,亦錯過一次浸潤孩子傳統(tǒng)文化的機會。
小時候過端午節(jié)的情景恍如在眼前。端午節(jié)前幾天,媽媽就帶領(lǐng)我和姐姐去屋后的竹林里尋找大片的竹葉。剛落的竹葉有些泛黃,用清水浸泡二天就會重新煥發(fā)出綠光。上好的糯米也需提前一天泡好,等到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包粽子。我們湖北不像廣東吃的是肉粽,我們只包純糯米,煮出來就是純白水粽,吃的時候蘸白
端午節(jié)當(dāng)天,媽媽早早起床煮粽子和雞蛋。剝開泛著清香的粽葉,白白黏黏的粽子在盤子里滾一下,粽子渾身就沾滿了白糖。咬一口下去,甜到心里。那時候端午節(jié)學(xué)校是不放假的,吃完早餐,媽媽把煮好的雞蛋裝上四五個,白水粽串起一串(可以當(dāng)午餐,也可以送給別人品嘗),我們就叮叮當(dāng)當(dāng)往學(xué)校去了。
到了學(xué)校,小伙伴們開始比試誰的雞蛋厲害。煮熟的雞蛋有一頭是很硬的,我們一人拿一個雞蛋,相互碰撞,誰的破了就算輸了。當(dāng)然這里邊還需要一點巧勁和角度,力度把控得好的話,一個雞蛋可以碰破好幾個別人的雞蛋,贏的人就得意洋洋充滿了喜悅。而且這個雞蛋中的“戰(zhàn)斗雞蛋”是萬萬舍不得吃掉的,下節(jié)課之后,說不定又會為自己多贏些面子回來。
除了吃粽子和雞蛋,記得家鄉(xiāng)還有一種野果是端午時節(jié)成熟的,土話名曰“端陽苞”。紅紅的小果子就結(jié)在田埂上帶刺的.灌木叢中。我們放牛的時候,田埂上到處都是星星點點的紅色,隨手可摘,真正原生態(tài)的食品,那味道真美!可惜我已經(jīng)有二十多年沒有見過和吃過了,F(xiàn)在的農(nóng)村因為過度使用農(nóng)藥,很多野生的植物都絕跡了。再回到鄉(xiāng)下,荒草叢生,沒有人愿意去砍田埂上的野草當(dāng)柴火了,生命力脆弱的物種哪里競爭得過野草呢?
城里的端午節(jié),粽子很少自己包了,超市里各種各樣的都有(不過我很少看到家鄉(xiāng)的白水粽)。久居南方,早已習(xí)慣了肉粽和雜糧粽,心里懷念的,還是家鄉(xiāng)的白水粽。
端午節(jié)的隨筆6
五月端午節(jié),早上五點不到就滿世界的找艾草。
找了一早上回來樓上的鄰居告訴我是水艾草,氣得我差點沒背過氣去,幸虧手里還攥著幾根小時候就記得艾草樣子的真品,鍋里添上水,打上幾個雞蛋,艾草水熬雞蛋,水淡濁而青澀,入口苦則澀,心底自我安慰著幸是一口良藥。網(wǎng)上搜尋感覺著入藥后的清明,然則只是一款如下:溫經(jīng)通絡(luò)、行氣活血、祛濕逐寒、消腫散結(jié)、回陽救逆、安胎。故是發(fā)笑了一晌午。
端午早上尋艾草有講究的,必須來去不見陽光{就是早早的}尋覓來。最早的最早,是同村的一個輩分比我高的論起來叫舅的小青年,每年端午節(jié)就會早早送我艾草及不知名的植物,每每熬湯后精神上覺得百毒不侵。后來都為了生計各奔東西,也有了常年不相往來的遺憾。
某夜,偶爾酒場碰一長時間不相逢的友人,無意聊起時,朋友的父親年前存了好多蘋果,均價4塊,過了年接近半價的賣價,除去人工,冷庫費用,接近三分之二的鈔票灰飛煙滅,剩下的骨架拆了零件只有砸鍋了。然而殃及的不止池魚,接下來的桃李瓜果牽帶著也掉進了低價的漩渦。今年天旱,到大街上隨便挑個西瓜都是賊甜賊甜的但價格卻是相當(dāng)?shù)摹v’。每年下樹的桃子卻不一樣,天旱的情況下澆了一水又一水,像個嬌滴滴的大姑娘,皮吹吹就破,何況久而久之的存放和長途跋涉上的顛簸去南方。南方人好這一口,天氣也是的原因,雨水大了,天氣潮濕了,南方人也淡了好這口的欲望;再加上水果販子之間的爭斗后的利益淺薄,最后攤在了偉大的農(nóng)民伯伯身上。無休止的壓價后,微博的利潤最后才可憐巴巴的落在農(nóng)民伯伯的口袋。家里有好多桃,收成呢?唉‘’‘’‘’
