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學小故事 推薦度:
- 哲學小故事 推薦度:
- 哲學小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哲學小故事15篇15篇
哲學小故事1
那天,一個在日本獨資公司工作的好友告訴我,她們公司最出色的技術(shù)骨干上周辭職了。據(jù)她講,那個工程師在公司工作3年了,兢兢業(yè)業(yè),為人很厚道。當然公司也給了他優(yōu)厚的薪水回報。可是他為什么辭職了呢?好友說是人情的問題。
這家日資公司是1995年成立的,當時日本的經(jīng)濟如日中天,該公司也財大氣粗,給員工開出了誘人的薪水條件?墒堑搅20xx年底時,由于日本總部沒有接到大的訂單,所以20xx年的年底分紅誰也沒有拿到。
公司的負責人坐不住了。公司經(jīng)理是一個早年留學日本的中國人,自認為國人皆是“唯利是圖”之輩,日本的那套“誓與公司共存亡”的管理模式根本不能對付眼前的危機。于是他封鎖了日本總部那邊效益下滑消息,轉(zhuǎn)而百般挑剔技術(shù)部的工作,意在讓大家形成一種錯覺: 沒有拿到分紅是因為大家工作沒有做好。
不久,公司來了一筆小的訂單,客戶對出貨日期要求非?量,可是許諾如果全部設(shè)備能夠如期出貨的話將有更大的合同可以簽單。作為項目負責的這位工程師,為了公司,他連續(xù)一周沒有回家,帶領(lǐng)著技術(shù)部的人幫助工人做組裝,好幾個夜晚都睡在組裝現(xiàn)場的'長椅上。
客戶對此次合作深表滿意,可是由于客戶方自己認為十拿九穩(wěn)的工程沒有拿到,所以那筆所謂更大的訂單就成了泡影,為此期望過高的公司經(jīng)理大為惱火。在公司例會時,他借口客戶是因為對組裝不滿意而取消再次合作的,提出不支付技術(shù)部的加班費和獎金。負責的這位工程師拍案而起,憤而辭職。臨走時,這位工程師只說了8個字:沒有人情,沒有人格。
不知道這位自認為聰明的經(jīng)理現(xiàn)在作何感想。在任何一家公司工作,員工們所盼望得到的有時候不單單是錢,更多的是一種尊重、承認。所以許多時候情感的投資是會戰(zhàn)勝利益誘惑的。我想起了我原來在北京工作過的一家德資公司,盡管已經(jīng)離開很久,可每每想起仍覺得溫情,沒齒不忘。
我原來工作的那家德資公司,它在亞太地區(qū)的總部設(shè)在臺灣,我們所能接觸的最大老板——亞太地區(qū)總裁也是一位德籍臺灣人。當時公司剛剛成立不久,還處于投資期,所以薪水不高。公司那時最吸引我的地方是: 來應(yīng)聘時,這個總裁的辦公桌上居然放著一疊10元的零錢,每個應(yīng)聘者都會得到10元錢作為來回的車票錢。當然不是因為這10元錢買動我們的心,而是覺得這么細微的小事,老總都會替你考慮周到。那么大的事情呢?
那時負責東北地區(qū)銷售的是一位女士,能力非常強,我們都叫她張工。平時她整天風風火火,可是有一個階段,她的情緒非常不好,后來我們都知道那時候她的丈夫正和她鬧離婚。那么一個樂天派的張工整天眼睛腫得像桃子,碰上她的好友打來電話問到她的痛處,人高馬大的她能握著電話哭上老半天。一次,她正在打電話哭得不亦樂乎時——總裁進來了!
