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里的《中國數學泰斗華羅庚》。
我知道了華羅庚是一位享譽全球的數學家。
他家境貧窮,從小就過著清苦的日子。可他勤奮好學,尤其喜歡數學。在極其艱苦的環(huán)境里,在他飽受病痛時,在他的研究工作遭遇挫折的'時候,他都不放棄,始終堅持數學研究工作。因為他的勤奮和堅持,才有了他在學術上的巨大成就。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2
今天,我要告訴你們一個秘密,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是《科學家的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了許多科學家經歷的種種磨難,最后終于成功的故事。
這本書既給了我知識,又教育了我,比如諾貝爾拼命刻苦鉆研的精神和阿基米德到死還想幫人們解開為解開的`難題的品質等。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牛頓,他生在意大利,是一個近代科學歷史上的經典的物理學大師,他曾發(fā)現了力學三定律:慣性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這些都為未來人們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本書真是太好看了,所以我建議大家沒事時也讀讀這本《科學家的故事》。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3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本《科學家的故事》。書中講述了很多中外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展現了他們的成長過程、生活感受和成功經驗。其中有的科學家也喜歡玩,但是他們從玩中找到了智慧。通過讀這本書,使我拓寬了知識面,懂得了科學家們成功的不易。
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熱愛鉆研、熱愛科學知識的'進取精神。從小就奔著自己的夢想去努力。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4
一天,我看了科學家的故事,我知道了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年輕時在美國留學經過刻苦努力,他成為世界著名航天事業(yè)的科學家,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就決定回國,美國想要留住錢學森,但他非常愛國堅持回國,錢學森回到祖國以后,他帶領著中國人民迎來了航天時低的黎明。
我覺的錢學森爺爺很了不起因為錢學森爺爺心里始終想著祖國,從現在開始我要好好學習,在班里做一個心中有班級心中有同學心中有父母的好孩子。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5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為《中外科學家的故事》,里面有許多科學家的介紹。
我讀的是約翰。潘伯頓的故事,故事內容是:可口可樂是世人皆知的.美味飲料,大家對它都不會感到陌生,它大有成為地球人的標志的趨勢。而說起可口可樂的誕生。真有點近乎荒誕不經。尤其是它的命名經過,更使人覺得滑稽可笑
看了這故事,我覺得約翰。潘伯頓是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家。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6
今晚,我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的一篇文章——《發(fā)明大王——愛迪生》。愛迪生發(fā)明了電燈,可他發(fā)明的過程,卻是歷盡了千辛萬苦。為了找出適合做燈絲的材料,他試驗的`耐熱材料,足足有1600種,可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
他沒有放棄,還是繼續(xù)做實驗,最終確定從植物纖維里找到最合適的。他試驗過的植物纖維共約6000種,最后,終于找到了適合做燈絲的材料!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7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叫《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里講了知識是人類文明的色彩,書籍是蘊藏著豐富知識的沃土,讀書則是所有人精神成長的源泉。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名人都和讀書是分不開的。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諾貝爾》。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母親是以發(fā)現淋巴管而成為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魯德貝克的后裔。他從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那里學習了工程學的基礎,也像父親一樣具有發(fā)明的.才能。諾貝爾一家于1842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同當時正在圣彼得堡的父親相團聚。他的299種發(fā)明專利中有129種發(fā)明是關于炸藥的,所以諾貝爾被稱為“炸藥大王”。
聽了我的介紹相信你也會喜歡上這本書的。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8
我讀了一本書叫《科學家的故事》的書,其中的天文家張衡令我記憶猶新。
他除了觀察天象,還要記載各種災象。當時交通不便,往往錯過了組織搶救的最快時機。因此,張衡就像辦法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這臺地動儀給中國帶來了許多便利。
他給了中華兒女一個偉大的故事。他為我們的祖國做了許多事,除了他,我們的祖國里還有許多英雄豪杰。他們讓中國人感到自豪。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了中國的大好山河和中國人的'英雄事跡。我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做祖國的小主人。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9