6月23日{(diào)農(nóng)歷5月初8},昨天注定就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日子,雨終于下下來了,站在雨中看著院子里菜園里綠綠的秧苗,我欣慰的笑了。
6月24日,雨越發(fā)的大了,我生來就喜歡雨,不是文人也沾來了一點清閑。下午四口和湘湘{舅子媳婦}找了個自助餐店飽食了一頓,向來小氣的我,無非是慶賀一下伊家赫赫有名的二公子曉文生日罷了,平時可懶得破費,雖然生日在昨天。各自回家安然無事。期間好多趣事,省略。
自己在樓下聽雨,下落的雨點像是敲擊在身體上不同點位的音符,像是有高低之分。雨點潛入泥土最后飄出的香氣,聞著我也是醉了。
往前推一個月,超超的班主任馬老師打給我的電話,這是第二次,第一次還得提前一星期。第一次最先是四姐夫打來的,晚上十點多了打來,幸好我關(guān)機,四姐夫跟超超的班主任是同學(xué),也當(dāng)了傳話筒的作用告訴我說孩子有點動靜,勸我去體察民情。超超是我姐的孩子,的.孩子,我外甥。
第二天早上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打給馬老師,接下去就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等著一個令我不安的消息。為啥這樣說?其實我在很早就知道大多數(shù)老師都有一個謹小慎微的心跟循規(guī)蹈矩的態(tài)。
私底下說,我不是袒護我外甥,我小時候比他勝似好多倍,所以我覺得該是夠乖了。我咋去批評?
“孩子上課傳遞了一個P3,我批評了他了,不是太服氣,你當(dāng)家長的說說他吧”。都是場面人,我說了萬句對不起老師的話,回頭裝出一副嚴父的嘴臉跟超超好好溝通了一番。孩子是在眼前看著一天天長大的,像姐姐現(xiàn)在這樣子,我怎舍得再去傷口上撒鹽?我知道放縱跟嚴苛的距離和后果。
孩子還是沉默了很久,臉上連帶著無辜的樣子,眼里噙著淚水,接下來的日子,還是在放假后饒過我回了老家。我告訴父親,那次我真沒舍得說過孩子一句出格的話,甚至責(zé)備都沒有長輩的口吻,因為我不舍得。父親說沒啥,孩子過段時間就好了。
今天,還是這樣久逢的雨。淅淅瀝瀝的下。我在菜園里吸著煙,姐夫電話來了,說姐姐身下尿不濕墊子還剩下不多了,我說明天捎過去,聽別人說孩子明天放假。
給超超的班主任打過電話,說知會一聲孩子,回個電話,有東西要捎回家。
端午節(jié)的隨筆7
端午的味道,是盛開紫羅蘭的芳香,淡而優(yōu)雅。端午的味道,是綻放茉莉花的幽香,妙而純潔。端午的味道,是開放百合花的清香,淡而高雅。端午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記憶憂新,臨近端午,就會想到他,他是一位博學(xué)才子,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氣質(zhì)過人。他在戰(zhàn)國時期創(chuàng)下業(yè)績。