當天晚上,總裁讓秘書退掉了第二天返回香港的機票。第二天上午10點左右,總裁先生竟然帶著張工找到張工丈夫所在的工廠,那天,正是北京夏天里最熱的一天。后來聽說,本來約好張工的丈夫十點鐘在廠門口見面,可是他們廠早晨突發(fā)了一場事故,張工的丈夫被調(diào)去搶險。當張工的丈夫滿臉油黑地出現(xiàn)在工廠門口時,總總裁和張工已經(jīng)等了他足足3個小時。因為天氣非常熱,總裁1米80的大個子只好擠在空調(diào)車里一邊接著手提電話處理公務(wù),一邊等待。張工幾次含著眼淚催總裁回去,可總裁操著并不熟練的普通話告訴張工:不要緊,不要緊。
不知道是總裁的等待打動了張工的丈夫,還是因為總裁真誠的表白感動了張工的丈夫,或者是他們之間的感情并沒有破裂,不過僅僅是發(fā)生一些誤會而已,張工和她的丈夫和好如初了。后來,在我走的那一年,張工在公司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她領(lǐng)導的東北科的銷售額居然占整個大陸銷售額的三分之一。
我不知道其他公司老總和員工之間是否非常融洽,他們之間做什么樣的溝通。我們的總裁先生卻教給我了一個道理: 一個公司的負責人所面臨的困難在一般人眼里是大于一個員工所面臨的困難的。但是,當一個老總把員工的困難當成最重要的事情并且去幫助解決時,他將來碰到困難時也會容易解決得多,因為所有的員工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
所以,無論人在高處或低處,只要活在人群里,彼此間就要記得經(jīng)常給予對方一點感情的慰藉。因為畢竟能夠真正維系人與人的,只有真情。
哲學小故事2
買糖的哲學
在商店買散裝糖的時候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有的售貨員一下放很多糖到秤上,然后按分量一塊塊往下拿。越拿顧客心里越不痛快,老以為會缺斤短兩,下次也不找他買了。有的售貨員一次放不太多,然后一塊塊往上加,雖然最后分量完全一樣,但顧客心里挺高興,以為自己占了便宜,這位售貨員也贏得了越來越多的顧客。
啟示:獎勵與懲罰都是激勵手段,但獎勵更能調(diào)動積極性,增加員工對企業(yè)的感情。
給糖的哲學
大人問孩子:你想吃糖嗎?孩子說:想。
大人問完轉(zhuǎn)身走掉,再沒有什么表示。
孩子心想:原來是騙我,下次也不理你了。
啟示:績效考核,一定要有全面細致的.反饋工作,發(fā)現(xiàn)了問題一定要提上議程,否則,公司將失去對員工的信譽。影響以后的工作。
種樹的哲學
如果你想收獲一片森林,第一個最佳種樹時間是20年前;第二個最佳時間是下一分鐘,
啟示:以前有些工作沒有做或者沒有做好,導致現(xiàn)在無法取得想要的結(jié)果,那不要耽擱,把握住第二個最佳時間,馬上開始。不管小事多么小,大事多么難入手,邁出第一步最重要。
不然推推拖拖,又是20年。
哲學小故事3
一條嶄新的商船在無邊的大海上航行。傍晚時分,突然刮起了大風,滔天的巨浪從四面八方包圍過來,嚇壞了船上許多人。這時,船長命令大家都回到甲板下面,并說: “不要慌張,在海上,遇到風暴是常有的事情!钡@次風暴卻和往常不同,風越刮越猛,浪頭越來越大,最后竟然把船推到了礁石上,船底被撞出一個大洞,海水頓時灌了進來。
船長是個很有經(jīng)驗的老水手,他吩咐船員們一邊堵塞漏洞,一邊往外排水。盡管每個人都感到無比恐懼,但求生的欲望還是激發(fā)了大家的斗志,所有的人都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zhàn)斗中。不過,風浪實在是太大了,剛把這個洞口堵住,旁邊又被撞開了一條縫,海水再次涌了進來。“大家都別松勁,風暴馬上就要結(jié)束了。”船長鼓勵大家道。為了共同的目的,船員們再次奮不顧身地沖了上去。
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終于,當?shù)诹鶄洞出現(xiàn)在船身上時,筋疲力竭的船員們放棄了拼下去的斗志。盡管船長把嗓子都喊啞了,但對于精神上已經(jīng)潰敗的船員們來說,他顯得無能為力。海水嘩嘩地灌進來,一點一點地將船艙淹沒。
然而,就在此時,風暴停了下來,海面上轉(zhuǎn)瞬間變得風平浪靜,只是大船已經(jīng)無法挽救了。悲憤的船長拔出匕首,割破喉嚨,誓死和大船一起沉沒。臨死前.他說: “我們不是被海水打敗的`,我們是被自己打敗的。作為一名水手,這樣被水淹死就好比是被水淹死的魚,這種死法是可恥的!”
