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圓通的人際關(guān)系之曾仕強
在曾仕強先生的新浪博客中看到一些好文章,轉(zhuǎn)給各位,讓大家也學(xué)一學(xué)
先弄清對方是誰
中國人在人際交往中,首先要弄清楚對方到底是誰。中國人認為“有人才有事”,而且“事在人為”,很難“對事不對人”,所以常常把人和事聯(lián)系在一起。在中國社會,每聽到一句話,如果不清楚是誰說的,就很難判斷它究竟是對的還是錯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梢娕宄䦟Ψ绞钦l,乃是開展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中國人比較傾向于“差別性待遇”,以不同的標準來對待不同身份的人。如果你的職位比我高,那你說什么都應(yīng)該是比較正確的。如果你和我職位平等,那就以“來而不往非禮也”的態(tài)度對待你。如果你的職位比我低,我不會以大欺小,卻絕不容許你以“下”犯“上”。
這樣看來,中國人似乎沒有是非觀念,但事實絕非如此。在中國社會,職位低的人是不宜反駁職位高的人的。舉例說明,如果你的上司冤枉了你,你該怎么辦?據(jù)理力爭的話,他會明白是他錯而非你錯,但這又如何呢?他身為上司,竟然失察而冤枉了你,自然覺得相當沒面子。
中國人沒有面子的時候,最要緊的,便是設(shè)法找回面子。如何挽回他的顏面?很簡單,一心一意地找你的毛病,只要被他抓著了,他的面子便全回來了。他一心一意找你的差錯,你真的插翅難逃,因為“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你遲早會被他逮個正著。
但是,如果上司冤枉你后,你保持沉默,一句話都不講,表面上看你是忍辱負重,其實不然。你的上司看到你居然一言不發(fā),就會覺得奇怪:“這個人怎么搞的?難道我屈說了他?”于是,他自然想著解開謎團,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自己確實冤枉了你,并由于自己內(nèi)心愧疚而善待你。
一般來說,上司冤枉你,純屬偶然,很少有上司故意顛倒是非,存心而為之。但是你若不幸碰上這種上司,足以證明上司早已容不下你,在這種情況下,你據(jù)理力爭又有何用?不如另謀高就,“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如果你沒有別的門路,最好忍氣吞聲,說不定上司見你一直逆來順受,網(wǎng)開一面,不再針對你。
如果你不幸遇到的是個迷糊的上司,這種情形倒是常見,因為無能者卻身居高位并不是稀罕事。遇到這種上司,你說得再對,他都可能斥之為狡辯,于事無補,不如安靜下來,好好做事,以免被他抓住把柄。
迷糊的上司不好,但過于是非分明的上司也很難相處。因為太過分明,以致剛愎自用的人,總是認為自己的看法都是對的。說你錯,你就錯,你再說多少話他都不會更改原有的判斷。你據(jù)理力爭的話,只會弄得面紅耳赤。
如果你的上司不是以上三種人,那他就是無心犯錯。這種無心的過失,是應(yīng)該諒解的。沒有必要得理不饒人,讓無心錯怪你的上司難堪,所以應(yīng)當用沉默來暗示他有錯誤,使上司自己察覺,自行校正。
如果有人和你職位相當,卻指出你的錯誤,而且到處宣揚,那你就會積極找他的過失。這不是面子問題,也不是心胸狹窄的表現(xiàn)。如果他發(fā)現(xiàn)你有差錯,當面規(guī)勸的話,雖然你一時可能無法接受,但是他既然說的是事實,出發(fā)點又是為你好,你終究會心生感激,又怎么會記恨他呢?但他卻沒有和你說,反而到
處宣揚,分明是讓你難堪。中國人一向是交互主義,你對我好,我也對你好,相反,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所以,你也只有全力找他的差錯,照樣宣揚一番,讓他嘗嘗同樣的滋味。
如果有人職位比你低,卻敢在背后指摘你的過失,你通常不會有任何顧慮地去整一下;而且“當年別人教誨我,如今我也應(yīng)該教誨別人”的想法,很容易變成理直氣壯的借口,整他,是讓他明白做人的道理:有話最好當面說,不要背后胡扯。
所以,對方不同,你采取的措施也應(yīng)該不同。先問清楚是誰說的,再做定奪,這就是一種“經(jīng)”,如何應(yīng)變,則是個別的“權(quán)”。
中國人既然以人為主,那一切事都離不開人,也就是離不開人際關(guān)系。何況我們一直重視倫理,對于人的身份地位十分關(guān)心?匆娀蚵犝f一個人,總要進一步追問是什么樣的人,并且依據(jù)身份地位做出不一樣的反應(yīng),才算合理。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關(guān)系,以便進一步達成預(yù)期的企圖。這不是勢利眼,只要保持合理的程度,不要前倨后恭,沒有什么不好。
相傳,清代大書法家鄭板橋去一個寺院游玩,并去拜見方丈。方丈見他衣著儉樸,以為他是一般俗客,就冷淡地說了句“坐”,又對小和尚喊“茶”。一經(jīng)交談,方丈頓感此人談吐非凡,就將鄭板橋引進廂房,一面說“請坐”,一面吩咐小和尚“敬茶”。又經(jīng)細談,得知來人是赫赫有名的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時,方丈急忙將其請到雅潔清靜的方丈室,連聲說“請上坐”,并吩咐小和尚“敬香茶!弊詈,這個方丈再三懇求鄭板橋題詞留念,鄭板橋思忖了一下,揮筆寫了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坐,請坐,請上坐”;下聯(lián)是“茶,敬茶,敬香茶”。方丈一看,羞愧滿面,連連向鄭板橋施禮,以示歉意。
這個故事通常用來諷刺方丈勢利眼,其實方丈是根據(jù)對方的身份,采取了相應(yīng)的方式和態(tài)度,只不過一開始就沒弄清楚、看走眼罷了。
[圓通的人際關(guān)系之曾仕強]相關(guān)文章:
【圓通的人際關(guān)系之曾仕強】相關(guān)文章:
曾仕強經(jīng)典語錄12-14
《圓通的人際關(guān)系》讀后感03-17
圓通快遞電話07-12
坑人的圓通快遞07-12
圓通快遞926178715407-12
圓通快遞好樣的!07-12
圓通快遞的問題07-12
寧海圓通快遞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