他不光創(chuàng)下業(yè)績,還開創(chuàng)了詩歌從集體歌轉(zhuǎn)變?yōu)閭人歌獨立創(chuàng)作的新紀念。他是文壇的一位高手,也是仕途的棄兒。他每次都想一心報國,讓自己的國家像一只雕聳立于大地上,卻總是遭遇小人的妒忌與報復(fù),是自己的辛苦遲不被采用,最后在自己臨死前創(chuàng)作了一篇,用血和淚寫成的憂國之恩的柔情長詩《離騷》。詩創(chuàng)作后,他帶著滿臉的憂傷和憤怒來到了江邊看著冰冷的河水,他突然笑了,仿佛是在笑那些小人笑今日的庸君,笑自己的衷心沒有被人發(fā)現(xiàn)。他帶著冷笑,縱身一躍跳入這冰冷的河水中,讓他沖洗著自己的身軀。他走了走的凄涼與悲傷,只是他對國家的愛太深了。他熱愛祖國,堅貞不屈的精神浮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他坦然面對以,死報國,顯出他是多么地?zé)釔圩约旱膰宜蛞鈩C然的豪杰氣魄給后人留下了許多深思。端午的味道,就是屈原,他那忠心耿耿的報國情懷為祖國為人民的安居樂業(yè)以幸福做出我顯得努力。
端午的味道是有氣魄的,也是有甜味的就像棉花糖一樣甜。端午節(jié)這天,也是游子回家團聚的日子,大家歡聚一堂其樂融融,品嘗這美味的粽子。今年我的叔叔嬸嬸都回來團聚,共度端午。我們家的粽子都是母親自己親手抱的,母親在廚房里忙來忙去,我和姐姐在屋里看書,可我的思緒早就飛遠了,想起了去年我們家的粽子不是母親親手抱的.,而是從小攤上買來的,蒸好之后,我滿懷希望,可剛嘗第一口,我想被潑了一瓶水一樣這個粽子一點也不好吃,我嘟囔這,母親用慈祥的眼神望著我,溫柔的說:"吃都吃了,還是下回母親自己做吧!"我急忙叫好眼淚都流出來了。突然聽見母親那清脆的聲音,粽子好了,我的思緒才飛回來,我看著桌子上熱騰騰的粽子,臉上露出了微笑,大家一起坐在飯桌旁,邊吃邊講著端午的來歷與意義。大家都是興高采烈。
我看著這樣一桌團圓飯,心里美滋滋的。端午的味道,就是游子們回家團聚的喜悅與幸福那是甜甜的味道。夏天的味道,是那一簇簇盛開的花團;頑強的生命力,展示了夏天的主旋律,人生的味道,就是一次次磨練的意志與頑強,綻放人生的主旋律,而端午的味道,那是一種種傳統(tǒng)的習(xí)俗,是那衷心報國,是那家家戶戶團圓,弘揚了端午的主旋律。端午的味道,與眾不同。
端午節(jié)的隨筆8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葉飄香,華夏大地處處彌漫著溫馨,炎黃子孫陶醉在粽葉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謂有水的地方就有龍舟的鼓聲;有岸的地方就會楚歌四起。
兩千三百年前,一位清瘦老人——屈原,在汨羅江邊徘徊,他仰望蒼天,對當(dāng)時社會的腐敗十分不滿,他憤怒、哀傷,最后,他吟誦著“世人皆醉我獨醒”,帶著滿腔悲憤抱石跳入江中,以死來捍衛(wèi)正義。當(dāng)?shù)氐臐O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劃著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羅江喂魚以保全屈原的尸首。