是的,只要再堅持一點點,哪怕是幾分鐘,那么,故事的結(jié)局就會截然相反。
哲學小故事4
經(jīng)過多年參禪之后,石屋禪師已經(jīng)通達無比。這天,他決定外出云游一次,以便感受大自然的清風明月,體會世間的人生百態(tài),使自己已經(jīng)領(lǐng)悟到的真理更加深厚練達。
半路上,他遇到一位陌生人,問清對方也是到某某地之后,石屋禪師便和他結(jié)伴同行。晚上,他們住進了同一家旅館的同一個房間。
半夜時分,石屋禪師忽然被一陣奇怪的聲音弄醒了,再一摸身邊的人,不見了。
“天亮了嗎?”禪師問正在房間角落里翻東西的同伴。
“沒有!蹦侨舜。
“那你起來翻東倒西地干什么?”禪師頓時心生疑惑。
“我在偷東西。”對方終于暴露了自己小偷的真面目。
“哦,是這樣啊,那你偷過多少次了?”禪師問。
“數(shù)不清了。”小偷答。
“那每偷一次東西,你會快樂多長時間呢?”禪師又問。
“那得看偷的東西的價值,少則一兩天,多則七八天!毙⊥荡。
“原來你只是一個小賊!”石屋禪師笑道,“為什么不像我似的,做次大賊呢?”
“?”小偷一下子靠了過來,“老和尚你也是偷東西的?你偷過多少次?”
“只一次,但是卻讓我一生都享用不盡!倍U師說道。
“哎呀!”小偷羨慕地叫了起來,“在哪里偷的?能不能教教我?”
石屋禪師從床上下來,一把抓住了小偷的`胸部:“就是從這里!你這里就有無窮的寶藏!你把一生都放在這里,你就會永遠享受不盡,而且一直快樂!你明白了嗎?”
說實話,小偷不明白,但是隱隱約約地,他覺得禪師說的有道理,所以干脆,他跟著禪師參禪了。
【大智慧】
向世界和他人索求,人會得到一刻的快樂,但由于這種索求的得失并不由自己掌控,所以煩惱總會主宰他的生命;而向內(nèi)心求索,人能夠做自己的主人,所以也能獲得持久的快樂。
哲學小故事5
臉面
張山覺得自己病了,他這種病別人極難察覺,只有他自己知道已經(jīng)病入膏肓了。他的病不痛不癢在臉上,他對著鏡子瞧這張本來沒病的臉,怎么就會病了那?
張山想起,他的病因是和小侄子玩了一天。那一天他的臉沒有刻意去偽裝,而是像小侄子一樣高興的時候就哈哈笑,難過的時候就拉著臉撅著嘴。這一天他感覺緊繃著的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防松,這一放松不要緊,第二天他上班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臉不受控制了。見到領(lǐng)導他本應(yīng)該露出卑微地笑容,可他去露出了譏諷地嘲笑,雖然他心里是這么想要嘲笑這位一無是處的富二代,可這絕對不能顯露在臉上,不然飯碗不保。還好領(lǐng)導高仰著頭沒有發(fā)現(xiàn),越他而去,他卻驚出了一身冷汗。
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臉面無法控制,心慌不已,不敢抬頭,低著頭猛走,卻差點撞在一座肉山上。他連忙后退賠好話,這座肉山是廠里的財務(wù)主任,領(lǐng)導的小姨子,在廠里呼風喚雨很有權(quán)威。
張山每次見到她都會露出一副驚艷的表情,然后夸她:“燕姐,你又瘦了!