這次圖書漂流的書里面講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他在戰(zhàn)火彌漫的時期度過了童年的時光,過著逃難的生活。他在學習時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思索,愛提問。在學習上袁隆平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他對大自然春華秋實的變化規(guī)律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于是他報考了農業(yè)學院,并順利的考取了四川重慶相輝學院的`農業(yè)系。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我應該學習他愛思索,愛提問,這樣我的學習成績才能有進步呢!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0
今天我看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其中有一篇是介紹扁鵲的:扁鵲名叫秦越人,父母早逝,為了生活不得不到市鎮(zhèn)上的一家小客店當伙計。
秦越人不但勤快而且熱情,還善解人意。旅客們有什么難事他都主動幫忙,很受旅客們的歡迎。
一天以為老大爺突然發(fā)燒,有人請來自稱是神醫(yī)的巫醫(yī),掏出一個紙包說是神藥,沒想到是木屑和黃土燒成的灰。有人問秦越人這還有醫(yī)生嗎?他說有名叫長桑君。有人把長桑君請來,一會兒老人的'病就被醫(yī)治好了。秦越人想拜長桑君為師。長桑君看他成心,就收他為徒。秦越人刻苦學習,最后成了一位有名的醫(yī)生。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只要刻苦學習什么都能實現。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1
我在空閑時間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書中寫了牛頓、法爾布、張衡、李時珍等科學家的故事。讀完了這本書我覺得他們很偉大。因為他們小時候家里都很貧窮,從小就愛問問題,自己思考,不會的問題就問其他人,并且善于發(fā)現。
在這些科學家中,我最喜歡的是李時珍,因為他很小的時候就看花草樹木發(fā)芽生長,看大人們如何熬制湯藥為別人治病。他長大后當了一名醫(yī)生,他發(fā)現人們治病方法的漏洞,就立下了重修本草的'理想。通過李時珍的故事,我知道了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2
我國有許多了不起的科學家,最近我讀了《科學家的`故事》,就認識了許多科學家。
我最佩服李時珍,他為了給病人治病,歷盡艱險,遍嘗百草,他寫出了《本草綱目》,成為一本奇書,為后來醫(yī)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許多科學家都不怕吃苦,他們能夠認準目標從不放棄,李時珍嘗草藥時,中了毒,但他一點也不害怕,還是繼續(xù)地去尋找草藥并且記錄下來;他還讀了不少的醫(yī)書,并且在治病時加以運用,對癥下藥,是個了不起的醫(yī)生。
我會向這些科學家學習,向他們看齊,會像他們一樣,不斷努力,不斷學習,將來也成為一個出色的人。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3
讀過《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讓我記憶最深的是:為了科學獻身的精神,為了深入研究,他多次冒險吞服劇烈的藥,他就是“大明醫(yī)圣”——李時珍。
有次他在寫《本草綱目》中具有麻醉作用的一種草藥——“洋金花”時,可是應該吃多少合適呢?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毫不猶豫,親自試試。徒弟們勸他,他說就因為有危險,我才要親自試試。還有一次用五步蛇治病,他想了解五步蛇是怎樣生活的,它身上是否有二十四塊斜方塊,他不怕危險和獵人一起去。
他參考歷代醫(yī)藥和書籍,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寫《本草綱目》。
讀大明醫(yī)圣讓我明白在醫(yī)學方面追求真理,要不會出人命的'。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4
讀了這本《科學家的故事》,我知道了學習知識需要不斷的積累,才能攀上高峰。在課堂上認真聽講,不妨在課余的.零散時間里復習一下學過的功課,或者看一看相關的學習資料。
我還知道了一個人想要在有生之年做點貢獻,就必須愛惜時間。莎士比亞說:放棄時間的人,時間也會放棄他!人生有限,我們必須惜時如金,切莫把寶貴的光陰虛度,要趁著年輕多學一點知識,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5
科學家們都有一個聰明的頭腦,他們都是用自己的智慧,用心觀察身邊的有趣事情,發(fā)明出一個又一個的東西。
這本書里知識豐富,是本能讓我們增長知識、開拓思想的好書,里面有很多科學家成名的故事。讓我們一起在科學家們的`故事里,學出名堂,學出知識吧!
里面的一篇故事非常好,是《科學女杰居里夫人》的故事,居里夫人學習刻苦,因此,她發(fā)現了放射線——鐳,但是自己卻被鐳奪去了生命。她是世界上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人。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2-22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02-24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2-26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優(yōu)秀10-25
科學家居里夫人的故事12-19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優(yōu)秀09-05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通用)09-12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5篇02-15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14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