后來,大家把竹筒盛米改為包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舟,以此來紀念屈原?梢赃@樣說,沒有一種食物能像粽子一樣寓意豐富,粽子的形狀棱角分明,象征著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著一顆紅棗,象征著屈原的`赤膽忠心……總之,粽子表達了人們對屈原的無比敬重。
今天一早,和左鄰右里一樣,媽媽便去菜場買包粽子的材料:糯米、粽葉、紅棗……媽媽先把糯米泡好,把粽葉和紅棗洗凈,洗好后,再把紅棗切碎,用調(diào)料把紅棗與糯米拌在一塊兒,過了一小時,媽媽開始包粽子了,她先把粽葉折成一個陀螺形,把拌好的糯米用勺子盛在粽葉里,再用靈巧的雙手左折右疊,最后用繩子層層纏繞,很快一個精致的粽子便誕生了。
開始煮粽子了,那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就像一個個小鴨子,在水中快樂的游泳。大約一小時后,滿屋飄香,粽子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粽子,用嘴吹吹,輕輕解開繩子,剝開粽葉,哇!露出泛黃的米粒,咬一口,滿嘴都充滿著粽葉的清香,再咬一口,便會看到暗紅色的大棗餡兒。糯米的清香與大棗的香甜結(jié)合在一起,別有一番滋味。
在這粽葉飄香的節(jié)日里,我深深感受到炎黃子孫對屈原的尊重和對祖國的熱愛,立志做一個愛祖國、愛人民、有理想、有抱負的小公民。
端午節(jié)的隨筆9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們一家去媽媽那里蹭飯了,女兒由于下午要上課就沒有去成。媽媽聽說我們要去,很開心,說天還沒亮就起床煮粽子和雞蛋了。到了家里,還是那很熟悉的味道,媽媽的笑容一直掛在臉上,尤其是看她最愛的小外甥來了,媽媽特高興。因為兒子是媽媽一手帶大的,所以對兒子特別有感情。一整天我和兒子都跟在媽媽的后面,和媽媽聊聊家常,那種感覺很親切、很溫馨。臨走時媽媽準備了好多東西給我們帶著,后備箱幾乎都要裝滿了,有草雞蛋、家里種的綠色蔬菜、花生米、粽子、肉丸、餃子等等。這些都是媽媽提前準備好的,媽媽還專門向四姨學(xué)習(xí)如何用雞蛋和面油炸花生米,真的很好吃的。關(guān)鍵是媽媽對我們那份濃濃的愛意,已經(jīng)足夠我們感動了。
每次回家,媽媽都會準備好多東西給我們帶回家,說家里的這些東西沒用農(nóng)藥和化肥,吃著放心。而且還準備了一桌我們愛吃的飯菜,每次我都吃得飽飽的,瞧,有這么能干的媽媽,我什么都不會您可以理解了吧!所以我不會做飯是有理由的。我小時候?qū)幵溉サ乩锔苫,也不愿意做飯。感覺小時候的我就是一個男孩子,男孩子會的我?guī)缀醵紩⒆訒暮孟裎叶疾辉趺磿。所以我的骨子里還是有一種男孩子氣的,貌似也沒有女孩子的`那種溫柔、可愛。這個必須檢討,我得深刻反省一下啦!好在歲月的年輪把我魔變回來了,現(xiàn)在終于成熟長大變老了,也是一大進步哦!
其實小時候好像媽媽也不怎么管我們,任由我們自由發(fā)展,也沒有太多的約束和呵斥,我們就這樣在無拘無束中慢慢長大,同時擁有一個值得回憶的美好童年,F(xiàn)在有翅膀了,飛走了,家里就剩下媽媽了,其實媽媽是很想念我們的,但在電話里總會說:“那么忙,就不要回家了,家里什么都有的!”我們現(xiàn)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常回家看看,帶上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心意一起回家!