可今天張山的臉病了,他嘴上說:“燕姐,你又瘦了!笨赡樕系谋砬,卻是憋不住地笑。
“肉山”氣呼呼地瞪了他一眼,對他的表情很不滿意,一擰身子走了。
張山知道他是徹底得罪了這位大人物,他的臉上立刻露出了悲傷的表情。心想,我不能在繼續(xù)走了,這張臉會把我的情緒全部外泄,如果走下去,遇見主任,那個干癟的色老頭,還有嫵媚的職員小葉,他或是討厭或是喜歡的情緒都會寫在臉上,這可怎么得了。他趕緊給領(lǐng)導打了一個電話,說生病了要去醫(yī)院。
領(lǐng)導很爽快地給了假,末了說了一句:“不過這個月就要到月底了,你的滿勤獎金可就沒了!
張山真恨不得摔了電話,沖進辦公室狠狠揍領(lǐng)導一頓,可他要是想生存,想著這里賺錢,就只能忍著。這時他的臉上一定寫滿了不滿地惡毒,他沒加控制,心里甚至大叫爽快。
爽快歸爽快,他還得面對現(xiàn)實。他奢侈地打車來到了醫(yī)院,掛了一個面部神經(jīng)科,沒想到來看病的還挺多,他排在長長地隊伍后面,看見各式各樣的面孔,小聲問前面的小伙子:“兄弟,你得了是啥病?”
小伙子無奈地道:“面部不受控制,因此我還丟了工作。”小伙子的臉糾結(jié)成了一團。
張山皺著眉問:“這些人不會都是這個病吧?”
小伙子點點頭。
他立刻覺得輕松了很多,原來他不是第一個得這病的人。
想想他覺得可笑,原來人心里的想法是不能表現(xiàn)在臉上的,那是很可怕的事情,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無盡的麻煩。
輪到他時,他走進診室里,一位面無表情的'老大夫坐在里面,看也不看他說道:“你的病叫孩子面,顧名思義,就是說你的臉又回到了孩子時期,會隨著你的喜怒哀樂表現(xiàn)情緒。而人長大之后,由于經(jīng)常偽裝自己的情緒,心和面之間的神經(jīng)就會斷掉,人的臉面就容易控制喜怒哀樂了。你之所以發(fā)病是因為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或是和天真無邪的孩子有過接觸,而放松了面部神經(jīng),讓它和心里的神經(jīng)搭上了。我只有幫你把這兩條神經(jīng)拆開,你的病就好了!
張山點點頭,臉上露著了無奈的表情,因為他必須治,而且要盡快。
這個手術(shù)即快又簡單,就是把一根線一樣的東西塞進喉嚨里,不到幾分鐘老大夫就說好了。
張山的臉上立刻露出了欣賞的笑容連聲說謝謝。其實他心里在打鼓,真***容易和騙錢一樣。
哲學小故事6
哲學家 Robert Nozick 的「體驗機」暗示的是一個「享樂版」的黑*帝國的世界。在這本1974年出版的《無政府主義,國家和烏托邦》里寫道:
假設(shè)有這樣一臺「體驗機」,能給你任何你想要的體驗。了不起的神經(jīng)科學可以模擬你的任何大腦活動,所以,你可能真以為自己正在譜寫名篇、和華萊士談笑風生,或者正在在刷無聊圖。其實你只是浮在一個水箱里,腦后插著電路管線。你會不會一輩子就這樣,預(yù)先寫好自己一生的劇本?當然,你不會知道自己只是一缸腌菜,真以為自己正飛黃騰達……你會插上管子么?
