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年級物理《功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物理《功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級物理《功率》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首先通過做相同功所用時間不同引入功率的概念,再全面解析物理量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等,通過估測學生上樓時的功率學以致用。功率是初中物理量力學功能中重要的一個物理量,也是后面將要學習的電功率的基礎,并且是生活中機械的一個重要指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知識和技能:
1、理解功率,知道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公式和單位。
2、會估測人做功的功率。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歸納認知功率,提高學生的自學歸納能力和交流能力。
2、經(jīng)歷估測功率,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估測功率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將物理與生活聯(lián)系的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點:認知功率,估測功率的大小。
教學難點:功率物理意義的認知理解。
教具:每組鉤碼一盒、彈簧測力計一個、米尺一根、機械停表一塊。
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漫畫:小華和小明同時從一樓到三樓。
討論:對他們的做功情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二、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1、自學:功率。
自學提示:功率的物理意義、定義、計算公式、單位。
2、認知:一些功率值。
3、活動:估測人將物體從地面提升到桌面的功率。
討論:
(1)實驗原理。
。2)猜測:怎么能使功率更大一些?
。3)測量工具和需要測量的物理量。
三、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1、本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2、你還有哪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一下。
四、學以致用,布置作業(yè)。
1、設計方案:估測人做引體向上時的功率。
2、收集家中用電器及其他機器的功率,并對它們進行排序。
八年級物理《功率》教學設計2
1、知識與技能
知道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快慢,知道電功率的單位是瓦或千瓦。
會用功率的計算公式P=W/t進行簡單的計算。
2、過程和方法
觀察體驗電能表表盤轉動快慢跟用電器電功率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說明與建議
什么是電功率
現(xiàn)行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教材對電功率的定義為“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因此教學中可以通過比較在相同時間內不同用電器所做的功引入電功率的概念。但本教材在此之前還沒有講述機械功,因此不能這樣引入新課。
演示
新教材是通過比較電能表表盤轉動快慢引入電功率概念的。首先設置疑問,引起學生思考的興趣:“表上鋁盤的轉動,有時慢悠悠,有時急匆匆。這是為什么?”進而通過演示實驗,觀察不同瓦數(shù)電燈泡的'使用與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不同。此時教師進行講解:電能表是計量所消耗的電能多少的工具,因此電能表表盤轉動快慢不同就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不一樣。在物理學中用電功率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注意演示時盡量選用轉數(shù)大的電能表,如3000revs/kwh,效果會很明顯。
為了加深對“功率表示能量轉化快慢”的理解,課堂上還可以增加用手搖發(fā)電機進行演示。把手搖發(fā)電機與小燈泡連接,先以適當速度轉動發(fā)電機使燈泡正常發(fā)光,告訴學生發(fā)電機是把動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然后分別加快及減慢轉速,使燈泡亮度變強和變弱。請學生描述并解釋觀察到的現(xiàn)象,期望學生用功率把觀察到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起來。
手搖速度快→能量轉化快→功率大→燈泡較亮
手搖速度慢→能量轉化慢→功率小→燈泡較暗
教材指出了電功率的單位是瓦特,應結合電功率的定義式向學生說明1W的含義:用電器在1S消耗1J的電能,其功率就是1W,即IW=1J/s。千瓦時的來歷
結合下面例題后的問題,指出日常生產(chǎn)和生活中計量的是較大的電能,如果用焦耳表示較麻煩,因此引入了千瓦時這個單位。
課本圖7。2—2是一種洗衣機的銘牌,其中有三種功率值:洗滌功率,甩干功率和水加熱功率,這意味著洗衣機在處于不同的工作狀態(tài)時消耗電能的快慢是不同的。對說明書上的“防觸電保護類別”和“自來水壓力”,不要求理解,但鼓勵學生查閱相關知識。
想想議議
本欄目舉了一個在電視中曾出現(xiàn)的錯誤使用物理概念的例子。這個記者把電功率和電能混淆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注意區(qū)別這兩個概念以及它們的單位。還可以請同學舉出類似報刊和電視出現(xiàn)科學性錯誤的例子。學生通常會認為報刊或電視中的內容以及家長、老師的話都是正確的。舉這個例子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事實的初步意識,鼓勵學生對事物持健康的懷疑態(tài)度,從而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
怎樣測量電功率
教學中可以把公式P=IU和P=W/t結合起來,稍做拓展,指出后者是電功率的定義式,它同時也適合其他的能量轉化過程,而前者只適用于電功率的測量。
動手動腦學物理
1、0.0045A。
2、略。
3、要用電能表測量某用電器的電功率,需關閉其他所有的用電器,然后數(shù)出它工作時電能表在一段時間(如lmin)內轉過的圈數(shù),根據(jù)電能表的參數(shù)換算成電能,利用公P=W/t即可算出。
可以補充以下問題:把你的計算結果與用電器銘牌上標識的額定功率相比較,計算結果準確嗎?如果結果不同,原因可能是什么?估計你家中還能安裝多大功率的電器?如果隨手關掉不用的用電器(如電燈、電風扇等),估算一下每月可以節(jié)約多少電能?節(jié)約的電費是多少?
八年級物理《功率》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知道功率。能說出功率的物理意義,并能寫出功率的定義式及其單位。
2.能結合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功率的含義。
3.能應用功率的定義式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設計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1.經(jīng)歷探究人體的輸出功率的過程,進一步熟悉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
2.通過資料認識常見運動物體的功率大小,了解功率在實際應用的重要價值。
。ㄈ┣楦袘B(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測量活動的組織安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協(xié)作能力。
2.進一步形成樂于探究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習慣,增強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本節(jié)在學習機械功之后,從做功快慢的角度認識功這個物理量。功率在實際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后續(xù)學習電功率等知識的`基礎。
教科書通過對生活、生產(chǎn)實例的分析,采用比值定義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要求學生明確功率的物理意義,能進行簡單的計算,并能利用功率的概念測量生活中功率的大小。對功率概念的認識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功率與功的關系和物體運動速度與距離的關系相似,學生在學習速度概念的基礎上容易進行知識的正遷移,所以,可以結合實例采用類比的方法引入功率的概念。這樣既有利于學生認識與記憶,也可以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教學重點:功率的概念和利用公式的計算。
教學難點:對功率意義的理解。
三、教學策略
與速度、密度和壓強的定義方法相同,功率也是采用比值法定義的物理量。教學中通過人上樓的實例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思考做相同的功,用時不同,引出做功快慢的問題,為功率概念的提出做鋪墊。類比速度是表征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做功的快慢取決于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因此新概念的引入需要用功與做功所用時間的比來完成,它的大小為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四、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磅秤、秒表、刻度尺等。
【八年級物理《功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物理《內能》教學設計03-12
【精選】物理電路教學設計01-14
物理電路教學設計09-14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8-17
初中物理《壓強》教學設計07-02
初中物理教學設計(優(yōu))04-15
高中物理教學設計07-19
2023初中物理教學設計03-21
物理微課教學設計08-10