端午節(jié)的隨筆10
粽葉飄香,艾葉插在門頭上,綠豆糕上場,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讓我倍感懷念和感概。歲月是一首歌,一樣的歌詞,不一樣的韻律,同樣都是端午節(jié),母親和我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時間里讓自己的孩子對端午節(jié)的感受有著天壤之別。
小時候,端午節(jié)是我最盼望的節(jié)日之一,因為在這天,不但有粽子、綠豆糕、米粉肉吃,有糖果,重要的是母親還早早為我準備了新衣裳(母親會縫紉,小時候的衣服都是母親自己做),幾歲的時候,母親會給我縫制一件長袖外罩,上面一針一線的刺繡上一個圖案,記憶中印象深刻的當(dāng)屬那一件天藍色的的確良外罩,母親刺繡了一只白色的鵝在上面,栩栩如生,我穿著她招搖過市,不但是小朋友羨慕,小朋友的媽媽們也羨慕,只是可惜她們沒有母親的那雙巧手。
再后來大一點的時候,端午節(jié),母親便給我縫制碎花布衣,辮兩個小辮子,偶爾還備置一件毛衣,小時候天氣似乎沒這么熱,記得有一年的6.1兒童節(jié)就穿的母親為我準備的深綠色毛衣,藏青藍的褲子,白球鞋,參加學(xué)校組織的跳繩比賽,那身行頭,特別是毛衣同樣為我彩不少。母親,是個秀外慧中的人,勤勞能干,不管多忙碌,每個節(jié)日都積極認真地做準備,讓我每每對節(jié)日充滿了歡喜和期待,日子在母親的打理下,逐漸風(fēng)生水起,我和姐姐也在父母的關(guān)愛與呵護中健康陽光幸福地成長。
回過頭來,看看我自己,這些年的端午節(jié),甚至春節(jié),對我來說,似乎都如平常的日子一般,特別是近些年,更甚,再也沒有小時候的那種過節(jié)的氛圍和熱切,過節(jié)除了和家人小聚一下再無其他,就是我這樣的態(tài)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子,讓他也開始對節(jié)日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節(jié)日在他的記憶里,只是放假,他可以不用去上學(xué)。
究其原因,其實不是我對生活不熱愛,而是現(xiàn)時的`生活條件好了,粽子一年四季超市里都有,想吃就買,衣服什么時候需要,就買來穿,只要孩子喜歡,大魚大肉變著花樣每天都在吃,不同于我的兒時,更多的是過節(jié)才能吃上一頓豐富的菜肴。
或許,人懶了不積極了就會給自己找一些并不合適的理由,時代變遷也好,年歲大小也罷,端午節(jié),過與不過,重視與否,反映的其實都是人們對生活的心態(tài)。
一年一年,一個個端午節(jié)就那樣隨流年遠去,記憶卻溫暖如斯,母親就在身邊,就在眼前,如今我也想用母親對我的那一份愛,來回報母親,同時也給兒子營造一份節(jié)日的氣氛,生活從來就是美麗的,只要用心,只要有心。
端午節(jié)的隨筆11
端午節(jié),包粽子,青青的粽葉,晶瑩的糯米,拎著這一串青蔥的精靈兒,投于江中吧,那投水而亡的長劍蛾冠之士可曾接到?你可知江邊日夜陪伴你的香芷汀蘭也迎風(fēng)灑淚,似乎也失去了動人的芳香。
端午節(jié),賽龍舟,聰明過人的阿端在年年騰挪于龍舟之上,這一年卻失足落水,是可愛的晚霞在水底招喚他么?