在這里,基本的觀點是我們或許應(yīng)該插上管子,做一缸腌菜。因為我們身處這個宇宙沒有任何明確的.目的,而且時常被無意義的環(huán)境包圍著,苦難和折磨,我們沒有理由拒絕本質(zhì)上要更好的選擇——哪怕那是人造的。但是作為一個人的「尊嚴」 呢? 和什么是對「真實」的定義? Nozick 的思想實驗也許很容易被一笑了之,但它確實困擾了哲學家們好幾十年。
哲學小故事7
責任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干活,突然間下起雨來,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
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
漢克問道:“為什么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
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
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
【讀書】心得: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哲學小故事8
一個青年背著一個大包裹千里迢迢跑來找靈智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期的跋涉使我疲倦到極點。我的鞋子破了,荊刺割破了雙腳;手也受傷了,血流不止;嗓子因為長久的呼喊而嘶啞??為什么我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靈智大師問:“你的大包裹里裝的是什么?”
青年說:“這包袱對我可重要了,里面是我每一次被傷害后的怨恨,每一次被誤解時的氣憤,每一次被指責后的煩惱??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記得包袱里的東西,以后好加倍地回還給那些傷害我的人?苛怂,我才有勇氣走到您這里來!
于是,靈智大師帶著青年來到河邊,他們坐船過了河。上岸后,大師說:“你扛著船趕路吧!”
青年很驚訝:“它那么沉,我扛的動嗎?”
“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贝髱熚⑽⒁恍,說:“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就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放下背上的包袱吧,孩子,生命不能負重太多,否則就算你看遍天下美景,你也不會感到快樂和滿足!”
青年覺得老者的話很有道理,于是他放下包袱,繼續(xù)趕路。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步伐輕松很多,心情也愉悅很多。
啟示:“憤怒、埋怨、氣惱,甚至仇恨,須臾不忘,就會變成生命中的包袱。其實我們可以輕輕松松地度過每一天,只要我們擁有一顆寬容之心。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請放下包袱趕路,你的生活也會輕松很多。
哲學小故事9
甲、乙兩同學打算一起去商場買東西。不想剛出校門,兩人便發(fā)生了分歧:學校處于兩個車站之間,而且兩個車站離學校的路途都差不多。甲要去后面的車站坐車,乙要去前面的車站坐車。
爭論了半天之后,兩人還相持不下,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聽甲說:“向后走的話,能比你那一站早上車,這意味著會少一些競爭,而且說不定還有座位呢。如果從下站坐,車上人肯定會比前一站多。”
乙卻說:“向前走的話,與車輛同向,等到車的機會就會比前一站要多。”
甲又說:“我寧可少一些上車的機會,也要少一些競爭,因為那樣太累了!
但是乙說:“累點算啥呀,往前走的話,每走一步,就會離目的地近一點。最后就算等不來車,我們至少還可以步行到商場!
一聽這話,甲立刻反駁道:“怎么可能沒有車呢?在哪里都能等來車!”
乙堅持說:“怎么不可能?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最后,兩人決定各走各的`。果然,當乙在下一站登上車時,車上沒有座位了。而這時,甲正坐在一個角落里,一邊悠閑地蹺著二郎腿,一邊用嘲諷的眼光看著乙……四年很快過去了,畢業(yè)時,甲憑著關(guān)系找到了一份在城里的工作。而乙則回到了家鄉(xiāng),在一家小企業(yè)里做工。
幾年后,甲乙兩人又在一個訂貨會上相遇了。當時,甲是個采購員,西裝革履;乙是個副廠長了,卻衣衫寒酸。“向后走舒服,向前走艱苦啊!迸R走之際,甲這樣對乙說,而乙則笑笑,一言不發(fā)地轉(zhuǎn)身離去。
又過了幾年,甲下崗了。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里的乙,卻因為既有經(jīng)驗又有學歷而被大家公選成了總經(jīng)理。在他的帶領(lǐng)下,原本就實力不錯的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得更快了,不久就在城里建起了分廠。
某天,做了兩年小生意的甲偶然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職位,于是便前去應(yīng)聘。誰知剛走進大門,他便遇到了那家企業(yè)的總經(jīng)理乙。面試結(jié)束后,乙拉著甲的手說:“有時候會沒有班車的!