端午節(jié),掛艾葉,一句不該聽的是非話,一瓶不該喝的雄黃酒,讓端莊美麗的白娘子在許仙眼里變了模樣。
每年端午,母親幾天前就買回粽葉,放一木盆水,泡著,洗一蘿糯米,掛檐下瀝水,待干了,便開始包了。將粽葉兩端彎起,底部形成一個尖角,抓把米揣實,兜起粽葉,三裹兩裹,扎上繩。我則蹲在一旁弄水,看母親忙活,這一看,看了許多年——至今不會包粽子。
每年端午,粽葉飄香。經(jīng)常有人提著煮熟的各種餡的粽子送東家送西家。小孩兒胖乎乎的手腕上戴著鈴鐺,系著五彩絲線(說是辟邪的'),走一步發(fā)出清脆的響聲。大點的孩子脖子上掛著個絨線編的“簍”子,里面放一個煮熟的咸鴨蛋,晃來晃去的。不愛吃太甜膩的東西,卻喜歡將冷粽子蘸了白糖吃,有種特別的味道。
又是端午節(jié),昨天打電話回家,母親說粽子已包好了。我說扔幾個過來吧,我想吃……
明天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隨筆12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學(xué)校放三天假,說到端午節(jié),自然也就想到了屈原,據(jù)說,屈原是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汨羅江后,當(dāng)?shù)匕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不讓屈原被魚兒吃掉,家家做粽子,把粽子投進汨羅江中。這是習(xí)以為常的說法!
晚上媽媽和爸爸帶我一起去外婆家過節(jié),這時,外婆正在包香噴噴的糯米粽子。外婆說:“中國江南民間端午節(jié)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蛋黃及雄黃酒。”這時,外公要跟我講講端午節(jié)的習(xí)俗,聽說在江南地區(qū):他們?yōu)榱蓑?qū)邪,用艾,菖蒲和蒜這”端午三友“驅(qū)鬼,還有一種重要的`驅(qū)鬼方法,是在室內(nèi)掛避邪驅(qū)鬼的符咒。
這時,香噴噴的粽子煮好了,剛煮好的粽子熱氣騰騰的,我第一個坐在位子上,說:“外婆,我來幫您嘗嘗粽子熟不熟”。外婆笑瞇瞇的說:“看你這只小饞貓,好!外婆給你先來一個!蔽野阳杖~撥開,看到了糯米粽子,聞一聞,哇!真香啊!真讓人流口水,不能光看不吃呀,我馬上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外婆說:“現(xiàn)在的粽子品種可多啦!有豆沙粽,水晶粽,肉粽,咸肉粽……”聽著聽著,口水早就已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外婆家,我不僅了解了不少的知識,有吃到了好吃的端午節(jié)的粽子,真是高興呀!
端午節(jié)的隨筆13
端午是一條河流,源頭是汩羅江,從屈原投江的那一刻起,已汩汩流淌了二千多年。
喜歡端午,只是緣于一個樸素的愿望。在那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除了春節(jié),就是端午,父母要為孩子每人張羅一套衣裳,還會有一個小小的香囊,那是母親在深夜借著昏暗的燈光一針一錢勾出來的。端午的清晨,換上新衣,佩在衣襟的香囊緩緩地釋放著釅釅的香味,氤氳著兒時的整個端午。
家鄉(xiāng)的端午是要吃粽子的,串串粽子就懸掛在廳屋廊間。有一年,吃多了,加上糯米不易消化,結(jié)果反了胃,腹積難消,痛了整整一宿。之后,對粽子我便敬而遠之,數(shù)年不聞粽葉香了。在外讀書那年,母親托人捎了幾串粽子,便隨意扔在寢室的桌上。上課時,楊梅的吆喝聲遠遠傳來,閃念之間,就想起了家鄉(xiāng),想起了端午,就特想吃粽子。下課后,直奔宿舍,幾串粽子卻不翼而飛。轉(zhuǎn)身,室友們卻一臉燦爛:“你家鄉(xiāng)的粽子真是好吃呀!”我又一次與粽子失之交臂,而節(jié)日的盛宴也就繼續(xù)著空白。
工作后,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此時,女兒的端午也就是一套春夏換季的新衣,和一串街頭買來的粽子。以為端午就這樣漸行漸遠。母親卻執(zhí)拗地打來電話,要我別忘了端午的祭祀,要在門楣和中庭各釘一幅菖蒲。我聞過隔年的菖蒲,也曾在屈原《離騷》的眾多香草中找尋過菖蒲的原形。“清明插柳,端午懸艾”,菖蒲成了端午一道隆重的儀式。在母親的殷殷叮嚀中,才發(fā)覺端午從來未曾離我遠去。
韓國江陵端午祭的申遺成功,就象一場交通事故,讓步履匆匆的我突然停了下來。在端午的若有若無之間,重新勾起些許往事。小時讀過《白蛇傳》,以為白蛇在端午的現(xiàn)形只是個傳說,后來才明白選擇雄黃酒作為道具自有憑據(jù)。端午已近夏至,陽氣熾盛,記得母親在庭院的角落除灑雄黃,正是為了避蟲避蛇。端午的雄黃酒讓白蛇不勝酒力,也自在情理之中啊!
端午也在人們的懷念之中,明晰起來。接著就有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休假,我不再有工作的忙碌,可以偷閑回一趟老家了?梢灾販匦闹心欠菽赣H對節(jié)日祭祀的莊嚴與凝重。女兒可以吃上母親包裹的豆粽,一覺醒來,可以穿上母親早早折疊好,放在床頭的新衣了。午飯后,可以去看那場龍舟競渡,將端午劃向我的記憶深處……
走在端午的`路上,以為端午的源頭就是屈原了。待讀到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才知道端午的儀式出百里而不同,紀念的對象也各異。就象滾滾長江,一路奔流,支流越來越多,到了入?,已是一片寬闊的水域了?墒羌偃羲萁希搅饲嗖馗咴,那千年不化的冰川,何處才是源頭呢?屈原之前,南方的吳越民族早就在端午的節(jié)日里祭祀祖先的圖騰了,這應(yīng)該才是端午真正的起源吧!可是這都已不重要了,讓我牽掛的,是端午還會向何處流淌,何時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入?!
端午節(jié)的隨筆14
又到端午節(jié)了,并且放假三天,端午節(jié)的祝福語不能說成“端午節(jié)快樂”,而要說成“端午節(jié)安康”!作為三十好幾的人來講,一點節(jié)日的味兒都沒了。再也找不到小時候吃粽子的香甜味,只因我已長大。
去年端午節(jié),家里忙著給婆婆瞧病,粽子是大舅家給的,全家人心情指數(shù)都低。今年,婆婆和大姐包了好多粽子,至于我嘛包粽子的手藝不怎么樣她們也就不讓我插手了。我在旁邊看著她們包著不同的形狀,婆婆喜歡包三角形,她說包了五六十年了。大姐包的形狀可多了,三角、四角、六角、大的、小的、方的,她喜歡創(chuàng)新,平時同事家包粽子總叫上她幫忙包幾個。粽子放在草鍋里煮味道比高壓鍋煮的香,她們分兩個鍋煮,高壓鍋和草鍋。粽子熟了,我是不勞而獲了,有些不好意思,哎!等等吧,有一天婆婆老了,我再包給她吃吧。
總感覺時間過得很快,容不得你停下腳步思索著。天亮了,一家人去地里種花生。昨天的雨是及時雨,地里的泥土正好種花生。挖空的.挖空,丟種子的丟種子,一早晨的氣溫涼爽適合種地。孩子總是搗亂的,小男孩滿地跑,花生溝被他踩塌了,大人們一直斥責(zé)著,他嗎樂呵呵當(dāng)做沒事。小外甥與女兒同歲干起活來有樣子,可是也只是興趣一會兒過后就煩了開始胡亂弄了。干活總是勞累的,腰酸背痛,汗流浹背。要不家長們總會拿這句話來嚇唬孩子“上不好學(xué)就回家種地,天天曬太陽!”花生種下了,很開就會發(fā)芽長葉,同時雜草也會長起來,我拔草的日子也快了,暑假里等著地里拔草吧。種完花生,大家拖著勞累的身體回家了,一看地里種花生的人還一大片呢,種莊稼是農(nóng)民的命根子。
QQ的郵箱里有祝福的賀卡了,我在上周六事先發(fā)送了定時端午節(jié)賀卡,時間是20日早上6:10,我猜此時大家也該起床了,因為今天是端午節(jié)呀!過節(jié)了!收到的同事朋友也將祝福送給了我“幸福安康”!