大道理
即便走得慢,只要不喪失目標,我們最終也能比速度很快但常常倒退的人超前。另外,在人生的道路上,對目標的追求必須要高,而實現(xiàn)目標的心態(tài)卻必須要低。
哲學小故事10
靠衣裝
經(jīng)常聽人說,“人靠衣裳馬靠鞍”也經(jīng)常有故事典故告訴我們,人不能只注重外表,忽略了內(nèi)在,或是說有才干的人,就算穿著邋遢,也難以掩蓋他的才智。
所以我有時真的困惑,向我們這種平平碌碌之人,是該注重我們的外表,還是注重我們的內(nèi)在那?當然注重外表要比注重內(nèi)在容易的多,不必認真去學什么,只要一身高檔的衣服,遮住什么都不懂的皮囊,就能給勢利眼的人一副高尚的假象。
而我恰恰喜歡穿著隨便,一件衣服只要不破,就想不起了去換新的`,對流行和時尚就像無知的嬰兒,可也因此吃了大虧。
朋友給我介紹了一份工作,說是外企,工作很高,需要我去面試。
面試那天我沒有化妝隨便穿著一件衣服就走進了那家大公司,老板看了我一眼之后,非常失望地搖頭說:“我們這里不缺清潔大嬸!
我怒道:“怎么可以以貌取人?難道評價一個人就是要看他的穿著和打扮嗎?”
老板微微一笑道:“你這個人還挺有意思,正好我有時間,就給你上一課吧!”說著他讓我跟他走到一面鏡子之前,讓我面對鏡子然后指著鏡子說:“你看看你的臉,沒有一絲認真修飾過的痕跡,衣服也過于隨便。一個對自己的容貌穿著都不上心的人,怎么讓人相信能夠勝任工作,就算你能勝任,如此隨便去見客戶,客戶會把生意交給你這樣不重視外表的人嗎?”
我聽完他的話,仔細瞧了瞧自己的一身。簡直無地自容,如果在家,我肯用一分鐘的時間看看自己,在用十分鐘的時間去修整自身,在穿上一身得體的衣服,也不至于得到如此羞辱。
如今的社會更適合‘人靠衣裳’我想不懂得修飾自己,就是不懂得入世之道吧。
哲學小故事11
離我住處不遠,有一條并不算熱鬧的小街。街口總是坐著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乞丐。他很少說話,但他的眼神里有種渴望和乞求,讓你看一眼就覺得辛酸,忍不住就想要去摸口袋。
老乞丐的面前總是擺著一個大號的鋁盆,里面是零星的錢幣。我注意到,鋁盆里總是夾雜著一兩張十元或五元的“大鈔”,每天都是這樣。我很奇怪,天天都有人這么慷慨地施舍嗎?
慢慢地混熟了,我就問他。他說,那些整鈔都是他自己放進去的。你見別人這么大方,你還好意思小氣嗎?我問他,那你為什么不放五十、一百面值的呢?他說,看到別人給那么多,你若給少了好意思嗎?給多了又舍不得,干脆就不給了。
我想想也對,又問他,為什么你總坐在這里,不去別的熱鬧地方轉(zhuǎn)轉(zhuǎn)?他說,你見過逮兔子的嗎?那些背著槍到處跑的人從來都沒有下網(wǎng)的'人逮得多。因為你跑的時候,兔子也在跑,你不一定攆得上;如果你坐在一個地方不動,那些亂跑的兔子總會撞到你的網(wǎng)上的。我開始有點佩服他了,又問他,那你為什么不去人最多的廣場呢?他說,你釣過魚吧?魚最多的地方,釣魚的人也最多。
哲學小故事12
人生就是一場不停的戰(zhàn)斗,就是一輪又一輪的競技。在這個人生的競技場上,人們每天都會面臨看各種各樣的難題和麻煩、許多的取舍和得失。只有你懂得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學會把復(fù)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煩擾的問題理智化,你才能充滿快樂,讓生命時時綻放出奪目的色彩,給自己的人生一個博大的舞臺。
在人生的的征程中只有時刻保持飛翔的人才能在挑戰(zhàn)和危險來臨的時候,從容應(yīng)對,順利度過。相反,如果你貪圖安逸,不愿意吃苦,那么你終會落個一敗涂地的下場。
認真對待你的每一份工作。生活和工作一樣,不僅僅是一項任務(wù),還是一種使命,而且這種使命是對自己的、更加充滿無限可能的人生。
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是由自己打造的,人們之所以后來會有各種各樣或大或小的差距就在于是否把持住了自己,掌握住了自已,使自己始終保持一種前進的姿態(tài),不管身處的'環(huán)境如何的不堪。