雖然是節(jié)日,可是該干的家務(wù)依然就緒,拖地、洗衣服、整理一下。每當(dāng)打掃時就想打孩子,孩子不聽話搞得很亂。人就是很矛盾,孩子小時候不聽話盼著他們長大家里能整齊干凈,當(dāng)孩子們都長大成家立業(yè)了,家里倒也清凈了,可是心情卻又不一樣了,總盼望著孩子們能常;丶铱纯磭Z嘮,哪怕是把家里弄臟弄亂了也是樂呵呵的。只要孩子們能回來就很高興!牢騷發(fā)完,活也干完。帶著孩子去村里超市、學(xué)習(xí)用品店轉(zhuǎn)了一圈,作為送給孩子的節(jié)日禮物。
這個端午節(jié)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事情,一是當(dāng)天不能祝!肮(jié)日快樂”,二是“端午節(jié)是九毒日之首”,看來許多的節(jié)日都是有淵源的。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隨筆15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我今天才知道這是屈原——偉大的愛國詩人所寫。也知道了為什么端午節(ji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插艾條的由來了,也知道了端午節(jié)與屈原故事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在很久以前,賽龍舟是因為人們想更快的在江里找到投江的屈原,所以都把船頭雕琢成龍的形狀,以此想用龍頭嚇跑江河里的魚怪,為了紀念他好快點找到屈原的尸體,免得讓屈原受到江河魚嚇的傷害。
從此以后過端午節(jié),除了各地民間的賽龍舟,還有就是包粽子插艾條了。粽子是白玉之食,它象征著屈原那高尚和純潔的品德。人們向江河里投粽子給魚蝦吃,也是為了祈禱屈原不會遭到魚蝦的傷害。還有就是也讓屈原的靈魂得以安慰,插艾條的習(xí)俗也代表了,為屈原的靈魂起到了去毒避邪的`寓意。
過端午節(jié)那天,家家都要團聚在一起吃粽子,我們一早就來到了爺爺家,姑姑叔叔們也都來了,于是媽媽和姑姑嬸嬸一起包粽子,看著她們熟練地包著粽子,我在旁邊也躍躍欲試想嘗試一下,仔細觀察著媽媽怎么包,只見媽媽取兩片寬大的棕葉,用手卷成圓錐形狀,用手指在圓錐筒里轉(zhuǎn)轉(zhuǎn),讓錐筒形狀更加美觀好看,然后再投入江米和其它餡料,再把多余棕葉按順序纏繞在上面,直到完全把糯米口包嚴了為止,然后用線把包好的粽子扎緊就完成了。我也學(xué)著媽媽的方法去包,可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總是搞的手忙腳亂,不是粽葉破了就是糯米漏出來了,要不就是太難看了。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很快掌握了方法要領(lǐng),包出來的粽子還挺“漂亮”呢!這個時候媽媽和姑姑們看了也都開心的笑了。
這一天,我度過了一個愉快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隨筆】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的隨筆10-13
端午節(jié)的隨筆10-21
端午節(jié)隨筆10-22
難忘的端午節(jié)隨筆10-12
2021端午節(jié)隨筆09-13
端午節(jié)初中隨筆06-24
描寫端午節(jié)隨筆04-02
端午節(jié)文化隨筆11-05
端午節(jié)的假日隨筆11-11
端午節(jié)優(yōu)秀的隨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