善于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穩(wěn)扎穩(wěn)打、步步為營是一種生存的智慧,也是一種放低自己處世姿態(tài)的睿智和魄力尤其是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善于放低自己的姿態(tài),一步一個腳印,更能實現(xiàn)自己穩(wěn)步地上升和發(fā)展。
本書收集了形形色色的哲學小故事,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思想性。
一言以蔽之,讓你在翻閱故事的過程中,給自己多一份安慰,多一份鼓舞,多一份力量,使你在生活困惑的時候點亮一盞心燈,在意志脆弱的時候重振生命的力量,在小故事中領(lǐng)悟大道理,成就大人生。
哲學小故事13
自我獎賞
在臺灣旅游時,聽過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臺南有位著名作家,童年時家境貧寒,父母以賣豆腐維持生計。每天早上天尚未破曉時,他便與弟弟起身丁作,兩人治街叫賣。他告訴弟弟說:“我們把賣豆腐所賺的'錢,拿回家給母親,幫助家人過活。我們給自己的獎勵品是你我共享一塊豆腐,你一半,我一半!
啟示:那塊共享的豆腐,是他們勞動后換來的代價,是生命中愉悅的獎賞。生命必須付出代價,要勞苦,要歷練,才能享受成果。適當?shù)莫剟,使得一切的勞動及付出獲得了肯定。然而,獎勵不一定要由別人來給,自我獎賞其實也一樣中人滿意,激勵自己“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哲學小故事14
傳說,在古印度,有一個極為專橫的國王。有一天,國王忽然想要新造一個皇宮。工匠的頭目稟告國王說,若要把宮殿修建得堅實而華麗,必須選用一棵千年老樹做材料。于是,國王傳令下去,無論如何,也要尋得這樣一棵老樹。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國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樹。那是一棵參天大樹,氣字軒昂地屹立在眾樹之間。使臣前來稟報國王,說他們找到了一棵大樹,只是那樹年代久遠,砍了會不會太可惜。
國王才不管那么多,當下命令工匠,翌日就去伐了那樹來,修建宮殿。然而,那畢竟是一棵千年老樹,它已經(jīng)吸納了天地靈氣,化作一個樹中精靈。當天夜里,趁國王熟睡之際,老樹走進了國王的夢里,懇求他手下留情,別讓它千年修行,毀于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來修建宮殿了,要知道,再怎么樣你不過是一棵樹!”國王傲熳地說。
老樹一聲嘆息,說: “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罷了。只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時候,別從根部下斧,您讓人從我頭上往下砍吧!
國王大為不解: “從上往下伐你,豈不使你肢體寸斷,更為痛苦?哪有從根部砍了你干脆?”
“陛下,從上往下伐我自然倍加痛苦,可您瞧我這般高大,若從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時,勢必壓死壓傷無數(shù)水樹……請陛下成全我吧!
國王一覺醒來,頓感羞愧難當。他收回了砍伐大樹的命令,并放棄了修筑宮殿。打那以后,那國王善待于民……
這個故事滲透著佛學中一種叫禪宗的境界:即使身處險境,仍悲憫于蒼生的冷暖與苦弱。其實,這也可以是一種人生的修為:我們很難做到寵辱不驚,大義凜然,但至少可以分一點溫暖給你的家人,多一點關(guān)懷善待朋友,付出一份承擔給你的孩子……
生命中的諸多憂愁,多半來源于自私自利,患得患失。而人生中最大的快樂,便是與他人共享的快樂了!
哲學小故事15
勇者無畏
阿智記得自己以前上小學時,有一次暑假期間,一位鄰居大姐姐跟男孩子一樣,打著赤膊從院子里經(jīng)過。結(jié)果,她的“勇敢”舉動招得同樓的一位叔叔魔怔了,不僅腦袋上挨了他媳婦一蒲扇,還遭了媳婦一頓搶白。
別以為這位大姐姐神經(jīng)不正常,其實,她一點兒毛病都沒有,只不過是天生的質(zhì)樸、無邪的性格決定了她敢想敢做的行為。
試想一下,一個豆蔻年華的大女孩兒敢于在光天化日之下,像男孩子們那樣裸露,她還有什么不敢為的?
在阿智的記憶中,這位“勇敢”的大姐姐,有兩個名字:大名和小名兒,全是滿帶女孩子特點的。她除了四大(大個子、大臉盤、大嘴岔、大膽兒)之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很能說,而且既不是胡攪蠻纏、也不是閑言碎語,講起話來頗有條理。由于她的記憶力很好,講話時引經(jīng)據(jù)典、背誦書上的段落,竟然連喯兒都不帶打的。
在口才好這方面,她顯然是兼收了父母的長處:他的父親是一個單位的領(lǐng)導干部,文質(zhì)彬彬的,跟鄰居們很和氣,他平時話很少,若說起話來卻是有條有理的;而她的母親,就活脫脫的是一位“阿慶嫂”,嘴快得就像打機關(guān)槍。
大姐姐出過一次糗事兒。她母親是個大高個兒,上初二那年,大姐姐已經(jīng)跟媽媽差不多高了。一次,她們娘倆兒商量好在家摔跤玩兒,女兒的力氣大,把媽媽按倒在地上,她贏了!誰知媽媽突然翻了臉,坐起來扇了女兒一耳光。事后,大姐姐跟伙伴們提起這件事兒時,還是氣鼓鼓的:“大人就是不講理,說得好好的,是鬧著玩兒,可是人家輸了就翻臉!惫烙嫶撕蟠蠼憬阍僖膊桓赣H摔跤了。
上小學時,阿智與大姐姐見面的機會還比較多,等到阿智上了初中,由于學校常組織學生們學工、學農(nóng)、學軍、拉練、去分校等等,他在家的機會就少了,而這時那位大姐姐已經(jīng)工作了,所以他們就更少見面了。
后來,大姐姐家搬走了,從此阿智再也沒有見過她的面兒。
不過,若干年后,通過新聞媒體的宣傳,阿智似乎又覓到了她的蹤跡——那是一位與大姐姐同名同姓者。
當時正值改革開放初期,城里有幾家企業(yè)成了改革的排頭兵,這些企業(yè)及其負責人不僅在本市出了名,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了名氣,當年全國著名的企業(yè)改革者里就有他們的名號。
在某位企業(yè)家的改革事跡中,提到了阿智熟悉的那個名字,不過,她是做為反對改革的對立派而上了報紙的.。據(jù)報載:她當時是工廠團委的干部,為了維護下崗職工的切身利益,勇敢地站出來與力主大刀闊斧改革的廠長對著干,被視為“釘子”。
可喜的是,后來她沒有被“消滅”,而是被吸納進了新組建的廠領(lǐng)導班子。
雖然沒有在宣傳材料上見到有關(guān)她的圖片,但是阿智的直覺告訴自己,那個女干部就是大姐姐,因為這種作為太符合她的特點了。
俗話說:勇者無畏。也只有像大姐姐那樣從小就那么“勇敢”的人,才敢跟當權(quán)者對著干!故而,報紙上提到的人物不是她還能是誰?!
【哲學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
哲學小故事12-16
哲學小故事05-15
哲學小故事06-24
哲學小故事02-01
哲學小故事熱01-15
哲學小故事(優(yōu)秀)11-16
哲學小故事(精)06-22
哲學小故事(推薦)07-22
哲學小故事[薦]06-14
哲學小故事及感悟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